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活著不憋屈
-
2 # 流年往史
西原借款是,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由段祺瑞政府在1917到1918這兩年的時間段內和日本人秘密或公開簽訂的借款事項的總稱,有據可查的借款金額就高達1.45億的日元,段祺瑞透過這些借款加強了皖系軍閥的勢力,但是卻以出賣國家民族利益得來的,可謂是千古罪人。
小日本龜仔不是慈善家,不是無緣無故的出借大量的錢財的,而是隱藏著赤果果的狼子野心。借錢給你可以,但是你要提供擔保物的。於是,段祺瑞就將東北修築鐵路,砍伐森林及探礦採礦的一些列國家主權出賣給了日本人,並承認日本人繼承德華人對山東地區的殖民權。使得日本人進一步的擴大了在華利益,為龜仔日後侵佔東三省埋下了隱患。
後來,隨著段祺瑞軍政府的垮臺,後續的政府也是拆東牆補西牆的艱難度日,對於此借款一概不認。所以借款剩下的1.2億日元的款項沒有償還,成為了死賬,不了了之了。但是,小鬼崽從東北攫取的利益,何止千千萬萬個的“西原借款”。國弱就要受欺負,我們要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國富民強之局面,未來會越來越好,祖國會越來越強大。
-
3 # 戰爭藝術001
西原借款是1917年至1918年間段祺瑞政府和日本政府簽訂的一系列公開和秘密借款的總稱。 因日方經辦人是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寺內正毅摯友西原龜三而得名。
1916年6月袁世凱病逝後,北洋政府由國務總理段祺瑞掌握實權。同年10月日本大隈重信內閣辭職,寺內正毅組閣上臺。寺內內閣調整了日本對華政策,停止支援中國南方革命黨人,轉而支援段祺瑞政府,增加對華經濟援助,力圖維持和擴大日本在華利益。而段祺瑞覺到自己麾下的皖系軍閥不易控制,故需要借款編練效忠自己的軍隊。
從1916年10月開始,寺內正毅多次派其私人幕僚西原龜三來中國秘密訪問,並以日本興業銀行、臺灣銀行、北韓銀行三行的名義與中國交通銀行Quattroporte曹汝霖簽訂了第一批借款500萬日元的合約;之後又有第二次交通銀行借款2000萬日元;有線電信借款2000萬日元;吉會鐵路借款1000萬日元;黑龍江省吉林省金礦森林借款3000萬日元;滿蒙四鐵路借款2000萬日元;山東濟順、徐高二鐵路借款2000萬日元;參戰借款2000萬日元。總共八項借款,合計14500萬日元。貸款的抵押物包括中國山東和東北地區的鐵路、礦產、森林等。
西原借款所得款項,日後用於財政性支出佔65.22%,軍費佔總支出佔25.40%,有效緩解了北京政府財政緊張的局面,當時的財政部官員周叔廉表示,日方對借款的條件並不苛求。1925年廣州國民政府成立後,以“賄選總統之下的北京政府所借的外債,概不負責償還”而停付本息,一筆勾銷了之前的貸款,日方因此血本無歸,日本政府則不得不發行債券以救濟日本興業銀行。對此,日本國內指責西原借款是賣國之舉。
-
4 # 朱志強
1917年至1918年間段祺瑞政府和日本簽訂的一系列公開和秘密借款的總稱。段祺瑞政府透過西原龜三向日本借了一系列款項,其中最大的八次借款總額達1.45億日元,這筆外債就叫“西原借款”。
後因段祺瑞政權垮臺,後續的中國曆屆政府都不承認該借款,因此借款剩下的1.2億日元(不計利息)成為呆賬,沒有還給日本。
-
5 # 小義老師扯歷史
段祺瑞後面的北洋政府拒絕承認西原借款,最終結局是1.2億日元的欠款賴掉了,小日本氣炸了。段祺瑞抵押的東北鐵路和中國有線電報的權力北洋政府也拒絕承認,日本實際上沒有拿到這些涉及中國主權的特權。
但是,正是因為日本在西原借款上吃虧了,沒達到侵佔中國主權的目的,增加了日本對侵佔東北的渴望,加速了侵略步伐。
-
