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豪哥幫你瘦

    誰說的?你把我這個早餐吃了,吃撐了也不超標。

    熱量超標是因為吃的都是高熱量地飽腹感的垃圾食品。

  • 2 # jianxing2000

    很多人覺得吃飽了就會熱量超標,所以經常把“不吃飽飯,怎麼有力氣減肥!”這句話當作笑談,實際上吃飽飯和能量超標並不是一個概念,儘管有些人吃飽了就會能量超標,但並非是絕對的。

    吃飽飯的意思是沒有飢餓感,是反映飽腹感強弱程度的;而熱量超標的意思是熱量攝入超出了身體所需,是反映身體能量供求狀況的。總之二者之間並沒有絕對關係,吃飽了並不一定會熱量超標,而熱量超標也並非就一定得吃飽。具體原因詳細介紹如下:

    飽腹感和飢餓感

    人體的飽腹感和飢餓感是由人腦調節控制的,控制食慾的神經中樞位於下丘腦,分為飽腹中樞和攝食中樞兩部分,而葡萄糖和遊離脂肪酸是刺激這兩個中樞的主要物質。

    進食後,血液中葡萄糖的升高會刺激飽腹中樞興奮使人產生飽腹感,於是就不想再吃了。當血液中的葡萄糖減少後,身體會分解脂肪提供能量,當樣一來血液中的遊離脂肪酸就會增多。遊離脂肪酸增多會刺激攝食中樞,使人產生飢餓感。

    飽腹中樞和攝食中樞除了受葡萄糖和遊離脂肪酸影響外,還受胃腸道中的食物傳入資訊、外界溫度刺激及激素的影響。食物進入十二指腸和小腸容易引起飽腹感,外界氣溫升高會使攝食量減少。除此之外,胃腸激素的分泌可興奮飽腹中樞、抑制攝食中樞,使人停止進食。

    飢餓激素腦腸肽

    身體分泌的“飢餓”激素腦腸肽可使我們對食物產生格外的“好感”,提高我們對食物的注意力,同時還能對大腦施加影響並具有防治抑鬱等功能。研究發現,腦腸肽可以讓吃得肚兒圓的人繼續攝入高熱量食物,所以腦腸肽分泌過多會使我們在吃得很飽的情況下仍然有很強的進食慾望。

    調節膽囊和膽管運動的激素有胃動素、膽囊收縮素和促胰液素等,這些肽類在胃腸和神經系統雙重分佈,所以被稱為腦腸肽。腦腸肽不僅在外周廣泛調節著胃腸道的各種功能,而且在中樞也參與對胃腸道生理活動的調節。胃腸肽可透過自分泌、旁分泌、內分泌、神經內分泌及神經遞質五種方式實現其生物作用。

    遺傳因素及多巴胺水平對進食的影響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名為“GAD2”的基因容易導致肥胖。這種基因會加速大腦中一種神經遞質的合成,刺激人體進食。另外多巴胺水平也會對進食量產生影響,《行為神經學》雜誌刊登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體內多巴胺水平較低的人更容易為尋求快感而暴飲暴食。

    膳食纖維難被消化

    食物中的膳食纖維很難被人體消化吸收,所以進食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應減掉這一部分熱量。膳食纖維在人體腸胃中佔有很大空間,雖然增強了飽腹感但卻沒有提供多少熱量。因此進食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既容易吃飽又不容易熱量超標,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有紅薯、土豆、燕麥、玉米等。

    食物在腸道中的存留時間

    由於個體差異,不同的人對不同食物的吸收效率是不同的,另外食物在腸道內的存留時間不同也會對能量吸收造成很大影響。有資料顯示,如果食物在腸道記憶體留的時間過長,食物殘渣中的能量會被人體持續吸收,最高可多吸收20%的熱量。

    需要指出的是,食物在腸道記憶體留時間的長短,除了與個人體質有關外,還與運動情況及食物中膳食纖維的含量有關。運動越多或食物中的膳食纖維含量越高,食物殘渣在腸道記憶體留的時間就越短。

