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768139130
-
2 # 說不了文解不了字
“火葬”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記載,如《墨子》、《荀子》、《列子》均有記載,《墨子·節葬下》記載道:“秦之西有儀渠之國者,其親戚死,聚柴薪而焚之。”儀渠在今甘肅慶陽一帶,這說明早在先秦時代,西北地區已有火葬,並且很流行了。
中原地帶興起火葬的觀念還在佛教傳入之後。佛教在漢朝傳入中國,經過魏晉南北朝的發揚,再到唐時期的鼎盛。隨著信徒的越來越多,自隋唐開始,佛家居士也開始跟風火葬。宗教的力量還是很可怕的!
因為受儒家思想“入土為安”的影響,所以宋太祖於建隆三年下詔禁止火葬:“近代以來,率多火葬,甚愆典禮,自今宜禁之。”然而並沒有什麼用,火葬仍舊流行,朱熹在《朱子文集》卷一十四《跋向伯元遺戒》說:“自佛法入中國,上自朝廷,下達閭巷,治喪禮者,一用其法。”一直到南宋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監登聞鼓院範同上奏,說“方今火葬之慘,日益熾甚”,建議朝廷撥地令貧民葬親。並且隨著理學興盛,火葬才慢慢衰落。!
所以說題主的問題沒有錯,至少在北宋時期火葬還是很流行的,究其原因還是上文提到的宗教,教義洗腦的功能太強大了。
-
3 # 香茗史館
這個說法其實並不準確,事實上早在唐朝至五代時期,火葬之法就已經開始流行了起來,只是這種“流行”乃是相對於之前而言,雖有逐漸流行的趨勢,但仍談不上主流,且無法得到朝廷和士大夫階層的認可。而當時火葬之所以如此流行,主要是由佛教的迅速興盛導致的,另一方面則是由於唐末以來的天下大亂,百姓流離失所所致。
宋朝是否流行火葬對於宋朝時期是否流行火葬,我們其實可以從當時的各種記載中找到蛛絲馬跡,而根據各種記載來看,當時的火葬的確有逐漸流行之趨勢。
△趙匡胤
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年),趙匡胤便曾說“近代以來,遵用夷法,率多火葬”,並於同年三月下旨禁止“近代以來,率多火葬,甚愆典禮,自今宜禁之”。這說明火葬的確有流行的趨勢,且已經引起了上層的重視。
雖然朝廷明令禁止使用火葬,但這種喪葬形式卻並未就此被禁絕,南宋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監登聞鼓院範同便上奏說“方今火葬之慘,日益熾甚”,建議朝廷撥地令貧民葬親,說明此時的火葬仍然極為盛行。
△朱熹
除了朝廷之外,士大夫階層對於火葬的流行同樣持反對意見,朱熹的《朱子文集》中便有“自佛法入中國,上自朝廷,下達閭巷,治喪禮者,一用其法”的記載。
直到理學在民間開始廣泛傳播之後,火葬才逐漸衰落下來,到元明清時期,已經幾不可聞。
火葬為何突然流行了起來對於這個問題,其實從有關宋朝士大夫們的記載中就不難看出,當時朝廷和士大夫們將原因歸咎於佛教的興盛。的確,佛教的興盛的確是形成此現象的重要原因,但我認為自唐末以來的戰亂同樣是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佛教的流行是主要原因
1、佛教的興盛。佛教自漢朝傳入中國以來,到唐朝中期開始達到鼎盛,至此佛教開始進入興盛時期。那麼當時的佛教有多麼興盛呢?杜牧在《江南春》說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由此可見一斑。根據史料記載,北宋時期僅開封的寺院就多達691座,到了南宋時期杭州的寺廟數量同樣多達671座,而其他諸如僧尼廨院、菴舍、佛教道場簡直數不勝數。
△僧尼和居士大多采用火葬方式
