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之育之
-
2 # 高山流水116820061
確實是這樣的。當卡梅倫想以脫歐要挾歐盟,讓英國獲得更多利益,從而擺脫執政成績不佳所帶來的困局,而舉行公投後,原本以為公投不會透過,卻弄巧成拙,竟然以微弱的優勢通過了。卡梅倫想要的結果沒撈到,不想要的卻不期而至,灰頭土臉的他不得不黯然辭職。
特蕾莎梅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走上政治前臺,成為英國曆史上第二位女首相。原本以為,自己會和撒切爾夫人那樣,甩開膀子大幹一場,成為英國為數不多的政治女強人。但特蕾莎梅判斷錯了,卡梅倫留下的這個爛攤子遠比她想像的難處理多了。當然,特蕾莎梅面對的最棘手的問題就是英國脫歐。按照特蕾莎梅的政治主張,她並不希望脫歐,甚至想以第二次公投的方式阻止脫歐。即使不進行公投,也應以軟脫歐的方式循序漸進地進行,不應馬上和歐盟做徹底的切割,特別是牽扯到英國的對外貿易,很多方面還應和歐盟保持密切的聯絡。
但特蕾莎梅的主張遭到了工黨的一致反對,她三次提出的脫歐協議均被否決。最後,特蕾莎梅準備放手一搏,提出更為大膽的脫歐新協議,提請議會透過。不過,協議還未表決,英國下院多數議員已表示不會支援新協議。就連特蕾莎梅內閣成員也紛紛辭職倒戈!
走投無路的特蕾莎梅已感到深深的絕望,並且,已有二十多人開始覬覦首相寶座,人還在臺上,想當首相的人已經等不及了。在這種情況下,連本黨大佬們都不再支援她,辭職就成為她唯一的選擇。
其實,英國脫歐弊大於利,特蕾莎梅的主張還是在為英國著想。但脫歐派堅持認為,留在歐盟內束縛了英國,使英國在國際舞臺的各個方面的影響力被削弱了。這事實上是表現出很多英華人的大國情結,認為歐盟是被法、德兩國把持控制,即使自己留在歐盟,也是被邊緣化的。與其這樣,不如脫離歐盟,專心傍靠美國,既得到了安全保障,還能在世界上狐假虎威招搖一番。這樣,一心想和歐盟保持密切關係、甚至繼續留在歐盟的特蕾沙梅就成了這場政治博弈的犧牲品。
-
3 # 春風踢碎鬼門關
特蕾莎.梅的上任實際上是一種意外,在脫歐的意外下成了首相,他的上臺實際上只有一個任務,那就是如何順利地給英國不帶來隱患的脫歐。
從這兩年的情況看,特蕾莎.梅應該說是盡職盡責的,多次推出脫歐版本,但又多次被議會否決,脫歐的失敗說明英國現在是分裂狀態,失敗還導致了內閣成員的相繼離職,現在的特蕾莎.梅已經孤掌難鳴,沒有任何辦法了。在這種情況下提出辭職最好的選擇,可以說是為脫歐事件埋單,把爛攤子給別人收拾吧。
英國這兩年的脫歐失敗,除了說明英國處於分裂狀態,還說明英國和西方的所謂的民主制度進入了死衚衕,所謂的民主已經成了社會發展的絆腳石,更是說明民主和統治階層是一種分離狀態。上面的不知道下面需要什麼,下面的不知道上面的是什麼意思,這種脫離才是英國脫歐失敗的根本原因。
真正的民主是需要上通下達的,只有瞭解了人民需要什麼,才會出現卡梅倫的失誤,但是英國的那些在臺上的說是政治家,還不如說是政客。政客存在的意義就是給自己撈取政治資本,打著為英國的旗號,實際上為了自己出臺一系列的脫離民意的政策。當政策出現矛盾的時候,個人的利益就成為首選,在利益得不到保證的情況下,有個替罪羊的出現就是緩解矛盾的最好方式。
特蕾莎.梅註定就是一個替罪羊。
-
4 # 落下m
是的,特蕾莎梅突然宣佈可能在5月24日辭職,確實就是在為英國脫歐事件買單,這是一個被人們廣泛認可的事實,而且特雷紗梅也曾經在英國議會中多次表示,如果英國國會透過脫歐協議,那麼特雷紗梅將會交出英國首相的位置,作為與工黨進行妥協的代價。
