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有始於無

    孟子比孔子的思想更具剛性,如“威武不能屈”等,從這一點總感覺孟子比孔子體質好,結果果然一個七十三,一個八十四

  • 2 # 南山劉向雄

    雖後世將"孔孟"合稱,兩人的內在精神也是一以貫之的,但身處不同的時期,關注點還是有區別的。

    《論語》中的孔子,給人感覺更把"育人"放在第一位,看弟子們的記述,總能體會到孔子殷殷的期望,顏回、子貢、子路、宰予等學生讓人印象深刻,"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可謂貫穿於整部《論語》。

    《孟子》一書中,讀完之後只見孟子,其弟子並不突出,更多的是詞鋒銳利地表述論證觀點,可見,在孟子身上已經有了完整的政治理念。

    孔子思想的核心在"仁",表現在君子人格段修養;孟子則將"仁"用惻隱之心來論證,使其具有了理論高度,還將"仁"推向"仁政",有具體的措施來使民吃飽穿暖,其重心放在"仁君"的培養上。

    與孔子不同的是,孟子發現了"心"這個概念,這在《論語》中是沒有的,孟子認為"心之官則思",並推匯出心的"四端",配以"仁義禮智",這是儒學理論化的一大進步。而宋明理學的理論基礎就來自於孟子。

    可以這麼說,孔子的表述還只是對經驗睿智地總結,而孟子則開始對概念進行論證,是儒學理論化的開始。

    多謝閱讀!

    祝您愉快!

  • 3 # 一笑貫長天

    孔子是聖人,而孟子是亞聖,孟子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弟子,故華人吧二者合稱為孔孟。

    推行 仁 是他們共同理念,然則,孟子的仁與其先師孔子又有所不同。

    孔子一直提倡恢復周時的禮樂,他的治世思想是建立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上,有著嚴格的階級劃分,其思想也多是在教化民眾的層面上。

    孟子則有所不同,我們看孟子的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還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去諫議君王。在孟子的眼中君王要以天下為重,不要為一己的快樂而遺忘天下民眾。可惜!並沒有君主聽從孟子的浩然正氣!

  • 4 # 人生幾何31674372

    孔子和孟子都是儒家學派的大家,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孟子是孔子的繼承和發展者。所以與孟子的政治思想從本質上講是一致,都主張“仁”的思想。

    但他們也有不同的地方,孔子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社會等級制度,“君要臣死,臣不得死,”“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而孟子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孔子推行的“禮”就是周朝禮制,而到了春秋時期,周朝禮制不適應歷史發展的要求,所以孔子周遊列國、四處遊說、四處碰壁。孔子也贊同發展經濟,也很贊同管仲“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孔子贊同使用適當的刑罰懲治,不贊同濫施刑罰。孟子不贊同刑罰,認為施刑是“網民”,他贊同教化“謹庠序之教,串之以孝悌之義”。孟子最贊同是發展經濟,他的經濟就是“教養”二大端,畢竟“倉廩實而後知禮節”。這些就是孔子和孟子的不同點。

  • 5 # DSZFZH

    孔子(前551一前479)是春秋時魯華人,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中國古代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孔子的精神核心:孔子在政治上是一個保守主義者。在諸候爭霸、戰亂迭起、外族交侵、周室不振的春秋末期,他主張尊王攘夷,正名定分,其核心是鞏固周王朝的政權。

    孔子的這種政治主張,透過《春秋》表現出來。《春秋》是微言大義的思想書,是定名分,制度的範本。

    孔子美化西周的禮儀制度,反對社會變革,他說:“克己復禮為仁。”(《顏淵》)

    “仁"是他的思想核心。作為道德標準的“仁",體現在孝、悌、忠、信的禮教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秩序上,是非常符合封建統制階級維護自己統治的要求的,所以歷代的封建統治者都對孔子頂禮膜拜,把他尊為“聖人″。

