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蛇Snake
-
2 # 鳴沙古今
澶淵之盟
公元1044年,宋軍在澶州取得對遼戰爭的勝利,遼提出議和,宋真宗也贊同議和,遂宋遼以白溝河為邊界,達成議和盟約,史稱“澶淵之盟”。
後世很多人多有疑問,既然宋朝大勝遼國,為何不乘勝追擊,反而與遼議和?
停戰議和只因澶淵之盟是北宋和遼國,在經過二十五年的戰爭後締結的盟約。說到底,宋朝和遼打來打去幾十年了,都不想打了,就議和了。然而,以勝利之師議和,宋朝卻要每年向遼提供“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這就有點讓人琢磨不透了,打贏了你說不想打了,乘勝議和還可以理解,可是居然還要給別人賠銀子布匹,這究竟是為什麼?這就要說到宋遼之間的恩怨了。
宋太宗趙光義即位後,親征太原,滅了北漢,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局面。後兩次攻遼,企圖收復燕雲十六州,結果都遭到失敗,後一次徵遼時還被遼軍打得丟盔棄甲,帶傷逃回汴京。久治不愈,於第二年去世。所以說,先皇宋太宗如此文治武功,尚不能在對遼戰爭中取得勝利,最後還搭上了性命,作為後輩的宋真宗自詡才能不及父親宋太宗,因此,是不願意與遼打仗了。
歷史恩怨況且,遼國不斷騷擾大宋是有原因的,其根源就是因為關南之地。原來在周世宗柴榮時,奪了遼國關南之地,就是後周周世宗徵遼時打下來的三州:即寧州、莫州、瀛州,因為宋朝繼承了後周的地盤,所以遼國認為關南之地是他們的,要歸還他們,但宋朝吃到的肉怎麼能吐出來?堅決不肯,於是遼國調集重兵,誓要與宋朝一戰。兩軍經過多次交戰,互有勝負。
御駕親征公元1004年秋,遼國蕭太后與遼聖宗,更是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本來是要避戰南逃的,最終是在宰相寇準的力勸下,才親至澶州督戰的。皇帝親臨城頭指揮,宋軍士氣為之大振,大勝遼寇,並且射殺了遼蕭太后之弟蕭撻凜,主將陣亡,女強人蕭太后無心再戰。
最終遼提出議和,宋真宗也想見好就收,於是雙方議和,但是在談的過程中,遼國又拿關南之地說事,宋真宗也擔心雙方再起干戈,但又不能歸還遼國土地,畢竟是祖上打下來的江山,遂提出向遼提供“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的條件,算是一個折中的辦法,打消了遼國對宋土的覬覦之心。
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澶淵之盟”,澶淵之盟後,宋、遼在百年裡沒發生過戰爭。沒了邊境問題,少了戰爭,從此宋朝勵精圖治,發展生產,中原出現了自唐後少有的繁榮。
-
3 # 海鏡清
題主對大勝的理解似乎有誤,所謂的澶淵之戰(或者說澶州之戰),實際上不過是一次規模很小的戰鬥,甚至連戰鬥都很難算得上。
可以看出來,遼軍已經距離開封非常近了
我們來看看背景:1044年閏九月,遼軍二十萬南下攻宋。此次遼軍改變了以往在邊境襲擾的戰術,一路上對於堅守的北宋城池,能迅速攻克的還罷了,凡是一時難以攻下的,皆繞過不打,於十一月就進抵澶州(今河南濮陽),對澶州實施三面包圍,距離北宋首都開封只有240裡之遙,輕騎一日可至。
澶州城遺址
澶州北城,背靠黃河,易守難攻
遼軍為什麼不繞過澶州,直撲開封呢?因為該城把住了黃河渡口,正當咽喉要道,不能繞過去。澶州城始建於五代時期,晉軍澶州守將李存審在黃河德勝渡口夾河築柵,並在黃河兩岸修築南北二城,大軍要過河,必經此城。
遼南京統軍使蕭撻凜認為宋軍只敢守城,不敢野戰,所以只率數十輕騎到澶州城下檢視如何破城。宋軍的一個小軍官威虎軍頭張瑰一看這個韃子前呼後擁,應該是個大官兒,於是用床子駑狙擊,正中蕭撻凜,蕭撻凜頭部中箭墜馬而死。
床子弩依靠幾張弓的合力將一支箭射出,射程遠,威力大,使自以為在弓箭射程之外的遼將中了招
以上即整個澶淵之戰的戰鬥經過,遼軍就死了一個,雖然是個大將,但你說這叫大勝?這不過是一個狙擊手的日常好吧!
