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講我自己的經歷。我小學時開始接觸日本文學,夏目漱石的《我是貓》,因為是課標類文學名著,就買來看了。後來,當時挺喜歡看的一個雜誌《兒童文學》,有一期上面採訪了蠻喜歡的一個作家。他說自己喜歡的作品是《伊豆的舞女》。我覺得這名字很有意思,就記在心裡了,後來去書店買了一本《雪國》(包含《伊豆的舞女》)。
《伊豆的舞女》我初中看了7遍,哭了7次。後來時隔幾年又看了第八遍,我哭不出來了。然後就再也沒有看過那本小說。我看《伊豆的舞女》哭了7次包含了很多超出了作品之外的個人感情因素,這裡我就不深談了。
單從作品來看,它和我看到的任何情感類小說都不一樣。我小學看得情感小說主要是簡奧斯丁,或者法國浪漫主義。與歐洲人的情感小說不一樣。川端康成將情感維持在一種似是而非的狀態,以至於到最後你發現,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書中的“我”最後為什麼要哭呢?為什麼又感到愉快?《伊豆的舞女》其實設定了一種對立,純潔的舞女和世俗的“我”。“我”離開舞女不是離開了一段感情,而是離開了可以感受純潔的環境。結尾“我”在船上痛哭,是因為“我”離開了象徵著純潔的舞女,回到了成人的世俗世界。但是“我”卻感到愉快,這種愉快其實是“我”和“社會”以及“成長”重新達成共識的愉快,是“我”開始接納“成長”這一現實的達觀。
所以,《伊豆的舞女》看起來在講愛情,其實它講的是一次充滿儀式感的告別。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根據自己的真實經歷創作的。這裡麵包含了很多對過往的緬懷,和自己作為孤兒長大成人的敏感。當然,我初中那會兒還像個蠢貨一樣,沒有想那麼多。但是當時我感覺我完全理解裡面所有的感受和描寫,一切似乎都理所當然。我很清楚它講述了一次痛苦的告別。而這種告別同樣在我的成長中進行著,也許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會突然結束。再後來,這些感覺,隨著經驗的豐富漸漸能夠被表述了。
《伊豆的舞女》學問很多,這裡只是隨便談一下皮毛——但其實我想說的不是這個。我想說的是有多少人在讀了我前面所說的內容後深信不疑?我說“《伊豆的舞女》並沒有講述什麼男女的感情,只是在重現一次告別”——這個認識其實也不過是諸多解讀之一罷了,是我個人的解讀。但它絕對正確嗎?算是讀懂了嗎?
中國年輕一代人學習的時候,離不開參考書。我們小時候學課文,總是會看參考書來幫助理解課文。而這個參考書必然會有一個“主題思想”或“中心思想”的環節,來概括課文講了什麼。這可以理解,因為教科書也經常設定“主題思想是什麼”這種問題。
但老實說,這種做法真的搞笑。其實一部作品在完成的那一刻,它就成了一個立體的楊桃,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楊桃,你永遠不可能看到一個完整的楊桃。中國語文教育的悲劇就在於限制了一個文章的開放性。教科書編寫人員所看到的楊桃才是真正的楊桃,所以,所有學生都以為楊桃就是教科書上所畫的那樣。
不止題主一個人,事實上我接觸的很多看日本文學的人都喜歡問這類問題,“這本書是什麼意思?”“我怎麼看不懂這本書?”——可是什麼叫做看懂?
