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借我三分鐘邱明速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

    【評述】林放,魯華人。易,和易,平靜溫和的意思。戚,悲傷的意思。

    禮之本是仁,仁的具體實施是禮。禮放在現在就說法律、制度。法律與制度的本質不是為了限制人,而是為了勸人向善。法律不就說如此嗎?法律若是不是從仁為出發點,也就會導致人去觸犯。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制度執行不下去的原因。所以要想制度徹徹底底的執行下去,就必須從禮(仁、良知)出發。

    就說句子中的“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來說,儉約、儉樸就是人性,如果一個地方、一個國家出現攀比之風,其實意味著這個國家貧富差距嚴重,那這個國家的民眾幸福指數極低,對國家來說,不見得是好事。“禮,與其奢也,寧儉。”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這一點在現在其實也在做,就說這幾年,國家規定各級幹部領導辦公室的面積一樣。試問一個縣級領導幹部辦公室面積大於部級、國家級幹部的辦公室面積這是不是一種資源浪費?如果是浪費,對國家、對所在地的人民,有什麼好處?除了欠一堆債務,沒有任何好處。至於“喪,與其易也,甯戚。”就更容易理解,親人、朋友有人過世,悲傷是必然的(這是人的本性),所以禮的制定,就不能要求人要平和,要快樂才對,這於人的本性不符。

    所以,制定禮(規則、制度、法律)必須從人的本性入手。不然,縱然制定出來了,也執行不了

  • 2 # 龍門村夫

    禮是儒家思想體系中的一個重要概念。《論語》通篇都在講“禮”。那麼,“禮”到底是什麼?

    孔子周遊列國回魯後,刪詩書、定禮樂,《禮》最終成為孔子學院的重要課程之一。《孔子家語·弟子行》記載,衛將軍文子問於子貢曰:“吾聞孔子之施教也,先之以詩書,而道之以孝悌,說之以仁義,觀之以禮樂,然後成之以文德。”

    在《孔子家語·問禮》篇,哀公問禮,孔子講了禮的重要意義。孔子首先說明了禮在事天地之神、辨尊卑之位、別親疏與萬民同利等方面的作用,同時批評現實好利無厭、淫行荒怠、禁錮人民、虐殺刑誅等非禮治現象。孔子說:“民之所以生者,禮為大。非禮則無以節事天地之神焉,非禮則無以辨君臣上下長幼之位焉,非禮則無以別男女父子兄弟婚姻親族疏數之交焉。是故君子此之為尊敬,然後以其所能教順百姓,不廢其會節。既有成事,而後治其文章黼黻,以別尊卑上下之等。”

    在《孔子家語·論禮》篇,再一次記載了孔子對禮的一些重要見解,如什麼是禮,怎樣做才符合禮,並具體地論述了禮的功用:“郊社之禮,所以仁鬼神也;禘嘗之禮,所以仁昭穆也;饋奠之禮,所以仁死喪也;射饗之禮,所以仁鄉黨也;食饗之禮,所以仁賓客也。”孔子認為,“治國而無禮,譬猶瞽之無相,倀倀乎何所之?譬猶終夜有求於幽室之中,非燭何以見?故無禮則手足無所措,耳目無所加,進退揖讓無所制”。

    關於儒家《禮》的教材,後世儒家以“三禮”為之,即《周禮》、《儀禮》、《禮記》,而以《周禮》為首。《周禮》記載周王朝及各諸侯國官制及制度,分六篇,包括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儀禮》一書的內容主要是冠、昏、喪、祭、朝、聘、燕享等等典禮的詳細儀式,主要闡述春秋戰國時期士大夫階層的禮儀。《禮記》的內容主要是記載和論述先秦的禮制、禮意,解釋《儀禮》,記錄孔子和弟子等的問答,記述修身做人的準則。

    但《周禮》直至兩漢之間才出現,或真或偽尚有爭論;《禮記》則是更晚的事,主要是儒家後學的學禮筆記。同時,從《論語》以及其他先秦史籍、《孔子家語》的記載來看,孔子講禮,主要講述郊社、禘嘗、饋奠、射饗、食饗等禮儀。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孔子所刪定之“禮”,即為《禮儀》;所講之禮,即為冠、昏、喪、祭、朝、聘、燕享等禮儀。

