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是CCNA的基礎知識(網路微分段),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衝突域和廣播域的概念以及為什麼要劃分衝突域和廣播域。
首先,在同一個物理層裝置上連線的裝置都在一個衝突域,(物理層裝置可以理解為:網線、集線器)。
能夠收到相同廣播幀的裝置在同一個廣播域(比如,連線在同一個傻瓜交換機上面的計算機,就是在一個廣播域。廣播幀,是資料鏈路層資料幀,所有裝置都會接收)
在一個衝突域的裝置,必定在相同的廣播域。反之,不一定成立。
這兩個概念和教材比不是很準確,但我不知道題主基礎,我用自己的理解來說的。
————————
其次,衝突和廣播的危害。
我們都知道乙太網的工作原理是CSMA/CD(自行補充,CSMA/CD16字真言)。在最初的匯流排型網路中所有計算機如果都同時發行資訊,在總線上面就會造成衝突,總線上接入的裝置越多,衝突的機率就越多,通訊效率就越低。就像我們幾個人在同一個房間內,用大聲說話的方式一對一交談,這樣都不可避免的讓你的聲音被其他人聽到,並且會干擾到其他交談的人。這個就是通訊衝突。為了檢測這種衝突,有了CSMA/CD協議。但這個這種解決方案會降低效率,想想一下,20人的房間中,我只想和其中的某個人交談,但因為另外的一個人在說話,我只能耐心的等待,也許另外的很多人也都在等待發言。
因為最初的乙太網就是這個樣子,匯流排型基於廣播方式實現通訊,使用CSMA/CD解決衝突問題。
所以,我們得出結論:衝突會導致通訊效率降低,所以要儘量縮小衝突域。
所以,有了網橋和交換機,交換機的每一個埠都是一個獨立的衝突域。連線在交換機上的每臺裝置都不用考慮衝突的問題,想傳送資料就直接傳送。就像,原來的大房間被分割成許多的小房間,我們如果想和某個房間的人交談,那麼使用電話聯絡他,在這個小房間裡,你怎麼喊都沒事。
————
我們知道了,廣播是網路中所有裝置都會收到的資料,當然,收到了不一定就是要回應。就像上面例子中說的,在一個大房間中,你聽到了另外一個人在說話,但這不一定是給你聽的,你聽到了可以不做迴應。但即便你不做迴應,你也聽到了,是否影響你的效率呢?
網路中有一種廣播是要所有裝置都接收的資料幀,叫廣播幀。廣播幀的用途還是很多的,比如兩臺計算機通訊前需要確定二層地址和三層地址對應關係時,需要傳送ARP廣播;比如DHCP的客戶端計算機在和伺服器請求獲取IP地址時;比如我們開啟網路上的芳鄰,瀏覽網路中有無其他裝置時;都是用了廣播。
交換機的所有埠都在同一個廣播域,也就是說,只要有一臺裝置像網路中傳送了廣播幀,所有的裝置都會收到。如果只有一臺交換機,也許沒什麼問題。但實際情況是交換機會進行級聯,再級聯,如果網路中有成百上千臺裝置的時候,每臺裝置只要傳送1次廣播幀,那麼網路流量就很可觀了,所有的裝置都會接收和處理,網路頻寬被佔用,通訊效率也會被降低。因此,有必要限制廣播流量,將廣播幀的數量控制在合理範圍內。
限制廣播協議是不現實的,所以,有個思路就是,劃分更小的廣播域,在一個範圍內裝置數量較少,傳送的廣播幀數量少,傳播範圍小,對網路頻寬、裝置效能的影響就小了。
-------
既然要劃分廣播域,就需要三層裝置了,也就是路由器,路由器的每個介面都是一個獨立的衝突域和廣播域。但顯然,使用路由器劃分廣播域的成本太高了,路由器介面數量少,價格高。
因此,出現了在二層裝置交換機上使用vlan來隔離廣播的方法。vlan的作用就是在交換機上劃分出更多、更小的廣播域,以此提升網路效率。
--------
最後的總結:
1、衝突和廣播都會影響網路的通訊效率,因此需要使用較小的衝突域和廣播域,以提高網路通訊效率。
2、交換機的每個埠就是一個獨立的衝突域,但所有埠處於同一個廣播域。
3、可以使用vlan技術在交換機上劃分出多個廣播域。
