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最近下了果殼旗下的新專案在行App,發現上面約人價格差異特別大,低的100出頭,高的竟然要2000塊,這樣的定價究竟是過高還是過低,合理嗎?
3
回覆列表
  • 1 # 病毒傳播陳軒

    “在行”的人,永遠搶手

    (一)擦肩而過的“在行”

    2014年,和一位做了10年互動傳播的哥們,碰了好幾次“輕諮詢”的創業專案。其實是源於對管理諮詢行業的反思。

    營銷策劃屬於運營範疇的管理諮詢行業,十幾年前大學畢業剛入行,看著熟手和高手們興高采烈大把賺錢,自己只能低頭練劍;而當磨劍十年準備一展身手時,面臨的卻是整個行業的迅速衰落。個人認為:問題出在商業模式的供給端上。

    從需求端角度:對2C企業而言,營銷是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一把手都極其重視。對高水準的營銷策劃專業服務的渴求,呈現剛性、多頻、價格不敏感且付費意願強烈之特點。

    從供給端角度:如同醫學、工程學一樣,營銷是一門精細深刻複雜的技術學科。專業營銷人售賣的是經驗和時間。憑藉的是跨行業跨產品的長時間、多情景學習和訓練,尤其是解決方案實施過程、產品上市後的市場反饋的總結,異常珍貴。能最大限度地防止企業、產品和品牌撞牆、掉坑、走彎路。

    但問題有兩個:(1)在專業營銷組織,熬過10年的人本來就不多,這種人因為稀缺自然比較搶手;(2)乙方機構在專業化與規模化之間面臨悖論困境。專業營銷機構以提供專業化營銷策劃服務為天職,但公司營收的增長和規模的擴大又是KPI,每個營銷經理不得不同時追進6-10個策劃專案,分層分檔次服務。蘿蔔快了必然不洗泥,最終解決方案的品質難以保證。

    供需如何實現匹配?營銷是一個點的問題,但點的問題的解決,不能靠點,要靠線,甚至要靠面等更高維度來解決。營銷是如此之複雜,以至於根本就不是一個營銷部或品牌部或市場部所能承受和搞定,更不是找本書找個模型依葫蘆畫瓢就能交差,而要靠品牌規劃、競爭策略、IT規劃、人資管理、盈利模式,甚至企業文化和組織重建來解決。

    從專注戰略的麥肯錫、羅蘭貝格、BCG,到專注人力資源的Mercer、專注IT諮詢的Accenture、專注市調的ACNielson,這些國際化服務機構,歷史悠久質量有保障,但一是太貴,不適用中小企業,二是“不接地氣”,進來十幾個人三個月丟給你幾百頁PPT,你還得再找本土公司去落地。而國內呢?形形色色的大師大仙幾欲迷人眼,作為外行的甲方,遴選和抉擇成本太高;而且動輒幾百萬的諮詢費,不小的開支,企業還是得掂量掂量。

    結論:藉助“去中介化”的網際網路,“輕諮詢”是值得做的好方向。將真正專業營銷策劃師的時間進行“切分”,以經驗分享的線下諮詢方式,實現專業服務價值的創造和傳輸,解決掉甲乙雙方在產品市場和營銷上的認知不對稱問題。

    可參照的標杆是“春雨醫生”。策略流程和工具當時都聊得差不多了,但當時唯一的缺陷是,我們幾個人對程式設計和軟體全是外行,加上當時創業機會實在很多,於是擱置下來。第二年(2015年),在行出現了!

    (二)為什麼上“在行”?

    經驗是智慧的一種,其實更是勇氣的重要部分。2015年4月份“在行”上線,我是7月份入駐。前後見了52位朋友,大部分是企業家和創業者。無論是對營銷技術本身的長進,還是對現在的事業收穫都很大。

    約我的朋友中,有財務自由的投資人,幫忙挑專案組團隊;有已經站穩腳跟,年銷售額上億的傳統企業家,商量著怎麼“網際網路+”;有上線一個月日單量上千的年輕而犀利的O2O創業者;有在天貓一年做到數千萬的電商高手;當然也有線上教育和網際網路金融方面的90後創業者。

    下面我來談談入駐在行整一年的三個心得:

