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乘唯識的緣起——中國本宗的緣起
我們看看中國本宗的緣起傳承,這地方有四大段,先看第一段,玄奘大師:
唐代高僧,玄奘大師,幼年出家,初學律典,後習俱舍,成實等論,因嘆眾師所論不一,驗之聖典亦隱顯有異,莫可適從,乃誓遊天竺,以問惑辨疑。
那麼這個地方是說明這個玄奘大師,去印度參學的一個因緣,他為什麼去印度參學呢?他不是為了好玩,他是真的產生了障礙,產生疑惑,說唐代的高僧玄奘大師,他出家以後,先學比丘戒,後來學了小乘法,俱舍,成實等論,那麼當然他後來也學了大乘法。他學了法華涅槃,但是他學大乘法的時候,出了一點障礙了,因嘆諸師所論不一,那麼祖師的一些論點,有一些矛盾,那麼即便去找佛陀的原典呢,也是隱顯有異,莫可適從。我們說明一下,他當時的盲點在哪裡?
在藏經上說,玄奘大師他當時學大乘法的時候,現常跟當常這兩個觀念產生了矛盾,就是這個清淨心有兩種說法:
一個是現常,你現在就清淨,比方說《楞嚴經》、《楞嚴經》的思想就是這樣子的,達妄本空,知真本有,他認為虛妄的本來就沒有,你只要直下承擔就夠了,妄想本來就覓之了不可得,所以你當下清淨,這個是經典上,佛陀有宣說的。
《金剛經》、《楞嚴經》都講當下清淨,但是有的經典說,你現在不清淨,但是你未來會清淨,是當來清淨,那麼到底我們的心是現在就清淨呢,還是以後會慢慢清淨,這兩個思想在大乘佛法都有宣說。
所以這個時候,玄奘大師,其實這等於就是性、相二宗的差別,圓頓止觀當然講的是直下清淨嘛,那麼唯識學是講慢慢清淨,所以他對這個性相二宗的思想有所疑惑,所以就誓遊天竺,去找這個最原始的經論,看看佛陀當初是怎麼說的,所以依止這樣的一個疑惑,就到印度去了。這個是他老人家到印度學習的一個緣起。
接著我們看看他到印度了以後,到底學了些什麼東西,看第二段:師於貞觀三年西行,歷經艱難,越過新疆進入印度,於那爛陀寺戒賢論師門下,學瑜伽師地論,顯揚聖教論,俱舍論,及因明學等凡經五年,其後遍遊五天竺,歷謁名賢,叩詢請益,兼通大乘空有二宗及小乘法要,凡十二年。
那麼玄奘大師是在唐太宗貞觀三年,從長安出發,經歷了這個帕米爾高原這個大沙漠,越過新疆,最後進入印度,到了印度以後,他主要的學習的地方在那爛陀寺,跟戒賢論師主要的是學《瑜伽師地論》,還有《顯揚聖教論》等等唯識的教義,當然也兼學一些《俱舍》、因明等小乘的論典,那麼他在那爛陀寺待了五年,這五年對玄奘大師的唯識的基礎是非常關鍵的,他這個時候打下了唯識的基礎,對於整個賴耶緣起的思想,就奠定了基礎。
那麼五年以後他就離開那爛陀寺到處參學,他有十二年的參學,就遍遊整個印度,也拜訪很多的大善知識,所以兼通大乘空有二宗跟小乘的法要凡十二年。其實我們看玄奘大師,就中國的傳承,你如果看唯識學,如果你看的是印度論師的,早期的我們很難看到性相圓融的這個痕跡,很難,一般唯識學的,講賴耶緣起的避談真如,不談真如,講真如緣起的也不談阿賴耶,這兩個是性相二宗,在早期的時候是區分的很清楚,當然佛陀在世的時候的經典是講得很圓融。
但是佛滅度以後的祖師,這個派系分得很清楚,但是你看中國的唯識傳承,到了玄奘大師,就有那麼一點性相圓融的味道,這阿賴耶識裡面帶有真如的影子,真如當中也帶有阿賴耶識的影子,中國祖師尤其是到明末的時候,就有性相圓融的味道,就是理觀用真如思想,事修根據阿賴耶識的次第,就是修行的次第根據唯識學,但是你生命的一個目標的理觀的安住點以真如為住,以這個真如為理觀。
那麼這種思想某種程度受了玄奘大師的影響,因為他那個時候,親近很多大小乘的思想,所以某種程度他也把它融會貫通,好,我們看第三段,那麼玄奘大師在印度學完以後,他回國以後,做了些什麼事,看第三段:
其後歸國,為太宗及高宗所欽重,賜號三藏法師,太宗曾兩度勸其棄道輔政,師均以願守戒緇門,闡揚遺法,而固辭之,帝唯從其志,於長安建譯經院,詔譯經論,凡十九年,翻譯梵本七十五部,盛弘此宗是為本宗東土初祖。
那麼這個玄奘大師在印度總共參學了十七年,回來以後得到當時皇帝太宗跟下一個皇帝高宗的重視,賜號三藏法師,那麼玄奘大師他回來以後,幾乎唐太宗跟他剛開始的時候是經常在一起,唐太宗對他非常尊重,什麼事都請教他,因為他博學多聞,甚至於唐太宗希望他還俗,你還俗好了,做我的宰相好了,那麼玄奘大師說,他說這個魚它從小在水裡面遊慣了,跑到陸地不習慣,就像馬一樣,馬在路上跑跑得很不錯,丟到海里面去,它也不習慣,那麼玄奘大師說什麼呢?
