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i亮歷史

    陳永亮本是元朝一個縣的官員,因祖父都是靠打魚為生,出生背景卑微,沒有得到重用。在天下大亂之中,陳友諒加入反叛軍。由於他在軍隊中的出色表現,後來被倪文俊封為將軍。

    陳友諒生性多疑,喜歡用權術來控制屬下。直到後來軍隊內部的矛盾,陳友諒使用騙術,騙取倪文俊和徐壽輝兩人發生衝突時,陳友諒果斷地站在徐壽輝這邊然後就殺了倪文俊。後來,徐壽輝也被陳永亮以通用的手法殺了。二人死後,陳友諒便開始稱帝。

    當上皇帝后陳友諒覺得自己力量足夠強大了,所以他想得到朱元璋應天這塊的寶地。當時,陳有亮位於揚子江上游,長江下游以張士誠為主。朱元璋得到訊息擔心陳友諒和張士誠會聯合起來反抗他。於是他讓陳友諒的老朋友抗茂寫信給陳友諒引誘他。面對老朋友的邀請,陳永亮率領軍到達江東橋。之後發現自己被愚弄了。

    就這樣朱元璋的軍隊和陳友諒的軍隊會面。由於朱元璋準備充分,陳友諒的軍隊被擊退傷亡慘重,陳友諒只能悄悄地乘小船上逃走。朱元璋乘勝追擊。在慈湖燒了他的船,陳友諒別無選擇只好放棄太平。朱元璋趁機收腹安慶。

    陳友諒不甘心,於是籌備銀兩準備反擊。在當時的情況下,陳友諒決定用水戰反擊。他派人去建很多大船。大船分三層,設有馬棚等相應的生活設施。有了這些戰艦,陳友諒率領著60萬大軍和家屬百官,準備與朱元璋決一死戰。當陳友諒抵達南昌之後,朱元璋聽到了這個訊息,親自前往南昌。當他聽說朱元璋已經到達時,他解除了南昌的包圍,引誘朱元璋到鄱陽湖伏擊朱元璋。陳友諒到達了鄱陽湖之後,然後把所有的船連線在一起。這樣每兩艘船就可以互相通訊,所以船和船就像一體一樣。朱元璋到達後,連續攻打了三四天陳友諒的大船,不僅沒有一點效果,而且損兵又折將,於是就漸漸的感覺到兵力不足,但是陳友諒的船還是久攻不下。

    正巧這幾天江面上颳起了東北風,朱元璋下令要火對付陳友諒的船最後就像諸葛亮火燒赤壁一般。縱火之後,朱元璋又命令軍隊乘小船出發,穿梭於陳有亮的船隻之間。逃亡計程車兵能殺一個是一個。就這樣,陳有亮又失敗了。

    面對這樣的失敗局面,陳友諒知道自己已經無法打敗朱元璋。最後,朱元璋給陳友諒寫信與他和睦相處,但收到信後陳友諒不甘心就這樣放棄。朱元璋怕陳友諒又起兵,只能命令軍隊繼續進攻陳友諒。在一次戰鬥中,陳友諒被朱元璋的部下的一支箭射殺。

    就這樣一代梟雄慘死,其實他完全可以自立為王,因為他的自大給他帶來了殺生之禍。他本可以和朱元璋和平相處,到達人生的巔峰。

  • 2 # 丁強888

    這一戰首先是陳友諒自己有很多失誤。當時長江流域主要有中游的陳友諒,下游的朱元璋。而且陳友諒的實力遠比朱元璋強大。戰船高大,兵精糧足,又是從上游往下游攻。當時的朱元璋還帶著主力遠離根據地去救小明王韓林兒了。

    然而陳友諒在進攻的過程中居然被朱文正把手的洪都(今南昌)城整整拖住了三個月。朱元璋從容的贏得了主力準備和回防的時間。最終洪都也沒有被攻下。然後朱元璋主力趕到,兩軍就在鄱陽湖流域展開決戰。

    此戰陳友諒敗亡。朱元璋勝利。奠定了朱元璋剿滅南方群雄如張士誠等。然後出師北伐。恢復中華的基礎。

  • 3 # 毛天哲的鴻泥爪跡

    1、陳友諒 殺主嫉能,眾叛親離。殺了倪文俊、趙普勝,徐壽輝等。同時自己窮奢極欲背離了普通部下。在戰略上患得患失,沒有奔襲應天專攻洪都不勝,在湖口一戰多有失誤,殺俘,從驕戰演變為怯戰。

    2、朱元璋 任用賢能,廣樹恩德,同時注意發展實力,利用陳友諒的錯誤,分化其集團。

    朱元璋最正確的的策略是“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概括地說,就是要加強軍事力量,保住自己的地盤,在防守中立於不敗之地;加強經濟實力,以充足的給養支援軍隊和政權;不要過早地暴露稱王稱帝的意圖,不到時機成熟決不輕易出擊,以避免遭到競爭對手的嫉恨和攻擊。

