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感覺差不多沒落了
6
回覆列表
  • 1 # 拔的羊毛千千萬

    科技創新產生泡沫,需要監管了,有好多暴雷的平臺,是因為藉機渾水摸魚,發假標,自融,轉移資產。如果標是真實的,不用擔心。

  • 2 # 薛洪言
    以空間換時間:P2P的困局與破局

    據網貸之家資料顯示,2018年3季度網貸行業交易額3748億元,環比下降29.48%,同比下降49.24%。進入10月份以來,成交量繼續萎縮,當月成交1023億元,環比下降7.65%。

    所謂覆巢之下無完卵,行業資料低迷的背後,是一個個單一平臺在經營上遇到困局。本文將從頭部平臺的業務資料著手,以點及面,剖析P2P行業當前的困局,以及困局之中,如何斷臂求生?如何破局?

    從頭部平臺看P2P行業的發展困局

    以截止2018年10月末待還餘額排序,本文選擇陸金服、玖富普惠、宜人貸、人人貸、愛錢進、拍拍貸、微貸網、你我貸、團貸網和51人品等10家平臺(下稱“前10大平臺”)作為頭部平臺代表,進行如下分析。

    首先,當前的行業環境下,頭部平臺的市場地位在提升。2018年6月-10月,行業待還餘額從10292億元降至8323億元,降幅為19.14%;前10大平臺則實現了待還餘額的基本穩定,微增22億元,市場集中度從34.33%提升至42.72%,4個月內提高了8.39個百分點。

    不過,儘管頭部平臺還能保持待還餘額的微弱增長,但受潛在資金流出壓力影響,各家均放緩了新增貸款的發放節奏。

    從資料上看,除陸金服之外,6月份以來,幾家頭部平臺的月度放貸金額呈下降態勢,9月份是個例外,放貸資料出現了回暖跡象,其中微貸網當月放款量更是從41億元驟增至215億元,不過進入10月份,平臺放貸量重新迴歸下降趨勢。2018年10月,前10大平臺合計發放貸款386億元,環比下降200億元,較6月減少112億元。

    頭部平臺尚且如此,行業資料更不必說。2018年6-10月,P2P行業月度借款人和出借人降幅分別為39.57%和44.32%。在整個消費金融行業仍然保持快速增長的背景下,借款人數量的快速下降並非源於外部因素,而是P2P平臺主動限流的結果,即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作為資訊撮合中介,出借人規模決定了P2P平臺的放貸資金規模,出借人數量的持續下降於P2P平臺而言,無異於釜底抽薪,持續削弱平臺的發展根基。

    一是放貸能力下降,核心業務萎縮。出借人數量下降直接帶來資金淨流出的局面,此時,有限的資金往往被優先用於債轉專案,以確保出借人的順利退出,緩解出借人的恐慌情緒。借款人的新增需求優先順序延後,得不到滿足,必然湧向消費金融公司、小貸公司等機構。一出一進之間,P2P在消費金融行業的參與度和影響力會持續下降。

    二是發展根基被削弱,平臺元氣大傷。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借款人是P2P平臺的衣食父母,放貸能力的下降直接帶來營收能力下降,為了活下去,平臺傾向於壓降成本,降薪、裁員等問題也隨之而來,並伴隨著核心人才流失,動搖了發展的根基。即便平臺能夠緩過來,最終拿到備案,也已經元氣大傷了。

    三是平臺營收能力的下降,反過來會進一步削弱出借人信心,導致出借人加速出逃,形成惡性迴圈。

    種種跡象顯示,市場中不少P2P平臺已經陷入上述惡性迴圈的漩渦之中,業務下降、人才流失、出借人出逃……

    以空間換時間:輸出資產,斷臂自救

    該怎麼辦呢?