    餓肚子會刺激食慾

    飢餓會給身體帶來較大的精神壓力,當精神壓力很大時會刺激人體分泌皮質醇,而皮質醇是一種能刺激食慾的激素。所以,當處於飢餓狀態時,大腦會催促你多吃東西,一旦無法對抗這一生理規律,就會進食更多食物。

    飽腹感與熱量密度

    不同的食物在體積相同時熱量也有很大差別,所以在熱量不超標時,熱量密度高的食物更容易產生飢餓感。比如,即使你把炸雞、漢堡和薯片當作主食,在攝入量很少時也能使熱量不超標,但這會使你產生強烈的飢餓感。

    一般來說,熱量密度高低與脂肪、膳食纖維及水分關係密切。食物中的脂肪含量越高,水分及膳食纖維含量越低,熱量密度越高;相反,食物中的脂肪含量越低,水分和膳食纖維含量越高,熱量密度就越低。

    食物形態對飽腹感的影響

    在攝入食物的種類和數量相同時,其進食形態不同也會對食物的吸收速度產生影響,進而影響飽腹感的持續時間。英國運動科研專家曾在BBC電臺做過一個實驗:將50個士兵分成兩組,而且食物都是等量的雞肉、米飯和花椰菜等。

    兩組唯一區別是一組正常進食,另一組將所有食物打碎成菜粥食用,然後進行四個小時同等強度的訓練。經過胃部投影發現,正常進食計程車兵在兩個小時後胃部食物已消化了一半以上,四個小時後胃部基本都已排空。而進食菜粥的一組經過四個小時的訓練後,大多數士兵胃部竟還有1/3的食物未被消化。

    保持適度飢餓感更有益於健康

    研究發現,保持適度的飢餓感更有利於延長壽命。有人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只給老母雞餵食少量抗飢餓的植物和水,持續兩個月後,老母雞羽毛脫落處又重新長出了羽毛。不僅動物,對人類來說少而精的食物也有利於長壽。比如人均壽命很高的日本在飲食方面就量少質精,以清淡為主。

    免疫力是指白細胞及體內多種免疫細胞吞噬和殺菌的能力,免疫力的強弱取決於巨噬細胞的多少及活性的高低。其中,巨噬細胞的數量取決於身體的營養狀況,而巨噬細胞的活性則與飢餓感有關。

    我們知道,營養不良的人更容易生病與體內巨噬細胞數量較少有關。但相對來說,經常大魚大肉的人生病的機率也不低,這與長期缺乏飢餓感的刺激有關。經常處於飽腹狀態,巨噬細胞多而活性低,也會導致免疫力低下。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人體攝入的熱量是否超標與是否吃飽並無直接聯絡,只與攝入食物的總熱量有關。

  • 3 # 思陌

    吃飽了,攝入熱量一定會超標這個說法其實是有一定侷限性。

    吃得少不代表熱量低

    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熱量,產生不同的食物效應。100克薯片熱量為550千卡左右,普通身材女性一時基礎代謝熱量約1200至1300千卡,日常熱量消耗約1900千卡。四包薯片熱量為2200千卡。一日四包薯片肯定是吃不飽的,但是熱量依舊超標了。

    吃得多不代表熱量高

    100克黃瓜熱量為16千卡,按照普通身材的女性一日的熱量消耗,需要吃兩斤12公斤黃瓜才能熱量超標。估計作為一個男性一天也很難吃得下12公斤黃瓜。男性的基礎代謝更高,日常熱量消耗更大。

    吃得飽和熱量超標之間沒有必然聯絡。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低脂高蛋白食物,血糖生成指數低的食物往往不僅熱量低,還具有很強的飽腹感,對抑制脂肪生成,分解脂肪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也利於體重的控制。

    精製碳水化合物,肥肉以及加工肉類,動物內臟和高糖水果,飲料這些食物,不僅熱量高,生血糖指數也很高,容易讓血糖在短時間升高,刺激胰島素分泌,讓食物很快轉化為脂肪,因為容易被消化,而容易使人產生飢餓感,從而加大食物的進食量,造成熱量的超標。

    由此可見吃飽了就熱量超標是由於食物選擇不當所造成。只要選擇正確的食物,吃飽了,熱量也不會超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TOP中野組合接受採訪,Knight稱:“Rank並不能代表一切,自己當年被韋神錘暈”,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