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街味道

    問題:詩家語的雅和俗,歐陽修為何不喜歡杜甫詩,李商隱為何好過劉禹錫?

    前言

    評判 一首詩的好壞不太容易,同樣一首詩、甚至一個作者,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評價,即使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也會有不同的評價。例如唐朝杜甫雖然被人尊為詩聖,宋朝的歐陽修卻不喜歡杜甫詩,劉攽《中山詩話》記載:

    歐公亦不甚喜杜詩,謂韓吏部絕倫。吏部於唐世文章,未嘗屈下,獨稱道李杜不已。歐貴韓而不悅子美,所不可曉。

    一、歐陽永叔為何不好杜詩 詩家語的雅和俗:

    歐陽修喜愛韓愈,韓愈稱道李杜 ,但歐陽修喜歡韓愈卻不喜歡杜甫詩呢。

    劉攽說自己不清楚:“所不可曉”。不但他不知道,黃庭堅和陳師道也不知道 。據陳師道的《後山詩話》記載:

    歐陽永叔不好杜詩,蘇子瞻不好司馬《史記》,餘每與黃魯直怪嘆,以為異事。

    陳師道說 , 歐陽修不喜歡杜甫詩 ,蘇軾不喜歡司馬遷《史記》,陳師道說我和黃庭堅也覺得很奇怪。

    江西詩派有一祖三宗之說:杜甫為一祖,黃庭堅,陳與義和陳師道為三宗。兩位“詩宗”對於“詩祖”的遭遇很納悶。

    據後人的猜度,其中可能有兩個原因

    二、杜甫的俗

    在南宋《邵氏聞見後錄》中有一段記載,或許算是一種答案吧:

    歐陽公於詩主韓退之,不主杜子美。劉中原父每不然之。公曰:“子美‘老夫清晨梳白頭,玄都道士來相訪’之句,有俗氣,退之決不道也。”中原父曰:“亦退之‘昔在四門館,晨有僧來謁’之句之類耳。”公賞中原父之辯,一笑也。

    歐陽修說杜甫的語言不美,有俗氣,並舉例說:老夫清晨梳白頭,玄都道士來相訪..... 這兩句來自於杜甫的《題李尊師松樹障子歌》:

    老夫清晨梳白頭,玄都道士來相訪。握髮呼兒延入戶,手提新畫青松障。

    障子松林靜杳冥,憑軒忽若無丹青。陰崖卻承霜雪幹,偃蓋反走虯龍形。

    歐陽修說杜甫詩俗氣,劉頒《中山詩話》說,同時期的詩壇領袖楊大年也有類似評價:

    楊大年不喜杜工部詩,謂為“村夫子”。鄉人有強大年者,續杜句曰“江漢思歸客”,楊亦屬對,鄉人徐舉“乾坤一腐儒”,楊默然若少屈。

    這兩個故事都很有趣,歐陽修說杜甫不如韓愈,舉例說杜甫的“老夫清晨梳白頭,玄都道士來相訪”太俗,韓愈絕不會寫出這麼不文雅的詩句來。沒想到劉敞很博學,立馬懟了回去說:這不就是韓愈的‘昔在四門館,晨有僧來謁’一類嗎。”

    這兩句出自韓愈的《送文暢師北遊》開篇:

    昔在四門館,晨有僧來謁。自言本吳人,少小學城闕。

    已窮佛根源,粗識事輗軏。攣拘屈吾真,戒轄思遠發。

    薦紳秉筆徒,聲譽耀前閥。.......略

    歐陽修哈哈一樂,不但不生氣反而欣賞劉敞的辯才,並沒有和他爭論。

    楊大年就是西昆體的代表是詩人楊億,他稱杜甫為“村夫子”,沒想到有人用杜甫詩來考他,“江漢思歸客”求接下句,楊大年說完下句,對方說出了杜甫的下句:“乾坤一腐儒”後,楊大年張口結舌。

    杜甫五律《江漢》: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片雲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疏。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以上兩個例子都是根據語言的標準來判斷詩的好壞。似乎歐陽修對於杜甫的“俗”頗有微詞。

    三、情感表達與開創、繼承

    袁枚《隨園詩話》有一種解釋:

    人問:“杜陵不喜陶詩,歐公不喜杜詩,何耶?”餘曰:“人各有性情。陶詩甘,杜詩苦;歐詩多因,杜詩多創:此其所以不合也。”

