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靜說歷史
-
2 # Callme不韋
長平之戰是公元前260年秦國和趙國之間的一場殲滅戰,這一戰秦國投入兵力60w,趙國投入兵力45w,百萬雄兵在長平一代鏖戰,規模空前龐大。
此戰因秦國進兵南韓上黨,南韓不敵,上黨投降趙國,從而導致秦國兵峰直至趙國。大戰之初,趙國不敵秦國,接連丟城失利,後來廉頗採取固守的方式令秦國再無寸進,同時也令這一場戰爭上升為兩國國力的比拼。
趙國的國力不如秦國,更有秦國使用反間計,趙國令馬服子趙括為將,代替廉頗,與秦國決戰。
趙國換將趙括的同時,秦國也命武安君白起趕赴長平,代替信梁君王齕,戰國名將之首的白起對上初出茅廬的趙括,這一戰毫無懸念,趙國大敗,降卒45w被秦國坑殺,自此東方六國再無與秦國爭鋒的實力。
那麼如果趙國不換將,繼續任用廉頗的話,趙國有沒有機會能贏?關於戰爭的勝負,孫子有言:"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也就是說兵聖孫武認為戰前的籌劃周密程度與戰爭的勝負息息相關,那麼秦國和趙國誰籌劃的更周密呢?很顯然是秦國。
剛剛已經說過了,事情的起因是因為秦國攻打南韓上黨,南韓不敵,上黨投降了趙國,趙國接手了上黨後,秦國迅速將兵峰指向了趙國,很明顯在戰事之前秦國就已經推算到了趙國的加入,而反觀趙國,趙國一點準備都沒有,甚至還曾想著和秦國議和,因此從戰前籌謀這一點來講,秦國完勝,趙國完敗;
戰爭開始後,兩國將士正面衝殺,趙將廉頗不是秦軍王齕的對手,連連失利,因此廉頗採取固守的方針,想以此拖垮遠征的秦國,從而將戰爭上升的了秦趙兩國的國力的比拼。
秦國經過商鞅變法之後,國力強盛,而且秦國有兩個產糧平原,而趙國以經商為主,國內並沒有大的產糧平原,因此趙國的國力不如秦國,繼續對峙下去趙國肯定不是秦國的對手,這也正是趙孝成王不滿意廉頗從而同意陣前換將的原因,因此從兩國國力的比拼上,趙國敗了,而秦國也只能算是慘勝。
假如趙孝成王沒有換將,趙國會不會傾全國之力由廉頗帶領繼續與秦國對峙下去?
顯然不會,理由有二:
第一、除秦趙之外還有其他東方五國同樣在虎視眈眈,一旦秦趙兩國動搖國本,東方五國會毫不猶豫的撲上來狠狠的咬上一口,所以繼續對峙的局面只能在不損傷國本的前提下進行,不會在持續太久,不然就是自掘墳墓;
第二、秦國不會容忍這種情況發生,反間計就很好的說明了秦國的這一態度,趙國同樣也不想繼續對峙下去,不然趙孝成王也就不會同意令趙括為將令趙括一戰而勝之;
所以繼續對峙不是長久之計,秦趙兩國一定要正面打一場,但是在這裡,秦國的反間計沒有成功,我們假設趙孝成王依舊無比的信任廉頗,繼續由廉頗統兵與秦國一決生死。
秦趙兩國正面交鋒是有過先例的,戰爭初始廉頗就和王齕正面作戰交過手,結果是趙國失利,連丟城池。如今決戰,趙國將領依舊是廉頗,而秦國將領則變成了以白起為主,王齕為輔的組合,這種情況白起和王齕二打一,廉頗似乎沒有贏的可能,因此趙國還是難逃戰敗的局面。
雖然難逃戰敗的局面,但是廉頗是一員經驗豐富的老將,他應該不會像趙括那樣中計導致45w趙軍全軍覆沒,我們可以想象隨著廉頗的一次次失利,但趙軍依舊敗而不亂,後退有序,令秦國難以得到大的便宜。
隨著戰爭的持續,兩國將士的大量傷亡,國力的不斷耗損,而且秦國的戰線不斷增長,秦國運糧更加不便,所以同樣國力受損的秦國不得不接受趙國的求和,從而長平之戰以趙國割地賠款而落幕。
無疑這種結果比趙括為將要好很多很多,但是趙國依舊擺脫不了戰敗的結局。
以上個人淺見,還請賜教。
回覆列表
很多人都聽過“紙上談兵”這個典故,主人公趙括侃侃而談,運籌帷幄能力出色,不過真正上了戰場之後表現卻差強人意,很多人說趙括就是一個書呆子,葬送了趙國無數將士的生命,其實真實地戰場情況遠遠超過大家預料,古時候決定一場戰爭的勝利不僅僅是雙方的主將,最重要計程車兵素養以及後勤補給,長平之戰雙方賭上了國運,這種生死交鋒並不是單單換一個主將就能扭轉局勢的。
如今上千年的時間過去了,設想一下如果當時沒有趙括的存在,或者趙國沒有臨時換將,結局會不同嗎?歷史會改寫嗎?
