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8435540336陽城

    不是,只是受治於李鴻章。“不敢越雷池一步”,人家重用了他,難報“知遇之恩”。白白旁聽了皇家海軍的教課,艦隊又不歸他指揮,戰一開始便負傷。後來也不許出擊,只好自殺為李鴻章承擔責任,其實真不是他的責任。

  • 2 # 海鏡清

    死都不怕還會怕打仗?甲午時期那些御史對北洋海軍和丁汝昌的攻擊都是不能相信的,他們就在北京裡憑想象“風聞奏事”,可以說御史就是一群撒謊精,不會胡說八道就當不好御史。

    丁汝昌的座艦定遠號在大東溝海戰中苦戰五個小時,直至日本海軍主動撤走,如果丁怯戰的話,早就逃了

    早在戰爭尚未爆發時,丁汝昌就建議在大同江入海口建立臨時基地(這個地方現在是北韓海軍規模最大的南浦海軍基地),但是被擔心此舉會引發戰爭的李鴻章給否定了,所以後來戰爭爆發後,北洋海軍在北韓沒有基地,不能有效掩護對北韓清軍的海上補給線。這可以說明丁汝昌不但不怯戰,反而是積極做打仗的準備。

    丁汝昌受傷後,依然在甲板上勉勵將士奮勇作戰,這是一個怯戰的人能做到的嗎?

    大東溝海戰中,丁汝昌沒有進入305毫米的裝甲司令塔,而是站在無遮無擋的飛橋上。因為他知道自己不擅長海戰,指揮權就下放給了總兵劉步蟾,他的主要作用是督戰,需要站在明顯的地方,提振全軍士氣。在被炮火擊傷後,丁汝昌也不肯下艙接受治療,堅持留在彈雨紛飛的甲板上,鼓勵水兵們奮戰。這些表現,有哪一點是怯戰?這分明是超凡的勇氣!

    被日軍攻佔的鹿角嘴炮臺,一門240毫米重炮在與定遠號的炮戰中被後者打斷了炮管,這亦是定遠號奮戰的證據

    威海衛海戰中,丁汝昌的座艦定遠號始終衝在最前面,炮擊日本陸軍,讓被追擊的清軍敗兵得以逃生;炮擊被日軍攻佔的海岸炮臺,使其多日不能正常運轉。當定遠號被日本魚雷艇夜襲重創失去戰鬥力後,丁汝昌又登上靖遠號衝在最前面與敵人作戰,直至靖遠號被擊沉。這些表現,又有哪一點是怯戰?

    靖遠被擊沉後,因港內水淺未被完全淹沒,所以丁汝昌才能生還

    直到外援斷絕,北洋海軍被40多艘日本軍艦和2萬日本陸軍重重圍困,劉公島陷落已成定局,因為家屬都在島上,廣大士兵擔心會遭到旅順那樣的大屠殺,都乞求丁汝昌給一條生路。丁汝昌本想炸燬軍艦,但已經無人聽從。在這種情況下,丁汝昌才為了保全將士和百姓的生命寫下降書,然後自殺殉國。這種為了他人犧牲自己身後名譽的行為能說是怯懦嗎?這才是有責任感有擔當的大勇啊!

  • 3 # 不沉的經遠

    丁汝昌真的是怯戰投降那他何必自殺,丁汝昌選擇投降的時候,北洋水師確實已經窮途末路,而且外無救兵,沒有太多的選擇了。

    黃海海戰之後,由於北洋水師再未和日本聯合艦隊進行海上決戰,因此很多人給丁汝昌扣上了怯戰的帽子。當時實際上黃海海戰以後,北洋水師各艦的修理工作緩慢,各艦所受損傷一直未得到修理,比如像定遠的一門主炮就始終不能使用。而且北洋水師的炮彈補給情況也不容樂觀,定遠、鎮遠急需的305毫米主炮炮彈,直到11月2日都沒有補給完畢,這些實際情況制約了北洋水師的行動。

    更何況在損失5艘巡洋艦,來遠又重傷不能出海的情況下,北洋水師僅有定遠、鎮遠、濟遠、靖遠、平遠和廣丙6艘船可用,北洋水師已經不具備在大洋上和日本艦隊決戰的能力。所以丁汝昌和李鴻章商議以後,制訂了依託海岸炮臺,在炮臺掩護下再與日本艦隊戰鬥的方針。這應該說是符合北洋水師當時的實際情況,並非是怯戰的表現。

    而丁汝昌決定投降之時,北洋水師的情況更加窘迫。此時北洋水師由於陸上清軍不戰而逃,威海衛失守,被日本海陸軍合圍在劉公島。

    在經過10幾天的戰鬥以後,北洋水師雖然多次擊退日軍進攻,並擊傷了多艘日艦,但是又損失了定遠、來遠、靖遠3艘主力戰艦,鎮遠則因為觸礁受傷難以出海,魚雷艇隊擅自出逃也被殲滅,還能出戰的僅有濟遠、平遠和廣丙3艦和一些炮艦,軍糧和彈藥也嚴重不足,劉公島上“軍火已罄,軍糧已絕”。