    首要的一點是積極配合備案檢查,拿到備案,才能有效挽回出借人信心,中斷整個惡性迴圈的鏈條。

    問題是,時間恐怕不夠。根據2018年8月全國P2P網貸整治辦下發的《關於開展P2P網路借貸機構合規檢查工作的通知》相關要求,備案工作大致分為三步:

    一是歷經自查、自律檢查和行政核查等三輪核查,以2018年12月底為截止日期;

    二是符合條件的平臺獲准接入資訊披露和產品登記系統,試執行一段時間,具體時長未知;

    三是條件成熟的機構按要求申請備案。

    最樂觀估計,上述步驟走完,至少還要大半年的時間。於平臺而言,需要和時間賽跑,在拿到備案前要想方設法保住平臺持續經營的基本盤面,即借款人、出借人等使用者基礎和相對穩定的員工隊伍。

    出借人的流失是必須接受的客觀趨勢,可以延緩但難以扭轉。在當前的行業環境下,吸引新使用者的成本大增,留住老使用者相對容易,不斷提高老使用者的復投率就成為重點工作。據微貸網在招股說明書中披露,2018年上半年,復投出借人貢獻了95%的放貸資金,某種程度上表明新使用者獲取之難。2018年下半年,新使用者獲取難度進一步加大,老使用者的貢獻率預計進一步提升。

    員工隊伍的穩定性取決於營收的穩定性,而營收的來源則是借款人。既然沒有足夠的資金滿足借款人需求,平臺還可效仿金融科技開放平臺,將借款人撮合給各類資金充足的持牌機構,即發掘B端資金。以小贏科技為例,據招股說明書披露,截至2018年6月30日,公司投資者和機構融資夥伴貢獻了15.8%的資金。

    問題是,2018年6月份以來,B端資金在紛紛遠離P2P平臺。不難理解,爆雷潮後,P2P平臺不確定性大增,B端資金追求安全第一,並不如個人資金那般穩定,雖然個人資金也受情緒影響。B端資金的“逃離”,說明市場對於P2P平臺的機構信用缺乏信心,此時,拓展B端資金,難度要遠遠高於個人資金。

    於P2P平臺而言,籌不到資金,資產能力萎縮。與其任由借款人自然流失,倒不如主動把借款人導流給持牌金融機構,賺個流量費。借款人是P2P平臺的核心資產,如此操作,難免有飲鴆止渴之嫌,不過在需要以空間換時間的特定時期,未嘗不是一種斷臂求生的活命方法。

    除此之外,還可以引入有實力的股東,以股權換時間。2018年下半年以來,不少P2P平臺選擇帶血IPO上市,某種程度上,也有這個效果。

    前景展望

    凡事都有兩面,困境尤其如此,過不了這個坎,是側畔沉舟,過了這個坎,便是柳暗花明。

    自2007年國內成立了第一家P2P平臺,在短短十年時間內,P2P行業起起伏伏,不乏大起大落,算是見過不少大世面。騙子們自不必提,對意欲長遠發展的從業者而言,P2P一直缺乏一個“合規”的身份,可能是一種深入骨髓的遺憾。

    P2P爆雷潮的出現,於平臺正常經營而言,是一種暴擊;於平臺獲得合規身份(備案)而言,也是一個催化劑和加速器。這大概可以算爆雷潮送給P2P平臺的禮物和饋贈。

    只是,誰能得到這種饋贈呢?

  • 3 # 刺蝟艾薇04601

    現在好多P2P暴雷的,錢都追不回來,所以理財一定要選擇一個比較靠譜的理財平臺,比如微眾銀行,國內首家銀監會監管的民營銀行,安全性比P2P高的不止一個檔次

  • 4 # 魏冠雄

    最開始沒有相關法律法規約束,過於野蠻生長,跑路、自融、虛假專案標的等等問題層出不窮。但這些出問題的平臺並不是真正的P2P,掛羊頭賣狗肉。

    現如今國家介入,建立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各平臺合規經營,剔除了一些違規平臺,這是好事兒。

    總之,P2P將會越來越正規,也受國家法律保護。不能說逐漸沒落,因為之前的繁榮是需要掛引號的-“繁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經常失眠該怎麼辦?如何調節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