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系旅法師
-
2 # 青史回聲
要我說,清末新政完全就是滿清政府垂死掙扎的表現。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因這年是庚子年,所以也稱“庚子事變”。在這場事變中,慈禧太后率光緒帝以及王公大臣倉惶出逃,北京城自然也就被八國聯軍所侵佔。後來在八國聯軍的施壓下,慈禧不得不答應接受八國聯軍的《辛丑條約》,談判人正是李鴻章,這是李鴻章第二次為清政府“擦屁股”,距離上次簽訂屈辱條約《馬關條約》,僅僅六年。
因《辛丑條約》的簽訂給中國造成影響巨大,於是朝中保守派主動要求進行變法。三年前正是他們打壓了維新派,讓戊戌變法付之東流;三年後還是他們,主動要求朝廷新政變法。這也真是諷刺!
在慈禧太后的默許下,清政府進行了改革,改革內容差不多和戊戌變法相似,不過範圍更廣,深度也更深,還涉及到廢除兩千多年的科舉制度。
咋一看,好像清政府要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可是這只不過是清政府為了維護他們的封建統治,而搞得最後一塊“遮羞布”而已。既然要改革,肯定需要有人配合吧,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地方上大多數官員都採取敷衍的態度,再加上改革政策“支離”和“拖沓”,這場新政能夠取得多大的進展。
雖如此,清末新政也帶來了一些積極的影響,比如在經濟上,推動了自由經濟的發展。在我看來,清末新政最大的成就就是增加了經濟自由,鼓勵那些商人辦新式工商、交通和金融企業,一律實行批准。
其次在政府機構上,也跟西方國家看起。除了將總理衙門改成外務部外,還增設了學部、民政部、度支部、陸軍部等一些西式化部門。大體上屬於半新半舊。
最後,使軍隊近代化。在八國聯軍侵華前,清朝軍隊都是封建制軍隊,而清末新政建立起了新式陸軍,這是中國軍事近代化的重要進步。
當然了,也帶來許多消極影響。增加了人民的負擔,也給西方列強在中國輸出資本創造了方便條件,更加重了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程度。
雖然清末新政是清政府為了強化其封建統治,鞏固他們的封建統治,但也不能否認這是一場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運動。
-
3 # 歷史學習之窗
清末新政開始於1901年,這場改革是清政府在內外交困的局面下進行的改革。因此,史學界在以往對其評價並不高,認為這是清政府在做一件自欺欺人的事情。但近年來,隨著史學研究的深入,對清末新政的評價也在發生著一些變化,結合這些研究,本人談以下幾點認識:
一、清末新政是清政府最具誠意的一次改革。
晚清以來,清政府共進行過三次改革,第一次為洋務運動,僅從經濟上的狹小部分學習西方;第二次是戊戌變法,雖有資產階級的參與,使它帶有了資產階級改革的色彩,但其本質仍然是統治集團內部的爭權奪利的鬥爭;第三次則是清末新政,這次改革算是清政府最具誠意的一次改革了。
首先,這次改革得到了清政府的實權掌控者慈溪太后的默許和支援。 有最高統治者的支援,意味著清政府從上至下,都達成了共識,因此,改革的推行,也就具有了其以前改革完全不同的意義。
其次,改革的內容涉及到各個方面,與當年戊戌變法的內容很大程度上有著相似之處。在經濟上,鼓勵發展工商業;在軍事上,大力編練新軍;在文化教育上,廢除科舉制度,創辦新式學堂和派遣留學生;在政治上,裁汰冗員,精簡機構,並於1907年以後進行預備立憲,頒佈《欽定憲法大綱》實行君主立憲制等等。由此可見其改革範圍廣泛,同時,能從政治制度上進行改革,也表明了其改革的決心和誠意。
二、清末新政是中國近代化程序中的催化劑。