承襲婆羅門教思想的佛教的確流行火葬,釋迦牟尼佛住世時,印度便以火葬為正儀,佛涅槃後,舉行荼毗火葬,信徒皆效法之,而僧眾更是跟進。而隨著佛教傳入中國,最初只有僧尼按照教義在去世後採用火葬,但從隋唐時期開始,佛家居士便也開始採用火葬。清朝的印光法師有言“自佛法東來,僧皆火化。而唐宋崇信佛法之高人達士,每用此法。以佛法重神識,唯恐耽著身軀,不得解脫。焚之則知此不是我,而不復耽著。又為誦經唸佛,期證法身”,佛教提倡火葬,乃證明其不重皮囊,如果採用土葬,為空死者執著於其形骸肌膚,以致不能解脫,故以火焚之,則不眷戀而知四大皆空。
由此可見,佛教的大為流行,的確是造成火葬逐漸成為趨勢的主要原因,但這並非從宋朝開始的,而是從隋唐以來便開始流行了。
△戰亂致使百姓流離失所
2、唐末以來的戰亂。唐朝中後期以來,先有安史之亂,後有黃巢之亂,緊接著便是五代十國的混亂時期,連續的戰亂不僅導致了唐朝的滅亡,更給天下百姓招致了滅頂之災。按照傳統觀念,人死之後不僅要入土為安,更要落葉歸根,可是身處亂世當中,活人尚且自顧不暇,百姓流離失所,哪裡還有精力和財力去顧及亡者呢?既然無法採用土葬,那麼在佛教影響之下,以不重肉身而推崇火葬的喪葬方式,恐怕就成為了唯一的選擇。
此外,從南宋時期官員上奏請求朝廷“撥地令貧民葬親”的情況來看,當時百姓還面臨一個極大的問題,那就是由於民間土地兼併嚴重,貧苦百姓並沒有土地用來安葬親人,這也成為了火葬屢禁不止的一種客觀原因。
綜上所述,宋朝時期雖然流行火葬,但這種流行卻是從隋唐到五代時期就已經開始了,只是到宋朝時期達到了頂點而已。而且即使在宋朝,火葬仍然不為朝廷、士大夫,乃至民間普遍接受,只是在佛教影響之下,成為了百姓無奈之中的一種選擇罷了,並非成為主流,否則也不會在理學興盛起來之後便迅速湮滅了。
-
4 # 歷史囧哥
北宋賈同在《禁焚死》稱:火葬的流行,“根其由, 蓋始自桑門之教, 西域置胡俗也。”北宋賈同認為,流行火葬的根源在於“桑門之教”指受佛教的影響,還有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
確實正如賈同所說,佛教、少數民族的習俗對於宋朝流行火葬是有深刻影響的,但還需進一步分析,其背後涉及很多社會、經濟、文化習俗的背景因素。
中國先秦時期,關於火葬的記載多會集中在一些少數民族區域。如:《墨子·節葬下》載:“奏之西,有儀渠之國者(儀渠現在甘肅省慶陽西南一帶),其親屬死,聚柴薪而焚之”;《呂氏春秋》也有:憂其死而不焚“的記敘。在24史中有關中國少數民族實施火葬記載的還有很多,如《北史,突厥傳》、《隋書,真臘傳》、《和平御覽》等都有對於以火焚屍的葬俗。
但是直到唐代以前,火葬的記載大多是高僧較多,百姓幾乎沒有什麼記載案例,到了唐代晚期,宋朝特別南宋期間火葬在民間已非常遍及。其實宋朝時期,上層階級認為火葬不符合儒家倫理,下令禁止,但民間大眾“以火化為便,相習成風,勢難遽革”,當地官吏也只得“姑從其便”。宋代還在城郊樹立焚化院、化人亭之類的專門火化場所。
可以說統治者只是禁止但並沒有強制,不僅如此,據《新五代史》:“自唐失其政,天下乘時,黔斃盜販,衰冕峨巍。”唐末五代,戰亂紛爭,儒道崩離,百姓苦不聊生,費時費力又費錢的土葬百姓已經承擔不了,而此刻火葬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土地、時間、金錢上的壓力,簡捷又快速,到了宋代這種習俗也頗受影響。
綜上所述,從佛教傳播、朝代更迭以及宋朝積貧積弱的社會現象,還有土地矛盾的日漸激烈,窮人更窮,連土地也沒有,又何處安葬屍首?可以說宋朝流行土葬是一系列因素促成的,但在封建倫理道德和國家法律的高壓下,宋元期間各地盛行的火葬之俗到明中葉後漸漸闌珊,但終究並沒有完全清除。
回覆列表
標題有問題,宋朝並不提倡火葬,就連死刑犯都是土葬的,有史可證,今杭州西湖區比比皆是。生之髮膚,受之父母,宋人非常之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