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喵獵奇聞
-
2 # 悠悠中華魂
李鴻章死了如果不賠錢,也許死的其所。否則難以贖罪。
1.打擊湘軍,1881年左宗棠收復新疆後,新疆戰前和戰中李鴻章所有預言全部破產,李鴻章臉沒地方放,倒左先倒胡(雪巖),削弱左宗棠的權力,李鴻章自己卻無決心和能力抵抗外敵。
2.中法戰爭,在中國陸戰取得一定勝利的情況下,接受了戰前法國的條件,簽訂賣國條約,割讓越南主權,讓一切犧牲化為烏有;
3.作為北洋和淮軍兩支晚晴最精銳軍隊的最高統帥,李鴻章治軍不嚴,任人唯親,上行下效,軍隊腐敗,組織渙散,軍隊疏於操練,甲午一戰,海陸軍一觸即潰,讓世人明白了“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就是一句屁話。
4.甲午戰敗,城下之盟,簽訂馬關條約,給日本輸血,禍害無窮,為日本二次清華埋下埋下禍根;
5.自以為高明,飲鴆止渴,甲午戰敗後,主導結盟沙俄《中俄密約》對抗日本,結果偷雞不成蝕把米,出賣東北三省利益,如果不是日俄戰爭,沙俄戰敗,黃俄羅斯計劃就會成功。
6.貪贓枉法,鉅額財富來路不明,死後家底上千萬兩白銀,甚至可能四千萬兩(晚晴留學之父容閎),清政府當時財政收入也就八千萬兩白銀左右,超級大老虎,秒殺現今中國首富。
7.1874年,為了集團利益,枉顧國家核心利益,反對和阻撓收復新疆,阻遏西征軍費,損害國家利益。
-
3 # 張細水
李鴻章一生有功有過。知他有功的人贊他,知他有錯的人罵他。偏偏他做的事又都是這種功過模稜兩可的。
1、建淮軍蕩太平。
以一屆書生從支稜破碎的兩淮打造出來一支能戰之師,協助湘軍剿滅太平天國。在之後八旗、湘軍先後剿捻不克的情況下,復克捻軍,成為了晚清的中流砥柱。
贊:上海租界洋人、清政府、江浙滬皖達官顯貴。
罵:征戰範圍內的老百姓。(清政府糧餉不足,殺降、掠城的事時有發生,雖然無奈之舉,但也可以定性為統率不力)
2、啟動洋務,安插門生鄉黨。
蕩平太平軍後,朝廷實際已經無法控制漢人勢力壯大,尤其湘軍、淮軍為甚。朝廷開始利用伎倆區分派別,進行相互鉗制。(忠於朝廷的左宗棠、曾剃頭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張之洞等一干清流黨〈噴子〉)由於朝廷此時也早認識到了洋槍洋炮的厲害,所以洋務運動勢在必行。李鴻章在上海灘用叫花子一般的淮軍保護了成千上萬洋人財產,還和常勝軍司令戈登並肩作戰。這使得李鴻章在洋務運動中和洋人的溝通最順暢。因此李鴻章也漸漸的在各個派系中成了最大的一支。商界有自己的幕僚盛宣懷整垮了左宗棠倚重的胡雪巖,軍界有北洋水師提督前淮軍將領丁汝昌,地方大員除了自己擔任要職,哥哥李瀚章也身居總督要職,其他淮軍將領還有首任臺灣巡撫劉銘傳,平亂北韓的北韓太上皇吳長慶……(在派系鬥爭中李鴻章所向披靡大勝特勝,也在洋務運動中拿回扣大發橫財。以至於對手們對他恨之入骨,甲午戰爭都袖手旁觀,盼著李鴻章打光淮軍家底。)
贊:洋人、有思想的商人和學生(當時很多學生一有好的改革想法就急著去寫信給李中堂,視李為同道中人。)
罵:其它派系
3、甲午戰爭後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甲午戰後,李鴻章被日本指定為中方代表,否則不談判。在日本會談期間,李鴻章遇剌。日本因怕第三國加入交涉,主動退步,將三億兩白銀戰爭賠款改為二億兩。李鴻章受這一槍幫大清省了一億兩。李鴻章一生為清政府簽了三十多個不平等條約。簽字的是他,但鍋卻不能他一個人背。洋人叫慈禧、光緒去籤能去嗎?大國顏面何存?叫其他人去外華人能賣帳?他只是做為清政府的法人代表出場,背後同意這些喪權辱國條約的卻是藏在幕後的清政府。
罵:被想卸鍋的清政府或明或暗或裝糊塗而誤導了的華人(對日本二戰戰敗,你們就恨沒把裕仁天皇拉出來批鬥槍斃。換自己身上就死盯著一個無可奈何救國無望的老頭子?)
