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Nemperor
-
2 # 黃老夫子
中國古代貨幣一般使用銅錢、銀子和金子。明萬曆年間,西方殖民者為了獲得中國特產,鑄造了大量銀元進入國內購買絲綢、茶葉和瓷器等產品,而銀元比金銀元寶更容易攜帶和流通,一度成為市場上最流通的貨幣,這也是中國老百姓習慣型稱銀元為大洋的原因。
事實上,清光緒時期,國內已經開始鑄造銀元,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國外銀元的輸入。所以我們有時侯會在電視劇裡聽到說現大洋,其實就是國內自鑄的銀元,而大洋就是進口的銀元。
-
3 # 蕭子北反彈琵琶
古代中國從來沒有將銀元當做貨幣使用,少數外國銀元是作為玩物和收藏品進入中國的,鴉片戰爭後,隨著中國變成半封建半殖民地,外國銀元逐漸在民間變成硬通貨流通。被老百姓稱為“洋錢”。當時有墨西哥的“鷹洋”,英國的“人洋”,日本的“龍番”等等銀元,在外國的影響下,清政府也準備鑄造“大清銀幣”銀元,但是還沒正式發行,就滅亡了。後來袁世凱印製大量“袁大頭”銀元,但是民間大部分百姓分不清“袁大頭”銀元和外國銀元的區別,將“袁大頭”也認為是外國銀元,一律統稱“大洋”。
-
4 # 勇戰王聊歷史
在中國古代,白銀是最主要得貨幣之一。
白銀在中國古代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商人之間買賣,政府收稅,都是以白銀作為基本貨幣的。但是,因為中國古代的白銀沒有固定重量,每次交易都需要稱重換算。所以,百姓日常生活中,用的最多的貨幣還是銅錢。
但是,銅錢價格不穩定。雖然,官府對於銅錢和白銀兌換比例有規定(一般是1兩白銀兌換1000銅錢)。但是,由於受銅錢所含銅比例,以及白銀價格影響,這個兌換比例一直處於波動狀態。
也是因此,官府和商人喜歡用白銀作為本位幣交易,就是稱重太麻煩。一般商戶都要自備夾鉗和稱,進行稱重和找兌。如果特別大的銀錠,還需要到專業的銀號花錢兌換成小個的碎銀子。而朝廷收到碎銀子以後,需要重新鑄造成大的銀錠。鑄造過程中肯定有損耗,這個損耗就是“火耗”。
在明朝張居正"一條鞭法"中,賦稅一律徵銀上交國庫,把百姓交的碎銀熔化重鑄為上交的銀錠就有了火耗。這個火耗是百姓承擔的。而且,徵稅時加徵的"火耗"肯定是大於實際"火耗"。這個差額就歸官員了。而洋人不一樣,洋人都是將白銀製作成一定重量和大小的銀幣進行交易的,非常方便。最早了流入中國的“銀幣”是西班牙在拉丁美洲(墨西哥、秘魯等地)鑄造的銀幣,又稱本洋。墨西哥在1821年獨立後,開始製作墨西哥銀元,因為幣面花紋有鷹鳥,在中國俗稱為鷹洋(英洋)。
這種銀幣在清末,一度成為主要流通銀幣。除此之外,還有英國的站洋;日本印有龍紋的龍洋,等等。後來,兩廣總督張之洞在1887年,在廣東造幣廠試鑄“龍洋”。這就是中國銀幣“龍洋”的起源。之後,清朝規定銀元每枚重庫平銀七錢二分,含純銀96%--97%。等到袁世凱上臺以後,開始鑄造“袁大頭”。
為了將本國製造的銀幣和外國的洋錢區分,稱之為大洋!洋人制作的,叫洋錢。後來,隨著袁大頭的流通,和民國執行“銀本位幣”的政策,中國製作的大洋,開始成為當時的主要貨幣。
綜上所述,大洋就是清末到民國期間各種流通的“壹圓”型銀幣的統稱。而且當時,為了方便使用,“大洋”下還有“小洋”,面值為:半圓(五角、中元、半開)、二角(二毫、雙毫)、一角、五分。不過,小洋和大洋的成色不穩定,兩者不是按照面值兌換。兩者是獨立的兩種貨幣規格。
-
5 # 味哎兒
中國本土的錢分四式:
金:塊.餅.條.圓寶。
銀:塊.條.圓寶。
銅:外圓內方孔型。