    1、上“在行”的發心:教學相長,互相啟發

    如同Uber一樣,在行的本質是受限(智力)資源的啟用和交易效率的提升。典型的“網路對節點的賦值”。例如一位航空公司的品牌負責人,遇到一個對個人發展影響重大的品牌問題,他所能求助的只有熟人圈子推薦,但熟人網路的同質化,明顯搞不定;現在他透過“在行”,精準遴選供應方,付費邀約就能輕鬆搞定。

    我的專長在於品牌定位、產品策劃和病毒營銷。做過銷售、管理、營銷、廣告,也是一名普通創業者。我需要高質量的社群,取長補短,相互啟發,資源共享。再讀博士呢?意義不大,加入“某某創業者協會”吧,時間肯定不允許。而以“在行”的方式,接入優質創業者和企業家資源,教學相長,相互啟發,興許能有更深入的合作也說不定。因此在價格設定上、自我介紹和文案說明上都強化了這一點。

    成功和準成功的企業家,對營銷都異常重視。我認為:缺乏對傳統營銷精髓的尊重和掌握,任何新媒體新工具都不過是流動的盛宴和短命的狂歡;放棄對病毒式營銷的追進和學習,任何頂尖策略和產品都不過是易逝之煙花和註定之敗局。

    這種面對面、資料化的、更深刻的、基於商業營銷實踐的探討,比任何EMBA教育都來得真切、實在、赤誠和實戰。

    2、在行的核心價值:絕佳的創新場景

    任何創新,都不是在本行業尋找。在商業實踐中的得失成敗,尤其是商業模型和策略層面的互相啟發和梳理,一定要靠跨行業的格局和經驗。這一點“在行”的價值難以估量。

    將指紋識別和手槍結合起來的Identilock是水平創新的可喜成果;將股票交易移動化的Robinhood是金融對移動互聯的借鑑,更不提蘋果的成功是借鑑了PC領域的軟硬體思維,小米的崛起自然用電商思維對手機行業重新塑造。

    有“在行”上的企業家朋友,專門坐了3小時飛機過來聊兩個小時。聊到最後,之前的商業模型全部打翻,從頭成立公司、註冊品牌、招聘團隊。他本人十分感激,其實我的收穫也特別大,回公司後專門開會探討了相關方面的佈局。

    有朋友讓推薦好的營銷類的書籍,其實很難。營銷本身的知識無法就是幾個模型和框架,需要心理學、社會學、藝術設計、傳播學、文學等賦值。需要不斷“學習、實踐、總結再學習”的迴圈,本身也需要時間、耐心和悟性的賦值,尤其是多學科交叉驗證和創意啟迪。與其說“在行”的交易情景是專家與學員的關係,我更認為是一場“兩個人關於創新的頭腦風暴”,風暴過後,商業認知能力的提升是雙向的,而問題的創新性解決本身就是水到渠成的結果。

    3、垂直化細分,總是大趨勢

    所謂專家,應該是擁有理論化、結構化、系統化的思維方式的人。有一年見段位很高的一位大哥,深聊了整整5個小時,很是震撼。中間衛生間都沒捨得去。這種爬坡上坎的關鍵點撥,驗證了很多東西,真是“勝讀十年書”。

    託“在行”的福,認識了不少智商情商俱高的朋友,有一位朋友約了我1小時,後來聊了3個小時。本來是他請教我,到最後其實我向他請教的更多。不走彎路,就是捷徑。我的個案比較特殊,針對的是較成熟的企業家和創業者群體。這個群體的時間和精力成本高昂,決策風險極高,比如說上幾條生產線,投一年的廣告,對於這種一擲上百萬上千萬的決策,他們不想清楚絕不會貿然行動。找一個經驗深厚、頭腦清晰,又沒有利益關係的人敞開聊一聊,是個不錯的選擇。

    我是宅男。有“在行”幫忙,擋掉了很多不尷不尬的應酬。做產品就是做人,在行的發展方向其實和個人發展極其類似。做精、做細、做垂直,宜早不宜遲。融資成功後,流量上的壓力應該輕了些,可以圈定幾個高利潤高單價的行業做大做強,提高轉化和營收入賬。大牛站臺引流,小牛打打邊鼓,真正衝營收和利潤,還得靠中牛。

    一句話,無論有沒有“在行”,在行的人,永遠都搶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奧特曼中,最終的黑暗BOSS真是佐菲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