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字斟劇酌

    第一集媽媽意外猝死,第二集爸爸戲精上身,第三集女兒與家庭一刀兩斷……總是家長裡短、在生活瑣事中打轉的家庭倫理劇,竟然還能有如此大的情節波瀾與情感烈度。敢把“百善孝為先”“家和萬事興”的倫理基石打破,呈現鮮血淋漓的事實,也只有正午Sunny。

    3月1日登陸衛視播出的《都挺好》,是正午Sunny繼《歡樂頌》《大江大河》之後,對阿耐小說進行的第三次影視化改編。關於原生家庭的情感糾葛與倫理困境,《都挺好》用一種深入骨髓的創痛來進行展示。正因撕掉了最後一塊遮羞布的家庭關係,觀眾大呼“看到了現實中的真實案例”。

    又一部豆瓣開畫評分在8.0以上的口碑劇誕生。《都挺好》更新至今,豆瓣評分穩定在8.4分,隨著劇情的保質展開,後期走勢有望在高位上保持平穩。不出意外,《都挺好》將是2019第一部口碑大獲全勝的劇集。

    家庭價值觀的反傳統呈現,撕掉孝悌的倫理外衣

    普遍認為,中國內地第一部家庭劇是1990年問世的《渴望》,在市場經濟尚不發達的年代裡,傳統倫理道德仍然有強大的影響力,因此《渴望》展現中華傳統女性的自我犧牲,倒並不稀奇。此後家庭劇與社會變遷保持同步,衍生出多種敘事模式。

    以幾十年的悲歡離合和家庭成員的命運軌跡為主題,將日常生活話語在時代背景下展開,是家庭劇的常見敘事方式,如《父母愛情》講述五十年歲月風雨,年代是其關鍵詞;另一種敘事方式則以問題切入,多是婆媳、婚外戀、子女教育等顯現實議題,《小別離》《我的前半生》等均是如此,有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敘事閉環。

    擺脫對生活的浪漫幻想,回到日復一日、枯燥無趣的生活本身,是家庭劇本身的影像特色,但帶有濃厚倫理色彩的內地家庭劇,很難在價值觀傳遞上有所突破——“百善孝為先”的傳統孝文化,以及相併而生的“悌”,提供了家庭劇的基本價值觀念。

    從這個角度看,《都挺好》迎面而來的第一個優點,在於毫無避諱地展現了一地雞毛的家庭關係:

    表面看上去,這是一個人人羨慕的家庭。父母退休在家,七八千的退休金足夠養老;大兒子是斯坦福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在美國娶妻生子;二兒子收入優渥,又娶了家境殷實的妻子;小女兒是女強人,年紀輕輕就成為了集團公司的銷售總經理,顏值、收入、地位一樣不缺。

    可一旦暴君式的母親去世,父親從亦步亦趨的小跟班,變成了使勁折騰子女的壞老人,自私自利的本性暴露無遺;大兒子從小自父母處獲益甚多,在母親死後處處揮舞著長子的棒子命令他人,卻做了口惠而實不至的偽君子;二兒子啃老多年,善於花言巧語,卻從不願為家庭付出,是徹頭徹尾的媽寶男;小女兒偏激,自念大學就與家庭斷絕往來,對親母的死亡漠不關心。

    清官難斷家務事,家庭中本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全方位呈現灰色的家庭關係,《都挺好》在家庭劇中實屬少見。正由於喪字當頭,《都挺好》用互撕來塑造了一個個人物,他們雖然性格各異,卻大多數是有或大或小缺陷甚至原罪的負面形象。

    在撕掉了溫情款款的孝道外衣後,《都挺好》向觀眾發出追問——面對兒子與女兒,做父母應該怎樣做才能不至偏心?兄弟姐妹如何在不傷感情的前提下,贍養老人?如果父母一味索取,孩子該如何面對?一旦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性格與人生產生影響,TA又需要花多少年才能彌補?

