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尚宮女史

    “力士脫靴”是發生在詩仙李白和宦官高力士之間的一則趣事,因其獨特的意象歷來被津津樂道。但是拋開故事的寓意不談,這則故事就只是故事,借了李白和高力士的殼子,甚至還要加上楊貴妃和唐玄宗才杜撰出來的。

    這個故事見於唐末的各種野史小說以及詩歌中。其中,《松窗雜錄》和《酉陽雜俎》中的記載最為詳實和誇張。據《松窗雜錄》記載:

    開元中,唐玄宗和楊玉環賞牡丹花開,命李龜年去請來翰林供奉李白,然後李白作《清平調》三章誇讚楊玉環的美貌,此中出現了一個小插曲,李白伸腳讓高力士幫他脫靴,高力士礙於唐玄宗在邊上,所以並不曾拒絕,不過他也因此恨上了李白,第二天就在楊玉環那裡說李白的壞話,最終導致李白並未受到唐玄宗的重用。

    而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中的記載則比較誇張,說唐玄宗見了李白,被他的神采迷住,竟失了分寸,而李白更是伸出腳來讓高力士為其去靴。不過在他離開之後,唐玄宗立刻清醒過來,對高力士說:“此人固窮相”。

    其他的野史記載則相當簡略,只是大體上一提“力士脫靴”。實際上我們來看上面的記載,是經不起考證的。

    段成式的記載實在是誇張太過,這裡就不提了,我們單看看《松窗雜錄》的記載,其時間設定在開元中,開元年間是自713年到741年共29年,開元中的範圍可以大致劃為724年到730年之間的這段時間。

    而這個時間段,唐玄宗的寵妃武惠妃還活的好好的,楊玉環還沒有嫁給壽王李瑁。而且李白也還沒有入京。所以,李白和楊玉環不可能會在開元中相遇。

    實際上楊玉環進宮最早應該在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因為武惠妃是在737年的十二月去世的,她去世之後,唐玄宗茶飯不思,然後就有人提到壽王妃楊玉環貌美,可以召入宮中。於是我們的唐玄宗就把兒媳楊玉環召進宮中。

    但那個時候,唐玄宗還沒有完全得到楊玉環,等到了740年,唐玄宗下旨讓楊玉環出家為道士來為太后祈福。這出家是不是掩人耳目就不得而知了,但一直到了745年的秋天,唐玄宗先給李瑁重新指了一個壽王妃,一個月之後才把楊玉環封為楊貴妃,從此兩人才算是真正在一起逍遙快活。

    而李白得到玉真公主的推薦,成功見到唐玄宗應該是在742年,併成為翰林供奉,到了744年,李白已經離開了長安。李白的《代宋中丞作自薦表》中有記載:“天寶初,五府交闢(推薦),名動京師。上皇聞而悅之,召入掖庭。”天寶是唐玄宗起用的第三個年號,起於742年。

    這是第一個不合理之處,再一個不合理之處恐怕就在於李白和高力士這兩個人了。我們熟悉的李白是放蕩不羈的、熱愛山山水水的、詩情豪放的,但是同樣的,李白有一點也是已經成為共識,那就是他很想做官,為此做過很多努力,找關係、攀附權貴之人都是有的,這樣的一個人不可能會讓唐玄宗身邊位高權重的高力士脫靴。

    高力士雖然是宦官,但卻是真正的位高權重,官職已經是正三品的右監門衛大將軍,爵位是渤海郡公,之後更是有了從一品的武散官驃騎大將軍。而且很得唐玄宗的寵信,他曾親口說:“力士當上,我寢則穩。”各地的奏摺上來都是高力士先過目,小事自己處理,大事再交給唐玄宗過目。高力士的話語分量很重的,唐玄宗時期的很多宰相和大將包括李林甫、楊國忠、宇文融、安祿山等都是因為高力士的提點才得以官居高位。這樣的高力士,李白巴結還來不及呢,怎麼可能公然羞辱於他。

    而且,高力士在歷史上得到的評價其實很很高的,甚至有人說他說“千古賢宦第一人”,難得的是他雖身居高位,卻謹小慎微,始終盡忠於唐玄宗,甚至在安史之亂中也對唐玄宗不離不棄,更不用說之後和陳玄禮成為做了太上皇的李隆基的唯一依靠了。高力士的一生並不曾做過什麼壞事,只除了一點為人詬病,那就是經由他向帝國推薦了很多禍國殃民的宰輔之將臣,並且高力士一貫明哲保身。

