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零距離286469308
-
2 # 小清媽媽
1、怕黑
寶寶怕黑主要跟他想象能力的增長有關係,寶寶會把和黑暗有關的一些可怕的事物,和自己建立聯絡,使得自己產生恐懼的心理。想要幫助寶寶不怕黑,光是說教沒有太大意義,主要在於父母在黑暗面前的態度,如果父母很放鬆,那麼孩子就會逐漸克服怕黑的心理。不到1歲的寶寶,有時並不是單純的怕黑,而是害怕與母親分離。寶寶與母親分離,一般在14、5個月時,他們產生的焦慮程度最高。
2、怕敲門
寶寶害怕敲門聲,很有可能和他先前的生活經驗有關,只要再遇到這種情況時,媽媽不要立即丟下寶寶一個人,可以帶著寶寶一起去開門,或者是給寶寶進行了充分的解釋以後,寶寶願意留在那讓媽媽去開門,媽媽這時才能單獨去開門。幾次之後,寶寶便會逐漸克服對敲門聲的恐懼感。
3、依賴父母
可以說2歲多的寶寶,生活中最大的煩惱便是與親人的分離,分離後寶寶往往會體驗到負性的情緒,我們一般稱之為分離焦慮。同時,如果寶寶入園,在一個同伴較多的、充滿競爭的環境裡,寶寶還會出現陌生人焦慮以及同他人交往時的羞怯。家長可以在這段時間多讓孩子單獨和同齡小朋友相處,一方面降低孩子對成人的依賴,另一方面要提高寶寶對同伴的興趣。當寶寶具備了同伴交往經驗以後,便不會對入園產生恐懼。
4、怕大聲
寶寶對大的噪音產生不安的反應是非常正常的,這個時候父母不需要做額外的特殊處理,只要將寶寶的不安心情講述出來,讓寶寶知道你是理解他的恐懼的就可以了。可以說這樣的話“聲音太大了!寶寶害怕對嗎?沒關係!媽媽在這兒陪著你。”
5、早起焦慮
寶寶表現出了對母親的高度依戀,對於快3歲的寶寶可以跟他們進行語言溝通,在平時可以告訴他,如果早上醒來媽媽不在,一定是去做別的事情了,媽媽會很快回來,你可以自己先睡一會兒,這樣能讓寶寶對母親的去向有清晰的預期,就不會再體驗到找不到媽媽的焦慮感。還可以在媽媽離開時,放個柔軟的毛絨玩具,即便寶寶沒有醒,也可以輕聲地告訴他,媽媽要去做什麼,有這個玩具陪著你一起睡。
6、越大膽子越小
太小的寶寶還不太懂得畏懼,正所謂“無知者無懼”。隨著寶寶對身邊事物認知能力的增強,他們會將一些危險事物與自己建立聯絡,逐漸表現出害怕的現象。事實上,這是寶寶學習自我保護,安全成長的必經過程,家長不要強迫寶寶接觸自己害怕的事物,及時為他們進行緊張心情的疏導。
回覆列表
小孩子膽小的表現,比如說夜間經常做噩夢,看到別人的時候總是不敢說話。有人的時候總是會往家長的向後退,都是小孩子膽小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