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走遍中國的利哥

    土木堡之變是有明一朝最屈辱的一段歷史: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太師也先率部入侵大明,明英宗朱祁鎮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御駕親證。且軍政事務由王振專準,途中數次改變行軍路線,士兵疲憊不堪。兵部尚書鄺埜等一再要求退入居庸關,而王振一意孤行繞道經過他的家鄉蔚州(今河北蔚縣),終於後勤不續退至土木堡。疲憊不堪,意志渙散的明軍被瓦剌軍一舉掩殺,明英宗朱祁鎮被俘,王振於亂軍中被殺。史稱“土木堡之變”。

  • 2 # 利劍5841

    王振號稱明朝第一代專權宦官,他的老家在今天的河北蔚縣,此人青少年時期讀過一些經書,略有文采,也參加過大明朝的全國統一考試,無奈能力有限,就是當不上舉人老爺。最後一咬牙、一跺腳,便選擇了另一條可以走向成功的捷徑——自閹入宮。

    入了皇宮以後,王振童鞋發現自己如魚得水,善於伺察人意的他把主子伺候的舒舒服服,並且得到了皇帝的喜愛,於是皇帝就把他派到了皇太子身邊,後來皇太子當上了皇帝,也就是英宗,此時的王振深得皇上喜愛,皇上在好多朝廷大事上也都聽王振的,還叫他王先生。於是王先生感覺自己建功立業,名垂青史的時機到來了,慫恿英宗組織了20萬大軍去打蒙古人。

    王先生自以為自己人多,肯定能打贏,其實他哪懂得什麼軍事指揮,糧草沒備好就匆匆忙忙上路,到了前線又膽小得不敢打了,就開始往回撤退,此時的軍隊已經被他折磨的疲憊不堪,可此時,王大人又慫恿皇上帶大軍從自己的家鄉過,以便向自己的鄉親們顯擺顯擺,一路上又數次改變行軍路線,不聽良臣進諫,愣是把大軍帶到了土木堡這個高地,連個水源都木有。

    就在此時,這20萬疲敝之卒遇上了蒙古的數萬鐵騎,明朝歷史上最不堪的一幕出現了,20萬大軍全軍覆沒,文武大臣死傷無數 ,連皇帝都被俘虜了。當然王先生也結束了他的職業太監生涯,死於亂軍之中,這就是有名的土木堡之變。

  • 3 # 尹禾

    謝邀,可以歸納為一個問題,明軍由蔚州方向轉至土木堡,是否是因為王振想要率軍回到家鄉耀武揚威。可以肯定的是,明軍擬定的原定撤軍方案,正是經過蔚州返京,原因便是王振的家鄉在蔚州,並且王振也對外宣稱「皇上是為駕幸老奴府第」,然而在即將到達蔚州的時候,明軍探得也先部在南側有活動跡象,於是大軍緊急向北行軍,改走宣府和土木堡路線,由居庸關入京。

    在這一點上我相信並不一定是王振的教唆,主要責任也不能由王振一人承擔,因為這只是對外的說法,而且我們都知道後期朱祁鎮透過奪門之變又重新掌權,那麼他就絕對不允許正史中自己有決策性的錯誤,被矇蔽是一回事,但是如果是因為自己無能導致的奇恥大辱,那就太難看了。

    我們來分析一下土木堡之變全過程,看一看當時的戰略形式,就可以得出相對科學的結論:土木堡之變是戰略失誤導致的,那麼罪魁禍首一定是決策者。

    慌亂出行

    7月17日,英宗皇帝、王振與扈從的文武大臣率數十萬大軍從北京出發,兒戲般的地開始了親征。由於準備極不充分,一路之上,“士兵乏糧,殭屍滿路”,沒等作戰便開始嚴重減員,扈從文武紛紛上書勸止前行,均被王振呵斥。

    未戰先退

    8月初一,英宗的親征軍抵達大同,也先得知明英宗大軍趕來,於是佯裝撤退,引誘明軍深入,打算一舉將其消滅。這時,太監郭敬趕到,報告了明軍慘敗的訊息,明英宗嚇破了膽子,打算撤退會回京。

    最初明英宗率軍直趨大同,很可能認為瓦剌軍隊主力在大同以北。其實當時瓦剌的遊牧區域,西達東勝,東至陽和,北逾陰山,南抵長城,其部下阿剌知院部更在偏東一帶。而夏季也先往往牧於偏東一帶。正統十四年夏瓦剌剛剛東征女真歸來,所居應更偏東。土木之變前瓦剌從陽和、獨石兩個方向入侵,就說明瓦剌主力已在大同東北、宣府西北。

