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追記歷史

    弘光政權只是南明其中一支政權,1644年崇禎帝自殺,明朝的遺老遺少們就在南京擁立福王朱由崧為帝,改國號為弘光,這就是南明成立最早的弘光政權。弘光政權完美繼承了前朝派系鬥爭的優良傳統,這個不靠譜的福王朱由崧也是朝內派系鬥爭的私利產物。

    當時的南明所處的環境並不差,甚至說不用休養生息就可守住不敗,但無休止的內鬥內亂,大範圍的懈怠懶惰思想,讓南明自己打敗了自己。比如說建立弘光政權後,沒有積極的去制定一個合理有效的規劃,而是大多以井底之蛙的眼光,希望大清殺掉李自成為明報仇,這是多麼可笑的想法。 當大清殺掉李自成南明沉寂在大仇得報的喜悅中,絲毫沒有意識到這時的大清可以騰出手來專心消滅南明。當大清軍隊兵臨城下時,曾經雄赳赳氣昂昂的南明將領,毫不羞澀的集體向大清臣服,朱由崧不聲不響的開溜大吉。這樣一群烏合之眾各懷鬼胎組成的弘光政權還談何發揚光大,開始南明不是無力迴天,而是自甘墮落把自己玩廢了。

    但在南明抗清戰鬥中也有值得敬佩的將領,比如史可法,史可法開始認為福王朱由崧素質低下缺點甚多,希望品優的潞王朱常淓繼位,最後目的未達成避走揚州。在清軍攻打揚州時,史可法拒絕投降,後清軍強行攻城,史可法戰敗被清軍殺害。後清軍攻入城後,以史可法沒有先前投降為由,對揚州城內普通百姓屠殺十日,史料記載被殺百姓80餘萬人,史稱揚州十日。想到這裡我不由又想起了劉禪投降,有時候看這樣的事情真的很矛盾,明知在無力迴天的情況下,到底是該咬牙不顧一切樹忠烈牌坊,還是落千古罵名求得全域性安寧呢?我想當時劉禪如果不投降,他劉皇室一脈和黎民百姓也免不了被大肆屠殺。

  • 2 # 紅燭已三更

    其實還是有機會的,崇禎死後,誰入駐陪都南京誰就有正統大義的名分了,人生的際遇其實挺有意思的,朱由崧白撿個帝位,不思長治久安,卻過起了昏君的生活,一個政體想要長治久安,需要一個好的領頭人才能帶領走向興盛,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都講究一個上行下效,在明朝的那個家天下的時候,天下都是你朱由崧的,你都不辦事,還指望手下人給你賣命嗎?一個政權最怕的就是上下推諉,下不知上意,上不知下情。一個政權遇到困難不能上下同心,不能把所有的力量集中在一起一同抵抗即將到來的災難,就算表面再強大,也會從內部瓦解,在我看來黨政神馬的都不是事,要是朱由崧真想做點成績出來,起碼弘光政權也不會在短短八個月就瓦解了。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 3 # 麥園裡的擺渡手

    弘光政權最重要的原因是皇帝自身沒有才能,是一個昏君,加上南明延續了明朝末年的閹黨和東林黨的政治紛爭,中央幾乎沒有治華人才,有的只是爭權奪利,地方武官退化成割據勢力,不聽從中央調遣,非大智慧,大毅力的統治者不能扭轉乾坤。

  • 4 # 高宗1986

    南明這麼快就垮了,確實讓人恨鐵不成鋼。因為南明建國的資本確實比南宋和東晉好了太多。

    東晉時江東還是沒有開發的地區,中原的文化和經濟中心都還在北方。而南宋雖說南方已經逐漸開發了,但是南宋政府組建太過倉促,沒有南明政府的全面和迅速。而且明朝在南方是沒有發生過大規模戰爭的,南方各方面都儲存的比較好,宋朝時在南方可是爆發過方臘起義。所以明朝比東晉和南宋立國資本確實好了太多。

    明朝一直實行兩京制,也就是一個國家兩個首都,光兩個首都還不奇怪,關鍵是還有兩個行政班子。北京的六部在南京也有,只是國家承平時南京的行政班子大多數時候是閒置的,但是一旦北京陷落,那南京政府可以馬上投入使用,這就像我們家的備用電源,一旦停電備用電源馬上啟動。所以個人覺得南明真的是把一手好牌給打爛了,以南明當時的條件和北方政權劃江而治是綽綽有餘。你想當年一個小小的南宋對抗蒙元都能堅持幾十年,而當時的南明如果利用的好大順和大清三方面的矛盾,完全可以做到三分天下,從而延續明朝,甚至進取中原。

