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素素56792842
-
2 # 周利盤陀伽
所謂的年味兒,就是要過的有儀式感。這需要從地方習俗中去探求,從民族文化中去摸索,從兒時回憶中去追尋。少玩玩手機,少聊聊微信,少泡泡酒吧,少打打遊戲,少睡睡懶覺,少發發牢騷。多陪陪父母,多看看春晚,多放放鞭炮,多逛逛街市,多做做美食,多探探親友。最好事先列一個過節計劃,然後儘可能的去完成它,節後再寫一個春節隨筆,發到網上與大家共享。
-
3 # 大楠i分享
早早的置辦好一套新衣服,新鞋子,畢竟,新年新氣象嘛!二十五號到大年三十這幾天就是購年貨的日子了,在我的印象中,雖然家裡窮了點,但是過年還是挺講究熱鬧和喜慶的,媽媽會帶著我一起去我們的鎮上叫我幫忙挑選對聯,往年的對聯會在二十九號家裡搞大掃除的時候撕下來,把新對聯貼上去。還有要買散裝糖,柑橘,蘋果和梨子一般都會準備好幾箱,走親戚什麼的都會用得上,還有瓜子花生更是不能少,聚在一起談天說地的時候這可不能少,長輩喝酒時炸花生也是必不可少的下酒菜,還有蜜餞也是我們必買的物品,若是在春節期間有人來家裡做客,一杯蜜餞紅棗葡萄乾茶水就是基本的,暖暖的甜甜的,說上幾句喜慶的話,大家都開心。
當然了,我是居住在農村的孩子,在我們那裡,鞭炮是必不可少的一樣物品,一箱鞭炮,一個花炮,還有一小盒一小盒的火柴炮,成為小時候過年時最期待的玩具,放炮的傳統一直延續到了現在,無論年長還是年幼,過年都覺得需要放鞭炮,就像小時候課本中說的那樣可能是為了驅趕年獸,但是我覺得我們那裡也已經昇華成了讓祖宗記得一起過年,也看看我們為他們準備的祭祀物品,可能這麼說會比較迷信,但是這確實是我們那裡信奉的事情,過年過節的時候,我們會給祖先燒很多的紙錢和香,也是圖祖先能保佑我們在新的一年裡無病無災,能夠有錢用。
我們會把燉好的豬頭和豬尾巴,還有燉好的整隻雞(一般都是買家養的),先放在神龕前的桌子上祭祀祖先,倒上三杯米酒,點上蠟燭,燒許多的紙錢點上三柱香,我們會讓祖先先享用這一切,也感謝他們保佑我們平平安安。
對了,要是要熱鬧過年,怎麼能忘了提殺豬飯呢!各位朋友,我是農村人,家裡養了豬也不是稀奇事哈!每家每戶在平時農忙之餘還是會喂頭豬來過年,為什麼呢?一個“窮”字就能解釋所有了,當然,正是因為大家都養豬,所以才有了殺豬飯這形成濃濃年味的活動,例如我家在今年早上把過年的豬喊上五六個人給宰了,那今天早上就來我家吃飯,當然啦宰豬還是要準備的,先在頭天晚上通知幾個能幫忙一起抓住宰豬的人,還有是有經驗的,第二天清早,燒好一鍋開水,把家裡放豬肉的地方騰出來,各項事情準備好之後,就是殺豬了,把豬從圈了抓出來,殺掉,一般豬血我們還是用盆接著,畢竟還是可能放在湯裡面吃的,宰完之後,刮毛,清理內臟去,各個細節就不一一描述了。叫上幾位有經驗的後勤師傅來做殺豬飯,然後我和我姐就挨家挨戶的去通知來吃飯的村裡人,接著就是熱氣騰騰的飯菜出鍋,大家聚在一起,喝著準備好的酒水飲料,吃著家養的豬肉,男人喝酒談天,女人拉著家常,小孩就各自找樂子,年味十足。
一般到年三十的時候就吃完殺豬飯了,就算沒吃完,也得各自置辦自家的年夜飯了,我覺得我爸還是挺厲害的,一個人就能準備好所有的菜譜 ,他還能做的一手好豆腐,聽我媽說,以前家裡很窮,我爸就自己做好嫩白豆腐,挑著去賣,想想也是不容易啊!蛋卷,扣肉,雞鴨魚肉一應俱全,紅燒肉,雞爪,紅燒排骨,紅燒獅子頭,太多了我都快數不過來了,窮了一年,總想著在年夜飯這天好好的吃一頓,幸福就是這麼簡單!
現在日子越來越好了,我們又在村裡搞了敬老愛老的活動,大年初一,在我們的操場上擺上桌椅,村裡的年輕人各司其職,大家為村裡老去的長輩送去我們帶給的溫暖,我想可能這就是現在總說的儀式感吧!
