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少年阿甘
-
2 # 香茗史館
守宮砂其實就是塗抹在女性手臂上的一種硃紅色小點,在古代通常被用來驗證女子的“貞操”,如果“守宮砂”還在,那麼便證明該女子是貞潔的;如果“守宮砂”消失,那麼便證明該女子已經與他人有了私情。那麼“守宮砂”真的如此神奇嗎?事實證明它還真的有作用,現代研究證明,其的確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守宮砂是怎麼來的?點“守宮砂”具體源於何時,現在已經無法考證,但在西晉張華的《博物志》中,曾經提到了這種做法,“東方朔曾經告訴漢武帝,守宮砂是驗證女子貞否的驗方”。由此可見,守宮砂應該早在漢朝時期便已經出現了。
△守宮砂
守宮砂雖然出現較早,但其被廣泛推廣,並被民間接受,則是南宋之後的事情了,這與理學的興起和迅速發展是息息相關的。進入南宋之後,由於靖康之難中大量女性貞潔被毀,在官方的推波助瀾之下,以程朱理學為代表的理學思想開始被廣為傳播,並在數十年間便開始深入民心,被民間廣泛接受。
歷經南宋、元朝的發展,上至皇親國戚、下至黎民百姓,社會各界對於女性的思想束縛開始越來越嚴重,而女子的貞操問題更是成為了重中之重,什麼“女子無才便是德”、“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之類的思想開始大為流行。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為了更為便捷的驗證女子的貞操,“守宮砂”這種方便快捷的方法自然得到了大力推廣。
按照《博物志》的記載:守宮砂的製作方法極為複雜,先是要用硃砂餵養壁虎,直到壁虎的全身都變為赤紅之色,然後再將壁虎搗爛至粉末狀,然後將其點在女嬰的肢體上,於是便形成了“守宮砂”,其顏色很難消褪。只有在發生房事之後,這個硃紅色的小點才會逐漸變淡最終消失。
△守宮砂其實是用一種雌性變色龍製成的
不過,現代研究證明,所謂的“守宮砂”其實並不是用上述方法制成的,而是用一種中國特產的雌性變色龍所製成。人們在變色龍的繁殖季節將其捕獲,然後將其搗稱粉末狀,然後再和硃砂進行混合,便製成了“守宮砂”的原料。而其之所以會被稱為“守宮砂”,便是源於這種雌性變色龍,其在古代通常被稱為“朱宮”。
守宮砂是否真有那麼神奇?那麼“守宮砂”是否真如傳說中的那麼神奇呢?事實上,這種做法還真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當然,也並非百分之百的靈驗。
△守宮砂還是有一定作用的
現代科學證實,這種雌性變色龍在繁殖期,其全身將會遍佈雌性激素,而只有當它和雄性激素相遇之後,雌性激素經過和雄性激素的中和,才會逐漸消失。從這點來講,“守宮砂”並非沒有作用,而也正是因為其有作用,古代人才會一直沿用,並廣為流傳。
可是有作用也不帶表百分之百的靈驗,由於其操作起來實在是簡單,因此有時候還是會被不小心洗掉。而更有不良商販以次充好、以假冒真,自然也就沒有作用了。在野史當中,便多有因此鬧出的烏龍事件。
△守宮砂也鬧出了不少烏龍事件
不過,由於南宋以來受到理學思想影響嚴重,民間對於女子貞操看的極為重要,就算是女子本身對此也是極為看重,因此很多女子在“守宮砂”莫名其妙消失之後,由於根本無法辯駁,在巨大的心理壓力之下,只能以死明志。亦或是由於“守宮砂”消失,被人發現之後,從而因“私刑”而致死,釀成一幕幕悲劇。
我認為,“守宮砂”其實更多是一種心理暗示作用,使得女性在潛意識裡,產生一種敬畏廉恥之心,不敢逾越最後一道底線。從這一點上來講,其象徵意義更大於實際意義。
-
