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紅雨說歷史
-
2 # 雲暮兮澤
趙匡胤為何重用最不像軍人的曹彬?
在宋初統一戰爭中,有一個人不得不提,他就是曹彬,歷任前線指揮官或總指揮,戰功顯赫,官至樞密史。
早在後漢時期,曹彬就成為成德軍牙將。至後周,先後擔任晉州兵馬都監、引進使。因他有後周太祖張貴妃侄子的身份,於是有人認為其職位不斷上升,得益於國戚皇親的後臺背景。
實際上,在仕途上的進步,他主要取決於自身的修養和才能。
曹彬和趙匡胤兩人曾在周世宗柴榮帳下為官,但那時趙匡胤是禁軍統領,位高權重,而曹彬還只是一個負責掌管茶酒的小官吏。一次,趙匡胤來到酒坊,曹彬見是大統領,隨即上前迎接,趙匡胤壓根就沒將曹彬當一回事,開口就說道:“天太熱,我口渴,立刻給我打一壺酒喝!”
這下把曹彬難住了,原來按朝廷規定,不能私底將酒給任何人,不過規定也是活的,假如曹彬想趁機結交趙匡胤,私自給他打一壺也無人知曉。但曹彬這人偏偏做事特較真,認為自己是負責掌管茶酒的,就得按規定來。但趙匡胤是禁軍統領,一旦得罪他,後果也很嚴重。曹彬想了一會兒,就對趙匡胤說:“統領,這是官酒,我不能私下贈予您。”
趙匡胤正要發火,只見曹彬從懷裡掏出一塊白銀,遞給身旁的手下,說:“給我打一壺酒來。”
手下先是不解,但很快也領會了曹彬用意,將銀兩收下後就給長官打來一壺酒。曹彬將酒倒進杯裡,親自端給趙匡胤,請他喝酒。趙匡胤明白了曹彬的良苦用心,就將這壺酒一飲而盡,心想這樣一個小官吏卻有如此節操,真難得!自此,趙匡胤就開始注意曹彬,並想方設法委以重任。
後周立國十年,旋即被北宋取代,不再與皇室沾親帶故的曹彬,卻仍然被重用。
公元964年1月,宋太祖趙匡胤任命王全斌為西川行營、鳳州路都部署,曹彬為都監,與諸將兵分兩路。王全斌指揮北路軍,曹彬等率領南路軍,開始征伐後蜀。由於後蜀軍隊無法擋住宋軍的強大攻勢,迅速瓦解,後蜀皇帝孟超也出城歸降。
不過,北路軍總指揮王全斌卻將趙匡胤要其有事與諸將商議,事不論大小,不能獨斷的訓示,攻佔後蜀後,和崔彥進、王仁瞻等將領日夜豪飲,不理軍務,致使軍隊紀律鬆懈,掠人妻女,甚至到了“殺人越貨”的地步,蜀中民眾敢怒不敢言。
曹彬意識到,如果一味“縱容”宋軍的掠奪行為,肯定會引起後蜀民眾的反抗,於是建議王全斌先班師回朝,緩和與後蜀民眾的矛盾。
王全斌哪裡聽得進去?不僅沒有采納曹彬的建議,還為了防止防蜀兵造反,於次年4月,下令將駐紮成都的近三千蜀兵趕到夾城中全都誘殺,川蜀一片怨聲載道,最終致使蜀人全師雄率眾起義。
而曹彬則順應蜀人期盼消除割據的願望,實施了很多安撫川蜀民眾的政策,起到了良好效果。
宋軍班師歸朝後,由於在蜀地縱容士兵、違反軍紀等,王全斌等人原本應該斬首示眾,最後趙匡胤念其戰功,被降職留用。
曹彬則因戰功被任命為宣徽南院使,領義成軍節度使,連歷數諸將之罪的王仁瞻也說:“清廉畏謹,不負陛下者,唯曹彬一人耳。”
開寶七年(974年)冬,趙匡胤準備平定南唐。鑑於王全斌伐蜀時違反軍紀、縱兵搶掠,趙匡胤任命曹彬為前線總指揮。出征前,趙匡胤對曹彬說:“南伐之事,一以委卿,切勿暴略生民,務廣威信,使自歸順。’且以匣劍授彬曰:`副將以下,不同命者斬之’。潘美等皆失色,不敢仰視。”
翌年正月,曹彬親率大軍征伐南唐。南唐憑藉的長江天險,很快被宋軍從採石搭浮橋成功渡江。
全部渡江後的宋軍主力,迅速向南唐首都金陵進發。
就在攻城關鍵時刻,曹彬突然對外稱病不理軍務,部屬都前來探望,詢問狀況。
曹彬說道:“我的病是心病,不是藥物能醫治的。”