拿《伊豆的舞女》這部作品舉例,它難道只能有一個意思嗎?只能有一個思想嗎?你知道三島由紀夫怎麼解讀這部小說嗎?三島由紀夫認為,《伊豆的舞女》探討了“處女性”。處女的內面性並不是表面的文字內容就能展現的,川端康成透過一定的方法讓處女的形象全交由讀者想象。三島認為世人所理解的川端康成的抒情,在這裡其實是在表達不可知的痛苦和焦慮。川端康成只是藉著一個人世可能發生的故事去探討了處女性的奧秘。
這個解讀聽著讓人摸不著頭腦,但也是解釋的一種。
除此之外,《伊豆的舞女》還存在很多種解讀,就不贅述了。應該說,不同的人,依據其經驗會產生不同的認識。中國讀者看書總喜歡問,這有什麼意義?這是什麼思想?這講了些什麼?我獲得了什麼?我覺得閱讀文學作品是一種理解的過程,理解的過程是豐富和開放的。但有些讀者,讀一本書,就好像一個士兵去平民家搶劫,去了總要帶回些東西。我倒希望讀者能像一個訪客,去一個地方,坐在那,看看那裡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哪怕最後空手而歸,也絕對不無裨益。
我再舉個例子。初中有一天課間,我看愛倫坡。愛倫坡的小說,以我初中的閱歷不算很明白,但是我感覺他的文字調動了讀者的五感,描寫力驚人,他的語言奇特怪異,精緻而瑰麗,突破了一般的現實意義。和我以前讀的歐洲近代小說不一樣。
當時我看得津津有味,不是很在意它的思想,我更關注它的方法和內容。我覺得思想和意義總是開放的,總是到最後才需要考慮的。當我讀日本和歌的時候,我能在胸腔的震動中感受到美的存在。那個時候,意義,對我來說更像是“非現象”的事物,阻礙了我的理解。事實上,當你用整個身心去感受藝術時,當時不明白的,也會突然有一天恍然大悟。
很久以前讀過一首在原業平的和歌,原文如下(我當時看的翻譯):
つひにゆく道とはかねて聞きしかど昨日けふとは思はざりしを
大致意思是,死亡的道路早已耳聞,可沒想到,就在昨天今天。當時看這句話,大概能理解,但沒什麼感覺。後來經歷增多後,恍然大悟感逐漸增多。在原業平是個風流之人,快死去的時候突然覺得,以前年輕時對死沒有感覺,可老了才發現死亡近在眼前,不過是昨天、今天就會發生的事情。這首和歌包含了一種獨特的時間性,我認為它是我讀過最好的和歌之一。
跑題有點遠了。我提愛倫坡是想說,當時我看得津津有味,後來我的同桌也想看。就找我借。我同桌是個喜歡看校門口賣的青春文學雜誌的人,她似乎很好奇我每天在看些什麼,就說想看看愛倫坡。我把書借給她了,不過她看了一點就還給我了。
還給我的時候她對我說:“好沒勁,感覺一點也不恐怖,不知道在講些什麼。還沒有我在雜誌上看到的恐怖小說恐怖。”
我當時愕然,沒有說話。
這件事我至今都忘不掉。我後來一直思考,何以,我讀得津津有味的大師小說,在她那裡變得還不如地攤恐怖小說?我甚至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只是在裝逼?我其實也並不想看愛倫坡?可是無論我怎麼看,閱讀愛倫坡都像是吸毒。我後來翻閱她平時讀的一些青春文學雜誌,無論如何都不知道到底哪裡吸引人。
我覺得,一個鋼琴大師,能把貝多芬的鋼琴曲演奏得催人淚下。而一個蹩腳的新手,同樣能讓貝多芬的樂曲變得不忍聽聞。那麼貝多芬的樂曲到底是什麼水平?誰更懂貝多芬?