  • 4 # NameException

    在陳友諒與朱元璋的對決當中,雙方實力懸殊,陳友諒實力強出朱元璋太多太多,然而最終的勝利者是朱元璋。

    自古以來,人心所向是逐鹿天下的關鍵所在,從來沒有一方勢力可以在背離人心的情況下穩固不倒。

    陳友諒心狠手黑,不得人心。陳友諒的老大是倪文俊,倪文俊的老大是徐壽輝。倪文俊篡奪徐壽輝的皇權企圖敗露,逃到陳友諒那裡,然而陳友諒辜負了他的信任砍了他的腦袋送給了徐壽輝,不久他挾持徐壽輝攻擊朱元璋,最終還是用鐵錘砸碎了徐壽輝腦袋,隨即稱帝。他太狠,絲毫不念舊情,誰又敢為這樣的人賣命?他的野心得到了膨脹,卻一步步失去了人心,後來就有了部下叛變。諷刺的是他的年號是“大義”。

    而朱元璋深明大義,能以德報怨。朱元璋在郭子興手底下辦事兒時,起初很受喜歡,郭子興還把自己的義女嫁給了他,後來郭子興妒忌他的才能而打壓排擠他。然而不久,郭子興被擠出了自己的地盤,朱元璋接納了他,並且非常敬重他,甚至把統帥位置讓給了他。朱元璋由此深得人心,引來更多的人前來投奔效命。

    從這裡看,即使陳友諒勝了朱元璋,最終也免不了滅亡的結局。

    此外,陳友諒在戰略戰術上也低朱元璋一籌。朱元璋很是低調,奉行“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戰略,避開了別人的注意。而陳友諒稱帝后愈加嬌狂,過於膨脹。

    其次,陳友諒在與朱元璋的軍事較量中,雖兵力強大,但是戰術上落入了下風並重蹈覆轍。他先是中了朱元璋的計,落入埋伏,損兵折將。鄱陽湖一戰,他連鎖戰船被朱元璋一把火燒了,最終在逃命時被飛箭貫穿頭顱,當場殞命。

  • 5 # HKL76

    背景介紹

    1356年,朱元璋攻下應天,並以此繼續擴大地盤,並未稱王,堅持“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東面張士誠佔據江浙,此人鹽販出身,十八個扁擔起義,為人器小人好,意志力堅定,透過高郵之戰,建吳。西面陳友諒,漁民出身,為人志驕,心狠手辣,敢做敢當,通過出賣恩師倪文俊做投名狀,一路高升,後殺死徐壽輝完全掌握天完權力,改為漢。

    戰鬥

    1359年朱元璋攻下池州激怒了陳友諒(此時名義上是徐壽輝實際陳友諒控制),1360年陳友諒舉全國之力直撲應天。攻下采石後,陳友諒殺死徐壽輝,改為漢。接連又攻下應天屏障太平,打到應天城下。朱元璋透過陳友諒部將康茂才誘騙,把陳友諒主力在應天龍灣登陸,進入朱元璋的伏擊圈。此“龍灣之戰”,陳友諒損失兩萬七千多部隊,大量船隻被繳獲,這些船隻壯大了朱元璋水軍,也成為以後與陳友諒決戰的資本。

    1363年,陳友諒在朱元璋進攻廬州的間隙,傾全國之力,進攻朱元璋地盤,第一個目標是洪都(今南昌),就此開始了陳友諒和朱文正的攻防戰。陳友諒六十萬大軍對洪都六個城門進行了輪番進攻,但朱文正憑藉堅定的意志力等來了朱元璋的援軍,此戰兵力十分懸殊,戰鬥十分慘烈。

    1363年七月二十一日,潘陽湖決戰正式開始,朱元璋兵二十萬,主要船隻為龍潭之戰繳獲,及部分漁船,陳友諒兵六十萬,船更大更先進。朱元璋利用船小好調頭的機動性,並充分利用火藥,陳友諒仗船大欺人,雙方各有勝負。最後陳友諒船連船發起總攻,朱元璋只好苦等風來,利用火攻,一舉擊敗陳友諒,後者在此決戰中再無法對抗,八月二十六日,陳友諒只得逃跑,並在被追擊路上陣亡。1364年朱元璋攻擊武昌,陳友諒兒子陳理投降,也標誌著陳友諒在與朱元璋對決中徹底失敗。

    總結

    陳友諒兵廣船堅,但為人心狠手辣,失去民心,將士並未完全為其賣命。朱元璋禮賢將士,而且主要將領都與其出生入死,上下同欲,人才濟濟。最後透過龍潭伏擊,洪都堅守,潘陽湖決戰,朱元璋一舉擊敗陳友諒。戰爭的輸贏不在器利,而在人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公比我小五歲,至今都沒敢讓兩邊父母知道,很多事情都沒法面對,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