眾將領忙問該如何醫治,曹彬隨即坦言:“如果諸位一起發誓,攻破金陵時不妄殺一人,我的病就不治而愈。”
眾人這才清楚曹彬的良苦用心,隨即焚香宣誓,表示願遵從主帥約法,絕不濫殺無辜。曹彬這才安下心來,次日隨即處理軍務。
沒過多久,宋軍就攻克金陵,南唐後主李煜身著白紗衫帽,親自出城向曹彬遞交投降書,南唐正式宣告滅亡。
曹彬對李煜還是以禮相待的,為了安撫李煜以及保護南唐皇宮,讓副將潘美暫代三天總指揮,自己親率二百餘名士兵在皇宮四周巡邏,不讓任何人進入。部下私底對曹彬說:“李煜進宮去,如果想不開自殺了,那怎麼辦?”曹彬笑笑,說:“以李煜軟弱寡斷的個性,既已出降,哪裡還能有這種想法。”果然,李煜很快又出來“彙報”情況。三天之後,李煜與其家人一起離開前往東京後,曹彬才進入皇宮,對裡面的財物一一登記造冊,並上報朝廷,還再三飭令將士,不得做損害老百姓的事情。
平定南唐是大功,不過曹彬回到京城,在給趙匡胤上報的公文裡只謙虛地說自己是“奉敕江南幹事回”,即自己不過是奉命到江南辦理完一件公事。
克勞塞維茨在其《戰爭論》裡指出:“軍人的勇敢不同於普通人的勇敢。軍人的勇敢必須擺脫個人勇敢所固有的那種不受控制和隨心所欲地顯示力量的傾向,它必須服從更高的要求:服從命令、遵守紀律、遵循規則和方法。”很顯然,具有這種武德的曹彬,清楚自己所參與戰爭的精神實質:伐蜀也好,伐南唐也好,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打垮對方的軍隊,使割據勢力歸降宋朝;無論是蜀人,還是南唐人,都是人,無論政權如何更迭,都不該傷害他們的生命財產。因此,曹彬嚴明軍紀,禁止將士胡作非為,南唐君臣才得以保全。
-
3 # 史詩雜談
北宋曹彬
曹彬,北宋開國名將,滅後蜀、平南唐。他嚴於治軍,明重軍紀,得到宋太祖趙匡胤的信任,為北宋統一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曹彬為人仁敬和厚,在朝廷從未違旨,也從未談論過別人的過失,不以等第威勢自異於人。趙匡胤說他:“不欺其主者,獨曹彬耳。吾任得其人矣。”可見他在皇帝心目中有極高的評價。
曹彬一生輔佐太祖、太宗、真宗三位帝王,在宋真宗即位的第三年(即公元999年),他因病去世,時年六十九歲,追贈中書令、濟陽王,諡號武惠。其孫女成為宋仁宗皇后,追封太師、尚書令、冀王。曾外孫女成為宋英宗皇后,改封魯王。
-
4 # 紅雨說歷史
《宋史》對曹彬的評價是“仁恕清慎,能保功名,守法度,唯彬為兵為宋良將第一。”曹彬為良將,主要是他能謹言慎行,廉潔清正,兼將相能力於一身。曹斌是河北省石家莊市靈壽人。
曹彬自幼習武,他的嬸嬸是張氏是周太祖的貴妃。但是曹彬平常為人低調,也不會因為嬸嬸是貴妃就驕橫無禮。反而是對任何人都十分的謙卑恭敬。趙匡胤還沒有當皇帝的時候和曹彬是柴世宗手下的大將。趙匡胤當了皇帝后就問問曹彬說:“對當朝的官員有什麼意見和建議”曹彬就說:“臣主軍事,軍事之外,不是臣所能知曉和介入的。”但是趙匡胤執意追問,曹彬也就推薦了沈倫,認為他清廉,可以擔任要職。
曹彬身兼將相雙職,卻從來不會因為官場上自己地位高就盛氣凌人,在路上遇到其他的官員也會主動避讓。沒有名氣的小官向他彙報事情的時候,他也一定會穿戴整齊以後,才召見他們。
據說有一次,宋朝平亂以後。很多將領都搶奪了女子和財物,只有曹彬的袋子裡裝了書籍和衣物。曹兵戎馬一生,謙恭仁厚,嚴於律己,使得士兵甘願從命,朝廷的大臣敬重。公元999年,曹彬病逝,終年69歲,被追封為韓王。
-
5 # 雲暮兮澤
趙匡胤為何重用最不像軍人的曹彬?
