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晨死宅
-
2 # 碌碌有心人
謝邀。金融科技的範疇很廣,體量也有大有小。而且不同的金融玩家(有大玩家如銀行,小玩家如眾多信貸、P2P等)對各自的金融科技強調的側重點也是不同的,有些玩家強調金融屬性,有些玩家強調科技屬性。但是不管他們如何為自己的產品和業務定位,總體離不開金融屬性。
中國最早的金融機構見於民國時期的農村信用合作社,從2012年央行釋出了《金融業發展和改革“十二五”規劃》以及物聯網的蓬勃發展為契機得以快速發展,發展到今天已經非常火爆了。國內早些年投資多見於實業,而現在已經進入全民理財的時代,可見金融科技發展的火爆程度。
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也是時代必須的,如今一個專案從立項到落地,需要的資金動輒上億元,而能夠有這麼多資金來做成這個專案的鳳毛麟角,有些是在中途資金緊缺,必須採用必要的金融手段來吸取資金,更別提有些連啟動資金都沒有的了。相當於組織者有錢可賺,投資者有分紅可拿。彼此雙贏必定可以得到市場認可,所以才會迎來高速發展。
相對於炒房等行為,金融理財也是屬於比較穩妥的一種財富增值方式,風險可控,收益穩定,所以才吸引了廣大老百姓入場,但是在選擇金融投資方式的同時,也要擦亮眼睛,如今國家實行緊縮貨幣政策,註定市面上的熱錢少,這跟前些年是不同的,如今眾多P2P機構暴雷,股票市場一片大慘,對於廣大金融玩家來說註定是非常難過的一段時間,還望廣大投資者三思而後行。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不對的地方希望各位擔待。
網際網路時代的落幕讓很多衍生於網際網路的行業開始面臨全新調整,金融行業同樣如此。儘管我們在網際網路時代透過將金融行業與網際網路實現融合,為金融行業獲得了比傳統金融行業多很多的流量。但是,金融行業本身來講並未有太多改變,最終讓互金行業再度進化成為必然。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網際網路金融行業難道真的會成為金融科技的前奏曲嗎?金融科技真的適合所有的互金公司嗎?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金融科技是一個需要極大的科研能力和資源調配能力才能實現的,對於中小型的網際網路金融公司來講,實現向金融科技的蛻變需要許多條件。
玩家不斷入場,沉澱成為必然
在阿里、騰訊、百度、京東等大型公司不斷為金融科技搖旗吶喊的助推之下,入場金融科技的玩家越來越多。這個時候的情形與網際網路金融火爆之際,各色人等不斷入局網際網路金融市場的景象有些相似,但是,真正能夠生存下來的或許僅僅只是少數。
正如我前文所提到的那樣,金融科技是一個需要一定沉澱,一定積累才能形成氣候的存在,單單一句口號或者一個概念無法真正讓一個網際網路金融公司轉型成為金融科技公司。網際網路巨頭們之所以有能力全面擁抱金融科技,並且試圖透過金融科技來顛覆百年來的金融體系,正是因為他們在互聯時代積累了海量的資源,這些資源可以為他們擁抱金融科技提供源源不斷的“槍支彈藥”。
但是,對於金融科技不甚瞭解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在看到網際網路巨頭不斷加持金融科技的時候卻想當然地認為,金融科技是所有人都玩得起的遊戲,於是,他們開始不斷投身到金融科技的滾滾浪潮當中,期望能夠向網際網路時代一樣,能夠成為暗流湧動的浪潮裡的弄潮兒。
在這個時候,金融科技便會開始沉澱,開始思索。金融科技究竟是什麼?難道它是和網際網路金融一樣的存在嗎?人們參與到金融科技的洪流之中難道是為了獲得使用者從線下轉移到線上的流量紅利嗎?金融科技難道僅僅只是搭建一個平臺,而不對金融進行一些有益的改變嗎?當這些問題被否定的時候,金融科技便會開始重新開啟沉澱的過程,那些以打金融科技的概念為主要噱頭的非金融科技的公司便會被淘汰。
變局之下,誰能笑到最後?