    袁枚以為陶淵明和杜甫表達的情感不同,陶淵明以苦為樂,杜甫傳達的悲苦居多。二人風格不同,所以杜甫不喜歡陶淵明的詩。

    歐陽修與杜甫比,歐陽修繼承多,杜甫詩作開創多,所以歐杜“不合”。

    3、語言的亦雅亦俗

    歐陽修、楊大年看不上杜甫詩,是因為杜甫詩中的語言佔了一個“俗”字,這未免以偏概全了。

    因此“鄉人”丟擲“乾坤一腐儒”時,楊大年無話可說。你不是說杜甫是“村夫子”嗎?讓你看看杜甫“雅”起來,也是你楊大年望塵莫及的。

    無論幾位詩評家解釋的是否正確,我們都能看出評價一個人作品的好與不好,即使是泰山北斗一樣的人物,也會出現正反兩方不同的意見。同樣一個詩人,其作品當然也有雅俗之分。

    關於歐陽修對於杜甫的態度在《六一詩話》可以看出,歐陽修對於杜甫還是褒揚為主,這個聽起來有些矛盾。或許是詩家路數不同,或許是訛傳太多。歐陽修不喜歡不仿效未必就是一定認為杜詩不好。

    四、李商隱為何好過劉禹錫?

    如果說李商隱好過劉禹錫肯定有不少人反對,這句話出自 《苕溪漁隱叢話》

    《詩眼》雲:餘舊日嘗愛劉夢得《先主廟》詩,山谷使餘讀李義山《漢宣帝詩》,然後知夢得之淺近。 《苕溪漁隱叢話》

    1、劉禹錫 《先主廟》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勢分三足鼎,業復五銖錢。

    得相能開國,生兒不象賢。淒涼蜀故妓,來舞魏宮前。

    天地間有你劉備留下的英雄之氣,千秋萬代還能被感覺到。你三分天下得其一,志在恢復大漢王朝。得到了一個能協助您建國的諸葛亮,可惜生了一個愚鈍的兒子。結果最終被滅國,宮中的歌妓只能在魏國宮中跳舞了。

    最後一句不說國破,而是用意象來表達:淒涼蜀故妓,來舞魏宮前。這是詩的特點。

    2、李商隱《漢宣帝詩》

    這首詩又名為《鄠杜馬上念漢書》:

    世上蒼龍種,人間武帝孫。 小來唯射獵,興罷得乾坤。

    渭水天開苑,咸陽地獻原。英靈殊未已,丁傅盡華軒

    薄姬夢到龍而得到劉邦寵幸生下了漢文帝,李商隱說漢宣帝是漢文帝和漢武帝的子孫, 小時候喜歡打獵玩樂。 還有機會當上了皇帝,當皇帝后建了樂遊苑,並給自己在鄠杜建了陵墓。最後兩句決定這兩首詩深淺不同的關鍵:

    英靈殊未已,丁傅盡華軒。

    你英靈還未完全消散,外戚丁家和傅家都飛黃騰達了。 據《漢書·外戚傳》,哀帝即位後丁家2人封侯,1人官至大司馬。傅家6人封侯,2人官至大司馬。

    結束語

    評價詩的高低, 可以看語言的雅和俗, 是否有寓意深和淺,結尾是否有餘味。當然這些不是一成不變的標準,也不是僅僅只看這幾個標準。古人常說文無第一,詩文是不能完全依照條條框款來評判的。

    例如李商隱的詩雖然寓意深,但是讀者未必能看懂,理解起來有難度。 劉夢得的《先主廟詩》容易理解,可以被選入唐詩三百首,能夠更好的留創。如果在今天,劉夢的更容易成了網紅。而李義山可能會一直默默無聞下去。

    要做到雅俗共賞並不容易,郭德綱不是說過:

  • 2 # L長河

    詩是什麼?詩是表達詩人當時內心情感。不同的詩人因為經歷的不同所要表達的情感也不同。而不同的讀者對同一首詩的理解也不一樣,如果杜甫的詩能引起讀者的共鳴,讀者便喜愛杜甫;如果劉禹錫的詩能引起讀者的共鳴,他便喜愛劉禹錫。所以不能用同一個標準來判斷一首詩的好壞。每首詩都自己獨到的好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五車不好賣無非就是現在要實行國六標準了,國五車能開多久大家心裡沒底,請大神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