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壽州說史

    發生於1898年的戊戌變法是近代中國在制度層面學習西方的一次重要實踐,甲午戰後,民族危機空前加深,也大大觸動了整個民族的覺醒,如何挽救民族危亡,找到真正救國的方案擺在華人面前。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主張透過變法改革,學習西方政治制度來尋求民族的救亡圖存,於是有了歷史上轟轟烈烈的維新變法運動。

    這場變法改革運動最終只推行了一百餘天,就因頑固派的血腥鎮壓而宣告失敗。如果當初慈禧支援維新變法,後面的歷史發展究竟如何呢?其實,1898年的戊戌變法雖然失敗了,改革的內容大部分也被廢止了,但是,一場發生於20世紀初的“清末新政”堪稱是戊戌變法的翻版,其所推行的新政內容,在很多方面與戊戌變法的改革內容極為相似。比如開國會,設議院,實行君主立憲等等,(據說,清末新政之前,朝廷曾派五大臣出洋考察西方制度文化,後來呈給上面的考察報告,就是讓流亡日本的梁啟超代筆的),朝廷正是根據這份考察報告,順應時代潮流,推行新政,以挽救岌岌可危的封建統治。歷史跟維新派彷彿開了一個玩笑,沒想到輪到清末新政,學習西方變法改革之時,慈禧太后對學習西方的態度發生巨大轉變,成為這場新政的背後支持者。

    從新政推行的效果來看,本來,清政府是指望透過這場改革來穩定民心,維護其統治地位,卻沒想到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例如,經濟改革,加快了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增強了資產階級力量;軍事改革,編練的新軍,卻到頭來成為武昌起義取得成功的重要力量;政治改革,加快了中央與地方的分離傾向;文化教育改革,為反清革命,培養了一大批先進人才。總之,清末新政,加快了清朝的滅亡,所以當初如果慈禧支援維新變法,那麼,歷史的發展可能的結果是,清朝不是變強大了,而是在加速滅亡。

    如果把中國的前途命運,完全寄託在維新變法身上,認為只要慈禧支援變法,就能夠很快的實現中國的崛起,也未必現實。維新變法,是一場沒有從根本上觸動封建統治根基的改良運動,它希望透過變法改革在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然而,改良的方式,沒有從根本突破封建制度的束縛,而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是在外力作用下產生,這與明清時期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有根本區別,19世紀末20世紀初,民族資本主義只是取得了初步發展,還不夠強大,想要透過改良的方案走資本主義道路,未必能夠順利的取得成功。

  • 2 # 鳶飛九天2018

    甲午戰爭失敗後,民族危機日益嚴重,為救亡圖存,光緒皇帝和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共同發動的維新變法。但是,變法僅進行了103天就失敗了。而變法失敗的直接原因就是掌握實權的慈禧太后反對變法,囚禁光緒皇帝,並捕殺維新派。

    雖然歷史沒有如果,但我們仍忍不住假設,假設慈禧太后沒有反對維新變法,反而支援維新變法,變法有可能成功嗎?清朝會因變法成功而強大嗎?

    答案很殘酷:不會。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首先看慈禧太后為什麼反對維新變法。甲午戰爭失敗後,列強趁機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清政府面臨巨大的統治危機。如果維新變法能夠使國家富強,鞏固清朝的統治,慈禧太后其實是不會反對的,而慈禧太后初期對維新變法運動的態度也證明了這一點。

    剛開始時,慈禧太后其實並沒有反對康有為等人的維新變法,甚至給予了光緒皇帝一定的支援。但是,維新派很快將變法搞得一團糟。由於康有為、梁啟超等人毫無從政經歷,也沒有絲毫治理國家的經驗,完全憑藉一腔熱情和野心去試圖變法,變法開始遭到越來越多人的反對。

    毛主席曾精闢的指出,“政治就是把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而維新派恰恰相反,他們所提出的變法運動,根本沒有搞清誰是自己的朋友,誰是自己的敵人,完全將朝堂上下,乃至地方實力派推向了自己的對立面。

