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怎麼回事小老弟
-
2 # 神諞秦腔
秦腔有別於其他地方戲曲劇種之處,首先是它發源、形成和完善成熟,並蔚為大觀的地方,不是當今某一個行政區劃中的省、市、自治區,而是覆蓋面積極為遼闊的一方熱土――秦地。這個秦地,包括如今的大西北地區的陝西、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因此,五省區共稱秦腔為自己的地方戲曲劇種。 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個劇種,秦腔在音樂曲調上屬秦聲,具體的曲式結構,如前所述,是以二六板為基調,透過變奏時旋律、速度、表情的變化,而成為一種板式變換體的曲式結構;語言則以自古帝王都的長安、三原、高陵、涇陽當地語言為母語;戲曲體制上,又創造了一種以“場”為基本結構單位,透過若干場次敷衍一定故事情節內容的“分場劇本體制”;創作方法上,則是寫意性的體驗與表現相結合的方法,所以,秦腔並非單純抒情或敘事的體裁,而是一種抒情藝術同史詩藝術相結合的造型藝術,即舞臺藝術。它的具體形成地域,就是先秦時期的秦本土,即今的秦隴交會處(甘肅隴東,陝西西府),流行地域也不像其他地方戲曲劇種那樣,基本上是囿於一隅。秦腔是一種高度融合文學、音樂、舞蹈、美術與技藝為一體的造型藝術,它有可以作為有聲的“二十五史”和近現代革命史的劇目,總數達萬餘本,可以同北曲雜劇、明清南曲傳奇相頡頏。 秦腔的演出有三種形式五種形態。一是大戲,即生人扮演。二是小戲,即由人操縱傀儡演出。這種傀儡戲又有兩種形制:一是木偶,一是皮影。三是社火借用。這社火借用又有兩種,一是馬社火,即人扮裝後騎馬巡迴演出;二是臺閣,陝西叫芯子,人扮演戲曲故事,可抬,也可裝在車上。其中大戲的演出,多為專門戲班和劇團。千餘年間,這種班社或劇團見於文獻著錄的達千餘個。班社、劇團,由秦腔藝人組成,一般情況下,每個班社、劇團約有十幾個或二三十個人,多者逾百人。其人員,在歷史上總數難以計核。其中有成就的各色藝術家,估計不下千位。像魏長生、陳銀官、三壽官、白長命、陳雨農、李雲亭、潤潤子、劉毓中、蘇育民、田德年、袁克勤、耿忠義、康正中、張健民、楊覺民、劉森茂、王天民、何振中、李正敏、孟遏雲、蕭若蘭、餘巧雲、焦曉春、郭明霞、晉福長、王輔生、馬平民等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說起他們在藝術上的創造,更是繁花似錦,光輝璀璨,而且形成不同地域,不同班社、劇團,不同做派與不同腔調和不同風格的秦腔藝術流派,如陝西的五路秦腔,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的融入地方特色的各流派等等。 秦腔演出場所的建制和形式,也是伴隨著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發展變化而不斷髮展變化的,而且越來越進步、越繁華、越現代化。像遠古時期的廣場演出,場所一般選取略高的便於四周群眾圍觀的平地;先秦時期的由戶外搬進群落中的庭房的“演於庭”,秦漢時期已有類似高屋建瓴的“平樂觀”一類的演出場所;隋唐以後的演出場所發展成為廣場上的有戲臺、戲樓、舞榭、亭臺,可以三面觀賞;元以後出現的戲樓,有許多就只留一面供觀眾觀看了;20世紀出現的各種形式的劇場、劇院,都沿襲了秦聲藝術的建築風格,並將其作為“高臺教化”“移風易俗”“普及教育”的天然場所。明初,明太祖朱元璋敕修城隍廟,各地按省、府、州、縣的行政區劃修建城隍廟,廟前必有一個與其品級相適應的戲樓,併成為寺廟總體建築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從此,陝西民諺有“城隍廟對戲樓”的說法,可見其建築形式的廣泛和規範了。至於散佈在各地的迎神庥、睦鄉鄰的“西秦會館”中的戲樓,因其資金雄厚,就十分排場和講究了,其中尤以河南省賒旗縣、重慶市酉陽縣龔家灘、四川省自貢市的“西秦會館”為代表。 秦腔作為一個劇種的所有條件,都相當充實、完備,自然是全國三百六十五個地方戲曲劇種中的佼佼者,尤其是它的“漢唐雄風”品格,更是引人注目的。
