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明離子

    這個木板叫“笏板”,材料有玉、象牙、竹木等等,是古代朝臣面見君王時候的必需品,所以笏板又叫“朝板”。

    笏板的兩個作為

    笏板有著兩個作用,第一個便是用作記錄君王的命令和指示,實際上,皇帝的旨意大多為口諭,尤其是上朝時的指示,更具有隨機性。

    所以皇帝可以隨便說,大臣可不敢隨便聽,一旦把陛下的命令記錯了,或者乾脆忘了,後果絕對是災難性的,所以這笏板必不可少。

    笏板的第二個作用就是擋住朝臣自己的臉。

    擋臉當並不是因為自己有多醜,雖然皇帝近在咫尺,但在沒有允許的情況下,直視君主便是一種大不敬,因此,在上朝時,大臣們可不敢面和君主大眼瞪小眼,而是老老實實的盯著笏板,這是一種禮貌。

    笏板的歷史與規格

    早在東周列國時期,笏板就已經被合諸侯國普遍使用了,《禮記》中對笏板的尺寸做了規定,即“笏長2尺6寸,中寬3寸”,其實這是古度量,實際出土的實物並沒那麼長。

    關於笏板的材質,唐代規定五品官職以上執象牙笏板,以下則執竹木笏板;可能也覺得竹木太寒酸,所以到了明朝,則規定五品以上持象牙笏板,以下的就甭費勁了,直接空著手吧。

    到了清朝乾脆連五品以上的都不用了,反正大家都自覺不朝著皇帝那方向瞅就是了,你問需要記點東西怎麼辦?傻呀,春秋時期沒紙,清朝還沒有麼?一張小紙條,一支狼毫搞定。

    大家對笏板的普遍誤讀

    雖說笏板有擋臉的作用,但記錄君王旨意的作用是笏板被髮明的最主要原因。

    所以大家以為笏板是人手一個那就是大錯特錯了,事實上,朝中事物繁忙的大臣會在上朝時準備好幾個笏板,走起路來來丁零當啷,上朝的時候,趕上皇上是個話嘮,就得寫滿一個再拿出來一個空白的繼續寫。

  • 2 # 一壺清茗品春秋

       三國時期百官上朝時都要帶上一條木板在手上,這個木板叫做“笏”,又稱作手板、朝板,可以用來記事。早在夏朝就產生了,《史記·夏本紀》中記載“笏者,君見臣所秉,書思對命者也”,它流傳的時間也是非常長的,一直延續到了清朝.

      "笏"的作用就好比現在我們大家開會的時候,都要拿個筆記本,及時記下領導提的要求,安排的工作,有時候需要發言的時候,也要提前準備在本子上列個提綱。同樣,在朝會上,大臣們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皇帝交代什麼事情,就要趕緊記下來,特別是交代的事項多,問題多的時候,光憑腦子記不下來,退朝後忘記了又不能去問問皇帝,你在朝會上講的什麼啊,我忘了,您再給我講一遍吧。這樣估計不僅烏紗帽不保,還要調腦袋。有的時候,一個笏板不夠用了,官員要帶好幾個。太多了就那個袋子裝著,唐代張九齡為相時,因為年老體弱,帶的笏板又多,自己拿不動,只好讓隨從拿著袋子跟著。沒想到,後來官員紛紛效仿。而這些背袋子的隨從,也就是現在領導秘書的前身了。

    “笏”還有個作用,它是身份的象徵,五品以上官的用象牙做的象笏,五品以下的用木頭做的笏。比如,唐朝郭子儀在六十大壽時,七子八婿前來拜壽,因為他們都是朝廷的高官,拜壽時,把笏放在床頭,因此就有了“滿床笏”這個詞語,比喻一個家族興旺昌盛。

    “笏”還有個小作用,就是在官員憤怒的時候,還可以當武器。就像在街頭巷尾打架時,人們隨手抄起磚頭就砸了過去。特別是那些大臣們在上朝時手頭只有笏板,隨手就拿笏板打了過去。明朝土木堡慘敗後,群臣討論王振罪惡,群情激憤,錦衣衛使馬順呵斥群臣,這時戶部給事中王竑,拿起笏板就向馬順砸去,在他的帶領下,群臣紛紛上手,你一笏板,我一笏板,加上拳打腳踢,竟在朝堂上將馬順打死。

  • 3 # 那樣的歷史挺有趣

    許多朋友在瞭解中國古代歷史時,都會把眼光放在封建社會特有的宮廷上。古代的許多大臣都需要上早朝,而我們能從很多古裝劇以及歷史典籍中看到,古代的大臣上朝,懷裡都要抱著個木板,這是為什麼呢?

