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妙公印
-
2 # 諸葛小豬44742021
說秦國亡於律法嚴苛是不正確的,為何秦華人上百年都能遵守秦國律法,而六華人卻不能遵守?秦國亡國原因有很多,其一、秦國的軍政制度,在沒有戰功可立的情況下會迅速奔潰;其二、滅楚之戰消耗了秦國大量生力軍,導致出現了人口不足;其三、鎮守北疆及開拓南越動用了大量軍力,導致撲滅叛亂之時無兵可用;其四、滅六國之後,六國殘餘貴族勢力並未被清除乾淨;其五、秦始皇死於巡視途中,李斯和趙高勾結串改遺詔,逼死扶蘇、蒙恬,後李斯亦被誅殺,導致政令混亂;其六、郡縣制損害了封分制階層的利益。指責秦國暴政的是漢朝立國需要,秦國若是不暴苛,如何體現漢朝的正統與寬仁。歷史向來都是勝利者書寫的。
-
3 # 棍哥觀史
本來法治思想在戰國時期是一個很好的提升國家實力的思想基礎,但到了大一統時,就不在適合繼續推行,為什麼這麼說呢?
以秦國為例,商鞅變法提倡了法治思想,且立即實施,因侵害王公貴族的利益而被車裂,商鞅的死是必然的,因為秦國的強大必須走變法這條路,無非是商鞅敢於提出來,所以該變法還是要表達,商鞅做個替死鬼就行了。
言歸正傳,變法的核心也是以法立國,王公貴族範法與庶民同罪。這奠定了秦國的基調,以此為根本,才能推動土地改革,軍隊改革,經濟改革,讓國家富強有足夠的法制支撐。所以秦國能迅速強大起來以統一天下。
但統一後的局面是連年的兼併戰爭,人民剛經受過戰亂的侵擾,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幫助人民恢復生產,建設家園,大搞民生事業,也可以說此時最應該推行老子的“無為而治”的思想,不僅有利於各華人民的適應性,還有利於大一統國家的穩定性,而秦國統一後依然以法治立國,這就加強了底層民眾的不滿,且不說什麼焚書坑儒,整個國家形成了一種連坐的法律體系,讓作手恢復生產的底層人民陷入白色恐怖之中。這個也是法治思想最可怕的。
想想漢武帝為何要“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因為大一統的國家裡,法治思想不適合,且不科學。
-
4 # 鋒點1
皇帝是二貨,寵信趙高。趙高這種人,只圖哄主子舒服,保自己的位子,排斥真正的大臣。然而他最愛的還是自己。為了保自己榮華富貴,不惜殺掉二世,以便向未來的新主子邀功。稍微讀點歷史就會發現,每個掛掉老大身邊,都有類似趙高這樣的人。正所謂,不知奉承者,以爾為玩戲。
-
5 # 歷史清單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結束了長期的諸侯割據局面,建立了一個以咸陽為首都的幅員遼闊的國家。秦王嬴政兼採傳說中三皇五帝的尊號,宣佈自己為這個國家的第一個皇帝,後世子孫代代相承,遞稱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乃至萬世皇帝,廢除諡號,規定皇帝自稱曰“朕”,並制定了一套尊君抑臣的朝儀和文書制度。
在位期間,統一國家的文字和貨幣,規定了國家統一的匯率。修建萬里長城,抵禦匈奴;讓很多少數民族俯首稱臣,在一定意義上完成對中國的統一。但是事實上強大的秦國只存在十五年就被滅了,那麼依靠依法治國強大的秦國最後為何會滅亡呢?
首先秦國是透過嚴格法律來一點點發家的,這一點不容置疑。這裡需要提及到一個人,那就是商鞅。作為秦國的改革家,他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法律。商鞅變法時無論是獎賞還是刑罰,秦國都是要嚴格按照法律來執行的。可以說秦國的法律特別的血腥,特別的嚴格,嚴格到什麼地步呢?只要是觸犯法律,即使你是太子,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秦國太子嬴駟就是如此。而秦國依靠嚴格的法律也是一點點強大了起來。
但是秦始皇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那就是他認為百姓被奴役太久,早就沒了反抗之心,國家只要有嚴格的法律,一切都還是自己的。統治者殘暴不仁,國家毫無安寧。所以他用武力征收全國的人去修建長城,全國三分之一的人都在修建長城,百姓家裡面只有女人和孩子,土地無人看管,莊稼也是顆粒無收,簡直是民不聊生。
然後就是焚書坑儒,不僅損失了無數珍貴的文獻,更是讓很多的儒家文人受到迫害。國家是需要法律,但是要知道法家是強國之策,但是儒家才是治國之道。可是秦始皇不管這些,他還是認為強大的武力能夠鎮壓這些“愚民”。但是卻不知道百姓的心卻是無法鎮壓。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世,一代始皇就此隕落,代替他的卻是狗屁不會的秦二世胡亥。這個時候的秦國已經是破爛不堪了,但是被架空的秦二世卻是聽從趙高的話,對百姓更加的壓榨。所有的民怨沸騰後,隨著陳勝吳廣的起義,一下子炸開了鍋,整個國家都不安寧了。一次次的鎮壓卻是絲毫沒有作用,秦國大勢已去。由於秦國錯誤的指揮,公元前206年,秦國滅亡。
