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毅而三思吳六奇
-
2 # 我是黃小啊
藝伎妝的面容,應該像清晨的櫻花花瓣一般柔軟嬌嫩,哪怕一丁點瑕疵都會令它黯然失色。選最白的粉底,均勻打底;然後用粉底調和同色的遮瑕膏,點在所有的瑕疵處,等上30秒鐘質地會變得更濃稠一些,此時以海綿粉撲輕輕彈勻,遮瑕效果會很不俗;最後以散粉撲蘸啞光散粉拍勻全臉,不要做任何高光和陰影的修飾。
-
3 # 桃花石雜談
日本藝伎的白麵黑齒畫得跟鬼一樣,源自哪裡?有什麼歷史典故和出處?其實這個問題並沒有特別神秘的,就是為了顯得漂亮,當然這種“漂亮”是指在日本古代的特定文化氛圍裡的漂亮,而在不同歷史時代的不同文化圈裡,對“美”的定義也確實是千差萬別的。白麵始於何時?
其實白麵這個傳統是來自於中國的,主要是來自於唐朝時一些歌伎的妝容。那麼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在古代歌伎演出時可沒有現代這樣的各種燈光效果,很多時候只有昏暗的燭光照明,因此如果不在臉上塗一層厚厚的白粉,其實觀眾是很難看清楚演員的神情的,演出效果會大打折扣,所以至少是從隋唐時代開始,中國的歌伎就開始往臉上塗抹大量白粉,以改善演出效果了。
(日本藝伎的典型形象)
而其實這種習慣一直到現在中國的一些傳統戲曲裡也都還有一些保留,很多傳統戲曲的旦角也還是會打上厚厚的白粉底。當然一般中國的戲曲現在都會在白粉底上再加上紅色或者其它的顏色,這樣看上去不會讓人覺得慘白,而且咱們從小看到的戲曲化妝也很多,所以也不會覺得怪了。
而在唐朝時期,差不多正好是日本的平安時期,也正是日本全面向中國學習的時代。所以中國的歌伎形式也在那時候傳入了日本,而歌伎的化妝方式也同步傳入,因此日本也繼承了這種大量使用白粉底的化妝形式,之後他們又走上了和中國不同的演變方式,所以現在我們看起來就會覺得非常詭異了。
黑齒始於何時?而相對於有比較明確出處的白麵,黑齒的起源就更顯得詭異一些了。因為雖然大家都知道它是怎麼被日本藝伎採納的,但它是怎麼產生的卻沒人能說清楚了。
(描繪藝伎的日本古畫,裡面的牙也是黑的)
當時剛剛完成了成人禮的年輕貴族少男少女,幾乎都要把牙齒塗黑,特別是日本皇室和一些高級別的貴族,把牙齒塗黑也基本上成了日貴族階層表明自己已經成人的一種標誌了。而且當時日本還有個現在看起來極其搞笑的習俗,即在戰場上頭部受傷的將領,如果不想變醜就要穿上普通婦女的衣服,並把牙齒塗黑。
(白粉和黑齒曾是藝伎兩個標誌性的特徵)
(現代看到黑牙確實會讓人感覺比較重口)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古代表演也沒有電視轉播,不可能有特寫鏡頭,因此其實觀眾都離藝伎是比較遠的,而藝伎在臺上又唱又說,有時難免要把嘴張的特別大,而日本古代也有和中國類似的笑不露齒的審美觀,所以藝伎們如果把一嘴牙都露出來,也會顯得特別不雅觀,如果還是黃牙就更不雅觀了。所以把牙齒塗成黑色,遠遠看去好像還是沒有露齒一樣,這樣表演效果也好一點。
當然除了這些原因之外,古代日本人塗黑牙都是用一種鐵粉混合了醋、茶和米酒做成的溶液,而這種溶液還有一些防蛀的效果,所以這可能也是古代日本人會願意把牙齒塗黑的原因之一吧。不過最後還是要說一句,黑牙這種方式只屬於過去,現代人的審美觀早已改變,現在的藝伎已經比較少有在表演時塗黑牙的了。 -
4 # 歸藏易數硃紅兵5331