    木板的名字叫“笏”,畢竟在許多電視劇中並沒有細緻的對笏的描寫,所以有不少人將笏看成了卷軸、書卷一類的東西。但笏的歷史比書卷的出現要早很多,早在夏朝時,笏就已經在史書中有了記載,最開始的笏就是用於記錄事件的。

    而到了後來,早朝被先民所發明出來。最開始的早朝並非用於君臣之間議事,而是為了遵循周禮中的禮儀制度。《周禮》規定,大臣每天早上都應到帝王那裡去問安,以表達對君主的尊敬,和盡到該盡的禮節。直到後來,由於社會形態的演變、社會階級的劃分,以及統一國家的產生,中原王朝逐漸將原本的早朝利用了起來,用於朝政議政。

    而在議政時,皇帝通常會交代一些比較重要的事項,這就像我們今天公司開會時、老闆交代工作一樣。大臣是需要把皇帝的這些話記下來的。當時沒有造紙術和紙張一說,於是本來用於記錄的笏板就派上了用場。

    最早的笏板是用木板所制的,但是到了後來,象牙製品傳入中原地區,再加上玉器的開發與成熟,以象牙和玉為材料的笏板也逐漸出現在朝廷上,這樣更能彰顯持笏人身份的權貴。笏板在中原王朝流傳了很久,基本可以從夏一直算到明清,但是到了後來,由於筆和紙的發明,記筆記遠不比紙張方便的笏板就逐漸失去了記錄的功用。

    到了明清,笏板更多的則是裝飾以及禮節功用居多了。中國古代封建王朝後期所使用的笏板,依舊延續了最初周朝的規制,笏的長度要有二尺六寸,寬不少於三寸。但這些屬於古代的度量衡,如今出土的古文物笏板裡,笏板的長度還是比較中庸的。笏板並沒有記載中的那麼長,一人躬身持笏板,笏板上端頂多可以擋到臉。

    古代官員的笏板到了後來,就成為了朝廷禮儀的一種象徵,即便大臣們不再以笏板記事,笏板還是上早朝時必要的持有物。富貴人家為了彰顯自己的不凡,通常還會攜帶不止一塊笏板。笏板的禮儀性作用最主要在於遮擋,這和古代的屏風和影壁的作用有所相似,笏板的存在給官員和皇帝的視線留下了緩衝空間,讓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有些不禮貌的直視有了中間的落腳點,從而起到恭敬禮儀、促進交流等作用。

  • 4 # 老叟蜀山散人

    這塊拿在朝臣手裡的“木板”名為笏,又稱手板、朝板。兼具禮儀與實用兩種功能,是官員身份象徵之一,一般低階官員用木、竹笏板,高階官員用象牙、玉石為笏。“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曹雪芹在《紅樓夢》裡就曾如此表述。

    其一,實用功能:紙發明和普及前,華人記述是在金屬、石頭和木、竹上刻劃,以及在絹帛上書寫,只是絹帛太過昂貴,無法普及,所以我們會發明金石文和竹簡,因而書吏才會又稱為“刀筆吏”。笏板其在商周時期與竹簡相類,多為竹木製品,朝臣上朝時用以記錄天子的訓令,也用於記述自己上奏天子的事項,就跟今天的筆記本功能一樣。

    其二,禮儀、身份象徵:上古時代尋常百姓多數不識字,日常生活也多以物易物,結繩而記,用不上那物件,因此用笏板的只能是政府官員,自然就兼具了身份地位的象徵功能,紙的普及以及印刷術的發展,笏板記述的實用性功能逐步降低,身份地位象徵功能更為突顯,象牙玉石等名貴笏板大行其道,漸漸成為高階官員不可缺少的表徵,而中低階官員仍用竹木笏板,元明代時期笏板已漸漸失去其表徵意義,成為其可有可無之物,到滿清入關,馬背民族徹底拋棄了這種已不太實用,又礙手礙腳,影響騎射,還是漢人政權象徵的笏板,至此笏板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另外扯句閒話,我們華人在竹木、金石上書寫文字至今仍在流行,比如碑刻,比如機關單位的吊牌,商鋪的店招等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川崎羽毛球穿線機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