    多執行緒敘事拓寬情感力度,人物塑造是打動人心的關鍵

    在展示相當情節烈度的劇情時,把握火候相當重要,輕描淡寫彷彿隔靴搔癢,把家庭劇拍成撒潑打滾又過猶不及。能夠得到觀眾好評的《都挺好》,承襲了正午Sunny“草蛇灰線,伏延千里”的優點,透過多執行緒敘事,在短時間內就呈現了劇情梗概,並把情節梳理得頗有輕重緩急。

    從母親去世到父親贍養,已經更新的劇情都圍繞這一主線來進行,由此展開蘇家三個子女的形象。展現在觀眾面前的,是沒有脈脈溫情的家庭亂象——無理取鬧的父親,從來不會顧及子女的死活,只會一個勁索取;看似愚孝,實則自私又虛偽的大兒子;缺乏進取心只能啃老的二兒子,心理上尚未斷奶;外殼堅硬卻封閉內心,深受原生家庭之害的女兒。

    現在與過去兩種時態的來回穿插,則解釋了三位子女與父親之間的種種糾葛過往,讓這些反常的家庭形象立了起來:

    為什麼倪大紅飾演的父親在老伴死後,可著勁兒欺負子女?因為他太能折騰了,母親深知他的個性,所以要管著他。在家庭霸權去世後,他如釋重負,彷彿人生重新開始。他動輒佔領道德制高點,批評二兒子和兒媳婦“你們要趕我走”,堵得子女無話可說,陰陽怪氣的說辭與以往木訥的形象截然不同;他還是演技卓著的“影帝”,心心念念要去美國,但心中所想又不能靠自己說出,非得拒絕了二兒子和女兒的建議後,讓大兒子來發出邀請。可以說,他虛偽、貪婪、自私,又缺乏一家之主的擔當。

    另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升級版樊勝美”蘇明玉。正是透過她的回憶,一家五口人的親情糾葛與倫理困局逐一顯現。她從小就是爹不親孃不愛的累贅,為了大哥美國唸書和二哥結婚,家裡連賣兩間房,可當她要1000元去上補習班時,母親卻說,“你是女孩,只負責養你到18歲”。大學時,因補貼二哥賣房,導致蘇明玉無立錐之地時,忍無可忍的女兒與母親父親徹底決裂。

    《都挺好》以蘇父和三個子女為中心點,拓展出多個平行敘事動機,大量細節描繪保證了人物塑造的豐富度,高指標的資訊密度則呈現出多執行緒、多矛盾的別樣體驗,儘可能地呈現出現實生活的多樣性。

    如在母親去世、父親贍養的這條主線上,還衍生出蘇明玉的職場商戰、大兒子蘇明哲的職業危機、小飯館老闆對蘇明玉的情感呵護等多條支線,來反應人物的不同性格側面。在蘇明玉的職場商戰中,辭退老倪有她的兩面三刀,也有她的鐵腕柔情;而小飯館老闆石天冬,為精疲力盡的蘇明玉提供了避風港,他的暖男形象成為這部劇中難得的一抹亮色,如何修補蘇明玉在原生家庭中所受傷害,也成為《都挺好》最終能否大團圓的關鍵所在。

    彼此交織的多執行緒敘事,從原生家庭的痛楚與傷疤出發,探討了重男輕女、養老、啃老等社會議題,把真實生活赤裸裸地展現出來。

    超越婆媳與婚戀等傳統套路,家庭劇需要拓寬題材邊界

    正如王磊卿在上海電視劇製播年會上所說,最適合以中小成本投入製作的家庭劇,是最受電視主流觀眾歡迎的劇種,家庭劇的迴歸,也因此再度成為電視臺的剛需。王磊卿表示,家庭劇的情節設定和表現方式亟需換代升級,“婆婆媳婦小姑窩裡斗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兩室一廳、三個主角嘮家常的話嘮式劇情再也無法打動年輕觀眾”。

    《都挺好》之所以能夠成為口碑之作,正在於不撒狗血,直面血淋淋的社會現實問題。這部劇不再是婆媳劇——呈現傳統婆媳關係從婆強媳弱、到多元化的婆媳關係,老生常談的“婆媳戰爭”已經有了情節套路化和常規化的痼疾,很難吸引觀眾;它也不是常規意義上的都市感情劇——婚姻問題的核心是夫妻關係,出軌、小三等情感危機已經成為家庭倫理劇中陳舊的三俗設定,也與當下社會所需要的正能量引領背道而馳。

    剋制而理性的《都挺好》,用平民視角來展現生活瑣事,並以此來引發觀眾思考,獲取值得借鑑的生活哲學。沒有用傳統倫理進行說教的它,只負責描摹呈現而不進行價值判斷,每個人物都有一言難盡的特質。可憐與可恨並存,親情與怨恨同在,打斷骨頭還連著筋的倫理困境,讓《都挺好》足堪回味,也足以為業內借鑑——家庭劇要想獲得高分,真得跳出原有套路,拓寬題材邊界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向男生提問:《笑傲江湖》中,你喜歡嶽靈珊還是任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