在宋初統一戰爭中,有一個人不得不提,他就是曹彬,歷任前線指揮官或總指揮,戰功顯赫,官至樞密史。
早在後漢時期,曹彬就成為成德軍牙將。至後周,先後擔任晉州兵馬都監、引進使。因他有後周太祖張貴妃侄子的身份,於是有人認為其職位不斷上升,得益於國戚皇親的後臺背景。
實際上,在仕途上的進步,他主要取決於自身的修養和才能。
曹彬和趙匡胤兩人曾在周世宗柴榮帳下為官,但那時趙匡胤是禁軍統領,位高權重,而曹彬還只是一個負責掌管茶酒的小官吏。一次,趙匡胤來到酒坊,曹彬見是大統領,隨即上前迎接,趙匡胤壓根就沒將曹彬當一回事,開口就說道:“天太熱,我口渴,立刻給我打一壺酒喝!”
這下把曹彬難住了,原來按朝廷規定,不能私底將酒給任何人,不過規定也是活的,假如曹彬想趁機結交趙匡胤,私自給他打一壺也無人知曉。但曹彬這人偏偏做事特較真,認為自己是負責掌管茶酒的,就得按規定來。但趙匡胤是禁軍統領,一旦得罪他,後果也很嚴重。曹彬想了一會兒,就對趙匡胤說:“統領,這是官酒,我不能私下贈予您。”
趙匡胤正要發火,只見曹彬從懷裡掏出一塊白銀,遞給身旁的手下,說:“給我打一壺酒來。”
手下先是不解,但很快也領會了曹彬用意,將銀兩收下後就給長官打來一壺酒。曹彬將酒倒進杯裡,親自端給趙匡胤,請他喝酒。趙匡胤明白了曹彬的良苦用心,就將這壺酒一飲而盡,心想這樣一個小官吏卻有如此節操,真難得!自此,趙匡胤就開始注意曹彬,並想方設法委以重任。
後周立國十年,旋即被北宋取代,不再與皇室沾親帶故的曹彬,卻仍然被重用。
公元964年1月,宋太祖趙匡胤任命王全斌為西川行營、鳳州路都部署,曹彬為都監,與諸將兵分兩路。王全斌指揮北路軍,曹彬等率領南路軍,開始征伐後蜀。由於後蜀軍隊無法擋住宋軍的強大攻勢,迅速瓦解,後蜀皇帝孟超也出城歸降。
不過,北路軍總指揮王全斌卻將趙匡胤要其有事與諸將商議,事不論大小,不能獨斷的訓示,攻佔後蜀後,和崔彥進、王仁瞻等將領日夜豪飲,不理軍務,致使軍隊紀律鬆懈,掠人妻女,甚至到了“殺人越貨”的地步,蜀中民眾敢怒不敢言。
曹彬意識到,如果一味“縱容”宋軍的掠奪行為,肯定會引起後蜀民眾的反抗,於是建議王全斌先班師回朝,緩和與後蜀民眾的矛盾。
王全斌哪裡聽得進去?不僅沒有采納曹彬的建議,還為了防止防蜀兵造反,於次年4月,下令將駐紮成都的近三千蜀兵趕到夾城中全都誘殺,川蜀一片怨聲載道,最終致使蜀人全師雄率眾起義。
而曹彬則順應蜀人期盼消除割據的願望,實施了很多安撫川蜀民眾的政策,起到了良好效果。
宋軍班師歸朝後,由於在蜀地縱容士兵、違反軍紀等,王全斌等人原本應該斬首示眾,最後趙匡胤念其戰功,被降職留用。
曹彬則因戰功被任命為宣徽南院使,領義成軍節度使,連歷數諸將之罪的王仁瞻也說:“清廉畏謹,不負陛下者,唯曹彬一人耳。”
開寶七年(974年)冬,趙匡胤準備平定南唐。鑑於王全斌伐蜀時違反軍紀、縱兵搶掠,趙匡胤任命曹彬為前線總指揮。出征前,趙匡胤對曹彬說:“南伐之事,一以委卿,切勿暴略生民,務廣威信,使自歸順。’且以匣劍授彬曰:`副將以下,不同命者斬之’。潘美等皆失色,不敢仰視。”
翌年正月,曹彬親率大軍征伐南唐。南唐憑藉的長江天險,很快被宋軍從採石搭浮橋成功渡江。
全部渡江後的宋軍主力,迅速向南唐首都金陵進發。
就在攻城關鍵時刻,曹彬突然對外稱病不理軍務,部屬都前來探望,詢問狀況。
曹彬說道:“我的病是心病,不是藥物能醫治的。”
眾將領忙問該如何醫治,曹彬隨即坦言:“如果諸位一起發誓,攻破金陵時不妄殺一人,我的病就不治而愈。”