    關於禮的作用,有若曾經有過論述,他說:“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1·12)(《和為貴》)而孔子在《孔子家語》中關於禮的意義、功能等具體論述,鑑於《孔子家語》的真偽亦存有爭論,因此,可以認為不是孔子說的。

    今天,一個叫林放的人請教孔子什麼是禮的本質。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 (《論語·八佾》3·4)

    林放是什麼人,歷史沒有記載。有一天,林放向孔子請教禮的根本是什麼。孔子先肯定說:“你問的這個問題意義重大啊!”然後說:“就禮節儀式的一般情況而言,與其奢侈,不如節儉;就喪事而言,與其儀式上治辦周備,不如內心真正哀傷。”

    易,辦理,治辦,指有關喪葬的禮節儀式辦理得很周到。《禮記·檀弓上》的記載可以證明。子路曰:“吾聞諸夫子:喪禮,與其哀不足而禮有餘也,不若禮不足而哀有餘也。祭禮,與其敬不足而禮有餘也,不若禮不足而敬有餘。”

    林放問禮的根本究竟是什麼,孔子似乎沒有正面回答他的問題,但我們細細體會孔子的話,可以感覺孔子回答這個問題的巧妙。孔子的意思,我們成天在宣揚禮,但禮節儀式只是表達禮的一種形式,其根本,不在形式而重在內心。也就是說,遵守禮,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更重要的是要從內心和感情上體悟禮的根本,符合禮的要求;在一些情況下,之所以要強調禮的儀式,首先是去引導民眾從表面上遵守禮,然後再經過長時間的浸淫,內化於心外化於形,到那個時候,即使不再強調形式,人們也會按禮的要求去做了。

    新事物的普及、新制度的推行總是這樣。最初,人們可能不願、不想去接受,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制性要求,也就慢慢接受並篤定地遵守了。從商鞅的變法,到改朝換代的易服易俗,到現在各種不良風氣的糾正,無不如此。

    心的改變才是真正的改變。

  • 3 # 逆襲的諸行無常

    這是《論語.八佾篇》的一章。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

    林放,字子丘,春秋時期魯華人,比干27世孫。有說法認為林放是孔子弟子,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但孔門七十二賢的名單中也有出入,無法判定。林放在周敬王時擔任過魯國的大夫,拜為太傅。從祀孔聖廟西廡首座,在許多地方的孔廟中,都立有林放的牌位。

    “禮之本”,朱熹的《論語集註》中關於林放為什麼會問這個問題,是這樣註釋的,“見世之為禮者,專事繁文,而疑其本之不在是也,故以為問”。也就是說當時已經出現了過多的流於形式的禮儀,過多的注重繁文縟節,林放則認為禮的本質不應該是這種表面文章,故有此一問。

    “易”,治理的意思,這裡指有關喪葬的禮節儀式辦理得很周到。還有一種看法認為這裡應該是謙和、平易的意思。

    本章的譯文是這樣的,林放問什麼是禮的本質,孔子說:“你問的這個問題意義重大啊!禮,與其求形式上的奢華,不如節儉;喪事,與其求儀式上的周全,不如內心真正悲哀。”

    從禮的實質而言,應該重內容而輕形式。也只是說內容比形式重要,並沒有說可以不管形式了。朱熹在《論語集註》中就有這樣的論述,“禮貴得中,奢、易則過於文,儉、戚則不及而質,二者皆未合禮。然凡物之理,必先有質而後有文,則質乃禮之本也。”意思就是說禮的內容與形式得當才是符合要求的,奢和易都是過於注重形式,而儉和戚則是另外一個極端,兩個極端都不符合禮的要求,事物都是先有內容而後有形式的,故內容才是禮的根本。當今社會與孔子的時代相比,雖然過去了2000餘年,但形式主義在很多地方依然大行其道,需要認真反思一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宮六院七十二妃最早出自哪個朝代,或者是哪些典籍可以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