    南明政權有好幾個,我覺得壞就壞在第一任皇帝弘光政權上,歷史對於弘光帝評價都不好。我們不管這個皇帝好不好,我們要知道明朝的官僚體系很發達,皇帝到了後期只是一個決策者或者權利象徵而已,在這麼一個完善的政府裡,即使沒有皇帝各部門也會繼續運轉。當年萬曆幾十年不上朝也沒見這個朝廷停止運轉,足見明朝的政府體系比較完善。

    所以即使弘光帝是個傻子也不會太影響南明政權的走向。所以我個人拙見,南明第一個政權弘光之所以一年就滅亡了。原因很多,主要的原因是弘光帝登基並沒有得到南方各方勢力的擁戴,說白了就是弘光與崇禎並不是直系親屬,假如弘光是崇禎親兄弟或者子侄,我想結局可能是另一樣。中國在皇位傳承上特別看重血緣,假如崇禎太子南下,估計就不會有後來的窩裡鬥,假如左良玉不在大兵壓境時起兵內亂而是率兵抵禦滿清,那麼清兵絕對不會那麼容易渡江。

  • 5 # 貴地瓜

    是的,以當時的福王朱由崧一班人,根本無力迴天,除非清廷和大順自行瓦解,放過南明一馬,也許弘光政權還可以存在下去,但最終無法中興大明,因為當時歷史條件不允許,清廷鋒芒正盛,八旗正是軍民合一實力倍增的時候,如猛虎下山,已經建立了穩固多年的軍政體系,處於擴張階段,南明和大順無力對抗。

    我們分一下南明弘光政權,它只是江南殘餘勢力慌亂中臨時拼湊的一個以皇室親王朱由崧為幌子的影子政府,無法統一軍政命令,無法上通下達,沒有執行力,實際掌握者史可法所倚重的江北四鎮重兵各自為政,各自心懷鬼胎,都想借清軍之手削弱對方,史可法無法將江北四鎮軍事力量統一集中起來,他夢想的唐末藩鎮勤王中興唐朝的畫面最終無法在長江兩岸上演。

    弘光政權只是南明諸多殘餘勢力中實力較強的一派,放眼南明,缺乏一個有強力政治智慧掌控全域性的領導,朱由崧,史可法都沒有成功,揚州十屠的鮮血證明了一頭獅子領導一群綿羊可以戰勝一頭綿羊領導的一群獅子,不團結,你江北三十萬人馬就是一盤散沙,註定要失敗。

  • 6 # Smile語過添情

    是一絲機會都沒有,弘光皇帝是各方面妥協出來的產物,當時朝廷東林黨一家獨大但是沒有掌控軍隊,這個時候是真正的亂世,亂世沒有軍隊可想而知結果如何,當時南明控制區是全中國最富庶的區域,如果能軍民同心協力光消耗就能把滿清耗死,可惜當時的環境手裡有軍隊的人各自為政,公然和朝廷談條件,服從的條件就是要錢,我們今天稱之為藩鎮,南明四大藩鎮竟然還有從李自成那邊投降過來的,南明的收入四分之三要用在四大藩鎮上面,而且藩鎮之間互不買賬,這就比較混蛋了,任何一次摩擦損失的都是南明的國防力量。

    舉個最深刻的例子,南明兵部尚書史可法,官夠大了吧?這是實權人物,得知清軍打過來了,竟然還要私自募兵抵抗,南明兩百萬軍隊這個時候在內訌,因為左良玉不滿帶兵順江而下,南明竟然把軍隊用來防左良玉,有的藩鎮甚至於觀望,導致史可法只有一萬多人守城,氣節雖然重要,但也要死得其所。

    幸好左良玉途中突然逝世,然而清軍深入南明腹地,可此時此刻,各藩鎮之間還在內耗,藩鎮高傑被殺,高部頓時作鳥獸散,殺高傑的直接投降,不到一年時間,弘光政權灰飛煙滅。甚至南明派出的和談使團都沒來的及往返,從始至終,弘光的政令就沒有出過他的寢宮,弘光是一個很勤奮很努力的人,而現實中卻成了反面教材,我們之所以這樣認為,是滿清希望我們這樣認為,一直在糊弄我們,崇禎好因為他是李自成滅的,弘光壞因為他是滿清滅的,所以,滿清滅的一定要是邪惡的,就這個原因。

    個人認為,當時的環境只有一種翻盤的可能,就是崇禎放棄北京到南京登基,崇禎在南京就絕對不會有南明三大疑案,不會有那麼多內耗,左良玉之流崇禎也壓的住,劃江而治再耗死滿清是極有可能的,滿清人口少一旦沒有了銳氣只有被我們屠殺的份,可惜我大漢江山被滿清喪權辱國幾百年,中國近代史就是血淚史。歷史沒有如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茶具茶葉放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