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廈門瑞恰
-
2 # 歷史淺讀
關於李唐家族的根源,歷來都是一個爭議的話題,《舊唐書》描述李氏為“隴西狄道人”,而《新唐書》卻稱李氏為“隴西成紀人”,兩者相距三百餘里,兩唐書的矛盾性也給李唐家族增添了一層濃霧。
關於此話題,著名史學家陳寅恪曾在《唐代政治史述論搞》中,以隆堯唐陵和《光業寺碑》為依據,判斷出李唐家族來源於“趙郡李氏”,並稱“李熙、天賜賦值共塋而葬,即族葬之一證...則李氏累代所葬之地即其家世居住之地,絕無疑義,而唐皇室自稱其祖留居武川之說可不攻自破矣。”也就是說李氏先祖並未葬在隴西,而是趙郡之地,所以唐太宗所在李氏應該起源趙郡李氏。
但李淵曾下令修建祖陵、追封祖宗帝號於象城,如果不是此地不是皇家祖籍,那麼這件事不就成為後人笑話的把柄了嗎?
但是李淵稱帝后,並沒有追溯祖上到李重耳,而是確定了李熙為師祖,並不存在矛盾之說。
所以唐太宗家族應該是隴西李氏,應該是沒錯的,如果還有興趣,可以參考李蘭珂老師的《隆堯唐陵、光業寺碑與李唐祖籍》或陳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論搞》,裡面講解的更加詳細。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公元649年),祖籍隴西成紀,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據考證,唐太宗李世民的祖母,即唐高祖李淵的母親,獨孤氏,是隋文帝皇后的姐妹,屬於非漢族,所以李世民和隋煬帝之間還有著姨表關係。唐太宗李世民的母親竇氏是鮮卑族人。而李淵一方的血統,還沒有足夠的歷史證據進行論證。歷史上的常有說法,是賜姓大野部,河南李姓,老子李耳的後代。
李世民的身世問題,考古學家透過對唐太宗李世民的安息之所——昭陵的考察研究,又有新的發現。昭陵為唐太宗李世民的墳墓,有內外兩城。外城遺址已難考證,內城當年建有獻殿,存放李世民生前服用器物。北門曰玄武門,又稱司馬門,門內原有十四個蕃酋的石雕像,和馳名中外的昭陵六駿等浮雕。而今,那十四個蕃酋的石雕像已不知所蹤,時至今日,那些蕃酋的石雕像到底有些什麼來歷,也無人知曉。可馳名中外的昭陵六駿浮雕,還儲存在西安碑林博物館石刻藝術陳列室裡。
昭陵六駿,的確是李世民留下的又一個疑點。有專家用突厥語對它們產地來源、馬種、名號含義、陪葬習俗等做了全新解讀,終於揭開了沉寂千年的唐昭陵六駿之謎。《突厥問題研究論文集》記述:馬是突厥人不可離開的伴侶,平時生活遊牧,戰時馳騁沙場。在突厥的葬俗中,有一種奇特的祭祀悼念戰馬功勞的習俗,一般有三種儀式。主人死後,隨從會騎著馬繞著死者墓地轉圈,然後把馬殺掉或者活埋到墳墓裡。無論是突厥貴族,還是一般牧民,死後都要與馬共葬,只是數量多少不同。
中國所有帝陵中,為什麼只有在李世民的昭陵裡會有戰馬石刻?唐太宗獨特的墓葬形式,是否真的顯示了突厥人的習俗?昭陵是李世民的墳墓,至今未被開啟,或許不久的將來,人們可以從昭陵墓裡得到最確切的答案。
不過,從歷史上來看,李唐王朝深受胡人風俗的浸染,這倒是事實。由於在魏晉時期,“漢、胡”長期混住,漢人也便從各方面都沾染了大量的胡俗。比如,在胡人中,有父親死後,兒子娶母為妻的習俗,也有全家男人,合娶一妻的事例。昭君出塞的典故中,王昭君在死了丈夫後,就嫁給了自己的兩個兒子。唐朝帝王史中,也有類似的尷尬關係。唐太宗李世民、武則天與唐高宗李治之間的關係,可以說是亂倫。唐太宗李世民在武則天14歲時,正值其雛女妙齡之際,召其入宮為才人。太宗死後,武則天入感業寺為尼。 唐高宗即位,復召武氏入宮,拜為昭儀,進號宸妃。幾年後,竟做了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其間,唐初的元老重臣如長孫無忌、褚遂良、于志寧、裴炎及程務挺等人,曾力諫唐高宗李治,武氏曾侍先帝,眾所共知,結果唐高宗李治根本沒有當回事。
歷史上,楊貴妃也是一例。楊貴妃本是唐玄宗兒子壽王之妻,卻被玄宗討來做了貴妃。這些為李唐王朝大臣們所不齒的關係,是不是李氏家族身體裡,流淌著粗獷的胡人血液在作怪呢?