回覆列表
秦腔(Qinqiang Opera,或Qinqiang)又稱亂彈,源於西秦腔,流行於中國西北的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稱“桄桄子”(因以梆擊節時發出“恍恍”聲)。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簡介 秦腔源於古代陝西、甘肅一帶的民間歌舞,是在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安生長壯大起來的,經歷代代人民的創造而逐漸形成,因周代以來,關中地區就被稱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是相當古老的劇種。因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又叫“梆子腔”,因以梆擊節時發出“恍恍”聲,俗稱“桄桄子”。清人李調元《雨村劇話》雲:“俗傳錢氏綴百裘外集,有秦腔。始於陝西,以梆為板,月琴應之,亦有緊慢,俗呼梆子腔,蜀謂之亂彈。”“亂彈”一詞在中國戲曲聲腔中的含義很多,過去曾把崑曲、高腔之外的劇種都叫“亂彈”,也有曾把京劇稱為“亂彈”,也有的劇種以亂彈命名,如溫州亂彈、河北亂彈,便更多的仍用在以秦腔為先、為主的梆子腔系統的總稱上。 秦腔“形成於秦,精進於漢,昌明於唐,完整於元,成熟於明,廣播於清,幾經衍變,蔚為大觀”,是相當古老的劇種,堪稱中國戲曲的鼻祖,明代萬曆間(公元1573-1620年)《缽中蓮》傳奇抄本中,有一段註明用[西秦腔二犯]的唱腔演唱的唱詞,且都是上下句的七言體,說明秦腔在當時或在那以前不但形成、而且已外傳到其他地方了。 由於秦腔的很多劇目都是表現中國歷史上反侵略戰爭、忠奸鬥爭、反壓迫鬥爭等重大的或富有生活情趣的題材,由於秦腔音樂反映了陝甘人民耿直爽朗、慷慨好義的性格,和淳樸敦厚、勤勞勇敢的民風,且較早地(也可能是最的)形成了比較適宜於表現各種情緒變化的板腔體音樂體制;加上秦腔藝人逐漸創造出一套比較完整的表演技巧,因而秦腔所到之處,都給各劇以不同的影響,並直接影響了各個梆子腔劇種的形成和發展,成了梆子腔的鼻祖。清康、雍、乾三代秦腔流入北京,又直接影響到京劇的形成。 秦腔的鼎盛時期在乾隆年間(1736-1795年),這個時期,全國很多地方都有秦腔班社,僅西安地共就有三十六個秦腔班社,如保符班、江東班、雙寨班、錦繡班等。 秦腔的表演樸實、粗獷、豪放,富有誇張性。秦腔唱腔分為歡音、苦音兩種,前者表現歡快、喜悅情緒,後者抒發悲憤、淒涼情感,唱腔音樂豐富多彩、優美動人。主奏樂器為板胡,發音尖細而清脆。在臉譜(如秦始皇的金色正三塊瓦花臉、帶一字須)、身段(如趟馬、拉架子、擔柴擔、水擔等)、化妝(如改包頭為梳水頭)、特技(吐火、吹火、踩蹺),以及語言聲韻(秦腔是十四韻,內有入聲)等方面,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唱戲吼起來”被譽為關中十大怪之一。角色行當分為四生(老生、鬚生、小生、幼生)、六旦(老旦、正旦、小旦、花旦、武旦、媒旦)、二淨(大淨、毛淨)、一醜,計十三門,又稱“十三頭網子”。 秦腔因其流行地區的不同,衍變成不同的流派:流行於關中東部渭南地區的稱東路秦腔;流行於關中西部寶雞地區的稱西府秦腔;流行於漢中地區的叫漢調秦腔;流行於西安一帶的稱西安亂彈(就是中路秦腔)。各路秦腔因受各地方言和民間音樂影響,在語音、唱腔、音樂等方面,都稍有差別。近五十年來,東、西、南三路秦腔都不發達,中路秦腔起而代之,在整個西北地區均佔絕對優勢。 秦腔所演的劇目多是取材於“列國”、“三國”、“楊家將”、“說岳”等英雄傳奇或悲劇故事,也有神話、民間故事和各種公案戲,劇目超過1萬本,劇目之豐富,居中國三百多劇種之首,因時代久遠,散佚頗多,據現在統計,僅存約4700多個,而且,這些劇目目前還正以驚人的速度繼續流失,如果有關部門不能有效搶救,歷代人民用心血創造的寶貴文化遺產將永訣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