---------
這個是CCNA的基礎知識(網路微分段),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衝突域和廣播域的概念以及為什麼要劃分衝突域和廣播域。
首先,在同一個物理層裝置上連線的裝置都在一個衝突域,(物理層裝置可以理解為:網線、集線器)。
能夠收到相同廣播幀的裝置在同一個廣播域(比如,連線在同一個傻瓜交換機上面的計算機,就是在一個廣播域。廣播幀,是資料鏈路層資料幀,所有裝置都會接收)
在一個衝突域的裝置,必定在相同的廣播域。反之,不一定成立。
這兩個概念和教材比不是很準確,但我不知道題主基礎,我用自己的理解來說的。
————————
其次,衝突和廣播的危害。
我們都知道乙太網的工作原理是CSMA/CD(自行補充,CSMA/CD16字真言)。在最初的匯流排型網路中所有計算機如果都同時發行資訊,在總線上面就會造成衝突,總線上接入的裝置越多,衝突的機率就越多,通訊效率就越低。就像我們幾個人在同一個房間內,用大聲說話的方式一對一交談,這樣都不可避免的讓你的聲音被其他人聽到,並且會干擾到其他交談的人。這個就是通訊衝突。為了檢測這種衝突,有了CSMA/CD協議。但這個這種解決方案會降低效率,想想一下,20人的房間中,我只想和其中的某個人交談,但因為另外的一個人在說話,我只能耐心的等待,也許另外的很多人也都在等待發言。
因為最初的乙太網就是這個樣子,匯流排型基於廣播方式實現通訊,使用CSMA/CD解決衝突問題。
所以,我們得出結論:衝突會導致通訊效率降低,所以要儘量縮小衝突域。
所以,有了網橋和交換機,交換機的每一個埠都是一個獨立的衝突域。連線在交換機上的每臺裝置都不用考慮衝突的問題,想傳送資料就直接傳送。就像,原來的大房間被分割成許多的小房間,我們如果想和某個房間的人交談,那麼使用電話聯絡他,在這個小房間裡,你怎麼喊都沒事。
————
我們知道了,廣播是網路中所有裝置都會收到的資料,當然,收到了不一定就是要回應。就像上面例子中說的,在一個大房間中,你聽到了另外一個人在說話,但這不一定是給你聽的,你聽到了可以不做迴應。但即便你不做迴應,你也聽到了,是否影響你的效率呢?
網路中有一種廣播是要所有裝置都接收的資料幀,叫廣播幀。廣播幀的用途還是很多的,比如兩臺計算機通訊前需要確定二層地址和三層地址對應關係時,需要傳送ARP廣播;比如DHCP的客戶端計算機在和伺服器請求獲取IP地址時;比如我們開啟網路上的芳鄰,瀏覽網路中有無其他裝置時;都是用了廣播。
交換機的所有埠都在同一個廣播域,也就是說,只要有一臺裝置像網路中傳送了廣播幀,所有的裝置都會收到。如果只有一臺交換機,也許沒什麼問題。但實際情況是交換機會進行級聯,再級聯,如果網路中有成百上千臺裝置的時候,每臺裝置只要傳送1次廣播幀,那麼網路流量就很可觀了,所有的裝置都會接收和處理,網路頻寬被佔用,通訊效率也會被降低。因此,有必要限制廣播流量,將廣播幀的數量控制在合理範圍內。
限制廣播協議是不現實的,所以,有個思路就是,劃分更小的廣播域,在一個範圍內裝置數量較少,傳送的廣播幀數量少,傳播範圍小,對網路頻寬、裝置效能的影響就小了。
-------
既然要劃分廣播域,就需要三層裝置了,也就是路由器,路由器的每個介面都是一個獨立的衝突域和廣播域。但顯然,使用路由器劃分廣播域的成本太高了,路由器介面數量少,價格高。
因此,出現了在二層裝置交換機上使用vlan來隔離廣播的方法。vlan的作用就是在交換機上劃分出更多、更小的廣播域,以此提升網路效率。
--------
最後的總結:
1、衝突和廣播都會影響網路的通訊效率,因此需要使用較小的衝突域和廣播域,以提高網路通訊效率。
2、交換機的每個埠就是一個獨立的衝突域,但所有埠處於同一個廣播域。
3、可以使用vlan技術在交換機上劃分出多個廣播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