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努力散發愛與光明呀

    明朝大儒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幾乎沒有爭議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靈芝師姐幾位經典的前世人物形象在修行中給我們樹立起了標杆。巴菲特曾說,要想成為優秀的人就必須向優秀的人學習。無論從才學還是濟世之心,師姐每一世都救眾生於水火,更是拯救了無數人法身慧命,如今更是讓迷失的宇宙龍鳳兄弟姐妹從一層層揭示的謎底中找回自我本真,具足的自信,找到回家的方向和道路。

    王陽明,即王守仁,字伯安,浙江餘姚人。明朝著名的哲學家、軍事

    家、教育家、文學家,"心學"創立者。

    少年時,王陽明便胸懷大志,以"正心修身,平治天下"為己任,不亂於行,不困於心。

    王陽明先生早年習儒,又在禪學上下了很大功夫, 卻因上疏觸犯權傾朝野的室官劉瑾,被貶謫至邊遠山區——貴州龍場。被貶到貴州龍場之後,驛館破敗不可居住,乃居於館旁山洞,並在此艱難困境中頓悟儒道之簡易博大,"沛然若決江河而放諸海也,然後嘆聖人之道坦如大路",終於在一個夜晚,領會了儒家失傳已久的"格物致知"要旨,洞見了自己的本來面目,徹悟了"知行合一"這種天地間的終極智慧,從而創立“心學”一派。

    之後,王陽明開始以講學的形式向世人闡述他的心學思想。他認為"心即是理",只要透過格物致知的實踐功夫,將各種矇蔽心體的閒思雜念拂去,便能認識本心中的"良知",從而讓源於良知的本能——智慧顯露來。以此應事接物,便能心定神明,洞察到事物的本質規律,順勢而為,從而事半功倍。

    王陽明的思想大致可分為三個部分:心即是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是天地萬物的主宰,"心外無理,心外無物",這是心學的基本觀點。王陽明認為人心是根本問題,是產生善與惡的源頭,任何外在的行動和事物都是受思想支配,一切統一於心的。

    針對當時社會言行不一的弊病,王陽明提出了"知行合一"之說,糾正了朱熹先知後行的知行觀。他認為知行是不能分離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總之,有知必有行,有行必有知。

    王陽明摸索的致良知的道路,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從百死千難中得來"的,是"千古聖賢相傳的一點真骨血"。良知人人都有,致良知就是讓

    心回到"無善無惡"的明潔本真的狀態,是透過主體意識達到自我道德的修養,規範自我的行為。致良知被稱為王陽明心學的核心部分。

    雖然人心中包含著無窮的智慧,具備認識萬物的知識與規律的能力,但這種智慧和能力並非明明白白地擺放在那裡,由於我們的心靈有時會為物慾、私慾、人慾所矇蔽,所以我們無法挖掘出自身的潛能,並將其發揮出來。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的心靈為自我和物慾矇蔽,那他不僅不能獲得本能的智慧,就連基本的觀察判斷能力也會喪失。

    正確認識自我與天地自然的關係,是獲得更高智慧的前提。古人云:"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只有心靈達到一定高度,才能看到更深更遠的地方。因為心境提高了,人的智慧、能力和素質也會隨之提升。

    在今日華人的心中,成功往往指向一些外在可見的東西,諸如有房,有車,有體面工作,有愛的人,然而王陽明告訴我們那個被我們有意無意忽略掉的東西,就是我們的心。

    在他看來,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物質上的成功,卻疏於照看自己的心靈,那麼所獲得的成功,終究是不牢靠的,至少是不完整的。簡言之,成功不僅需要物的累積,更需要心的完善。而成功與失敗往往只在反掌之間,所以我們只有讓自己的修為配得上自己的所得,讓自己的內在品質配得上自己的外在事功,才是最根本的基石。