李鴻章是一個有私心、有貪慾的奸滑小人,但同時又確實是一個傾注心血耗費精力想救國家於危難、扶大廈之將傾的功臣良相。
-
4 # 曉雙侃歷史
年少不知李鴻章,老來方知真中堂。這句話是對李鴻章最客觀公正的評價!我們學生時代都罵李鴻章是賣國賊,提起李鴻章就是狠得咬牙切齒……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面的拓寬,歷史,終於在我們的視野裡逐漸恢復了原貌。
李鴻章,作為清王朝的全權代表 ,頂住巨大壓力 ,忍受著低人一等的屈辱,堂堂一大國的中堂大人,親赴彈丸之地的日本國,想憑一己之力盡一切之可能為那個千瘡百孔的國家儘量減少損失,無論弱國無外交。任憑在那個時代,李中堂也算得上是世界命相,無奈腐朽的清王朝已經日薄西山,他說出的每一句話雖然擲地有聲,可無奈大清帝國已經失去了談判的資本。堂堂一內閣總理大臣藉著被行刺的絕佳藉口,為沒落腐朽的國家減去了一億兩的賠償金額,可依然被華人嗤之以鼻,痛罵一世……為啥?因為不罵他罵誰咯?他當時的身份就是背鍋俠的身份,既然你代表了慈禧太后和光緒帝,代表了外強中乾的晚清政府,你簽了字。你就是喪權辱國,你就是賣國賊,你就得捱罵!普通百姓只看表象,誰知道你李中堂內心的苦楚?真所謂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唉!當時世界上西方有鐵血宰相俾斯麥,東有大清李中堂,可惜生不逢時!其實如果不是時代的侷限性,不是封建帝制,李鴻章也可稱得上難得的名符其實的中堂大人!這應該就是即使被行刺,為國家少損失一億倆白銀也難逃罵名的真實原因吧!怨誰呢?只願生不逢時!
-
5 # 逸156775599
李本漢人,奈何為奴,甘做鷹犬,何憐之有?李作為北洋水師掌門人,卻讓其全軍覆沒,喪權辱國,其罪應誅其族,留其一命苟息殘延,是對其天大的恩寵,如果他領導北洋水師滅了日倭,讓日本天皇拜倒在中國腳下,看天下誰還會罵他?一個滿清奴才,漢奸走狗,不是遺臭萬年,還能如何?
-
6 # imex
這話說的,李鴻章自己刺的自己?大清的賠款李鴻章給掏了自己一毛錢了?李鴻章家財無數哪裡來的?逼走北洋水師的英國管帶為什麼?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有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除了李鴻章剩下那三位身後沒有留下任何財產,李鴻章家資鉅萬,人稱宰相合肥天下瘦!說他是民族罪人不為過。
-
7 # 使用者5260361304
對於這件事歷史的背景我就不多加評述了,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個人的一個理解。這就是為什麼李鴻章會被唾罵,這件事主要歸功於漢人本身,為什麼這麼說。我們漢族人有個特性,至今我們也改變不了。那就是愛湊熱鬧,愛傳事。無論現在和當時,因為什麼我們在傳事的同時很少會去分析事件的整體起因後果和立場。就像現在的網路影片只要有發出的馬上就有一片罵聲,很少人會理性的分析後再進行評論。這是事實,當時不是資訊網路時代,可當時飯店,茶館,街市,書場等很多地方都是傳播事物最快的地方,如何開始傳播的無法認證考究,但是從漢族人的特性不難分析出來。“聽說李中堂要和日本人談判,什麼什麼的,聽說簽署什麼條約什麼的,當時可能沒有說什麼謾罵的話,可是當傳到三四個人的事後,可能事情就不是這個結果了,再經N個人後,基本已經面目全非了”實際這些事物,從古至今作為無論那朝那代包裹現在這些外交事物的內容很多都是不外傳的,再市井裡傳說的就是(我們漢人至今最愛說的一句。“聽說”)這就是我對這件事的理解和分析!
回覆列表
李鴻章在日本遇刺,本想以此為由向日本政府減少賠償款和割地。奈何清政府發電文讓李鴻章答應日本的所有條件!李鴻章就是清政府的背鍋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