在以往的近代化改革中,僅僅圍繞著經濟的近代化在展開,戊戌變法中雖轟轟烈烈的提出進行政治改革,但臨到百日維新時,對政治上進行民主化的蹤影卻消失的無影無蹤。所以,清政府在清末新政中能在政治上推行憲政,本身就是政府的一大進步,對於中國後來政治的民主化程序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起到了加速專制制度滅亡的作用。
在改革中,提倡工商業,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在中國,民間始終是以政府的政策導向作為發展基礎的。在中國古代,長期重農抑商政策下,商品經濟的資本主義萌芽很難發展成為現代的資本主義經濟。正是洋務運動的開展和1895年甲午戰後清政府政策走向的變化,才促成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初步發展。而清末新政中進一步提倡發展工商業,使得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吃下了定心丸,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勢頭勢不可擋,經濟的近代化步伐加快。
清末新政中派遣了大量留學生到日本留學。中國學生到了日本之後,眼界大開,很快就接受了新的思想洗禮。同時,對照日本,他們愈加發現祖國的落後,產生了強烈的改造國家的願望,他們翻譯書籍,創辦雜誌,用學到的先進思想啟蒙國民,促進了思想上的近代化。
三、清末新政是清政府自掘墳墓的改革
這次改革,雖有著種種進步的作用,但它是清政府自掘墳墓的一次改革。
首先,它編練的新軍,後來成為辛亥革命的主力,正是新軍為主力,發起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二百多年的統治,袁世凱也用新軍迫使了溥儀退位,正式埋葬了清王朝;
其次,改革中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隊伍進一步壯大,為清政府的滅亡準備了經濟基礎和階級基礎;派遣的留學生也成為革命思想傳播的主力軍;
第三,政治的改革使清政府內部勢力進一步分化。權力的分配不均,使得很多的舊官僚和立憲派投機革命;
第四,改革中的各項開支陡然增大,清政府想法設法向民眾收取,這進一步加劇了政府與民眾之間的矛盾。
如果這場改革在四十年前進行,或許,清政府能夠像日本一樣,打造出一個亞洲強國來,只可惜,這時候的改革已經是在清政府行將就木的形勢下進行的,因而,這也就不可能再有它預設的成果了。這就是現實的殘酷性,機遇一旦喪失,就不可能再重來。想來,清王朝的統治者一定追悔莫及,可後悔又能有什麼用呢?
回覆列表
治標不治本罷了。
其實到了明清時期,封建制度已經在我們這到了巔峰,白話點講,就是統治者的封建統治術已經爐火純青,這樣的王朝很難被一兩次起義或者幾次政變摧毀。
清朝在第二次鴉片戰爭被攻入首都,這樣還能堅挺半個世紀,太平天國、捻軍以及革命黨的多次起義都撲滅了。
但是不光是清朝落伍,是整個封建時代結束了啊,所以清朝必須依靠自上而下的內部轉型才能續命。
但是第一條是必須滿足滿清貴族的利益,利益代表就是皇帝,也就是說皇帝必須存在。
那麼就只有英、德、日三國可學。
日本人,那是全盤西化,狠的一比,清朝這點完全做不到,莫說八旗子弟,你讓老儒生都接受不了。
英華人,那是君主立憲,君主只有象徵性,而這個清朝的封建殘餘是相反的,中樞的滿清貴族不可能讓平民和地方勳貴和他們分享一樣的權力,更不可能讓貴族合法性所在的皇帝(太后)喪失權力成為橡皮圖章。
德華人的皇帝有很大實權,並且和清朝很相似,皇帝和容克大貴族大地主共享著帝國權力,然而當時的清朝,實際上是在慈禧治下的“中央滿清貴族---地方實力派軍閥”的合作運營模式,正是這個模式讓清朝這個架子一直都在,但是不能融合。
也就是說清朝立憲是不可能的了,所謂新政都是些不痛不癢的皮毛,核心沒變就根本不可行,頑固派太頑固,改革派太理想,曾李左張等有能力有魄力的能臣又侷限性太大,所以只能自下而上暴力解決問題了。
所以,大清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