    雖然,王陽明是浙江餘姚人,但江西人談及陽明先生卻毫無距離感,這不僅因為他是“南昌女婿”,還因為在他總共30年的為官生涯中,有10多年是在江西度過的,可謂政績斐然,影響深遠。陽明先生與江西的深厚淵源,可以用“不是贛人,勝似贛人”來形容。他的一生,許多大事與江西有關:仕途轉折在江西。38歲的王陽明終於守得雲開見明月,接到吏部的文書,調任江西廬陵縣(今江西吉安縣)任知縣,結束了貶謫生涯。成為王陽明人生和仕途的關鍵轉折點。之後,他的政治生涯,基本順風順水,再也沒遇到較大的波折,並從此與江西結下不解之緣。贛南42天平定叛匪,在此他收穫人生最大的軍功,並奏請朝庭在江西增設了崇義縣。

    王陽明剛到贛南時,就訂立南贛鄉規民約,在贛南各縣興辦書院、社學,刻印儒學經典,親自授徒講學,宣講“致良知”學說。他在贛南修葺了濂溪書院,創辦了陽明書院,還在贛南大餘、龍南、于都等縣都創辦了書院、社學計有二十多所。王陽明一生事業的奠基在贛南,從這裡出去後,平步青雲,官至兵部尚書、兩廣巡撫。他的理學核心理論“致良知”,也在贛南完善。發表《傳習錄》、《訓蒙大意示教讀》等代表作品,一時名聲大振,四方學者雲集其門,相聚贛南。贛南的學子更是紛紛拜王陽明為師,並在其教育和薰陶下,也成為一代理學名家。

    當代史學家曾對王陽明在贛南的偉業作過精彩的概括:王陽明對於贛州的貢獻不僅在於平匪,最重要的是透過理學文化的灌輸,影響了贛南,甚至整個中華民族數百年來的思想走向。

    大浪淘沙,淘盡古今多少事。但在400多年後的今天,一代理學大師的傳說卻依然在江西大地代代流傳。陽明路、陽明公園、王陽明落星亭、王陽明記功碑等,無一不在訴說著聖人的德行。

    王陽明先生教導用“入世心做事,用出世心做人”這與靈芝師姐倡導的“快樂生活,快樂修行”宗旨不謀而合,“我亦愛山仍戀官。”(《靜心錄》),心學作為心性儒學,不同於其他儒學,它強調生命活潑的靈明體驗。看起來與佛學的心法修教十分相以,但佛學只求出世,心學卻是用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也就是儒學所的"內聖外王",縱觀王陽明一生,平國安邦、著書立說、馳騁騎射,全無印象中文人的儒弱單薄。他動靜兼入極致,頓悟深遠,知行合一,於平凡中體現偉大,以入世中明見其出世的心境。

    王陽明的"有"是“大無大有",先無我才能真有我,因此他對萬事既不排斥也不沉溺,比如,在王陽明的詩歌中,我們可以看到他"我亦愛山仍戀官"的思想。他既有強列的建功立業的慾望,更想著他的"第一等事“——成為聖賢。

    王陽明一生的成就大抵都得力於這種入乎其內、出乎其外的章法。俗人有俗人的生活目的,道人悟道人的生命情調。人生沒有目的,佛家說"隨緣而遇",儒家說"隨遇而安"。在隨緣而遇的同時堅持個性不受任何限制。身做入世事,心在塵緣外。 那麼或許從現在開始,您便可以參考上述的"品質清單",擬定一份適合自己的修行計劃,由內而外,從心開始。

    看透人生的本質,便不會被繁華遮蔽雙眼。人生不過是一杯水,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便能充分的品味水的甘甜,然而卻不是個人能做到。

    從王陽明的一生我們可以體會到一個致良知的人,或者說一個開啟了正能量的人,與芸芸眾生究竟會有哪些區別?在面對複雜的世界與多變的人生,在面對生命中或喜或悲、或順或逆的種種境遇時,這樣的人與普通人又有怎樣不同的心態、反應和行為。

    自然之家,微博@靈芝師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花一年要施幾次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