    更重要的是山東巡撫李秉衡以守衛煙臺為理由,把山東軍隊都調離威海附近,而清政府又抽調原本用於增援威海的外地部隊加強北京防禦,這個時候的北洋水師已經沒有援兵了。在屢次派人去催援兵失敗以後,島上守軍計程車氣低落,甚至發生了陸軍和平民一起到海軍公所,乞求丁汝昌給一條活路的事件。

    如果丁汝昌真的怯戰,那麼根本不會之前親自率艦作戰衝殺在前,實際上在靖遠艦戰沉時,丁汝昌就在艦上指揮戰鬥。如果他怯戰,那麼也不會在投降以後自殺明志。

    丁汝昌選擇投降,主要還是因為此時北洋水師和島上清軍確實已經難以繼續戰鬥。這是時代的悲哀,不是丁汝昌個人所能挽回的。

  • 4 # 顫動的丹田

    豐島海戰和黃海大戰之後,是劉公島保衛戰,北洋水師中的水雷營十幾條軍漢在南幫炮臺爭鬥戰中,在守衛炮臺的司令和士兵都跑個精光的情況下,埋好了地雷,偽裝成屍體趴在旁邊,待日本兵衝上炮臺歡呼雀躍之際,引爆地雷,炸死了數百日兵。即便就是丁汝昌,在屏護自己的南北幫炮臺丟失後,也未混日子等死,他先親率軍艦衝向北幫炮臺用艦炮將炮臺轟毀,又派北洋水師中的敢死隊炸燬了南幫炮臺,在這以後的日子裡,帶領手中僅存的日島炮臺和劉公島上的一點小炮臺,以及不到十艘大大小小,土洋結合的殘破軍艦打退了日本聯合艦隊規模不等的七次進攻,擊毀擊沉了共計四艘日本聯合艦隊的魚雷艇,最後山窮水盡,吞鴉片自裁。令人唏噓的是,就在這個中國第一支海軍艦隊司令和他的部下苦苦支撐之時,那些援兵,就是那在不久以前跟長毛和捻子拚命勇不可擋、兇悍過人的湘軍淮軍們,也是在他們的憑藉對太平天國和捻軍戰功出人頭地的將領率領下,竟然面對往日蹴爾小國敵人怕死到殺頭也不敢拼死一搏的地步。

  • 5 # 北洋往事

    丁汝昌不是一個怕死的人,一個不怕死的人會怯敵投降嗎?肯定不會!

    黃海之戰

    黃海一戰中,開戰不久“定遠”艦就中彈,歷史上一直誤傳丁汝昌從飛橋上震下,摔傷。實際上丁汝昌是被震飛的甲板撞傷,以及黃火藥燒傷,直到回到劉公島,丁汝昌眼鼻一直流黃水(膿)。丁汝昌受傷後,眾人一直勸他到艙內的軍醫院內,但是他堅持在甲板的過道上督戰,以鼓勵官兵。看到此情此景的洋員,北洋海軍總查顧問泰勒(戴樂爾),深受感動,主動和丁汝昌鼓掌,相互之間用蹩腳的英文和漢語相互鼓勵。黃海大戰中,“定遠”中彈159發,如果丁汝昌怕死完全可以躲在司令塔內,或者藉口受傷在安全的軍醫院內修養。

    威海衛之戰

    威海衛之戰中,丁汝昌命人給自己打造好棺材,並不時的躺進去試試合不合適,他早已做了必死的決心。當日本海軍圍攻劉公島時,他主動站到“來遠”的主炮旁。此時“來遠”是北洋海軍的旗艦,丁汝昌大聲喊道“炮彈不會因為我是提督而不打我”。

    丁汝昌之死

    1895年2月11日,是丁汝昌給出援軍到來的最後期限,島上軍民哭求丁汝昌給條生路,其實就是逼丁汝昌投降。丁汝昌早就表示寧死不降,但是島上還有幾千軍民。雖然他和伊東祐亨私交不錯,伊東祐亨在勸降書中表示保護他安全,他可以去日本遊歷。在和牛昶炳交代了後事後(預設北洋海軍可以投降,但不能以提督名義投降),他喝了攙著鴉片的紅葡萄酒自殺殉國。牛昶炳沒有按照他的囑咐,截掉提督印的一角,而是以他的名義,用他的提督印寫了降書。

    總而言之,丁汝昌不是一個怕死的人,根本談不上怯敵。當清流派攻擊他的時候,他完全可以借坡下驢,提督不做了,保全性命。最後時刻,他完全可以一死了之,保全自己的聲譽,但是為了島上幾千軍民,他吐露心跡,“只得一人報國,未能拖累萬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衝”和“低就”哪種方式更適合泡茶?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