票:印錢量的紙片。
羅馬為西方,也稱洋人,其貨為洋貨,其錢稱洋錢。
洋錢分金銀兩類,圓餅實體,無中方孔型。
清末民初仿洋錢,為區別洋錢,稱仿錢為大洋了。
從而,錢.大洋.洋錢並用。
-
6 # 不沉的經遠
在民間很多俗稱裡帶“洋”字的東西都來自海外,比如洋火、洋釘等等,銀元也不例外,因為最早是從海外傳入,所以叫做洋錢,後來因為銀元之外還有輔幣銀毫,所以用大洋和小洋兩種叫法予以區別。
中國古代主要是以銅錢為貨幣,直到自明代以後,白銀大量流入,使用日漸增多,白銀才逐步成為主要流通貨幣。在明清兩代,白銀在日常使用時是採用以重量來計算其價值,貨幣單位就是重量單位兩、錢、分等。因此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外形,也沒有統一的發行機構,隨便哪家銀鋪就可以自己熔鑄銀錠當貨幣使用。
而平時使用的銀錠有元寶型、銀塊、銀條等各種形狀,甚至在使用時還可以直接分割,把一個銀錠切成若干塊使用,或者是把若干個小銀錠熔鑄成一個大銀錠使用。這種方式固然方便,但是弊端也很明顯。
傳統的銀錠
因為銀鋪可以自己熔鑄銀錠,那麼因為各家銀鋪的工藝、手藝不同,所以銀錠的成色就有很大區別,根據留存於世的銀錠來看,成色到的接近99%,而成色差的則只有90%左右。所用日常使用時還需要查驗銀錠成色,然後進行折算,才能確定其實際價值,非常不方便。
傳統的銀元寶
像最早流入中國的銀元,是萬曆年間時期,西班牙在殖民地墨西哥鑄造的西班牙銀元,當時俗稱之為本洋。此外還有一種有兩根柱子圖案的西班牙銀元,民間俗稱為燭臺洋或雙燭洋,而荷蘭有騎馬持劍人像的銀元,則被稱為馬劍洋,還有墨西哥獨立以後鑄造的鷹洋等等。
清代的銀元,因為有龍的圖案,所以也叫龍洋
銀元使用要比銀錠方便,所以清朝後來也自己鑄造銀元,因為上面有龍的圖案,所以被叫做龍洋。而在銀元之外,還有作為輔幣的銀角,最早是廣東在1890年鑄造了5角、2角、1角、5分4種銀角,後來各省也有發行。因為銀角比銀元小,所以習慣上就把銀元叫做大洋,而銀角則叫做毫洋或是小洋。
銀角,俗稱小洋或毫洋
-
7 # 北京阜昌典當行
現在,咱們看到清朝或者民國的銀元,都會叫它的俗稱,例如:“大洋”“袁大頭”“孫小頭”等等。袁大頭和孫小頭很容易理解,分別是袁世凱和孫中山的頭像。但是不少人會疑惑“大洋”是什麼意思?在這兒我幫您介紹一下。
其實咱們中國清代末期發行的銀元分為兩種:“大洋”對應的是壹圓銀元;而“小洋”則就是銀角,主要是一角,貳角和伍角等。
明朝時期,百姓大多使用銀錠,銀元寶和銀票,明永樂、宣德年間“鄭和下西洋”,中外之間便開始了海運貿易。晚清鴉片戰爭之後,銀錠使用量逐步變少,中外貿易開始使用外國銀元,這些外國銀元包括:墨西哥的“鷹洋”,西班牙的雙柱“本洋”,英國的“站洋”和法國殖民地(印度支那)的“坐洋”等等。
清政府從1889年左右開始發行“光緒元寶”,因背面有中國龍的團案,俗稱“龍洋”。後來百姓就把面值最大的壹圓大龍洋,稱為“大洋”,把五分,一角,貳角,伍角等銀角小面值的稱為“小洋”。
後來這些名稱也被廣大收藏者和泉友,以及幣商沿用至今,這就是“大洋”這個稱呼的由來。
回覆列表
大洋是清末到民國期間各種流通的“壹圓”型銀幣的統稱,基本屬性是:重量在27克左右,成色在90%左右。主要包括:西班牙本洋、墨西哥鷹洋、法屬印支坐洋、日本龍洋、英國站洋、奧匈帝國“大奶媽”、(清朝)各種龍洋、(民國)大頭、小頭、船洋、漢版等,甚至荷蘭的2.5盾、法國/比利時的5法郎等等,也就是說凡是符合這個規格的都可以認為是大洋(這是當時中國政府放任銀幣自由鑄造、流通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