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容若侃詩詞
-
2 # 七追風
趙翼:我真的很冤啊!
趙翼是清代著名的詩人,很有才華。要往他祖宗輩說,那可是宋代的宗室,典型的皇家之後。但是到了趙翼他爹這時候,日子過得就不行了。
趙翼他爹是個私塾先生,所以小時候的趙翼就跟著學唄。小傢伙天資聰明,學東西很快。但是,在趙翼15歲的時候,他爹在一家富戶教書的時候,去世了。那咋辦?怎麼養活自己?
這家富戶看他可憐,留下繼續教書吧,這也算是家族產業了。
此後,趙翼一直都在教書,勉強吃飽肚子。直到他23歲那年,趙翼被炒魷魚了。具體原因不知道,但是吃不飽飯是肯定的。那咋辦?只好去京城投奔親戚。
到了京城之後,趙翼認識了一位大老闆,劉統勳。劉統勳是劉墉的爹,具體不介紹了,反正是為超級大老闆。
劉統勳覺得趙翼不錯啊,很有才華。乾脆,你跟我幹活吧,先幫我編編書,回頭有大工程了,再帶上你。
(劉統勳)
在這期間,趙翼還順便考了舉人。當時的主考官汪由敦也很喜歡他,於是和劉統勳商量,趙翼這小子不錯,先跟我幹幾年吧,我培養培養他。
於是,趙翼又去了汪由敦家。汪由敦家書多,趙翼就這麼不停的看書學習,水平飛速進步。
這期間趙翼還是繼續考試,到了乾隆二十一年,趙翼進了軍機處。軍機處是個很重要的部門,尤其是一打仗,這邊就特別忙活。
趙翼負責起草個文書啥的,水平不錯,大家都很喜歡他。
到了乾隆二十六年,趙翼考中了進士。殿試之後,趙翼也是穩定發揮,考的非常棒。
當時趙翼留了一個心眼,為了不讓劉統勳辨認出他的試卷,所以故意換了一種字型。果然,劉統勳沒發現。就把趙翼的試卷交給了乾隆皇帝,說這個考生不錯啊,可以當狀元。
乾隆皇帝早就說過,上書房軍機處這樣的地方,本來就是編制內的,水平也都很高。真要參加考試,同等條件的話,還是要錄取地方考生,才公平一點。
於是,當乾隆帝揭開糊著名字的紙時,看到是趙翼,就猶豫了。劉統勳也很尷尬啊,我也是沒認出他的字,才拿過來的。
乾隆帝最後決定,趙翼雖然很厲害,但是已經是軍機處的人了,就別當這個狀元了。你看,陝西這個地方還從來沒有出過狀元,就讓陝西的王傑當狀元吧。王傑本來是第三名,這麼一改,變成第一名了。
至於趙翼,換到了王傑的位置,第三名。
所以說,趙翼有點冤。
-
3 # 季我努學社
趙翼是清代有名的文學家、史學家、詩人,雖然仕途沒有順風順水,但仍能名流千古。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趙翼曾差點中了科舉,但在陰差陽錯中屈居探花,趙翼的命運也由此發生了轉折。
趙翼
早年趙翼的科舉之路並不順利,曾五次會試都落第了,乾隆二十一年他有幸被選調到了軍機處上班,擔任軍機章京,令他沒想到的是,正是他的這一身份讓他在後來的科舉考試中受挫。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趙翼已經三十六歲了,他在這次恩科考試中獲得了第一的成績,以第一名的成績被進貢,本來狀元是穩了,但是乾隆皇帝在欽點狀元時,卻將他與王傑的試卷對調了一下,結果本為探花的王傑奪得了狀元,而趙翼卻只中個探花。為什麼趙翼會丟了狀元呢?這其實與當時的科舉背景有著密切的聯絡。
趙翼書法對聯
就在前一年,即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的狀元和榜眼分別被畢沅和諸重光奪得,這在當時引發了人們的紛紛議論,有的人認為二人皆為軍機章京出身,因此能夠在殿試中取得好成績與閱卷的軍機大臣偏袒有關。過了不久又發生了御史眭朝棟上疏建言被殺一事,這讓原本飽受非議的軍機處更是處在了風口浪尖上,許多軍機處大臣再也不敢上疏言事了。趙翼便是在這一背景下參加了恩科考試,當時皇帝欽定的9位殿試讀卷官中有兩位軍機處大臣劉統勳和劉綸,其中劉綸是趙翼的老鄉,私交甚好。據記載趙翼為了避嫌,曾故意改變自己的字型,讓二劉認不出他的卷子,從而能夠客觀公正地評卷,但“事與願違”,最終趙翼在這次考試中獲得了第一名。
