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凡樺筆記

    曝光補償和閃光補償都是對特殊光線條件下人為對相機測光的一種主動的干預。相機測光是測的一個平均值。或者是有重點的平均值。這在一般的情況下,相機這樣的測光是準確的,並不需要補償。但在光比比較大,明暗面積對比懸殊的時候,相機的測光就可能不夠準確了。就需要人為的干預。一般情況下,主體亮背景暗。需要負補償。主體暗背景亮需要正補償。

    閃光補償是在閃光燈上設定,內閃在機身上設定。曝光補償是針對快門速度和光圈大小,在機身上設定。

    曝光補償及閃光輸出水平補償:當您的照片內包含了反光度極高或極低的主體時,利用曝光補償可以讓您刻意地左右正確的曝光,從而拍攝出均衡良好的照片,或當您希望發揮您的攝影創作時,利用曝光補償也可以拍攝出有創意的閃光照片。

    當背景中包含了鏡子、白牆,或其他高度反光的表面時,便需要作某程度的正補償。同樣地,當背景是黑暗的、或包含了低反光度的物體時,便有可能需要作某程度的負補償。

    視乎不同的閃光拍攝情況,可以同時為主體及背景作曝光補償,或只對主體進行補償而不影響背景,或只對背景進行補償而不影響主體。

    閃光燈補償是補償重點部分的亮度。相機曝光補償是透過改變光圈或快門速度或膠捲ISO值去實現,閃光補償則是透過改變閃燈輸出量去實現;相機曝光補償對主體和背景的曝光都有影響,閃光補償只對閃光主體有影響。如果按上面說的,似乎補償順序的不同最終會得出不同的曝光結果:假設曝光補償和閃光補償都+1,那麼:

    先閃光補償+1的話,經過曝光補償+1的處理,閃光主體+2,其它部分+1。

    先曝光補償+1的話,經過閃光補償+1的處理,閃光主體和其它部分還是+1。

    曝光補償也是一種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見在±2-3EV左右,如果環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調整為+1EV、+2EV)以突顯畫面的清晰度。數碼相機在拍攝的過程中,如果按下半截快門,液晶屏上就會顯示和最終效果圖差不多的圖片,對焦,曝光一切啟動。這個時候的曝光,正是最終圖片的曝光度。圖片如果明顯偏亮或偏暗,說明相機的自動測光準確度有較大偏差,要強制進行曝光補償,不過有的時候,拍攝時顯示的亮度與實際拍攝結果有一定出入。數碼相機可以在拍攝後立即瀏覽畫面,此時,可以更加準確地看到拍攝出來的畫面的明暗程度,不會再有出入。如果拍攝結果明顯偏亮或偏暗,則要重新拍攝,強制進行曝光補償。

    拍攝環境比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閃光燈無法起作用時,可對曝光進行補償,適當增加曝光量。進行曝光補償的時候,如果照片過暗,要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1.0,相當於攝入的光線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過亮,要減小EV值,EV值每減小1.0,相當於攝入的光線量減小一倍。按照不同相機的補償間隔可以以1/2(0.5)或1/3(0.3)的單位來調節。

    被拍攝的白色物體在照片裡看起來是灰色或不夠白的時候,要增加曝光量,簡單的說就是“越白越加”,這似乎與曝光的基本原則和習慣是背道而馳的,其實不然,這是因為相機的測光往往以中心的主體為偏重,白色的主體會讓相機誤以為很環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這也是多數初學者易犯的通病。

    由於相機的快門時間或光圈大小是有限的,因此並非總是能達到2EV的調整範圍,因此曝光補償也不是萬能的,在過於暗的環境下仍然可能曝光不足,此時要考慮配合閃光燈或增加相機的ISO感光靈敏度來提高畫面亮度。幾乎所有的數碼相機的曝光補償範圍都是一樣的,可以在正負2EV內加、減,但是加減並不是連續的,而是以1/2EV或者1/3EV為間隔跳躍式的。早期的老式數碼相機比如柯達的DC215就是以1/2EV為間隔的,於是有-2.0、-1.5、-1、-0.5和+0.5、+1、+1.5、+2共8個檔次,而目前主流的數碼相機分檔要更細一些,是以1/3EV為間隔的,於是就有-2.0、-1.7、-1、-1.0、-0.7、-0.3和+0.3、+0.7、+1.0、+1.3、+1.7、+2.0等共12個級別的補償值。