    孟子(約前372一約前289),鄒華人,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文學家。他受業於子思的門人,是孔子以後儒家學派最有權威的大師,世稱“亞聖″。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義″。他主張行仁政而王天下。仁政的具體核心是:“省刑罰,薄稅斂″,又告訴梁惠王說:“王者無敵。″

    又告訴齊宣王說:“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並啟發他們“與民同樂″,“樂民之樂″,“憂民之憂″。他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的這些精神核心透過《孟子》一書記錄下來。

    綜上所述就不難看出,孟子精神核心與孔子精神核心有什麼具體不同了。

  • 6 # 好玩的國學

    孟子與孔子思想的同與異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有個頭腦遲鈍的弟子叫樊遲,問什麼是“仁”,孔子說“仁者愛人”。人如何踐行“仁”的思想?孔子認為“克己復禮為仁”,要用禮來規範和約束自己的思想,符合禮的就去做,不符合禮的就不去做。在孔子那裡,“仁”更多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道德規範,這種規範叫“忠恕之道”。“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像人字的結構是一撇一捺互相支撐一樣,我們要想成就自己,先要成就別人。“恕”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想要強加在自己身上的,也不要強加到別人身上,這是推己及人換位思考的思想。孔子的這兩句話已經成為中國文化處理人際關係的金科玉律,也應該成為現在人與人距離越來越近,而心越來越遠的冷漠時代的人倫準則。孟子對孔子的思想進行了高度概括,孟子說,“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1]認為孔子的“仁學”就是關於做人的學問,人踐行了“仁”,這就是道。

    孟子將孔子“仁者愛人”的思想進行了系統完善。他把“仁學”上升為國家治理原則,提出了“仁政”的政治思想。孟子認為,君主如果能夠把“仁者愛人”的思想引入頂層設計中,實行“仁政”,將“仁者無敵”,最終可以一統天下實現“王道”。

    孔子是個心慈面善溫情脈脈的人,在中國思想史上,他可能是第一個發現並高揚人的價值的思想家。孔子家裡的馬廄失火,他第一個問有沒有人受傷,這種關心人生命價值的思想,在把人當成動物的奴隸社會,非常難能可貴。孔子說過“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痛罵第一個用俑殉葬的人斷子絕孫。當然,用俑來代替活人來殉葬的做法,是一種進步,不過,孔子認為即便用土俑、木俑來殉葬,內心深處還是隱含著對生命價值的漠視,所以,一向文質彬彬的孔子,也會破口大罵。

    孟子則把孔子“重民”的思想推向高峰。他認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2]意思是,“百姓最為重要,代表國家的土神穀神其次,國君為輕”,百姓才是天下的主體和國家的根本,國君無足輕重。國君不行仁義殘暴百姓,百姓可以換掉國君,甚至是殺掉。這種思想,簡直石破天驚無比大膽,搞得千年以後的明太祖朱元璋還心有餘悸,他曾經恨恨地說,要是這老頭子還在,早就拉出去砍了。

    人性是善還是惡,一直是思想史上爭論不休的問題。孔子並沒有對人性善惡做出界定,他說“性相近,習相遠”,認為人性相近的,後天的環境即“習”可以改變人的本性。而孟子是中國思想史上第一個明確提出“性善論”並進行系統論證的思想家。孟子認為人和禽獸之間的區別就是道德,而人天生就具有四種向善的“萌芽”,分別是“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它們就像四肢一樣,天然存在於內心。有了這四種心就是人,沒有就是禽獸;人如果能夠地守護好四心,就能成就道德;不好好守護四心,就可能成為壞人,就是“自暴自棄”,用孟子的話說就是“自賊”。孟子的“性善論”對中華民族懲惡揚善、積極向善文化心理的形成,發揮了重要作用,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1] 見《孟子.盡心章句下》。

    [2]見《孟子.盡心章句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作為火箭球迷,你希望火箭得到詹姆斯還是泡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