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九品侍衛

    二戰時期德國的日耳曼少年先鋒團屬於一種用來培養10~18歲青少年的半軍事組織,日耳曼少年先鋒團會收納各方面條件素質都很不錯的少男少女,對他們進行全方位的軍事培養,為未來德國國防軍與納粹黨衛軍輸送各種軍事人才,說簡單點類似於軍校一般的存在。

    可是日耳曼少年先鋒團又與正規的軍事學院不同,它類似於軍事學院的學前班,在學前班中會教授這些孩子一些初步的軍事知識與身體培訓,等到成年之後在送往正規軍事院校接受正規軍事學習。

    但隨著二戰的程序對德國越來越不利,這些日耳曼少年先鋒團的孩子們便陸續被補充到正規部隊中參戰,而後來甚至還組建了希特勒少年師。由於這些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接收納粹的種族主義式洗腦,所以作站起來可謂是相當的勇猛且不怕死。

    在電影狂怒中就有這樣的橋段,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手握鐵拳反坦克火箭筒,將一輛行進中的謝爾曼坦克給機會,但最後因為暴露導致所有孩子全部被打死。當然歷史中也和電影一樣,這些孩子由於接受的是仇恨式洗腦教育,所以直到二戰結束,它們基本上都戰死在了不同的地方,為希特勒扭曲的理想燃盡了最後一滴生命。

  • 2 # 血色黃昏的黃昏

    正確的名稱是“Deutsche Jungvolk”(DJ)——德國少年團

    德語“Deutsche Jungvolk”其中“Deutsche”意思是:德國、德華人;

    而德語單詞“Jungvolk”由“Jung”+“volk”組合成,“Jung”德語:年輕、最小;“volk”德語:人、人民;“Jungvolk”德語就是:年輕人(泛指10-14歲);

    “Deutsche Jungvolk”德語字面翻譯:德國年輕人。

    “Deutsche Jungvolk”德語簡寫為“DJ”,意思就是“德國少年團”。“DJ”屬於納粹“Hitlerjugend”(Hitler-Jugend)簡寫“HJ”——希特勒青年團。

    希特勒青年團(HJ)是納粹黨在德國的一個青年組織,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22年。1926年7月,該組織以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名字中的“Hitler”(希特勒)作字首加上“Jugend”(德語:青年,青年時代)組成“Hitlerjugend”(希特勒青年團)。1933年到1945年期間,希特勒青年團(HJ)是當時德國官方唯一的青年組織,其部分帶有準軍事組織性質;該組織由14至18歲的德國男性青年,以及10至14歲的德國少年組成。

    當時在德國,希特勒青年團(HJ)成員多達870萬(佔德國青年總數的98%)。希特勒青年團的成員被視為納粹德國的未來。

    而這其中10至14歲的德國少年就屬於“HJ”下轄的“Deutsche Jungvolk”(DJ)——德國少年團。“DJ”也稱為Deutscher Jungvolk in der Hitler Jugend(“DJ”或“DJV”)——希特勒青年團的德國少年團。

    1945年納粹德國投降。1945年10月10日,Allied Control Council(盟國管制委員會)將希特勒青年團(HJ)及其下屬所有機構全部取締。根據《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刑法》第86條,希特勒青年團屬於違法組織,其所有相關的標誌都是非法的。

    德國少年團(DJ)

    “DJ”該組織透過開展一系列的戶外活動、遊行集會和體育運動等,向這些德國少年灌輸納粹主義思想及意識形態,意思就是要求他們忠於阿道夫·希特勒,同時對他們開展軍事訓練。

    1928年,納粹政客、希特勒青年團(HJ)第一領袖庫爾特·格魯伯(Kurt Gruber)以Jungmannschaften(德語:青年運動隊)的名義建立了Deutsches Jungvolk“德國少年團(DJ)”,但後來更名為“Knabenschaft”。1931年3月,在“希特勒青年團”(der Hitler Jugend)中,最終確定名稱為Deutsches Jungvolk“德國少年團(DJ)”。但是,在1933年和1934年期間,該組織又被納粹政府取締。

    1936年12月1日,《希特勒青年法》頒佈之後,德國男孩必須在年滿10歲那年的3月,全部到“帝國青年辦公室”進行登記。那些符合“種族標準”男孩可以加入德國少年團(DJ),雖然不是強制性的,但如果符合條件的男孩沒能加入DJ的話,那麼,他們的父母作為德國公民會被認為失職,不合格。

    1939年3月25日,《希特勒青年法》頒佈了“青年服務條例”第二次執行令,該命令進一步強調此內容的重要性,條例中規定:所有10至18歲的德華人都必須成為DJ或希特勒青年團(HJ)的成員,父母可能會因為沒有給孩子登記而被罰款或監禁。

    不過,這些適齡孩子如果之前有過“不光彩的行為”、由於醫患原因“不適合服務”、或者他們是猶太人等可以被排除在外;居住在德意志帝國的波蘭人或丹麥人(在戰爭爆發之前)可以申請豁免。

    對於那個年代的許多德國男孩來說,加入DJ是參加一系列社會活動的唯一途徑,比如:體育運動、旅遊露營、遊行集會以及其他的一些社會集體活動。

    德國少年團(DJ)這個組織存在的主要目的和具體運營:

    向孩子們灌輸納粹主義思想及其意識形態等法西斯主義;

    成員有義務參加納粹黨的集會和遊行;每週有一次Heimabende(德語意為:家庭會議、團體中私人的社交之夜)會議,內容涉及政治,種族和意識形態等;鼓勵男孩們,如果發現其父母的信仰有違反納粹主義的行為則必須告知當局;定期對男孩們進行軍事訓練。到1940年底,DJ成員必須接受小口徑步槍的實彈射擊訓練,並參加具體作戰演習;

    德國(DJ)準軍事結構

    剛加入德國少年團(DJ)的新兵被稱為“Pimpfen”(德語口語單詞,男孩的德國暱稱,意為“男孩”、“小屁孩”)。一般10個男孩組成的小組稱為“Jungenschaft”,領導者是從年齡較大的男孩中選出的;四個“Jungenschaft”組成“Jungzug”,再進一步就是連、營。具體單位如下:

    Jungenschaft——包括大約十到十五個男孩Jungzüge——三到四個JungenschaftFähnlein——下轄四個JungzügeJungstamm——下轄四個FähnleinJungbann——下轄五個Fähnlein

    職務等級:

    ungvolkjunge (Pimpf)——男孩,相當於新兵Hordenführer——部落領隊(Horden+führer,德語:部落+領袖或者“領導”“領隊”)Oberhordenführer——上級部落領隊(Ober德語:上,上一級)Jungenschaftsführer——教會青年領導Oberjungenschaftsführer——上級教會青年領導Jungzugführer——青年領導者(或者年輕的中尉排長)Oberjungzugführer——上級青年領導者Fähnleinführer——部隊領導(Fähnlein德語意為:標誌,指青年組織的較小單位)Jungstammführer——青年首領Jungbannführer——青年上校首領

    以上就是關於“二戰德國的日耳曼少年先鋒團”的詳細介紹。二戰軍迷可以關注本人有關二戰期間德國國防軍以及黨衛軍等有關專欄,有關章節今後將持續更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可是我很想上廁所,怎麼辦啊!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