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文若河演講力訓練

    6月15日:馬上端午節了,今天起,學習屈原的兩句名句,今天學習第一句: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這句話大家非常熟悉,在演講中也會經常用到。它出自屈原的名作《離騷》,意思是:前方的路遙遠而漫長,我將不折不撓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這句話多用於結尾,用它來做承接句,來表達自己實現抱負的決心,也可抒發自己矢志不移的胸懷。

  • 2 # 滄海人間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離騷》,這句詩是千古以來為世人熟知的詩句。屈原(約前340年-前278年),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楚辭》是以屈原作品為主體的詩歌集,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之一,與《詩經》並稱“風騷”。“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出《楚辭·漁父》,也是為大家熟知的屈原語句。“楚辭”首見於《史記·酷吏列傳》,本義泛指楚地的歌辭,後成為專稱,指以戰國時楚國屈原的創作為代表的新詩體。對《楚辭》及其歷史研究的學科,被稱為“楚辭學”。屈原其他比較知名的詩句還有:“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屈原·《離騷》)。歲月無情,來日無多;美人遲暮,即出自該句。“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離騷》)。屈原以早晚服用芳物,來喻自己的修身潔行。“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屈原·《九章·涉江》)。不能改變心志去從世俗,終將窮困一生。語出《九章·涉江》的還有“登崑崙兮食玉英,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

  • 3 # 9236於水

    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楚華人(約公元前340年一278年),是中國古代偉大的詩人,政治家。他的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其中最著名的詩句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充分表現了屈原為追求真理上下求索的愛國主義情懷,成為流傳千古的名句。

  • 4 # 雲卷飛山

    謝友邀。今天是端午節。關於端午節的來歷,最受認可的就是為紀念戰國時期楚國,也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愛國者,愛國主義、浪漫主義詩人,世界文化名人,楚辭的開創者一一屈原汨羅投江日而來。

    屈原(約公元前340一公元前278年),羋姓,名平,字原,屈不是姓,而是氏,也就是外公家姓。當時的人,男子稱氏,女子稱姓。他的《離騷》首句就說了他的身份是出身楚國王族: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名有姓,真正意義上的詩人。在他之前流傳下來的詩歌,大多名不可考,有詩無名,有名無詩,或詩作太少,夠不上詩人份量。他的《離騷》,長達兩千多字,是最長的賦體詩。歷朝歷代的評論家無不盡褒獎之能事,任何文壇狂人都不敢對其有半點不恭敬之辭。可見屈原在詩壇文壇的地位是多麼牢固和崇高。

    我們初學者往往常將《楚辭》和《離騷》混為一談,《楚辭》是流行於楚國的一種詩歌形式,為屈原所開創;《離騷》是一篇在《楚辭》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因太過有名,《楚辭》也因此叫《騷體》。屈原的作品大概有25篇,其中《離騷》1篇;《天問》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遠遊》《卜居》《漁父》各一篇。另外還有《招魂》1篇,現在流傳下來的有大概23篇。

    要說屈原的哪兩句詩最有名?當然數《離騷》中: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恐怕只要是有過勵志經歷的人,這句話必是案頭勵志座右銘,因此被認為是最佳勵志語。

    《離騷》: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前句表現了屈原憂國憂民的偉大情懷;後句則表現了屈原信念意志堅不可摧的偉大人格。

    當然還有唯美句: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所以也有人稱《楚辭》為‘’香草美人‘’體,過去女孩子取名字,大多要到楚辭裡去找,一來唯美,二來高雅,顯得有文化有教養。

    本人個人其實非常喜歡《九章》第八篇《橘頌》 :

    后皇嘉樹,橘來服兮。

    受命不遷,生南國兮。

    深固難徙,更一志兮。

    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

    不僅唯美,更表達了愛家愛國,信念意志堅定的偉大情懷。

  • 5 # 牛皮刀鞘

    看了一下,各位都提到“路漫漫兮……”,這句確實著名,但偉大詩人的名句很多,隨便列舉幾個,向偉大詩人致敬!

    1、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東君》)(譯文:穿著雲彩一般美麗的衣服,舉弓射向天狼座)。

    2、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離騷》)!(譯文:騎著千里馬,萬里馳騁,我願意為君王開啟聖賢之路。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卜居》)。(譯文:尺雖比寸長,但和更長的東西相比,就顯得短;寸雖比尺短,但和更短的東西相比,就顯得長;事物總有它的不足之處,智者也總有不明智的地方)

    4、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漁父》)。(譯文:世界上的人都是汙濁的,惟獨我乾淨、清白;眾人都已醉倒,唯獨我一人清醒)

    6、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離騷》)。(譯文:只要合乎我心中美好的理想,縱然死掉九回我也不會懊喪)。

    7、老冉冉其將至兮,恐脩名之不立。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離騷》)。(譯文:只覺得老年在漸漸來臨,擔心美好名聲不能樹立。早晨我飲木蘭上的露滴,晚上我用菊花殘瓣充飢。)

  • 6 # 大先生的故紙堆

    屈原是中國文人理想的人格化身,無論是他的詩賦文采,還是他憂國自沉的風骨氣節,都是值得流芳百世的。

    屈原著名的詩句有很多,大多數來自《離騷》。比如《離騷》中關於“香草美人”的隱喻,無論是政治比喻,還是文學技巧,都是開創性的。北京大學教授林庚曾說,《離騷》不是自盡時的宣言,而是時間中的解脫。哪怕不能完全理解,《離騷》全詩中的孤獨和難以言說的惆悵也會將讀者完全籠罩其間。

    選擇其中的幾句出來吧,“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雄鳩之鳴逝兮,餘猶惡其佻巧”。

    哪怕沒有讀過《離騷》全文,這幾句應該也常常聽到吧。如果按照引用率來說,這幾句詩的引用率應該高居榜首吧。

    中國文人有“死諫”的傳統,儘管對於國家來說,這未必是件好事,明朝快要亡國的時候,還有一群清流官員這樣說“無事袖手談心性,臨終一死報君王”。但是對於文人個人的完美人格來說,這樣的死絕對是光彩的。《離騷》中也有這麼兩句“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猶未悔”。

    他們自然是“九死未悔”的,身後有可以想見得美名。對於國家來說,他們的死真的能夠喚醒什麼嗎?在屈子身後,赫赫揚揚的楚國大廈將傾,他沒有挽回什麼。不過,似乎也不能這麼說,他以一己之軀,喚醒了民智,千百年後還在激勵今天的讀書人,他以一己之軀為我們爭得了一個法定假期和一種傳統美食。

    在假期吃粽子的時候,讀讀《離騷》是不錯的選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抹在樹上的石灰粉為什麼會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