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錦鯉觀書

    柴燒的概念:

    凡是利用薪柴為燃料燒成的陶瓷製品,都可稱之為柴燒,作品可分上釉(底釉)與不上釉(自然釉)兩大類,如宋朝天目碗及青瓷釉,都是上釉的,日本的備前燒是不上釉的(取其自然落灰效果)。柴燒是一種古老的技藝,燒窯難度相當高。柴燒作品的成敗取決於土、火、柴、窯之間的關係。

      土:柴燒專用之陶土多,經陶者自行調配,考量的是陶土耐熱溫度、柴窯屬性、薪柴總類等;追求的是讓土能產生一種溫潤、敦厚、沉穩內斂的柴燒之美。

      柴:一般木材需靜置約三至六個月以上,忌太潮溼,以利燃燒,萬合柴燒主要柴的種類是松樹,而且是馬尾松。

      窯:僅以燃燒木材提供熱能,一般燒窯的時間需要五天以上,期間需不眠不休輪班投柴,加柴的速度和方式、薪柴的總類、天候的狀況、空氣的進流量等細微因素,正不斷地影響窯內作品的色澤變化。

    灰:柴窯燒陶時,完全燃燒的灰燼極輕,隨著熱氣流飄散。當溫度高達1200℃以上時木灰開始溶融,木灰中的鐵則使陶壞中的鐵形成釉,呈現不同的色彩變化。這種方式形成的釉被稱為“自然落灰釉”,自然落灰釉乍看不甚起眼,但越看越耐看是柴燒作品的迷人之處。

    柴燒的歷史和發展:

    中國的制瓷史已經有數千年,歷代的傳承與發展也使人們對陶瓷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柴燒是一種古老的燒製方法,木材是燒窯最主要的燃料,燒製陶器時罩住瓷胎,將木灰與火隔離開,避免與之直接接觸,使產品的釉色面貌保持一致,在釉面上落了灰或在胎體上走了火的痕跡,這在中國古代社會正統的制瓷標準中在技術允許的情況下都是不被欣賞的,認之為“瑕”。

    然而在現代制瓷、燒製技術極為成功的條件下,一種與傳統柴燒審美截然不同的現代陶藝創作“燒製觀”在盛行,現代柴燒技法所追求的是木灰燼與土的自然結合。當代柴燒很大程度上即體現在:柴燒燒製作品時不再使用罩住,意味著對燒成過程中所產生的“弊病”的認可。它的特點是使得木材燃燒所產生的灰燼和火焰直接竄入窯內,與一般的漂亮釉水不同,窯內的落灰自然依附在坯體之上,在高溫烤制下形成溫澤光潤、層次豐富的自然灰釉;熔化或未熔化的木灰,在其表面形成平滑或粗糙的質感,及各種顏色的變化,留下了火曾駐足過的痕跡,自然而無粉飾之氣,不會重複且很難預期它燒窯的成果。一種質樸、渾厚、古拙的美油然而生,這正是柴燒陶藝家們為它痴迷並投入身心去努力追求的原因所在。傳統重的是技術,而當代更加傾向於觀念的重視,對人性自由的追求。

    當代陶瓷雕塑創作者們此時關注的不是集中在明確的造型和裝飾的設計上,而更多在於窯爐燒製時候的氣氛、陶土的品類以及作為燃料的木柴品種、燒成的時間、溫度的控制等對一件作品最終形態的影響,作品的細節因此呈現了較多偶然性的特徵,作品的品格也因為這些偶然性的細節而被呈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網戀比現實中戀愛更容易喜歡上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