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打磨慢時光

    一件事情反覆要做很多遍,說明有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的出現,是因為內心有在很大的衝突。

    建議可以找下專業的心理諮詢師進一步瞭解強迫行為出現的根源,從而幫助行為的改變。

    另外可以藉助手機拍照等形式輔助行為消融,比如說總是反覆檢視鎖門情況,就拍張門鎖好的照片,強迫思維出現時就用照片驗證。

  • 2 # 檸檬心理

    您好,我是心理學專業,我來回答。您說的這個現象應該是強迫症的表現。可以去相關機構,醫院的心理科室對自己的強迫症狀進行確定以及程度的判定。一般而言,輕微的強迫症如果對學習生活工作影響不大,可以不必在意。但是如果程度較深,需要採用相關的療法積極配合治療即可。強迫症一般分為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兩種都是屬於焦慮障礙的型別,屬於神經精神疾病,其特點為有意識的強迫和反強迫並存,一些毫無意義、甚至違背自己意願的想法或衝動反反覆覆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雖體驗到這些想法或衝動是來源於自身,極力抵抗,但始終無法控制,二者強烈的衝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慮和痛苦,影響學習工作、人際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強迫症的發病率正在不斷攀升,有研究顯示普通人群中強迫症的終身患病率為1%~2%,約2/3的患者在25歲前發病。強迫症因其起病早、病程遷延等特點,常對患者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造成極大影響,世界衛生組織(WHO)所做的全球疾病調查中發現,強迫症已成為15~44歲中青年人群中造成疾病負擔最重的20種疾病之一。另外患者常出於種種考慮在起病之初未及時就醫,一些怕髒、反覆洗手的患者可能要在症狀嚴重到無法正常生活後才來就診,起病與初次就診間可能相隔十年之久,無形中增加了治療的難度,因此我們應當提高對強迫症的重視,早發現早治療。

    強迫症的病因尚無定論,主要與心理社會、個性、遺傳等因素有關。患者在首次發病時常遭受過一些不良生活事件,如人際關係緊張、婚姻遇到考驗、學習工作受挫等等。強迫症患者個性中或多或少存在追求完美、對自己和他人高標準嚴要求的傾向,有一部分患者病前即有強迫型人格,表現為過分的謹小慎微、責任感過強、希望凡事都能盡善盡美,因而在處理不良生活事件時缺乏彈性,表現得難以適應。患者內心所經歷的矛盾、焦慮最後只能透過強迫性的症狀表達出來。

    另外,近年來大量研究發現強迫症的發病可能存在一定遺傳傾向。

  • 3 # 天空171041

    說句心裡話,我也有同樣的體會!我在網上諮詢過,這種行為應該可以定義為:強迫症!

    生活中的我也有同樣的切身體會,每次自己在做一些事情的時候,總是做完以後都會在心裡非常不放心,勸自己一定要回去,回去看一下,比如出門的時候,門給鎖上了,但是走出那麼一段路,以後還是要回來看一下,看到門的確給鎖上了,這樣才會放心,又比如我們在洗手以後水關上了,但總是不放心,雖然在心裡告訴自己但我們還是會回去看一下!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

    您也有同樣的經歷,如果只是偶爾發生的話,那其實沒啥的!但如果是經常的發生的話,就應該去看看心理醫生了!真的!因為這種心理活動有很多的時候真的影響到了我們的正常生活!

  • 4 # Dora心理安全屋

    1. 在重複做一件事,四五遍甚至更多次的時候,你是什麼樣的感受?腦子裡有怎樣的念頭劃過?

    1)可能性:感到焦慮,「怕自己犯錯」

    比如,我遇到過的中學生,很怕自己把題目做錯,尤其是數學題,因此她在做題的時候會在草稿紙上不斷驗算,甚至在做下一道題的時候還有上一題的演練。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是好呢?