    路線選擇

    這時,撤退路線有兩條,北路和南路,北路極易遭到瓦剌軍隊的側面攻擊,非常危險,所以明英宗選擇了路途較遠的南路,也就是我們之前提到的蔚州路線,其實這是為了規避敵人而選擇的撤退路線,在這種逃跑時機之下,是還能有心思回到家裡炫耀呢?那豈不是丟人丟到家裡了。

    在南線撤退的途中,明英宗始終沒有得到獨石兵潰,阿剌知院已經殺到居庸關城下,並且等待多日的訊息。所以率大軍北上,直趨居庸關。也先見到明軍撤退,率軍3萬追殺過來,尾隨明軍。這才是行軍路線變更的根本原因。

    指揮混亂

    就這樣,幾十萬大軍在明英宗、王振胡亂的指揮下越來越混亂,士兵疲弊不堪。8月初十到達宣府時,也先兵馬追到,恭順侯吳克忠任殿軍抵禦,兵敗戰死。之後成國公朱勇、永順伯薛綬率4萬人出戰。結果又被包圍全殲。

    土木被圍

    8月14日,英宗大軍到達土木堡,這裡僅離懷來20裡,但是前方的懷來已經被蒙古軍佔領。次日,也先率軍趕到,為了爭取時間,他身邊只有先頭部隊2萬騎兵,但仍然迅速佔據桑乾河,阿剌知院的數萬騎兵也全部趕來支援,埋伏於附近,將明軍包圍。

    明軍雖然無能,但畢竟人數眾多,也先知道強攻無法取勝,於是主動派遣使節談和,騙得英宗將營中所帶金銀珠寶交出,便偽裝撤退。

    看到也先準備解圍,王振斷然下令全軍立即開拔。在這樣的命令下,明軍行列大亂,士兵爭先奔逃。一直等待這一刻的也先立即集結騎兵四面突擊,蹂陣而入。

    於是明軍大潰敗,損失過半。明英宗被俘,這著名的“土木之變”。

  • 4 # 歷史的追憶

    王振,明朝河北蔚縣人,做過教官,認為中舉人、考進士這條路對他而言有些太難了。於是自閹入宮。是明朝第一代專權太監。

    王振是這土木堡之變的罪魁禍首嗎?世人給王振定了“三宗罪”:1、逼脅英宗御駕親征;2、擅自繞道耽誤行軍時間;3、停滯不走為了私人財產。如果說這次親征是王振逼脅英宗,那麼他的動機又是什麼呢?

    元朝滅亡之後,蒙古向北分裂為兀良哈、韃靼和瓦剌三部,其三部也是內訌不已、紛爭不斷。明正統十四年二月,瓦剌部落首領也先遣使2000餘人貢馬,嚮明朝政府邀賞,由於王振不肯多給賞賜並減去馬價的五分之四,沒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就製造釁端。遂於這年七月,統率各部,分四路大舉向內地騷擾。朱祁鎮好大喜功,昏庸腐朽,宦官王振掌軍政大權,不顧朝中大臣如兵部侍郎于謙等人反對,鼓勵英宗御駕親征。 不接受大臣們的正確建議,御駕親征是英宗自己決策的結果,是當時的戰爭形勢所迫使。

    明朝體制,京軍三大營只能由皇帝親自率領,這是明朝軍事制度的必然;英宗想親率大軍征討瓦剌,御駕親征卻又不能無功而返,但其軍事決策失敗;不鎮守宣府(今宣化)、猶豫不決、行動遲緩,又沒有及時佔領懷來城;路上又不斷的尋找瓦剌誘使其與之決戰;答應與瓦剌議和,輕易聽信敵軍,致使明朝大軍潰不可擊;而這次大軍出征的統帥是英宗朱祁鎮,這些說明,土木堡之變的主要責任人是明英宗朱祁鎮。

    綜上所述,主觀上來說,土木堡慘劇的發生是明英宗朱祁鎮的決策失誤,而又被王振擅權、隔離大臣有直接關係,王振又在行軍途中不斷的為英宗打圓場,助長失誤事件的發生。朱祁鎮有御駕親征的權力,但卻沒有御駕親征的能力,後人將這次軍事行動的失敗都歸結於太監王振的身上,是因為受中國傳統帝制觀念的影響,因為後人多數都會是專制體制皇權的捍衛者,他們的觀念和思維方式都是偏愛於皇家正統。而對於王振來說,只能承載越來越多的千載惡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