黑齒在中國遠古時代也有大量出現。如何會造成牙齒黑色,在現代刻意的染黑牙齒也是困難的。在遠古時期沒有目的的染黑牙齒就更不正常了。
牙齒髮黑是長期食用紅色蓮花藕造成的。
簡單的說:藕是一種比較精細的食物,吃一兩回牙齒就明顯的黑了很明顯,因為有黑色素的原因。
藕這種食物大多是讓剛生完孩子的母親服用的。有無催乳和營養價值還需要專家考證。
藕是遠古時代對剛生育的女性最好的食物。
但是長期服用造成牙齒黑色的問題。
同時也說明這個女性已經成為母親,而且得到家庭和部落的照顧。
黑齒帶出來紅蓮花,紅蓮花帶出來華的最早意義。華和夏的意義就明顯了。
有朋友說為什麼是紅色蓮花呢?紅色蓮花藕是七孔,澱粉含量高,白蓮花是九孔,水分大。
藕對女性有好處,也許這就是千百年來人還保留著一些根本的東西。
如果女性身體不好,可以服用藕粉。最好是七孔藕粉。
回覆列表
……這個事情大概我說的內容會很顛覆國內人們的傳統認識,而且內容涉及較多,所以儘量精簡,但保證相對完整。
在兩漢時中國如《山海經》、《淮南子》這樣的記載中就已經出現了“黑齒國”。像《昭明文選》便曾提到“淮南子曰:自西南至東南,有裸人國,黑齒民。許慎曰:其民不衣也,其人黑齒也”。以中原地區的位置看,這一描述應涉及中南半島地區。雖然也有猜測是日本,但今日如瑤族、拉祜族、苗族等一些少數民族確有黑齒習俗。佐證此事的,還有如唐代《蠻書》中記載的諸多如黑齒蠻、漆齒蠻、銀齒蠻和金齒蠻的存在,這種見述至明清時期仍是如此。清代時北韓使節李商鳳在《北轅錄》中便曾描述安南使節是披著頭髮塗黑牙……
原文:……而被髮漆齒亦有所拠,幸乞明教。《北轅錄》卷3可以說,在中國的文獻記載中,關於黑齒的記述相對完整。不過日本被稱為“お歯黒、歯黒め、鉄漿付け”的黑齒,卻不能被很好追溯。雖然更多涉及隋唐如飛鳥時代的文獻記載,但也可能涉及魏晉時期古墳時代出土的人骨、陶俑。所以僅就黑齒而言,溯源恐怕是很難的。
但是遣唐使的學習,以及像是鑑真東渡時帶去的染料,再加上蠶眉白麵的特徵,可見與中國歷史有密切關係。早期的大和繪,或是今日一些日本的假面,都可看到對中國隋唐時期此類人文的繼承:
繼而還可聯絡到佛教典籍。比如唐代崇尚佛教,而黑齒在佛教中也相對常見,如“十羅剎女”。這點也是日本較多熟知的:
爾時有羅剎女等……五名黑齒……《妙法蓮華經陀羅尼品》
十羅剎形樣……黑齒。形如神女。《法華十羅剎法》
今日說羅剎女,都知道“男即極醜,女即甚姝美”之說。所以,羅剎女既然是大黑牙,那自己塗黑牙是不是也很神女、羅剎女呢?因此可能古時興起的此類容妝,無分地區都多少涉及這點。如圖,日本佛教羅剎女繪卷和與今日石見神樂中的羅剎女形象:
不過不知對美的追求在舊時日本是怎樣被認知的。因為在平安時代,黑齒廣泛流行於貴族、武士和寺院之中。這時無分男女老少,貴族皇族都會面白、齒黑和蠶眉,因此我們能看到這樣的男性貴族形象,如圖:
這種情況,延續到室町、安土桃山時代。但發展上,更多見於貴族女性的成年禮(似如中國絞面),以及部分地區的武將出陣。考慮到上述的古墳時代的人骨陶俑,或許類如以死明志的意味?不是很肯定。
江戶時代以後,這種容妝逐漸被排斥。但女性,無分妓女、藝伎亦或待嫁之身,都還很常見。直至明治維新時期,才出現了“黑齒禁令”,到大正時代幾乎完全絕跡。最終,今日只見於藝伎之中,但究其根本,藝伎或者只是作為承載歷史的最後保留存在。
下圖為江戶時代的平民女性美容習慣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