回覆列表
  • 1 # 老郭觀百態

    韓信是不能,先說韓信!有個事實說的好:任何陰謀詭計在絕對實力面前都是渣渣!對付那些三教九流還可以!而韓信只有在絕對優勢兵力下才敢面對項羽!而垓下之戰的韓信20萬大軍都被項羽打敗了!是左右軍合圍才打敗的楚軍……而劉邦呢!一直和項羽打正面,打來打去,老躲著,一直和項羽耗,誰也沒辦法消滅誰!但別忘了劉邦有統領天下諸侯的能力,劉邦這個人,可以一敗再敗,彭城之戰的失敗也許不算什麼,劉邦的成功之處在於他的鍥而不捨!即便沒有韓信,劉邦也會帶領天下兵馬早晚耗死項羽,這是戰略上的大局……

  • 2 # 欽廉府

    單論個人能力來講,劉邦或韓信絕對擊敗不了項羽,劉邦一泗水亭長,好酒好色,手無縛雞之力。韓信天縱之資,具統領千軍萬馬運籌帷幄之能力,但缺乏資源,無兵可帶,早年是不能與項抗衡的。再說項羽有力拔山河舉鼎之氣蓋。少時其叔父讓項羽學習劍術,項羽說,學那些有什麼用呢,要學就學統領千軍萬馬,衝鋒陷陣,攻城掠地的能力,項叔深以為然,便傳項羽統兵之術。

  • 3 # 史鑑一說

    別太小看項羽,也別過於高估韓信和劉邦。軍閥對戰,決勝的關鍵在於政治和軍事的雙重作用。

    在軍事上,韓信和項羽平分秋色,但在政治上,韓信稍遜一籌;在政治上,劉邦遠勝項羽,但在軍事上,劉邦難以望其項背。

    所以韓信和劉邦,二者優劣互補,相得益彰,方才打敗強大的項羽。

    接下來,便用資料說話,憑事實證明:二者配合,一加一大於二。

    韓信在劉邦那登臺亮相前後,楚漢之間陣營對比,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劉邦東進,彭城之戰前,天下諸侯分成十三塊,項羽佔五塊,劉邦佔八塊。

    楚:雍(章邯)、燕(韓廣)、九江(英布)、臨江(共尉)、衡山(吳芮)

    漢:塞(司馬欣)、翟(董翳)、魏(魏豹)、趙(趙歇)、代(陳餘)、齊(田榮、田廣)、閩越(無諸)、建成侯(彭越)

    第二階段:彭城之戰,以劉邦慘敗告終;之後,不少勢力紛紛反叛,轉投項羽,漢方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這時,天下諸侯分成十塊,項羽獨佔九塊。

    楚:雍(章邯)、魏(魏豹)、代(陳餘)、趙(趙歇)、齊(田廣)、燕(韓廣)、九江(英布)、臨江(共尉)、衡山(吳芮)

    漢:建成侯(彭越)

    第三階段:韓信臨危受命,開始北伐;經過一路切瓜砍菜,天下諸侯分成八塊,項羽淪為兩塊,劉邦佔有六塊。

    楚:臨江(共尉)、衡山(吳芮)

    漢:魏(相國、建成侯彭越)、趙(張耳)、齊(韓信)、燕(韓廣)、淮南(原九江,英布)、閩越(無諸)

    (韓信北伐:破魏、滅代、奪趙、降燕、平齊,南滅楚軍二十萬。)

  • 4 # 阿岔視角

    從漢語句子的基本含義看,這個問題可能指向兩個方面。其一是問:韓信和劉邦有沒有能力跟項羽單打獨鬥。其二是問:韓信和劉邦能不能僅僅靠自己直接統領的軍隊打敗項羽。

    就第一種可能性講。阿岔以為韓信和劉邦兩個都應該不是項羽的對手。這裡有有兩條——

    一、按史記的相關記載,項羽是軍事貴族世家子弟,武學教育條件應該比一般家庭出身的孩子好得多。就這他還從小就有大志向——不好好學武功,要學萬人敵。另外,他天生神力,力大舉鼎。打仗的時候,他的武器也是出奇的重——平時是由專人扛著或抬著的——韓信就幹過這個工作。

    二、韓信和劉邦跟他的家庭教育條件和自然條件都沒有可比性。韓信受胯下之辱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看起來消瘦,在說他還跟人家扛過或抬過傢伙呢。那傢伙他恐怕用不了。而劉邦就更不行。