趙翼與其相關作品
乾隆皇帝之所以將二人名次調換,主要出於幾個原因:其一便是趙翼的軍機章京的出身以及與二劉的關係,這讓乾隆皇帝對趙翼的成績生疑。其二是為了均衡地區差距,清朝科舉取士的地區分佈極不均衡,狀元往往被江浙一代的文人所得,因此乾隆皇帝試圖平衡這一文化差距。在恩科考試中,第一名的趙翼為江蘇人,第二名為浙江人,只有第三名王傑為陝西人,而且前兩位又都是內閣中書,因此乾隆皇帝透過人工調整的方式來穩定全國局勢。其三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乾隆時期陝西的局勢不穩定,因此如果陝西人王傑成了狀元,對朝廷拉攏當地的精英分子是有幫助的。總而言之,趙翼丟了狀元的背後隱藏著深刻的政治寓意,成為皇帝鞏固其統治基礎的犧牲品。
參考文獻:
錢璱之:《趙雲松“狀元”變“探花”》,《江蘇地方誌》1996年第3期。
伏濤:《從趙翼的場屋經歷管窺清代科舉制》,《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28卷第2期。
眭達明:《趙翼是如何“丟掉”狀元的》,《春秋》2016年第3期。
回覆列表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大詩人趙翼的生平:
趙翼,清朝乾隆和嘉慶時期著名文學家、詩人和史學家。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嫡系後裔。而在此時期是清代文化發展的一個鼎盛時期,當時湧現了很多有名的文人墨客,如紀曉嵐,鄭板橋,袁枚等等。當然,趙翼也是其中的一員,被譽為清代的白居易,詩詞造詣極高。
趙翼的詩詞,我們上學的時候都學過,流傳最廣的,被人們所熟知的就是那首《論詩》: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詩人透過對詩家李白、杜甫成就的回顧,以歷史發展的眼光來看,各個時代都有其標領風騷的人物,不必為古人是從。詩歌也應隨著時代不斷髮展,每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的風格的詩人。
至於他高中狀元,為何被乾隆降為探花,是否作弊?
早年趙翼受刑部尚書劉統勳和劉墉父子賞識,讓其協助編撰《國朝宮史》。後又推薦他參加去參加應天鄉試,果然考中舉。由於主考官的賞識和劉統勳的舉薦,趙翼進了軍機處。由於才華超凡,工作有條不紊,深得大臣們讚許。
乾隆二十六年春,舉國同慶乾隆50大壽,“恩科”大開,劉統勳任主考管。但乾隆表示,由於上書房和軍機處人才輩出,為避免天下人非議,上書房或者軍機處的才子可以參加考試,但是同等條件下,優先選用地方上的考生。
最後閱卷時,發現一位考生的文章寫的非常到位,見解深入。於是就推薦這篇卷子為一甲第一名。乾隆閱後大喜,亦對此卷讚不絕口。可是當撕開糊名的標籤,才發現是軍機處的趙翼,因為趙翼在劉統勳府上做過文書,怕主考官認出筆跡,故意改變字型來答卷,才瞞過了劉統勳。
因為乾隆有言在先,優先選用地方考生。所以乾隆看了推薦第二名和第三名的答卷,說:江南自古是才子集聚之地,而陝西自大清入關以來,還沒出過狀元,這第三名陝西韓城王傑的答卷也是一流,就點王傑為狀元,趙翼改為第三名。就這樣,到手的狀元被降成了探花。
所以,趙翼的狀元降為探花,不是因為科場舞弊,而是太有才了,皇帝為避免天下人非議的結果。雖然被降為探花,這絲毫不影響趙翼做官做人的原則,他為官一任,造福四海,深受百姓愛戴,可以說在官場上作為頗豐,享年86歲,死於嘉慶十九年,嘉慶非常敬重這位老臣,曾多次賞賜趙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