蕭撻凜死後沒多久,親征的宋真宗帶著禁軍到了澶州,並登上澶州北城門樓以示督戰。御駕親征鼓舞了宋軍士氣,“諸軍皆呼萬歲,聲聞數十里,氣勢百倍”。
當黃河冰凍後,宋軍光守澶州也沒用了
實際上呢?宋真宗心裡沒底得很。按照他的想法,遼軍太厲害,這麼快就兵臨城下了,怎麼打呀,還是去南京或者成都比較安全。
從純軍事角度考慮,當時已經入冬,黃河隨時可能冰凍,到時候天塹變通途,遼軍鐵騎可以不管澶州,直奔開封而去。而遼軍雖然看上去是孤軍深入,但人家是騎兵為主,可以在北宋腹地使勁搶,不需要不用考慮補給線被切斷的問題(因為根本沒有),所以局勢對宋軍是不利的。
而遼國方面呢,蕭太后此次大舉南下,本來也有迫和的意圖。在出兵的前一年,考慮到宋遼誰也奈何不了誰,“每歲賦車籍馬,國內騷然,未見其利”,蕭太后就打算“尋舊盟,結好息民,休好解甲”,秘密派人向宋真宗表達了議和的意願。宋真宗是個愛好和平的人,不過兩國都希望對方先“遣使議和”,也就是都要面子,所以沒談成。於是蕭太后親自帶著大軍來談判了。
宋真宗
所以,澶淵之盟的達成,是當時宋遼實力對比的真實反應。遼軍攻不下北宋的堅城,但宋軍也阻止不了機動性強的遼軍燒殺搶掠,宋真宗求和沒有什麼問題。當然他自己還是深以為恥,也就是自己跟自己較勁,畢竟小時候“與諸王嬉戲時,喜歡作戰陣之狀,自稱元帥”,結果長大了發現戰爭好可怕。夢想的破滅使他墮落了,熱衷於封泰山、造宮觀,粉飾太平,把宋太祖積攢來收復幽燕的積蓄全花光了。
雖然宋真宗沒有在戰場上失敗,但他在精神上徹底失敗了,這是一個好大喜功卻又害怕刀兵的可憐人的可悲之處。
-
4 # 經濟大縱橫
遼國發動澶淵之戰的目的,從一開始就是以戰迫和。這場戰爭前後打了25年。幾乎每一場大戰,往往都要使宋遼雙方付出上萬人的傷亡。遼國統治者蕭後與遼聖宗御駕親征,發動了孤注一擲的南下戰役。直到兵臨澶州,宋朝才開始組織起有秩序的反擊,當時的皇帝宋真宗親征,雙方對峙,戰爭趨向白熱化。後來遼軍主將蕭撻戰死,遼軍士氣受挫,宋軍士氣大漲,眼看著宋朝就要徹底打敗遼國。
那麼為什麼宋真宗還要選擇求和呢?筆者認為,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宋真宗的性格比較懦弱。他不希望打仗也不想打仗,所以寧願選擇賠款也希望戰爭早點結束,以換取遼朝不向宋對戰,取得國家和平,就連御駕親征也不是完全自願的。如果執意再戰的話,必然導致兩敗俱傷。當時雖然是宋朝取得了勝利,但是實際上雙方的情況不相上下,議和是最好的選擇,而宋朝為了議和的順利,答應了繳納歲幣的條件。同樣的宋朝也並不吃虧,雖然繳納歲幣,但是每年的邊境貿易,會給宋朝帶來極大的財政收入。其實相較於宋朝,遼國更想要求和,他們是帶著信心來的,遼國認為一定可以打敗宋國,結果事實卻與想象有了很大的差距,他們必須保留一定的有生力量。
回覆列表
澶淵之盟,遼要的面子,宋要的裡子。二十萬絹,十萬緡,對宋來說不過一縣歲入,而如果透過戰爭手段達到和平目的,一百個三十萬也不夠,而且你要知道,歲幣不是納貢,屬於援助性質。而澶淵之盟是平等條約,澶淵之盟遼宋結兄弟之盟,宋為兄,遼為弟,和平相處一百多年,開放互市以後宋每年從遼賺的順差豈止百萬緡絹。更有“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的記載流傳下來。而後宋背信棄義與金簽訂海上之盟聯金滅遼,背棄與遼的盟約,導致遼的滅亡,也導致了北宋的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