3 # 歷史時燒錄
守宮砂是一個玄乎又玄的東西,類似於滴血認親,武俠小說裡常常出現,但是現實中並沒有什麼具體意義,大家聽說一下就可以了。
什麼是守宮砂守宮砂長相酷似一顆紅痣,父母將其滴在女嬰的手臂上,終生不掉,只有當男女交合,女子被破身,這顆守宮砂就會隨之自己褪去。在古代是一種用來檢測女子貞潔的方法,看一個女子是否還是處女,就看其還有沒有守宮砂,這就是奇妙的守宮砂。
守宮砂如何製作守宮砂傳聞是用壁虎製作的,也就是變色龍的一種。捕捉一隻壁虎,用硃砂喂之,壁虎食完硃砂身體會通紅,待喂夠七斤硃砂後將壁虎殺死,搗磨成肉醬,滴在女嬰身上,就形成了守宮砂。
守宮砂跟的可靠嗎我認為守宮砂和滴血認親一樣,只是被一部分人相信,並沒有廣泛的應用,也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就類似學生考學吃肘子,過生日吃長壽麵一樣,甚至也僅僅是在武俠小說中常出現而已。
是否有人因此而喪命這個我認為不太可能,因為根本就很少有這種事,如果非說有人因此而喪命,那可能就是一個女子嫁給了一個具有嚴重處女情結的男子,而這個女子因此各種原因沒有了守宮砂,而這個男子又深信這個,於是一怒之下將此女子殺害,當然這只是我的推測。
神奇的守宮砂更有可能僅僅是一種傳說,男子對女子貞潔的嚮往,或者僅僅是一種念想,就像是一些傳奇武功,九陽神功,吸星大法、乾坤大挪移一樣,總之只可以聽聽,不可以深信。
回覆列表
守宮砂,是中國古代驗證女子貞操的藥物。據說只要拿它塗飾在女子的身上,終年都不會消去,但一旦和男子交合,它就立刻消失於無形。因為有這樣的特性,所以在中國古代就有人用它來試貞。
守宮砂的科學分析
從藥理學的角度來說,壁虎藥性鹹,寒。其水溶液對人體肝癌細胞的呼吸有明顯抑制作用。而且富含維生素F,F有一定的抗癌活性。主治祛風,活絡,散結,抗癌。而丹砂藥性甘,涼,主治安神,定驚,明目,解毒。綜合來看,兩種藥物從功能主治上來說,都屬於寒涼類,主治諸班內毒。據小熊分析,古人之所以以兩種藥物配伍使用,其一,是取其寒涼之性,置於玉臂,使之延手三陽經遍行絡脈,涵養心神,去慾女心火。
其二,從現代醫學角度,主要是一種心理暗示療法,使女性潛意識裡,產生敬畏廉恥之心,不敢越過道德的底線。
據張華《博物志》說“守宮砂”的製法和用法是:傳說,東方朔曾經告訴漢武帝守宮砂是檢驗女子貞否的驗方。另外,還有兩張不同方子的記述,主要的藥物,都是用於守宮,但和入的藥物,卻各不相同,製法也大有出入。在中國古代甚至還有守宮塗臍,婦人“無子”的說法,這都見《淮南.萬畢術》載:守宮飾女臂,有文章。取守宮新舍陰陽者各一,藏之甕中,陰乾百日,以飾女臂,則生文章,與男子合陰陽,輒滅去。
這藥方,只需守宮各一頭,毋須別的藥物和入,似乎不能稱之曰“守宮砂”。
同書還有一節雲:取七月七日守宮,陰乾之,治以井花水和,塗女人身,有文章,則以丹塗之,不去者不淫,去者有奸。
按,此方也略有不同,除主藥守宮外,尚須“井花水”和“丹”。“丹”或和“硃砂”是同作用的東西,所不同者,是前者以“硃砂”食守宮,後者以“丹”塗女身,不過三者用以試驗女人貞淫的效用是一致的;可是後二者,雖同出於《淮南》,作法和藥物,也大有不同。
在藥物學上,西藥怕用不到守宮,不過它在中藥裡,則主治:小兒臍風,久年驚癇,小兒撮口,心虛驚癇,癱瘓走痛,歷節風痛,破傷中風,癘風成癩,漯癧初起,小兒疳疾,蠍傷,反胃膈氣,癰瘡大痛等疾病。
李時珍《本草綱目》對“守宮”釋名之下的簽註,也有講到守宮試貞的話。梁朝的名醫陶宏景說:守宮喜緣籬壁間,以朱飼之,滿三斤,殺幹末以塗女人身,有交接事,便脫;不爾,如赤志,故名守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