6 # 長安城不良人
917年至1918年間段祺瑞政府和日本簽訂的一系列公開和秘密借款的總稱。 段祺瑞政府透過西原龜三向日本借了一系列款項,其中最大的八次借款總額達1.45億日元,這筆外債就叫"西原借款"。為取得這筆款項,段祺瑞把東北的修築鐵路,砍伐森林和採礦等一系列中國主權,出賣給日本,為日本後來全面侵佔東北埋下隱患。
段祺瑞政府出面辦理借款的為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等。西原借款各項名目、時間、金額、條件如下:
1 . 交通銀行借款, 1917 年1 月20 日簽訂, 500 萬日元,以隴海鐵路債券、中國政府國庫券和中國政府欠交通銀行債權證書為擔保。
2 . 交通銀行借款, 1917 年9 月28 日簽訂, 2000 萬日元,以中國政府國庫債券為擔保。
3 . 有線電報借款, 1918 年4 月30 日簽訂, 2000 萬日元,以中國全國有線電報的一切財產和收入為擔保。
4 . 吉會鐵路籌備借款, 1918 年6 月18 日簽訂, 1000 萬日元, 擔保: 以國庫券按貼現方式辦理。
5 . 吉黑兩省金礦及森林借款, 1918 年8 月2 日簽訂,3000 萬日元, 以吉黑兩省之金礦、國有森林以及上兩項所生屬於政府之收入為擔保。
6 . 滿蒙四鐵路籌備借款, 1918 年9 月28 日簽訂, 2000萬日元, 擔保: 以中國政府國庫券按貼現方式辦理。
7 . 高徐、濟順鐵路籌備借款, 1918 年9 月28 日簽訂,2000 萬日元, 擔保: 以中國政府國庫券按貼現方式辦理。
8 . 參戰借款, 1918 年9 月28 日簽訂, 2000 萬日元, 擔保: 以中國政府國庫券按貼現方式辦理, 到期後以同一條件換髮新券抵換。
上述八項借款總計14500 萬日元。
貸款的後果
1914 年7 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8 月, 日本對德宣戰,派兵侵入中國山東, 至11 月, 奪得了德國在膠州灣和山東的全部權益。1917 年8 月14 日, 段祺瑞政府按照日本的意圖對德、奧宣戰後, 不僅沒有向日本提出歸還山東權益的要求, 反而在西原借款中進一步出賣了山東的權益。1918 年9 月24 日,即中日簽訂高徐、濟順鐵路借款合同的前四天, 日本外務大臣後藤新平照會中國駐日公使章宗祥, 要求中國同意日本駐兵濟南、青島, 同意在經營和管理膠濟鐵路方面日本享有種種特權。實際上是以此作為高徐、濟順鐵路借款的條件。段祺瑞政府為了取得借款, 竟接受了日本的要求。同日, 章宗祥在致後藤的復照中, 把後藤照會所提要求一字不漏地照抄之後, 明確表示: "中國政府對於日本政府上列之提議, 欣然同意。"後來在巴黎和會上, 日本便以此為藉口, 拒不退還山東。
在西原借款中, 段祺瑞政府將東北的吉會鐵路、所謂滿蒙四路和吉林、黑龍江兩省的金礦及森林等以及全國的有線電信的財產和收入, 全部抵押給日本, 使日本獲得了大量的經濟權益並控制了中國的電信事業。日本又在參戰借款的名義下, 派大批顧問鑽進段祺瑞政府, 派出軍官為段祺瑞訓練軍隊, 取得了段祺瑞編練的所謂"參戰軍"的指揮權。
寺內正毅曾得意地說,透過向中國借款,日本所攫取的政治、經濟特權"何止十倍於二十一條"。段祺瑞則利用這一借款,建立起"參戰軍",進一步加強了皖系軍閥的實力。
所以日本並沒有白白虧損這些大量的財富,畢竟從東北所獲得利益比這些借款所得來的借款要多得多。
回覆列表
西原借款是1917年至1918年間段祺瑞政府透過西原龜三向日本借了一系列款項,大概有五億日元,目的是為了鎮壓孫中山領導的“護法運動”,出賣國家利益,使日本獲得了在東北的修鐵路,伐森林等特權,擴大了日本在東北實力,留下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