當金融科技的風口被資本所充斥,行業的發展必然會陷入網際網路時代的怪圈。如果僅僅只是一種營銷噱頭,而沒有對金融行業進行有益的改變,那麼這樣表面的繁榮,我們不要也罷。既然金融科技被當作一種新生物種提出,它必然會與網際網路金融有著本質的區別。在這樣充滿生與死的變局之中,或許只有那些真正領會到金融科技涵義,並不斷加持這種涵義的公司才能真正在這場變局之中笑到最後。
1、本質上來看,金融科技是一種科技,過多地強調金融色彩必然會陷入網際網路金融的怪圈。受到監管政策的影響,試圖在金融科技的風口下繼續迎風起舞的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們如果想要藉助金融科技的概念再火一把,顯然他們的如意算盤要落空了。因此,從本質上來看,金融科技就是一種科技,並非和網際網路平臺一樣,如果僅僅只是將平臺的概念照搬到金融科技的框架內,它們的發展必然會逃不脫網際網路金融的影子,當Sunny出來,這些所謂的金融科技公司首先是被淘汰的。
真正能夠在金融科技的風口下迎風起舞的公司應當是具有科技內涵和色彩的公司,這些公司的驅動力不是海量的流量,而是能夠給自身以及金融公司帶來實實在在改變的技術。對於當下的市場來講,能夠給金融公司帶來真切改變的技術公司才能真正存活下來,因為現在的金融公司更加需要的是能夠解決傳統金融行業痛點和問題的技術,這樣的技術公司也最有市場。
2、將金融進行深度生活化的公司,將會獲得更多的發展可能性,最終將會實現多維度發展,生存技能也將得到拓展。金融科技的概念被提出來有一個背景值得關注,這個背景就是人們生活的科技化水平和程度越來越高。我們都知道,網際網路技術之所以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主要是因為網際網路與人們日常生活深度結合的結果。
在即將到來的金融科技時代,想要生存下去,必然需要將金融進行深度生活化。因為,未來的生活就是科技生活,智慧科技、大資料、雲計算在人們生活當中將會越來越多地開始出現。只有將金融的觸角深度觸及到人們生活的每一個環節的公司,才會找到金融與人們生活的結合點,最終將人們的生活方式透過金融的方式進行表達。而這個時候人們的生活方式又是以科技為主,那麼這個時候的金融便與科技產生了密切聯絡。
在金融科技的變局之下,只有真正將金融的屬性不斷拓展,並與科技生活實現深度聯絡的公司,才能在金融之外找到更多的生存空間。即使金融行業的原本屬性被切斷了,它們依然能夠透過其他的方式生存下去,最終實現金融科技的多元化、生態化發展。
3、不把金融科技看作是一個營銷噱頭,而是看作是一個全新物種的公司。從現實情況來看,當下之所以會有如此多的金融科技公司湧現出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很多網際網路金融公司為了破解發展困境改頭換面而來的。儘管這些公司的門面有了改變,但是從本質上來看,他們僅僅只是將金融科技看作是一個營銷噱頭,並沒有把金融科技看作是一個全新物種。這就決定了這些公司僅僅同樣將會在金融科技洗牌的時候面臨生存困境,他們也無法笑到最後。
反過來看,只有將金融科技看作是一個全新物種的公司才會真正笑到最後。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正是由於這些公司將他們完全與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進行了割裂,所以他們才會更加側重於技術對於金融行業的改變上著手,透過改變金融行業的痛點來實現自身發展,而不僅僅只是打一個概念,其他的不再進行任何的改變。
按照這樣一種邏輯,只有真正專注於金融科技研發的公司才能真正笑到最後,他們能夠真正理解金融科技的內涵與意義,能夠深度挖掘金融與科技的結合點,能夠找到破解金融困境和問題的方式和方法。同樣地,他們也能夠給金融行業帶來本質改變,能夠真正將金融行業的發展帶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