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DAS之路

    教育是一個家庭中最為重要的課題之一,人工智慧時代的畫卷在現代生活中徐徐展開,人們對於“AI+教育”帶來的顛覆性效果充滿期待。

    “在未來的教育的教學上,AI應該會全部代替老師,但是在教育的育人方面,AI是不可能代替(老師)的,因為AI沒有情感,它不能像老師一樣和孩子有情感地溝通。”12月1日下午,松鼠AI(原乂學教育)創始人慄浩洋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

    不論是人工智慧企業還是教育企業都在向另一方延伸,“AI+教育”的結合被認為是大勢所驅。慄浩洋指出,AI教育的發展有利於教育資源公平化。不過,目前AI教育在中國的發展狀態落後於國際水平。

    AI教育在中國的發展落後於國際

    AI為未來生活提供了極大的想象空間,而教育被認為是AI落地最好的應用場景之一。新東方、好未來等線下教育巨頭正積極佈局AI教育,科達訊飛等知名人工智慧企業亦將教育作為重要賽道。

    “AI也好,網際網路也好,任何的技術都是在大幅度地降低貧富差距。”慄浩洋用交通工具打了一個比方:早年間人們出行靠馬,得到馬是不容易的,得到千里馬更不容易,而當汽車出現後,價值3萬的汽車和300萬的汽車在速度上並無太大差距,這是出行的公平化。

    特級教師就像是出行領域的千里馬,在目前的教學條件中註定是極為稀有的資源,但慄浩洋認為,人工智慧可以實現教育的公平化,因為AI教育科技集合了幾百個、甚至成千上萬個特級教師的智慧。

    慄浩洋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AI教育主要面臨四個技術難點:一是如何用少量的題目做到非常精準的知識點掃描,因為將全部知識點對學生進行測試效率低下且成本高昂,“奈米級”的知識點拆分再加上AI精準的關聯演算法,是能夠改善這個難點的;二是根據孩子的畫像探測其認知閾值,因為每個孩子對知識的接受度不同,從而精準地為學生選擇最適合他/她的學習路徑;三是戰略優先,或者叫戰略放棄,隨著孩子學習過程中與AI的互動,不斷地變換學生的動態目標;四是追根溯源,即找到學習遇困的前序知識盲點,從前面海量的知識點中找到“病根”在哪裡。

    相較於國際,中國的AI教育發展略為落後。慄浩洋介紹,在除中國以外的歐美和亞洲國家,有60多家AI教育公司,已經有9000萬AI教育使用者,全球第一大教育機構Knewton就有2000萬學生使用者,第二大和第三大ALEKS、RealizeIT都是1000萬用戶級別,而在中國,以推出了產品的松鼠AI為例,目前是100萬的學生使用者。

    AI將在教學上完全替代教師

    AI教育在中國發展相對遲緩的原因之一是演算法要求高,前期研發投入大,但實際使用起來的“邊際成本”並不高。慄浩洋認為,未來的AI教育可以達到特級教師的水平,而且是1對1授課,使得孩子接受知識的效率能夠大大提升。

    如此看來,AI教育似乎是搶了教師的飯碗。“教育部的網站上有一篇文章寫得特別好,AI會取代老師嗎?不會,但不會用AI的老師一定會被取代。”慄浩洋認為,未來教師的教學任務將完全交由AI完成,從而也就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進行當前相對缺失的“育人”工作。

    “我認為老師目前沒有做到的就是性格塑造,老師根本沒有時間和孩子談性格的優點、缺點。再往高處講,教育很重要的一個元素是教孩子們如何做人,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現在很多孩子價值觀有很大的問題,主要就是因為在教育過程中缺失了育的板塊。”慄浩洋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AI教育為教師的培養機制和未來的角色轉變提出了挑戰。慄浩洋認為,現在的老師大多數還像500年前一樣,“拉黃包車”一樣依靠“蠻力”來進行工作,而AI教育則是坐上了飛機,老師在其中是教練員的角色。