眾人這才清楚曹彬的良苦用心,隨即焚香宣誓,表示願遵從主帥約法,絕不濫殺無辜。曹彬這才安下心來,次日隨即處理軍務。
沒過多久,宋軍就攻克金陵,南唐後主李煜身著白紗衫帽,親自出城向曹彬遞交投降書,南唐正式宣告滅亡。
曹彬對李煜還是以禮相待的,為了安撫李煜以及保護南唐皇宮,讓副將潘美暫代三天總指揮,自己親率二百餘名士兵在皇宮四周巡邏,不讓任何人進入。部下私底對曹彬說:“李煜進宮去,如果想不開自殺了,那怎麼辦?”曹彬笑笑,說:“以李煜軟弱寡斷的個性,既已出降,哪裡還能有這種想法。”果然,李煜很快又出來“彙報”情況。三天之後,李煜與其家人一起離開前往東京後,曹彬才進入皇宮,對裡面的財物一一登記造冊,並上報朝廷,還再三飭令將士,不得做損害老百姓的事情。
平定南唐是大功,不過曹彬回到京城,在給趙匡胤上報的公文裡只謙虛地說自己是“奉敕江南幹事回”,即自己不過是奉命到江南辦理完一件公事。
克勞塞維茨在其《戰爭論》裡指出:“軍人的勇敢不同於普通人的勇敢。軍人的勇敢必須擺脫個人勇敢所固有的那種不受控制和隨心所欲地顯示力量的傾向,它必須服從更高的要求:服從命令、遵守紀律、遵循規則和方法。”很顯然,具有這種武德的曹彬,清楚自己所參與戰爭的精神實質:伐蜀也好,伐南唐也好,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打垮對方的軍隊,使割據勢力歸降宋朝;無論是蜀人,還是南唐人,都是人,無論政權如何更迭,都不該傷害他們的生命財產。因此,曹彬嚴明軍紀,禁止將士胡作非為,南唐君臣才得以保全。
-
6 # 史詩雜談
北宋曹彬
曹彬,北宋開國名將,滅後蜀、平南唐。他嚴於治軍,明重軍紀,得到宋太祖趙匡胤的信任,為北宋統一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曹彬為人仁敬和厚,在朝廷從未違旨,也從未談論過別人的過失,不以等第威勢自異於人。趙匡胤說他:“不欺其主者,獨曹彬耳。吾任得其人矣。”可見他在皇帝心目中有極高的評價。
曹彬一生輔佐太祖、太宗、真宗三位帝王,在宋真宗即位的第三年(即公元999年),他因病去世,時年六十九歲,追贈中書令、濟陽王,諡號武惠。其孫女成為宋仁宗皇后,追封太師、尚書令、冀王。曾外孫女成為宋英宗皇后,改封魯王。
回覆列表
《宋史》對曹彬的評價是“仁恕清慎,能保功名,守法度,唯彬為兵為宋良將第一。”曹彬為良將,主要是他能謹言慎行,廉潔清正,兼將相能力於一身。曹斌是河北省石家莊市靈壽人。
曹彬自幼習武,他的嬸嬸是張氏是周太祖的貴妃。但是曹彬平常為人低調,也不會因為嬸嬸是貴妃就驕橫無禮。反而是對任何人都十分的謙卑恭敬。趙匡胤還沒有當皇帝的時候和曹彬是柴世宗手下的大將。趙匡胤當了皇帝后就問問曹彬說:“對當朝的官員有什麼意見和建議”曹彬就說:“臣主軍事,軍事之外,不是臣所能知曉和介入的。”但是趙匡胤執意追問,曹彬也就推薦了沈倫,認為他清廉,可以擔任要職。
曹彬身兼將相雙職,卻從來不會因為官場上自己地位高就盛氣凌人,在路上遇到其他的官員也會主動避讓。沒有名氣的小官向他彙報事情的時候,他也一定會穿戴整齊以後,才召見他們。
據說有一次,宋朝平亂以後。很多將領都搶奪了女子和財物,只有曹彬的袋子裡裝了書籍和衣物。曹兵戎馬一生,謙恭仁厚,嚴於律己,使得士兵甘願從命,朝廷的大臣敬重。公元999年,曹彬病逝,終年69歲,被追封為韓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