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648761603247

    天然林納不納入公益林,不是依據天然林或人工林劃分的。 公益林是指為維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保持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滿足人類社會的生態、社會需求和可持續發展為主體功能,主要提供公益性、社會性產品或服務的森林、林木、林地。按事權等級劃分為國家生態公益林和地方生態公益林(其中包括省級、市級和縣級)。 公益林,是指以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為主體功能,依據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劃定,經批准公佈並簽有公益林保護協議的森林、林木以及宜林地,包括防護林、特種用途林。 公益林分為國家級、省級和市縣級公益林。 國家級公益林是指生態區位極為重要或生態狀況極為脆弱,對國土生態安全、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以發揮森林生態和社會服務功能為主要經營目的的重點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 國家級公益林區劃界定應遵循以下原則: ——生態優先、確保重點,因地制宜、因害設防,集中連片、合理佈局,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和諧統一。 ——尊重林權所有者和經營者的自主權,維護林權的穩定性,保證已確立承包關係的連續性。 國家級公益林的區劃範圍。 (一)江河源頭——重要江河干流源頭,自源頭起向上以分水嶺為界,向下延伸20公里、匯水區內江河兩側最大20公里以內的林地;流域面積在10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級支流源頭,自源頭起向上以分水嶺為界,向下延伸10公里、匯水區內江河兩側最大10公里以內的林地。其中,三江源區劃範圍為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內的林地。 (二)江河兩岸——重要江河干流兩岸[界江(河)國境線水路接壤段以外]以及長江以北河長在150公里以上、且流域面積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級支流兩岸,長江以南(含長江)河長在300公里以上、且流域面積在2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級支流兩岸,幹堤以外2公里以內從林緣起,為平地的向外延伸2公里、為山地的向外延伸至第一重山脊的林地。 重要江河干流包括: 1.對國家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的河流:長江(含通天河、金沙江)、黃河、淮河、松花江(含嫩江、第二松花江)、遼河、海河(含永定河、子牙河、漳衛南運河)、珠江(含西江、潯江、黔江、紅水河)。 2.生態環境極為脆弱地區的河流:額爾齊斯河、疏勒河、黑河(含弱水)、石羊河、塔里木河、渭河、大淩河、灤河。 3.其他重要生態區域的河流:錢塘江(含富春江、新安江)、閩江(含金溪)、贛江、湘江、沅江、資水、沂河、沭河、泗河、南渡江、甌江。 4.流入或流出國界的重要河流: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元江、伊犁河、獅泉河、綏芬河。 5.界江、界河:黑龍江、烏蘇里江、圖們江、鴨綠江、額爾古納河。 (三)森林和陸生野生動物型別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及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的林地。 (四)溼地和水庫——重要溼地和水庫周圍2公里以內從林緣起,為平地的向外延伸2公里、為山地的向外延伸至第一重山脊的林地。 1.重要溼地是指同時符合以下標準的溼地: ——列入《中國溼地保護行動計劃》重要溼地名錄和溼地型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溼地。 ——長江以北地區面積在8萬公頃以上、長江以南地區面積在5萬公頃以上的溼地。 ——有林地面積佔該重要溼地陸地面積50%以上的溼地。 ——流域、山體等型別除外的溼地。 具體包括:興凱湖、五大連池、松花湖、查干湖、向海、白洋淀、衡水湖、南四湖、洪澤湖、高郵湖、太湖、巢湖、梁子湖群、洞庭湖、鄱陽湖、滇池、撫仙湖、洱海、瀘沽湖、清瀾港、烏梁素海、居延海、博斯騰湖、塞裡木湖、艾比湖、喀納斯湖、青海湖。 2.重要水庫:年均降雨量在400毫米以下(含400毫米)的地區庫容0.5億立方米以上的水庫;年均降雨量在400—1000毫米(含1000毫米)的地區庫容3億立方米以上的水庫;年均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的地區庫容6億立方米以上的水庫。 (五)邊境地區陸路、水路接壤的國境線以內10公里的林地。 (六)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嚴重地區——防風固沙林基幹林帶(含綠洲外圍的防護林基幹林帶);集中連片30公頃以上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嚴重地區包括: 1.八大沙漠:塔克拉瑪干、庫姆塔格、古爾班通古特、巴丹吉林、騰格里、烏蘭布和、庫布齊、柴達木沙漠周邊直接接壤的縣(旗、市)。 2.四大沙地:呼倫貝爾、科爾沁(含松嫩沙地)、渾善達克、毛烏素沙地分佈的縣(旗、市)。 3.其他荒漠化或沙化嚴重地區:河北壩上地區、陰山北麓、黃河故道區。 4.水土流失嚴重地區: ——黃河中上游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以鄉級為單位,溝壑密度1公里/平方公里以上、溝蝕面積15%以上或土壤侵蝕強度為平均侵蝕模數5000噸/年•平方公里以上地區。 ——長江上游西南高山峽谷和雲貴高原區,山體坡度36度以上地區。 ——四川盆地丘陵區,以鄉級為單位,土壤侵蝕強度為平均流失厚度3.7毫米/年以上或土壤侵蝕強度為平均侵蝕模數5000噸/年•平方公里以上的地區。 ——熱帶、亞熱帶岩溶地區基岩裸露率在35%至70%之間的石漠化山地。 本項中涉及的水土流失各項指標,以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水土保持主管部門提供的資料為準。 (七)沿海防護林基幹林帶、紅樹林、臺灣海峽西岸第一重山脊臨海山體的林地。 (八)除前七款區劃範圍外,東北、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以禁伐區為主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 1.未開發利用的原始林。 2.森林和陸生野生動物型別自然保護區。 3.以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樹種為優勢樹種,以小班為單元,集中分佈、連片面積30公頃以上的天然林。 上述所稱禁伐區是指按照《全國重點地區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區森林分類區劃技術規則》(林資發[1999]218號)區劃的重點生態保護區。 國家級公益林,保護等級分為三級。 (一)屬於下列範圍的,劃為一級。 1.世界自然遺產地、國際重要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森林公園、江河源頭的林地。 2.山體坡度長江以北36度、長江以南46度以上江河兩岸的有林地、灌木林地。 3.在重要水庫周邊和山體坡度長江以北36度、長江以南46度以下江河兩岸,屬於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按照《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規範(HJ/T338-2007)》標準確定)內的有林地、灌木林地。 4.西南高山峽谷和雲貴高原區山體坡度46度以上地區的有林地、灌木林地。 5.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嚴重地區年均降雨量400毫米以下地區的有林地,以及覆蓋度60%以上的灌木林地。 6.沿海防護林基幹林帶,紅樹林,熱帶雨林。 7.邊境地區的有林地、灌木林地。 8.東北、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未開發利用的原始林以及森林與陸生野生動物型別自然保護區。 (二)屬於下列範圍的,劃為二級。 1.山體坡度長江以北36度、長江以南46度以上江河兩岸的疏林地、未成林地。 2.在重要水庫和山體坡度長江以北36度、長江以南46度以下江河兩岸,屬於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的疏林地、未成林地,不屬於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的有林地、灌木林地。 3.國家重要溼地的有林地、灌木林地。 4.臺灣海峽西岸的有林地、灌木林地。 5.邊境地區的疏林地、未成林地。 6.西南高山峽谷和雲貴高原區山體坡度46度以下地區的有林地、灌木林地,以及山體坡度46度以上地區的疏林地。 7.除西南高山峽谷和雲貴高原區外,其他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嚴重地區,年均降雨量400毫米以上地區的有林地、灌木林地,以及年均降雨量400毫米以下地區的疏林地、覆蓋度60%以下的灌木林地。 8.東北、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以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樹種為優勢樹種、連片面積30公頃以上的天然林。 (三)一級、二級以外的劃為三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拍水中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