他說我從小出家,我對佛法的教義,我是通達的,但是跑到世間這一塊呢,我就沒辦法施展開來,所以說願守戒緇門,這個緇門就是出家眾,出家穿的衣服叫緇,緇門,所以我希望在出家眾裡面,好好的持戒,好好的弘揚佛法,就婉拒了唐太宗的邀請,唐太宗只好順從他的弘法志向,在長安蓋了一個譯經院。
當時召集了五百個很有名的法師,經過十道手續從翻譯到校對到潤飾十道手續,經過十九年的時間,翻譯了七十五部的論典,七十五部的經論,那麼這當中當然以唯識為主,所以就被尊為唯識宗的中國的初祖,當然玄奘大師在翻譯當中唯識這塊最重要的就是《成唯識論》《成唯識論》就是,解釋《唯識三十頌》。好,我們看玄奘大師以後的傳承:
玄師弟子窺基法師,從師學法相唯識之玄義,盡得其傳,著有《成唯識論述記》等,本宗始卓然特立,是為二祖,此中土本宗之緣起也。
那麼玄奘大師之後就有窺基大師,那麼他做了《成唯識論述記》,等於是解釋《成唯識論》,因為《成唯識論》其實不是玄奘大師作的,它是護法等十大論師作的,但是玄奘大師把它集合起來,把它做一個彙總,那麼窺基大師再把《成唯識論》加以解釋,叫《成唯識論述記》。
那麼這個是整個中國本宗的緣起。
好,我們把這個諸師傳承,簡單的看一下:
在印度佛陀滅度以後的祖師,就是彌勒菩薩、無著菩薩、天親菩薩、護法論師跟戒賢論師,那麼中國就是玄奘大師、窺基大師、慧沼法師、智周法師。那麼本宗唐時宗風大盛,晚唐以後漸衰,至明末四大師,復加提倡。中國佛教,按照蕅益大師的說法有一個缺點,就是畏繁樂簡,討厭繁瑣的喜歡簡單的,最好是有一個法門能夠總持的,所以中國佛教一般來說,喜歡圓融而不喜歡次第,這一點是跟藏傳佛教最大的差別。
所以藏傳佛教的次第非常清楚,你怎麼修皈依,怎麼懺悔,它有一個很清楚的道次第。大凡是重視唯識的人,他才能夠看清楚次第,因為你這個唯識學,你不學,你直接正念真如,因為真如它沒有什麼次第,它要你直下承當就夠了。
所以說玄奘大師的唯識學,唐朝以後到了宋朝以後,全部都比較不興盛了,一直到明末四大師,尤其是憨山大師、蕅益大師又重新提倡,蕅益大師很強調圓融不礙行布,行布不礙圓融,理觀一定要配合事修,事修不能礙理觀。
蕅益大師舉個例子,他說畫龍點睛,你不能夠說只要點睛,這個龍沒有畫出來,你眼睛要點在哪裡?