    一般的說,景物亮度對比越小,曝光越準確,反之則偏差加大。相機的檔次有高有低,檔次高的,測光就比較準確,低的則偏差也會加大。如果是傳統相機,膠捲的寬容度是比較大的,曝光的偏差在一定範圍內不會有大問題,但是數碼相機的CCD寬容度就比較小,輕微的曝光偏差都可能影響整體的效果。

    總而言之,曝光補償的調節是經驗加上對顏色的敏銳度所決定的,使用者一定要多比較不同曝光補償下的圖片質量,清晰度、還原度和噪點的大小,才能拍出最好的圖片。

  • 2 # 九月山裡紅

    1、工作方式不不同

    曝光補償是透過相機內部改變ISO來對照片的明暗進行調整,而閃光燈曝光補償是透過相機內建的閃光燈增加亮度來對照片補光進而調高照片的亮度。

    2、主體與背景的距離不同

    當主體與背景距離足夠遠時,閃光曝光補償主要考慮測光模式和主體的反光率,而不再考慮背景,因為這時閃光對背景的亮度變化已可以忽略。而普通曝光補償在任何時候都必須考慮背景的亮與暗。

    3、原理不同

    曝光補償是透過調節快門,光圈來調整整體畫面的亮度,一般不會調節ISO。閃光補償調節的是閃光燈的輸出,比如閃光燈不是主光源,只是給主體適當補光用的就可以用負補償。

    曝光補償是透過調節快門,光圈來調整整體畫面的亮度,一般不會調節ISO,一般常見在±2-3EV左右,如果環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調整為+1EV、+2EV)以突顯畫面的清晰度。閃光補償,根據測光得到光比不滿意時,可以控制閃光燈來解決問題,以得到所需的光比。

    曝光補償一般有意識地變更相機自動演算出的“合適”曝光引數,讓照片更明亮或者更昏暗的拍攝手法。拍攝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調節照片的明暗程度,創造出獨特的視覺效果等。一般來說相機會變更光圈值或者快門速度來進行曝光值的調節。

    如果晴天,使用曝光補償會比閃光燈補償來的更有作用。如果是在非常暗的情況下,可能你一個1/3ev的閃光燈補償折算到曝光補償要用幾秒甚至十幾秒的時間來完成。

    內建閃光燈的使用,內閃的功能相對簡單,主要是在曝光不足時使你能獲得較正常的曝光量,光線較硬,曝光最大輸出量較小。

    在一般的情況下,相機測光是準確的,並不需要補償。但在明暗面積對比明顯的時候,相機的測光就不夠準確了。如果主體亮背景暗,需要負補償;主體暗背景亮需要正補償,不過需要明確的是閃光燈能不用就不用。

    除了以下兩種情況下還是要用:一是光線很暗很暗的情況下,相機不能正常曝光,而且所拍攝的物件距離在閃光燈的有效範圍內;二是有較強的逆光需要對正面進行補光的情況。

  • 3 # 影哲學

    閃光補償,這個影響的是主體,被攝體的光線強度。

    曝光補償,影響到整個照片主體包括環境的曝光。

    最直接的方法,你拍一張,先看一下。 如果環境曝光太弱,你可以增加曝光補償,如果曝光過度,你就減曝光補償。 這樣整體環境曝光確定好,那麼再去看閃光燈所影響到的被攝體。 如果過曝你就減補償,當然你也可以把燈的距離放遠一些。反之,也加。

    閃光燈作用比較靈魂的,希望你有具體的案例,不然這樣的提問,可能性太多。

  • 4 # 朝陽小白龍

    其實我們很多人在室外拍照的時候,由於比較忙,不考慮光的準確度,造成有些照片曝光不足,這樣有兩種解決辦法,1就是在拍照的時候增量曝光量,+1_3,能彌補曝光不足,2.就是通過後期軟體調整彌補不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神操作,刁琳宇替而不補;露疲態,老將含淚上熱搜。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