    就第二種可能性,以阿岔之見,這本身就是一個無法定位的問題。因為——

    戰爭歷來就不是有規則的比賽場比武,也不是具體的戰術問題。它本身就是一場全方位——政治經濟人才軍事謀略耐心……的大較量。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所謂人心向背……都是戰爭的重要制勝條件。其實就連韓信這個人,原本也是項羽的部下,而且還是項羽陣營中的小角色。是半道上跑到劉邦這一邊的。項羽是真英雄,但他不是好的軍事家,也不是合格的政治家。而楚漢戰爭,打的就是全域性戰略,打的就是政治謀略,打的就是人才胸懷。項羽放在哪兒都是一員虎將。但註定做不了合格的統帥。失敗是他的宿命。

    其實大家也都知道,就拿最後一仗看,項羽是三萬對三十萬(?)。不僅項羽,神仙也打不贏。

  • 5 # abczzb255681

    劉邦可以擊敗項羽,韓信是可有可無,沒韓信也有人替代,曹參灌嬰等將領也能完成任務,劉邦的同盟還有英布彭越韓王信趙王張耳燕王臧荼。

    韓信的成功是因為劉邦破格提拔,使其身居高位,才能躺贏。主要是曹參灌嬰等將領的能力太強,漢軍的戰鬥力太強,就算是一個廢人,在韓信那個位置上,什麼都不做,也能坐享其成,實際上韓信就是打了幾次醬油。

    韓信的謀略沒有什麼高明的,拔旗易幟只能忽悠烏合之眾,形同扯淡,難道敵人的軍營無人把守?背水一戰是賭徒行為,韓信軍隊是數萬,趙軍號稱20萬其實也是數萬,(信與張耳以兵數萬,欲東下井陘擊趙。趙王、成安君陳餘聞漢且襲之也,聚兵井陘口,號稱二十萬。——《淮陰侯列傳》)並且都是烏合之眾。背水一戰是僥倖勝之,原因就是漢軍的實力本來就比趙軍強。韓信說的驅市人,置之死地而後生都是無稽之談。被圍也是置之死地,有幾個能後生的?試想數萬國軍去背水佈陣,20萬共軍去圍殲,國軍能後生嗎?就算是開國10大元帥也不敢這麼玩兒吧?共軍一般都是透過運動戰集中優勢兵力殲敵。就算阻擊優勢敵人也必選擇有險可守之地,而不會選擇無險可守之地並且自斷後路。如果真像韓信說的“驅市人”去背水,面對數倍的敵人,韓信算什麼軍事家?只能說明他是個紙上談兵的廢才。

    半渡而擊歷史上也有失敗的例子,朱元璋的軍隊遭遇過半渡而擊,但是先鋒常遇春照樣搶渡成功大敗敵軍。韓信的謀略能成功實施,原因就是本身漢軍的戰鬥力就強,也不是以寡擊眾。劉邦的地盤包括秦韓魏趙代燕,佔了天下三分之二,擁兵數十萬,又有彭越英布兩路諸侯王的大軍牽制楚軍,龍且援齊的軍隊雖號稱20萬,實則不足十萬。而攻齊的漢軍是酈食其說的數十萬。修武奪兵權是不存在,劉只是調整了軍事部屬,讓駐軍敖倉的曹參與韓信一同去滅齊,實際是給韓信增了兵。

    垓下之戰漢軍共60萬,司馬遷說韓信的齊軍有30萬也是扯,齊地並未完全平定,曹參留齊平未平之地,韓信上哪去徵齊兵30萬?劉邦所佔地10倍於齊,加上投降的楚軍才30萬?韓信所部大部分都是參於滅齊的劉邦的舊部隊。

    劉邦的軍事水平遠在韓信之上。劉邦的戰績有:指揮西進滅秦之戰。指揮還定三秦之戰(韓信是參謀之一)。滅楚之戰正面對抗項羽。參於滅趙之戰。指揮垓下之戰。平定燕王臧荼叛亂,平定陳郗叛亂。平定九江王英布叛亂。平定韓王信叛亂。擊敗匈奴入侵,收復失地。韓信的戰績,在曹參灌嬰的幫助下,滅了幾個垃圾軍閥。誰強誰弱還不一目瞭然。其實有沒有韓信都不妨礙劉邦滅項羽。

    http://tieba.baidu.com/p/3106707895?share=9105&fr=share&see_lz=0&sfc=copy&client_type=2&client_version=9.3.8.2&st=1549064955&unique=44970ACE6C613D046288A914510687EB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河口口岸好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