    一件事情我們越過於重視,越難以專注,我們需要把注意力的很大一部分拿來檢核,而不是專心把這件事情做好。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對自己說一些正向的話,也叫正向內言或者積極的心理暗示。比如,「專注,放鬆」,找到自己身體專注、放鬆的狀態,每當發現自己焦慮不安,就可以對自己說,「我剛剛已經做得很好了,我很相信自己,我很相信此時此刻的自己…」等等會對自己有用的話。

    2)可能性:害怕因為不好的結果被指責,自己會有強烈的受挫感或者自責

    每一個人都需要有成就感,感到自信。如果在一件事情上屢屢受挫,要不就調整自己的目標到一個又一個小目標,要不就在另外的事件上找到自己的成就感。

    對自己的這種感覺非常的重要。

    以上這兩種可能性或者類似的其他可能性都是可以透過心理干預或者自我調節去改善的,關鍵是,找到自己在意的或者害怕的到底是什麼,然後去攻克。

    2. 在病理上,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強迫症。心理疾病不能自己給自己貼標籤,而是要嚴肅對待,被正確診斷。

    嚴重的心理疾病包括強迫症,都是在生理上有影響的。強迫症以前很難治療,藥物和行為治療只能改善一部分。

    施華茲發展了一種有效的,以大腦可塑性為基礎的治療。

    一般來說,當我們犯錯時,有三件事情會發生,1)我們會有犯錯的感覺,那種揮之不去的有事情不對勁的感覺;2)我們變得焦慮,焦慮促使我們去改正錯誤;3)當改正了錯誤之後,大腦會自動換擋,使我們可以去想或做下一件事,於是前面犯錯的感覺和焦慮都會消失。

    但是有強迫症的人他的大腦不會自動換擋,讓他可以做下一件事。大腦的換擋功能沒有作用,犯錯的感覺和焦慮會因為一直想而被強化。

    有三個部位跟強迫症有關。1)強迫性行為越厲害,眼眶額葉皮質活化的程度越高。一旦眼眶皮質發射"犯錯感覺"後,它就送訊息到位在皮質深處的扣帶回。2)扣帶回的活化讓我們焦慮,覺得不好的事情要發生了,除非我們馬上改正錯誤。3)負責自動換擋的尾狀核使我們的想法能夠從一件事流到另一件,除非像強迫症的病人一樣,它"卡"住了,變得非常的黏。

    因為尾狀核沒有換擋,眼眶皮質和扣帶回就繼續發射它們的訊號,增加了犯錯的感覺和焦慮。因為這個人已經改正了他的錯誤,所以這些都是假警報。

    大腦重塑治療的過程有兩個關鍵:

    1)在發作時把發生的事情重貼標籤,對自己說,「是的,我現在真的有大問題,但是它不是細菌,而是我的強迫症。」我們要知道大腦的鎖是鎖在三個部位上的,這個標籤使他抽離偏執的內容,跳出來看這件事,觀察但不捲入。

    2)重新聚焦到一個正向的、有意義,可能帶來快樂的行為上。只要一發現自己的強迫症又發作了,就要馬上將注意力轉移到新的目標上。去做某一件事,用人為的方式換擋。

    施華茲發現在強迫這件事上,你的感受並不重要,實際怎麼做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治療的目標是當強迫症症狀出現時,立刻轉到新的活動上15到30分鐘。假如你可以抵抗那麼久的話,任何花在抵抗舊行為的時間都是值得的,即使只有幾分鐘。在這個過程中,大腦就已經在重塑。

    祝好。

  • 5 # 心理康復

    這樣一般有點強迫,可以做第一次,第二次是認真集中注意力,就結束。告訴自己,再出現什麼就順其自然,不管了。出錯也認了。

  • 6 # 劉搏

    做四五遍的這個事情,其實並不是你心裡邊兒爭爭在真正擔心的這個事情,你真正擔心的事情是你是就是導致你做四五遍事情的,這個是心理問題。其實你真的是夜深人靜的時候想考慮考慮自己。為什麼是這樣子?把心裡邊兒最深底的,最深最深處的那個傷疤自己揭開,治癒評。你這個平常這種心理心理問題啊做事情四五遍這個怕做不好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想想以前是不是有些事情在你的心裡邊兒種下陰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七年級學生家長如何指導孩子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