    高力士和李白都死於762年,過了不到一百年,力士脫靴的故事就在野史小說中成型了,或者在更早的時候,已經在民間成型,無論如何,這個不是真事的故事藉由李白、高力士、楊貴妃和唐玄宗這四個人廣為流傳。

    人們之所以喜歡這個故事,一來它表達的蔑視權貴的精神為人們所喜歡,看起來暢快淋漓。另一方便也是表達了人們對於宦官的厭惡。唐朝中晚期的歷史中,充斥著宦官干政的汙濁之氣,人們恨透了這些宦官們,但是,卻選錯了物件,唐玄宗時期的宦官雖然也是位高權重,但總體來說,尚達不到干政的程度。但又不得不承認,宦官干政確實又是在這一時期就已經埋下了禍端。

  • 2 # 史海爛柯人

    高力士是歷史上最負盛名的宦官之一,而李白則是古代文人中的佼佼者,兩人同為盛唐時的人物,並有過一段交集。千百來年,一直流傳著一個典故,那就是李白曾當著唐玄宗的面,讓高力士為其脫靴。

    被譽為詩仙的李白,也曾獲得唐玄宗的賞識,但卻終究未能獲得重用。一方面,是由於李白的性格灑脫,放蕩不羈,與官場不合;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駙馬張說等人的排擠。

    然而後人卻牽強附會,將李白的被貶與高力士聯絡在一起,所批判的是包括唐玄宗在內的一班權貴的昏庸。

    在唐人所撰的《國史補》《松窗雜錄》和《酉陽雜俎》等書中,均記載有類似的情節,大概的描述為,當時唐玄宗召李白入宮,命其作詩進呈,結果玄宗一見李白,竟然被他的文采和氣度所折服,恩准他脫靴。

    就在此時,李白也傲氣十足,全然不顧個人形象,也沒有一絲一毫的謙遜之禮,徑直把腳一抬,讓高力士為其脫靴。而高力士見狀不好推辭,也就心懷怨憤地給李白脫了靴子。

    可是,唐玄宗身邊的親信宦官,一般只能侍奉皇帝及后妃,群臣根本沒有資格使喚。李白當著唐玄宗的面,讓高力士為自己脫靴,自然也就得罪了高力士,也引得唐玄宗不滿。所以,此後李白也遭到了排擠和唐玄宗的厭惡。

    事實上,唐人說撰寫的這幾部書,大體都是坊間傳聞,早已真假難辨,既不能斷然否定,也不能一概相信。

    但需要指出的一點是,有人以“開元中”來否定《松窗雜錄》之說,是有些站不住腳的。

    此前,2013年曾出版一部《中國未解之謎》,裡面便有一節,講的就是“高力士為李白脫靴”一事。書中曾以《松窗雜錄》中的寫法用了“開元中”,並稱開元年號共用了29年,那麼“開元中”摺合在了開元十四五年左右,以此強調當時武惠妃尚在、楊玉環尚未入宮。

    需要注意的是,古人所講的開元中,指的是開元時期,而非是開元中期。《中國未解之謎》一書,徑直將“開元中”三字摺合成開元十四五年,顯然是不穩妥的。

    其實,高力士為李白脫靴一事,歷代文人也多半信以為真,幾乎並未否定。其主要原因除了真假難辨以外,更為重要的還是有意突出李白的放蕩不羈,並藉此來諷刺唐玄宗的荒淫無度。

    另外,《松窗雜錄》的作者李濬也絕非是個拙劣的寫手,又豈不知楊貴妃入宮的時間?只是,後人片面地將“開元中”定為開元中期,才顯得有些吹毛求疵了。

    更為重要的是,杜文玉教授最新發表的文章,《高力士為李白脫靴事質疑》一文,雖然也對此事件持否定態度,但也絲毫未用“開元中”一事來說事兒。這一點是十分值得玩味的。

    如果要在《中國未解之謎》和《松窗雜錄》之間做一選擇的話,我本人寧願相信筆記小說。這麼講,並不是說《松窗雜錄》所講的就全然為真,而是說【此處省略一萬字】……

    事實上,正如開頭所講的,高力士為李白脫靴一事,早已是真假難辨。但無論是否定還是肯定,都不能從“開元中”入手。對於這一問題,大家還是自行判斷即可。依我個人之見,還是視為野史為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上的8p用了一年多了,換mate20值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