想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最重要的是瞭解雙方為什麼會冒這麼大的風險展開大戰,這場戰爭對秦趙兩國到底意味著什麼?
根據資料顯示,長平之戰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影響戰國未來走向的決定性戰役,當時已經進入戰國後期,趙國是唯一一個還有實力阻止秦國進行吞併的國家,就是這樣意義重大的戰爭,雙方做好了萬全準備。
這場戰爭孰勝孰敗,拼的是兩個國家的整體實力。
當時秦趙雙方整體上來看,並沒有明顯的優劣之分,秦國統治者是秦昭王趙稷,在他的統治之下,秦國國力空前發展,幾代君主的積累讓秦國百姓生活富足,軍隊戰鬥力超群,尤其是在對外戰爭上接連取勝,整個國家士氣高漲,此外南韓和魏國兩個國家接連成為秦國附庸,國力達到鼎盛階段。
讓秦國更進一步的是任用范雎為丞相,採取“遠交近攻”的對外方針,幫助秦國進行對外擴張,為秦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反觀趙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之後,趙國國力迅速發展,逐漸脫穎而出成了唯一一個可以與秦國一決高下的國家。
雖說如此,影響一個國家綜合實力高低的不僅僅是經濟基礎,如果是那樣的話,腐朽落後的清政府不會輕易被打敗,如果一個國家有實力就得找到發揮的機會,而這個機會正是出色的組織能力和動員能力。
從這來看,秦國明顯要比趙國做的好,秦國很早就確立了軍功爵制度,鼓勵民眾上前線打仗,人人都想著建功立業,自然在戰場上更加賣力,這也是秦國最終取勝的原因。
再來看一看雙方的最高指揮官——
趙國。趙孝成王起初在漳州作戰,一開始就沒能看清楚這場戰爭的重要意義,戰略決策搖擺不定,先是撤掉了廉頗的主帥地位,統治者與主將存在隔閡,打的正激烈的時候意外接待秦國使者,在戰與和的決策當中下不定決心,聽信讒言被敵方間諜滲透,換上了能力不足的趙括,最終葬送了勝利。這樣的統治者如何安定軍心,取得成功呢?
秦國。宣太后、秦昭王等人始終抱在一起,形成了牢不可摧的領導集團,相互之間各有分工,外交、軍事等等從各方面干擾趙國的對陣策略。
況且秦國還有一張王牌,“戰國四名將”之首的白起,整個秦國上下一心,加上軍事素質過硬,各種條件都具備的秦國怎能不勝出。
再來看一下雙方的動員能力——
秦國。秦昭王親自到戰場上督促後勤軍備,釋出命令參與到戰爭當中的人勝利之後全部加爵一級,在秦昭王的號召之下,許多精壯勞動力紛紛應召入伍,即便是沒有作戰能力的人也加入到後勤部隊裡,整個秦國從統治者到百姓全部團結在一起。
集結了全部力量的秦國才是取勝的最終原因,秦國有最先進的政治體制,可以最大程度上凝聚全國力量,因此他們才完成了統一六國的偉業。
透過上面這些因素我們就能發現趙國輸的並不冤,不僅僅是一個戰場指揮的問題,也不是因為趙括的個人原因導致趙國最終失利,更為關鍵的是整個國家體制完全落後於秦國,缺少深層次的動員機制,諸多因素的影響才使趙國落敗,所以是不是趙括指揮對這場戰爭來說其實並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