從2016年英國發動脫歐公投開始,整個歐盟都已經被英國的脫歐行動搞得雞犬不寧,在尋求協商無果之後,只能被迫同意與英國開啟脫歐協議的談判,整個談判的過程很顯然是十分艱難的,這種艱難不僅體現在英國政府與歐洲之間的談判上,更加體現在英國國內勢力的相互博弈和妥協上。
因為對於英華人來說,啟動脫歐程序並不是英華人自己的主管願望,而是由於英國政府受到美國的左右之後,根據自己對今後國際局勢的判斷,所做出的一個決定。這意味著這個脫歐行動,並沒有得到大多數的英華人的支援,這一點從2016年那場近乎於兒戲一般的脫歐公投結果就看的出來。
當時的支援脫歐和反對脫歐之間的比例竟然達到了驚人的52%:48%,這種近乎於一半對一半的比例,幾乎已經割裂了整個英國社會,並同時引發了工黨與保守黨之間激烈的對峙。
以特雷紗梅為代表的英國保守黨,在推動英國脫歐行動之前,很顯然沒有意識到這場行動會在英國國內引發多大的阻力。畢竟英國在歐盟體系內已經生活了超過40年,英國資本在這數十年時間裡,與歐盟其他國家之間也產生了緊密而長遠的利益糾葛。
現在英國政府僅僅想憑藉一份協議,就像把這些利益關係一刀斬斷,這很顯然是非常不現實的。
因此從2016年英國啟動脫歐行動開始直至今天,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在英國議會上提交了三次脫歐協議,希望對該協議進行表決,但是三次要求進行表決的提案均遭英國議會的否決。
英國下議院議長伯考宣佈,除非特雷莎梅對脫歐協議做重大修正,否則議會將不進行第三次表決,這一結果直接重創了一直努力推動脫歐行動的特雷莎梅,以及其所屬的保守黨,並同時導致英國無協議脫歐的風險重新升溫。
隨著英國脫歐協議不斷難產,導致英國國內反脫歐的呼聲越來越強烈,英國內民眾已經就要求留在歐盟,向英國政府發起請願活動,到2019年3月份,該活動人數已經超過了500萬人。
面對著英國國內如此激烈的反對聲音,特雷紗梅的內心肯定已經瀕臨崩潰的,由於自己以及自己所屬的黨派一力推動脫歐程序,導致整個英國社會從上到下都處於撕裂的狀態,這很顯然是特雷莎梅們,在當初發動脫歐公投時所沒有想到的。
現在的結果是,無論英國最終能否完成脫歐,英國的經濟政治生態也都已經因為這場行動而遭受到了重創,在這樣的結果面前,英國保守黨必須要拿出一個“替罪羊”來平息眾人的怒火,而很顯然特雷莎梅非常適合這個“崗位”。
-
5 # 手機使用者23064959524
急流勇退,這個時期的英國首相不是人當的。國內支援和不支援脫歐的人一半對一半,國外的勢力是美國和歐盟對著幹。當首相的是裡外不是人,左右不是人,所以還是退了的好。退,是睿智,是以退為進,是脫離風口浪尖的最高策略。
回覆列表
特蕾莎·梅。
在最不恰當的時候接過了英國首相的重任。
英華人拿公投當兒戲。
人們普遍認為,脫歐公投不可能過關。
於是民眾隨性而為的投了票。
最終希裡糊塗地出現了最不可能的結果。
即:脫歐公投過關了。
這下子英華人全傻了。
特蕾莎要去完成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不管她提出怎樣的脫歐方案。
都被議會否決。
議會成了為否決而否決的場所。
議員心知肚明。
此番表態,關係甚大。
誰投票支援特蕾莎任何脫歐方案。
都會被選民不待見。
英國議會出現了罕見的一幕。
特蕾莎提這樣的方案,議會反對。
提那樣的方案,議會也反對。
特蕾莎求問各位議員大人,你們究竟要什麼方案。
眾議員啞然。
特蕾莎心力交瘁。
這活簡直不是人乾的。
她再也熬不下去了。
一怒之下撂挑子。
故,目前英華人正處於精神分裂期。
不知出那位大神,能駕馭這個局面。
#凌遠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