    變法內容之一的“廢除八股”,維新派光看到了八股對人才的禁錮,卻完全沒有考慮如何安置這些人。數以百計的瀚林,數以千計的進士,乃至數萬舉人、秀才,和百萬讀書人的晉升通道和仕途,完全被維新變法一道政令扼殺。這等於將這些在中央和地方擁有絕對數量計程車大夫階層完全推向了對立面。

    而“裁汰冗員、裁撤綠營和八旗子弟”。則完全將居於統治階級地位的官僚和八旗惹怒。至於他們變法最終意圖達到的目的,除了國家富強外,還希望光緒帝能夠掌握大權,實行君主立憲。這一條則完全觸碰了慈禧太后的核心利益。因此,維新變法最終遭到了慈禧太后及頑固階層的共同反對,就毫不意外了。

    退一萬步講,即使慈禧太后突然腦抽,背叛自己利益,一心一意的支援維新派,維新變法依然沒有成功的可能。因為,慈禧太后之所以能夠掌握大權,除了自身高超的手腕,關鍵還在於她的利益與統治階層,包括八旗、官僚階層等利益集團的利益一致。

    如果慈禧太后選擇支援維新派,這些頑固派為了自身的利益必然拋棄慈禧太后。而成為光桿司令的慈禧太后失去實權,她的支援也就沒有了作用。更何況,晚清時期雖然全國名義上統一,但實際上卻是一盤散沙。擁有實權的各個實力派,各行其是。即使慈禧太后一力支援,利益受損的各地方實力派也將極力阻撓,變法根本難以有效推行。

    有了這麼多強大的敵人,那誰是維新派的“自己人”呢?很遺憾,幾乎沒有。維新派所依靠的僅僅是一個沒有實權的光緒皇帝。最有可能支援維新派的人民群眾,卻被維新派推到了一邊,面對佔據絕對多數的勞動人民,維新派的態度卻是漠視甚至牴觸的。

    沒有自身的基本盤,也沒有支援的變法勢力,反對勢力反而極為強大,遍佈朝堂和地方。維新派僅僅憑藉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即使加上了慈禧太后的支援,變法也不可能成功。

  • 3 # 依挑仙羽

    如果慈禧當時支援維新變法,清朝會變得強大嗎?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個人覺得,哪怕維新變法成功,也不一定會強大。

    當然,我只是說不一定,也無絕對。

    在當時那樣的社會環境下,敵寇虎視眈眈,別說維新變法,連正常的遠轉都是問題啊。

    那時候的中國本就是內憂外患,國內千倉百孔,外面敵人虎視眈眈。

    就算真的慈禧支援,但國內的封建統治階層真的只有慈禧一人嗎?

    阻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那時候就算慈禧的權利再大,但如果所有人都支援變法的情況下,變法可以成功。

    但現實不是如此啊,別說慈禧只是一個女人,哪怕就算十個慈禧,一百個慈禧,如果真的所有人都支援,她有一萬顆腦袋都不夠砍的。

    只能說,在當時的環境下,變法失敗是必然的結果。

    說說李唐吧,李世民奪得江山。

    為何?因為大多數人支援他,所以他贏了。

    難道李淵真的是愚不可及,朽木不可雕?

    但凡是開過皇帝,就沒有幾個軟柿子。在那樣的情況下,依然被剝奪了權利。

    而且,變法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很多都是慢慢的潛移默化才能成功。

    清軍入關牛吧,結果還不是反清復明了那麼多年?

    變法失敗,是因為當時的既得利益者不僅僅是慈禧一人,而是很多人。

    而這批既得利益者,手中掌握了權利,掌握了力量。

    普通人就算想要變法都沒轍,正所謂槍桿子了出政(權),一般書生能搗鼓出什麼事兒?

    沒權、沒錢、沒兵,幾乎什麼都沒有,不失敗才怪了。

    不過說起來,光緒帝恐怕也算是個人物,在那樣的情況下,還敢變法,失敗的機率有多大,他心裡應該也是有數的,只是想要再搶救一下。

    結果搶救無效,直接死在手術檯上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領導給你安排工作不合理時,你會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