過年怎麼樣才能感受到年味的濃烈,我想就是堅持傳統,堅持我們特有的儀式感!
-
4 # 陳嘉義
過年農村人都回家了。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年飯,其樂融融。春聯讓房子煥然一新,小孩開心地穿著新衣服,拿庒歲錢。煙花聲鞭炮聲響個不停,年味拾足
-
5 # 懷念家鄉的熱土
怎樣過年才有年味,小時候過年不用不去找也有濃濃的年味。為什麼現在好多人說過年沒有年味了,因為你我已經長大成人了,再也回不到從前了。小時候過年的時候口袋裡揣著十幾塊錢,手裡拿著摔泡,擦炮,串天紅,其實想在過年更有味道不如把小時候過年的場景再重新一遍,小的時候我們沒有去參加父母為了過年製作的美食,現在我們可以和父母一起準備過年的年貨,又或者自己買點紅紙寫上幾幅對聯,和母親學習剪紙。陪母親趕集買一些燈籠來裝飾家這樣看著喜慶又有年味,買一些煙花或者鞭炮,在農村如果沒有這些,這樣就真的缺少年味兒了。其實到了這個年齡,年味真的不好找了,
-
6 # 奈何墨守成規
有句老話叫:小寒大寒,殺豬過年。在我的記憶中,過年最熱鬧的事莫過於殺年豬了。
在那個缺吃少穿的年代,只有等到春節,殺頭年豬才算是過個肥年。包餃子,炒肉菜,慰勞自己一年的辛苦。還有祭祀先祖,貼補家用,都成了人們殺豬過年的充分理由。如果想要找到小時候過年的味道就回農村過個年。
回到農村吃一會當地的土特產,回味一下返璞歸真的那種感覺。找一找我們小時候逝去的童年,往往我們一直生活在這喧鬧的大都市裡,競爭十分激烈。當我們偶爾離開城市回到農村也或許是一種別樣的放鬆。
過年想要更有年味兒,就把壓歲錢給用在現金上,不要因為網際網路發達了我們就只用手機來發紅包,這會漸漸的讓我們與親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過年了,回鄉下去親戚家吃豬頭。吃農村那種烤豬頭,烤完的豬頭肉特別香,看著就想吃!豬頭肉的美味,於民間早就聲譽鵲起,據說淮揚菜系中的“扒燒整豬頭”火工最講究、歷史最悠久,是道久負盛名的淮揚名菜
在農村過除夕夜,除夕,中國傳統節日。指陰曆臘月三十日(小月為二十九日),是一年的最後一天,為“月窮歲盡之日”,故又叫“除夕”,俗稱大年三十兒 。這一天有許多古老的中國民俗活動,如包餃子,吃年夜飯,燒金紙、放爆竹、守歲等。
回農村過年一定要親自去趕集。趕集,一種民間風俗,在集市囤物換物買賣交易,也有“趕山”“趕場”之稱。集市是指定期聚集進行的商品交易活動形式。主要指在商品經濟不發達的時代和地區普遍存在的一種貿易組織形式,又稱市集。
過年時候,在農村聽聽大戲,看扭秧歌,那種感覺是在電影院裡所感覺不到的。東北大秧歌的歷史秧歌源於元宵節慶時的集會表演,至今已有千年。
回覆列表
啥事情貴在參與,現在每家就一個孩子,結婚後有小孩子的也只多了倆人兒,大部分都變成了甩手掌櫃的,爹孃準備好只管吃還毛病多多,嘗試幫爹孃一起做家務、製作年飯試試看,保證吃起來更香,還可以和爹孃一起探討這次準備的年飯的味道,給自己公正的打個分數,讓爹孃做評委,很有成就感,三十晚上十二點前穿戴整齊向爹孃行叩拜禮,感恩爹孃的養育之恩。
外出拜年只帶手信,意思一下就好,除陋習從我做起,慢慢的大家一起都開始除陋習,整個大中華民眾都會減輕壓力,形成氣候都不送禮,陋習自滅;過大年畢竟是咱的大節,現在都喜歡外出吃年飯,說實話又費錢又不健康,吃完飯一抹嘴個回個家一點意思都沒有,在家裡年飯準備的多一些,朋友之間相互邀請來家小聚人情聯絡的更緊,酒要少喝,千萬別拿起酒杯就不知道姓什麼了,在別人家裡喝的爛醉如泥,自己丟臉還讓別人生厭,東家走走西家拜拜大年過的即開心又快樂,瓦解鋼筋水泥給咱隔開的情網對不?謝謝!祝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