中國唐朝以後,深受禪宗的影響,直接,直指人心,觀照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大事已辦,但是從清淨心的角度,我們的確有如夢如幻的煩惱,有如夢如幻的業力,有如夢如幻的生死要了,你還是要懺悔,皈依,發願,從事修當中來慢慢調伏。所以,這個最好你能夠把真如的理觀,跟唯識的事修結合起來,會比較好一點。
這個是到了後來,憨山大師,蕅益大師所強調的理觀事修,理事圓融。
【5】大乘唯識的緣起——中國本宗的緣起
我們看看中國本宗的緣起傳承,這地方有四大段,先看第一段,玄奘大師:
唐代高僧,玄奘大師,幼年出家,初學律典,後習俱舍,成實等論,因嘆眾師所論不一,驗之聖典亦隱顯有異,莫可適從,乃誓遊天竺,以問惑辨疑。
那麼這個地方是說明這個玄奘大師,去印度參學的一個因緣,他為什麼去印度參學呢?他不是為了好玩,他是真的產生了障礙,產生疑惑,說唐代的高僧玄奘大師,他出家以後,先學比丘戒,後來學了小乘法,俱舍,成實等論,那麼當然他後來也學了大乘法。他學了法華涅槃,但是他學大乘法的時候,出了一點障礙了,因嘆諸師所論不一,那麼祖師的一些論點,有一些矛盾,那麼即便去找佛陀的原典呢,也是隱顯有異,莫可適從。我們說明一下,他當時的盲點在哪裡?
在藏經上說,玄奘大師他當時學大乘法的時候,現常跟當常這兩個觀念產生了矛盾,就是這個清淨心有兩種說法:
一個是現常,你現在就清淨,比方說《楞嚴經》、《楞嚴經》的思想就是這樣子的,達妄本空,知真本有,他認為虛妄的本來就沒有,你只要直下承擔就夠了,妄想本來就覓之了不可得,所以你當下清淨,這個是經典上,佛陀有宣說的。
《金剛經》、《楞嚴經》都講當下清淨,但是有的經典說,你現在不清淨,但是你未來會清淨,是當來清淨,那麼到底我們的心是現在就清淨呢,還是以後會慢慢清淨,這兩個思想在大乘佛法都有宣說。
所以這個時候,玄奘大師,其實這等於就是性、相二宗的差別,圓頓止觀當然講的是直下清淨嘛,那麼唯識學是講慢慢清淨,所以他對這個性相二宗的思想有所疑惑,所以就誓遊天竺,去找這個最原始的經論,看看佛陀當初是怎麼說的,所以依止這樣的一個疑惑,就到印度去了。這個是他老人家到印度學習的一個緣起。
接著我們看看他到印度了以後,到底學了些什麼東西,看第二段:師於貞觀三年西行,歷經艱難,越過新疆進入印度,於那爛陀寺戒賢論師門下,學瑜伽師地論,顯揚聖教論,俱舍論,及因明學等凡經五年,其後遍遊五天竺,歷謁名賢,叩詢請益,兼通大乘空有二宗及小乘法要,凡十二年。
那麼玄奘大師是在唐太宗貞觀三年,從長安出發,經歷了這個帕米爾高原這個大沙漠,越過新疆,最後進入印度,到了印度以後,他主要的學習的地方在那爛陀寺,跟戒賢論師主要的是學《瑜伽師地論》,還有《顯揚聖教論》等等唯識的教義,當然也兼學一些《俱舍》、因明等小乘的論典,那麼他在那爛陀寺待了五年,這五年對玄奘大師的唯識的基礎是非常關鍵的,他這個時候打下了唯識的基礎,對於整個賴耶緣起的思想,就奠定了基礎。
那麼五年以後他就離開那爛陀寺到處參學,他有十二年的參學,就遍遊整個印度,也拜訪很多的大善知識,所以兼通大乘空有二宗跟小乘的法要凡十二年。其實我們看玄奘大師,就中國的傳承,你如果看唯識學,如果你看的是印度論師的,早期的我們很難看到性相圓融的這個痕跡,很難,一般唯識學的,講賴耶緣起的避談真如,不談真如,講真如緣起的也不談阿賴耶,這兩個是性相二宗,在早期的時候是區分的很清楚,當然佛陀在世的時候的經典是講得很圓融。
但是佛滅度以後的祖師,這個派系分得很清楚,但是你看中國的唯識傳承,到了玄奘大師,就有那麼一點性相圓融的味道,這阿賴耶識裡面帶有真如的影子,真如當中也帶有阿賴耶識的影子,中國祖師尤其是到明末的時候,就有性相圓融的味道,就是理觀用真如思想,事修根據阿賴耶識的次第,就是修行的次第根據唯識學,但是你生命的一個目標的理觀的安住點以真如為住,以這個真如為理觀。
那麼這種思想某種程度受了玄奘大師的影響,因為他那個時候,親近很多大小乘的思想,所以某種程度他也把它融會貫通,好,我們看第三段,那麼玄奘大師在印度學完以後,他回國以後,做了些什麼事,看第三段:
其後歸國,為太宗及高宗所欽重,賜號三藏法師,太宗曾兩度勸其棄道輔政,師均以願守戒緇門,闡揚遺法,而固辭之,帝唯從其志,於長安建譯經院,詔譯經論,凡十九年,翻譯梵本七十五部,盛弘此宗是為本宗東土初祖。
那麼這個玄奘大師在印度總共參學了十七年,回來以後得到當時皇帝太宗跟下一個皇帝高宗的重視,賜號三藏法師,那麼玄奘大師他回來以後,幾乎唐太宗跟他剛開始的時候是經常在一起,唐太宗對他非常尊重,什麼事都請教他,因為他博學多聞,甚至於唐太宗希望他還俗,你還俗好了,做我的宰相好了,那麼玄奘大師說,他說這個魚它從小在水裡面遊慣了,跑到陸地不習慣,就像馬一樣,馬在路上跑跑得很不錯,丟到海里面去,它也不習慣,那麼玄奘大師說什麼呢?