秦始皇雖然善於征戰,確實不懂治國之道,不諳君王之舉。秦國毀在的不是起義軍的頭上,也不是百姓的手裡,相反是毀在了秦始皇自己的手裡。一代大國就此隕落,新的朝代冉冉升起。
-
6 # 懷疑探索者
因為老百姓不希望這樣的秦國繼續存在,秦國也缺乏一個有能耐的人壓制住六國貴族勢力。
秦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帝國,名氣很大,但是名聲不好。雖然秦國也有一些有益於歷史進步的行政措施,比如郡縣制,統一文字和度量等等 但是在當時,秦國不能讓老百姓過上舒心的日子。總體來說,如果要形容秦國,可以稱之為“特務國家”。秦始皇嬴政和他的大臣都是法家信徒,信奉“性本惡”。他們有一個信念,就是天下的人都不是好人,皇帝時時刻刻處於被壞人包圍之中。所以,必須用嚴刑峻法和繁重的勞役去鞭打他們,讓他們精疲力盡,這樣就沒有精力起來幹壞事。還要建立告密制度,讓“壞人”們發生內訌。如此,大秦帝國就江山永固了。
為此,秦國變成了一個到處恐怖氣氛的國家,盛行的是告密之風,讓人人成為特務。夫妻,父子,婆媳,上下級之間,大家都喜歡告密。很多家庭居然出現了婆婆不敢對媳婦大聲說話的荒唐局面。這樣把人性扭曲,禮義廉恥已經蕩然無存。你說,你喜歡這樣的秦國嗎?為了鞭打天下,疲憊其民,以殘酷的刑法驅使臣民,僅僅誤了一天,就要把去守衛長城的兵卒全部處斬,陳勝吳廣能不造反嗎?秦始皇活著的時候,他畢竟是創業者,威信高,所以還能壓制不滿。等他一死,胡亥有什麼能力?所以,秦國的短命是必然的。
-
7 # 竹子學學
這個問題很好。秦朝亡國的原因,不是一句律法嚴苛可以概括,更重要的原因是秦朝只完成了軍事上的統一,而沒有完成文化上的統一。秦法與原六國的文化習俗尤其是楚地的習俗發生了激烈的衝突才是秦亡國的深層原因。推薦你去看北大陳蘇鎮教授所著《〈春秋〉與“漢道” 兩漢政治與政治文化研究》,裡面有詳細且十分精彩的論述,簡單的說
(一)關於反秦暴動,秦末戰亂中頗為流行的一句鼓動反秦的口號是“天下苦秦”,聽上去是當時天下人多數憎恨秦朝的統治,但事實是楚人是反秦的主力,反秦最激烈;齊、趙、燕、韓、魏等地也暴發了反秦戰爭,但其激烈程度遠不如楚,與秦仇恨最大的趙人,更多的心思放在爭權奪利,爾虞我詐而不是滅秦上。秦人對這場反秦戰爭的反應十分冷淡,在反秦戰爭中站在了秦朝一邊。甚至當關東諸侯入關亡秦時,秦軍將領多有降者,而下層吏卒卻多不願降。
(二)關於楚人反秦最激烈的原因,與其說是秦法嚴苛,不如說是秦法與楚俗之間的矛盾激烈。楚人苦秦的賦稅力役,是因為楚地距秦遙遠,算上路上的成本,其實際要付出的成本要遠大於關中的秦人。風俗方面,楚人尚武,好私鬥,而這是秦法禁止的;秦鼓勵耕織,而楚人不務本業,也就是不喜好耕作,如此等等。其他六國也有類似情況,矛盾的累積,最終造成了秦末的暴動和秦亡。
-
8 # 賽麥大弘
對秦法絕不能用“嚴苛”這簡單的去認為,我們誰都沒有見過秦法是什麼樣子,傳下來關於秦的事情太少了,我們看到的都是經過後世加工過的,特別是漢朝黑的太嚴重。我認為,只不過是秦國依法治國,法不容情,遵從的是法家思想,於後世儒家思想不同而已。
-
9 # 一斤包子
秦在商鞅變法後逐漸強盛從而滅掉六國,可以說是嚐到了甜頭。而法家之嚴苛我覺得適用於創業階段,而守成階段則沒有儒家的中庸好使。
-
10 # 老豆224876384
治亂國用重典,在亂世時可用,但秦在統一天下後,繼續用戰爭的方法來治民就不妥了這是其一,
二:重賦稅,民不不堪負重,就形成利益矛盾,這是不可調和的。
三:奸臣當道,瞞上欺下,官迫民反,民不得不反。
四,復仇心理上升,故能一呼百應,這樣一個統治集團不忘才怪…
-
11 # 山堅海闊
這個問題問的有問題,商鞅變法到秦國滅亡一百五十年而不是十五年。荀子入秦大讚秦國官吏勤勉政通人和,只是感嘆無儒家之美政。那麼從荀子入秦到秦國滅亡,這裡面五十年。儒家為什麼在之前不說嚴苛律法還大讚?為什麼荀子從接受法家一些觀點,培養學生入秦應該是不到五十年滅亡了?真的是嚴苛律法的問題嗎?那麼為什麼漢隨秦制?沒人罵漢朝嚴苛律法呢?班固說王莽的錯誤類似與秦始皇,為什麼?法律出了問題為什麼都有儒家的身影?這又是怎麼回事?儒家愛文過飾非是不是這裡面有什麼不為世人知道的東西?
回覆列表
人民尊紀守法,到現再還活得好好的,人民守的是易變革新之法,帝王玩的是人管人的弄權之法,豈有不死之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