另一方面,唐高祖李淵一直尊奉道家始祖李耳為先祖,而道家老子的哲學思想是無為而治,順其自然,其處事作為,是不受儒家倫理觀念所約束的。
如此看來,兩方面的原因,便造就了李唐王朝迥異於其他朝代的習俗風氣,這也就易於理解了。所以,在唐代,從女性大開度的著裝,到蹴鞠、騎馬、打獵的自由生活來看,她們享受著歷代女性不曾享受的解放;對於開放、繁榮,各民族已有了相當程度融合的大唐帝國而言,這種生活習俗,是年輕女子個性解放的生活追求,是一種社會生活時尚。
有著跨越民族血統基因的李世民,的確智慧超群,勇敢而又頑強,少年從軍,曾去雁門關營救隋煬帝。唐朝建立後,李世民官居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受封為秦國公,後晉封為秦王,先後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在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
稱帝后,貞觀年間,唐太宗平定東突厥,俘虜頡利可汗,解除了北邊的威脅;五年後,平定吐谷渾,俘其王慕容伏允;貞觀十四年,又平定高昌氏,於其地,置西州,並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魯番西)置安西都護府。晚年,唐太宗戰志猶存,親征高句麗。唐太宗善騎射,一生過著不倦的戎馬生涯。
唐太宗的詩文水平也很高,可以說是個能文能武的皇帝,但由於他的謙虛,在世時一直沒有讓人編他的詩文集子,所以後人對他的詩文水平了解較少。其實,在《全唐詩》和《全唐文》裡,都收有他的作品,而且都有相當高的水平。
唐太宗終生四處征戰,精通騎射,所以他對於駿馬和弓箭尤其喜愛,為此還寫詩詠誦,如《詠弓》:“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遠。落雁帶書掠,啼猿映枝轉。”唐太宗的弓箭比一般人的要大一倍,而且箭法極好。有一次,突厥人在戰場上得到了他的一支箭,紛紛稱奇,對他佩服不已。
對於馬,唐太宗更是偏愛,他有首《詠飲馬》寫的很有感情:“駿骨飲長涇,奔流灑絡纓;細紋連噴聚,亂荇饒蹄縈。水光鞍上側,馬影溜中橫;翻似天池裡,騰波龍種生。”因為對駿馬的偏愛至深,在臨死前,唐太宗還要求在昭陵裡刻上六匹駿馬,這就是有名的“昭陵六駿”。
唐太宗雖然詩文都有些成就,但他卻不重文名,他一直禁止編自己的詩文集。清朝人後來將他的詩文編入了《全唐詩》和《全唐文》裡,共計文七卷,賦五篇,詩一卷六十九首。唐太宗曾經說:“朕的辭令,如果對百姓有益的,歷史總會記住的,便可流芳百世了。如果沒什麼好處,編成集子又有何用?!梁武帝、陳後主(即滅於隋的南陳最後一個皇帝陳叔寶)、隋煬帝都有文集傳於世,哪個也沒有能挽救其滅亡之厄運!做人主怕的就是沒有德政,要那些文章對社稷有什麼用!”唐太宗在這裡擺正了自己的位置——即皇帝應該做什麼,和文人應該做什麼,分得一清二楚,其明智的言論,今天聽來仍然充滿了真知灼見。
唐太宗的睿智,還表現在他為政治國的正確觀念上,他以堯、舜為效法物件,以秦、漢的興亡為教訓,不到海邊,不封禪,不求仙,也不巡遊。能做到這點的帝王,在中國歷史上很難找出幾個來。
唐太宗的書法也有一定的水平,他最擅長的是飛白書法。他主要學習王羲之的書法,注意對技法的研究,寫了《筆法論》、《指法論》和《筆意論》,從初學書法到筆力昇華,都做了論述。
李世民,這位唐朝的第二位皇帝,無疑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
公元649年7月10日(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駕崩於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三年,廟號太宗,葬於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