我在這裡自然不是把自己類比為鋼琴大師。我只是想說,一部作品,有時候它的價值真的取決於讀者。當“鐵路時代”的人去讀“馬車時代”的人寫的遊記時,或許會感到無聊。因為兩代人的時間概念完全不同。如果你不把自己變成一個16世紀的法華人,恐怕讀蒙田的《義大利遊記》會索然無味。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大部分都讀不懂但丁的《神曲》,因為我們不是佛羅倫薩人。同樣,當華人不去理解日本的美學概念時,比如物哀,幽玄,那麼他讀谷崎潤一郎和川端康成時可能也會覺得不知所云,故弄玄虛。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如有冒犯請不要介意,我並沒有針對性。讀小說看起來很便捷,隨手就可以翻幾頁,但是不做好準備可能還是一無所獲。讀日本文學,一開始不用太在意含義,多讀一些漸漸把握特點和規律,循序漸進。誰也不是一開始就能看懂川端康成,就像《千紙鶴》發表後,不少評論家還以為是弘揚茶道的小說。
小說對每個讀者是平等的,小說不可能去迎合讀者。當你用現代一般人的思維去看《人間失格》,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小說本身也不會再回饋給你更多的資訊了。
講講我自己的經歷。我小學時開始接觸日本文學,夏目漱石的《我是貓》,因為是課標類文學名著,就買來看了。後來,當時挺喜歡看的一個雜誌《兒童文學》,有一期上面採訪了蠻喜歡的一個作家。他說自己喜歡的作品是《伊豆的舞女》。我覺得這名字很有意思,就記在心裡了,後來去書店買了一本《雪國》(包含《伊豆的舞女》)。
《伊豆的舞女》我初中看了7遍,哭了7次。後來時隔幾年又看了第八遍,我哭不出來了。然後就再也沒有看過那本小說。我看《伊豆的舞女》哭了7次包含了很多超出了作品之外的個人感情因素,這裡我就不深談了。
單從作品來看,它和我看到的任何情感類小說都不一樣。我小學看得情感小說主要是簡奧斯丁,或者法國浪漫主義。與歐洲人的情感小說不一樣。川端康成將情感維持在一種似是而非的狀態,以至於到最後你發現,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書中的“我”最後為什麼要哭呢?為什麼又感到愉快?《伊豆的舞女》其實設定了一種對立,純潔的舞女和世俗的“我”。“我”離開舞女不是離開了一段感情,而是離開了可以感受純潔的環境。結尾“我”在船上痛哭,是因為“我”離開了象徵著純潔的舞女,回到了成人的世俗世界。但是“我”卻感到愉快,這種愉快其實是“我”和“社會”以及“成長”重新達成共識的愉快,是“我”開始接納“成長”這一現實的達觀。
所以,《伊豆的舞女》看起來在講愛情,其實它講的是一次充滿儀式感的告別。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根據自己的真實經歷創作的。這裡麵包含了很多對過往的緬懷,和自己作為孤兒長大成人的敏感。當然,我初中那會兒還像個蠢貨一樣,沒有想那麼多。但是當時我感覺我完全理解裡面所有的感受和描寫,一切似乎都理所當然。我很清楚它講述了一次痛苦的告別。而這種告別同樣在我的成長中進行著,也許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會突然結束。再後來,這些感覺,隨著經驗的豐富漸漸能夠被表述了。
《伊豆的舞女》學問很多,這裡只是隨便談一下皮毛——但其實我想說的不是這個。我想說的是有多少人在讀了我前面所說的內容後深信不疑?我說“《伊豆的舞女》並沒有講述什麼男女的感情,只是在重現一次告別”——這個認識其實也不過是諸多解讀之一罷了,是我個人的解讀。但它絕對正確嗎?算是讀懂了嗎?
中國年輕一代人學習的時候,離不開參考書。我們小時候學課文,總是會看參考書來幫助理解課文。而這個參考書必然會有一個“主題思想”或“中心思想”的環節,來概括課文講了什麼。這可以理解,因為教科書也經常設定“主題思想是什麼”這種問題。
但老實說,這種做法真的搞笑。其實一部作品在完成的那一刻,它就成了一個立體的楊桃,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楊桃,你永遠不可能看到一個完整的楊桃。中國語文教育的悲劇就在於限制了一個文章的開放性。教科書編寫人員所看到的楊桃才是真正的楊桃,所以,所有學生都以為楊桃就是教科書上所畫的那樣。
不止題主一個人,事實上我接觸的很多看日本文學的人都喜歡問這類問題,“這本書是什麼意思?”“我怎麼看不懂這本書?”——可是什麼叫做看懂?