他說我從小出家,我對佛法的教義,我是通達的,但是跑到世間這一塊呢,我就沒辦法施展開來,所以說願守戒緇門,這個緇門就是出家眾,出家穿的衣服叫緇,緇門,所以我希望在出家眾裡面,好好的持戒,好好的弘揚佛法,就婉拒了唐太宗的邀請,唐太宗只好順從他的弘法志向,在長安蓋了一個譯經院。
當時召集了五百個很有名的法師,經過十道手續從翻譯到校對到潤飾十道手續,經過十九年的時間,翻譯了七十五部的論典,七十五部的經論,那麼這當中當然以唯識為主,所以就被尊為唯識宗的中國的初祖,當然玄奘大師在翻譯當中唯識這塊最重要的就是《成唯識論》《成唯識論》就是,解釋《唯識三十頌》。好,我們看玄奘大師以後的傳承:
玄師弟子窺基法師,從師學法相唯識之玄義,盡得其傳,著有《成唯識論述記》等,本宗始卓然特立,是為二祖,此中土本宗之緣起也。
那麼玄奘大師之後就有窺基大師,那麼他做了《成唯識論述記》,等於是解釋《成唯識論》,因為《成唯識論》其實不是玄奘大師作的,它是護法等十大論師作的,但是玄奘大師把它集合起來,把它做一個彙總,那麼窺基大師再把《成唯識論》加以解釋,叫《成唯識論述記》。
那麼這個是整個中國本宗的緣起。
好,我們把這個諸師傳承,簡單的看一下:
在印度佛陀滅度以後的祖師,就是彌勒菩薩、無著菩薩、天親菩薩、護法論師跟戒賢論師,那麼中國就是玄奘大師、窺基大師、慧沼法師、智周法師。那麼本宗唐時宗風大盛,晚唐以後漸衰,至明末四大師,復加提倡。中國佛教,按照蕅益大師的說法有一個缺點,就是畏繁樂簡,討厭繁瑣的喜歡簡單的,最好是有一個法門能夠總持的,所以中國佛教一般來說,喜歡圓融而不喜歡次第,這一點是跟藏傳佛教最大的差別。
所以藏傳佛教的次第非常清楚,你怎麼修皈依,怎麼懺悔,它有一個很清楚的道次第。大凡是重視唯識的人,他才能夠看清楚次第,因為你這個唯識學,你不學,你直接正念真如,因為真如它沒有什麼次第,它要你直下承當就夠了。
所以說玄奘大師的唯識學,唐朝以後到了宋朝以後,全部都比較不興盛了,一直到明末四大師,尤其是憨山大師、蕅益大師又重新提倡,蕅益大師很強調圓融不礙行布,行布不礙圓融,理觀一定要配合事修,事修不能礙理觀。
蕅益大師舉個例子,他說畫龍點睛,你不能夠說只要點睛,這個龍沒有畫出來,你眼睛要點在哪裡?
中國唐朝以後,深受禪宗的影響,直接,直指人心,觀照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大事已辦,但是從清淨心的角度,我們的確有如夢如幻的煩惱,有如夢如幻的業力,有如夢如幻的生死要了,你還是要懺悔,皈依,發願,從事修當中來慢慢調伏。所以,這個最好你能夠把真如的理觀,跟唯識的事修結合起來,會比較好一點。
這個是到了後來,憨山大師,蕅益大師所強調的理觀事修,理事圓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