    “未來老師的溝通能力將變得特別重要,心理學知識會成為培養重點。老師未來甚至是一個人生規劃師,來幫助孩子找尋長大了希望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從事什麼樣的職業。”慄浩洋表示。

  • 2 # 姚鶴鶴

    AI+教育,是目前人工智慧的一個十分熱的落地方向,其中對社會實際的貢獻就是:降低全國教育不平衡的問題(注意,我說的是降低,而不是取消,後面解釋為什麼)以及補充自學式教育的不足。

    自打改革開放,中國走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以先富帶後富的方式,經過40年的發展,中國具有了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以及15個新一線城市,積累了大量的優先人才和資金儲備。

    不過凡事必有弊端,快速發展的背後,帶來的是中國發展不均衡的問題。中央撥款建橋修路拉近了貧困地區與發達地區的距離,但是也加快了人才的高速聚集,從而形成了一種區域效應,例如北京周邊的高技術人才大部分離開家鄉成為北漂。

    教育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也成為人才縱向流動的渠道,很多人透過高考,具有學習高精尖技術的機會。從而教育的不平衡就給貧困地區的帶來了教育不公平,例如一個西北省份,高考進入一本院校的學生往往集中在個別城市中的個別學校。

    AI+教育,成為了一種拉近教育不平衡的有效手段,以及一種自學有效工具,該技術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帶來改善:

    第一,帶來個性化教育

    由於國家政策,社會目前存在各種教育資助,例如,為鄉村小學免費提供網路,提供電腦裝置,教師培訓,學生可以透過多媒體裝置觀看來自優秀高校的優質教育影片,課題講解,科技前言發展,從而彌補了貧困地區教師的人力和能力不足問題;同時也有部分優秀教師透過下鄉支教的方式,自身攜帶資訊和資源,來彌補教育資訊和教育質量的不平衡。

    可是透過看影片來學習過新學科的人都知道,這種方式存在一個很大的弊端,就是無法提供個性化支援,教學進度不可控,很難針對短板進行大量的補充練習。

    而AI+教育是針對個人的,運用目前大資料的方式,收集人物畫像,可以對個人制定針對性的教學計劃,例如透過考核和歷史學習記錄,生成各個維度的雷達圖,然後從大資料題庫中按照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教學安排,同時還能夠實時提供當前各項能力在所有學生中所處的位置。

    第二,帶來互動式教學

    由於貧困地區的教師與學生比,相對發達地區會小得多,尤其有些地區目前還存在一個教師帶多門課程的現象,因此無法真的帶來一對一的互動教學,及時反饋學生問題。在教育學領域,及時的反饋是教學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目前AI可以支援包括鍵盤輸入,觸控輸入,語音輸出,影象輸入等多種方式,並且透過螢幕顯示,語音提示,虛擬現實等多模式進行輸出。

    例如,目前的繪本閱讀機器人,可以實時檢視學生當前翻閱書本以及頁面,對課文進行朗讀,對核心單詞進行講解,對課後習題進行解答。而互動方式上,可以透過語音輸入,可以透過指尖點讀等。這樣的好處是,學生可以在讀了一個單詞後立刻得到發音是否正確,在完成一個習題後立刻得到解答是否正確等。

    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用於一些貧困地區,同時在教育發達地區一樣適用。教育目前的競爭越來越大,課堂的學習以外,很多學生在課外均進行一定程度的自學,考慮到AI+教育所帶來的的互動式教學,可以用於所有有自學需求的學生。反饋,交流,一對一,個性化,可以有效的彌補課堂教育的不足。

    目前市面上已經有很多的教育公司,從補習班授課,線上課堂,向AI教育轉變。同時也有很多科技類公司提供AI相關工具,為教育插上翅膀,比較典型的就是“新東方+科大訊飛”,作為AI行業和教育行業的兩大巨頭,強強聯合,必回加速提升AI+教育的落地時間,讓我們拭目以待走進千家萬戶的那一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單純的從軍事的角度上,伊朗如何才能在與美國的軍事對峙中取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