拿《伊豆的舞女》這部作品舉例,它難道只能有一個意思嗎?只能有一個思想嗎?你知道三島由紀夫怎麼解讀這部小說嗎?三島由紀夫認為,《伊豆的舞女》探討了“處女性”。處女的內面性並不是表面的文字內容就能展現的,川端康成透過一定的方法讓處女的形象全交由讀者想象。三島認為世人所理解的川端康成的抒情,在這裡其實是在表達不可知的痛苦和焦慮。川端康成只是藉著一個人世可能發生的故事去探討了處女性的奧秘。
這個解讀聽著讓人摸不著頭腦,但也是解釋的一種。
除此之外,《伊豆的舞女》還存在很多種解讀,就不贅述了。應該說,不同的人,依據其經驗會產生不同的認識。中國讀者看書總喜歡問,這有什麼意義?這是什麼思想?這講了些什麼?我獲得了什麼?我覺得閱讀文學作品是一種理解的過程,理解的過程是豐富和開放的。但有些讀者,讀一本書,就好像一個士兵去平民家搶劫,去了總要帶回些東西。我倒希望讀者能像一個訪客,去一個地方,坐在那,看看那裡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哪怕最後空手而歸,也絕對不無裨益。
我再舉個例子。初中有一天課間,我看愛倫坡。愛倫坡的小說,以我初中的閱歷不算很明白,但是我感覺他的文字調動了讀者的五感,描寫力驚人,他的語言奇特怪異,精緻而瑰麗,突破了一般的現實意義。和我以前讀的歐洲近代小說不一樣。
當時我看得津津有味,不是很在意它的思想,我更關注它的方法和內容。我覺得思想和意義總是開放的,總是到最後才需要考慮的。當我讀日本和歌的時候,我能在胸腔的震動中感受到美的存在。那個時候,意義,對我來說更像是“非現象”的事物,阻礙了我的理解。事實上,當你用整個身心去感受藝術時,當時不明白的,也會突然有一天恍然大悟。
很久以前讀過一首在原業平的和歌,原文如下(我當時看的翻譯):
つひにゆく道とはかねて聞きしかど昨日けふとは思はざりしを
大致意思是,死亡的道路早已耳聞,可沒想到,就在昨天今天。當時看這句話,大概能理解,但沒什麼感覺。後來經歷增多後,恍然大悟感逐漸增多。在原業平是個風流之人,快死去的時候突然覺得,以前年輕時對死沒有感覺,可老了才發現死亡近在眼前,不過是昨天、今天就會發生的事情。這首和歌包含了一種獨特的時間性,我認為它是我讀過最好的和歌之一。
跑題有點遠了。我提愛倫坡是想說,當時我看得津津有味,後來我的同桌也想看。就找我借。我同桌是個喜歡看校門口賣的青春文學雜誌的人,她似乎很好奇我每天在看些什麼,就說想看看愛倫坡。我把書借給她了,不過她看了一點就還給我了。
還給我的時候她對我說:“好沒勁,感覺一點也不恐怖,不知道在講些什麼。還沒有我在雜誌上看到的恐怖小說恐怖。”
我當時愕然,沒有說話。
這件事我至今都忘不掉。我後來一直思考,何以,我讀得津津有味的大師小說,在她那裡變得還不如地攤恐怖小說?我甚至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只是在裝逼?我其實也並不想看愛倫坡?可是無論我怎麼看,閱讀愛倫坡都像是吸毒。我後來翻閱她平時讀的一些青春文學雜誌,無論如何都不知道到底哪裡吸引人。
我覺得,一個鋼琴大師,能把貝多芬的鋼琴曲演奏得催人淚下。而一個蹩腳的新手,同樣能讓貝多芬的樂曲變得不忍聽聞。那麼貝多芬的樂曲到底是什麼水平?誰更懂貝多芬?
我在這裡自然不是把自己類比為鋼琴大師。我只是想說,一部作品,有時候它的價值真的取決於讀者。當“鐵路時代”的人去讀“馬車時代”的人寫的遊記時,或許會感到無聊。因為兩代人的時間概念完全不同。如果你不把自己變成一個16世紀的法華人,恐怕讀蒙田的《義大利遊記》會索然無味。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大部分都讀不懂但丁的《神曲》,因為我們不是佛羅倫薩人。同樣,當華人不去理解日本的美學概念時,比如物哀,幽玄,那麼他讀谷崎潤一郎和川端康成時可能也會覺得不知所云,故弄玄虛。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如有冒犯請不要介意,我並沒有針對性。讀小說看起來很便捷,隨手就可以翻幾頁,但是不做好準備可能還是一無所獲。讀日本文學,一開始不用太在意含義,多讀一些漸漸把握特點和規律,循序漸進。誰也不是一開始就能看懂川端康成,就像《千紙鶴》發表後,不少評論家還以為是弘揚茶道的小說。
小說對每個讀者是平等的,小說不可能去迎合讀者。當你用現代一般人的思維去看《人間失格》,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小說本身也不會再回饋給你更多的資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