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孟替非

    1、

    遷都這事兒吧,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

    在文明早期,遷都相對要容易得多,比如殷商,成湯之前遷都八次,成湯之後遷都五次,見過搬家的,沒見過這麼愛搬家的。

    自契至湯,八遷,湯始居亳。

    (成湯至於盤庚)不常厥邑,於今五邦。

    所以張衡《西京賦》裡總結說:

    殷人屢遷,前八後五,居相圮耿,不常厥土。

    這麼頻繁的搬家,可見遷都不會太麻煩。丁山因此認為殷商前期很可能還是以遊牧為主,一直到盤庚,才徹底轉化為農業文明。

    遊牧的話,遷徙起來確實就簡單多了,哪裡水草豐美,就去哪裡好了。

    其實,就是早期的農業社會,遷徙起來也未必更麻煩,因為這個時期,田地還不是捨不得也帶不走的家累。刀耕火種的原始農業,導致田地種上幾年就必須拋荒了,好在別的未開墾的地方有的是,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處。

    因此盤庚遷殷後,殷商不再遷都,說明農業技術應該有所提升,很可能已經懂得如何施動物肥料和輪種休耕了。

    這類遷都,形式很原始也很簡單,大約就是全體居民武裝大遊行,和其它人類早期的大遷徙,沒有什麼本質區別,或者說,人類就是這麼走出非洲的。

    我們不妨稱這種模式為移民式遷都。

    2、

    與愛遷都的殷商比,周王朝就要宅得多。在長達八百多年的時間裡,周都只遷過一次,就是從鎬京遷到洛邑。

    確切的說,周本來實行的就是兩京制,西邊宗周鎬京,東邊成周洛邑,所謂遷都,其實就是西邊的都城丟了,只能逃到東邊去,雖然狼狽,畢竟有個現成的去處。

    與殷商遷都不同的是,平王東遷,可能並沒有帶走治下的很多臣民,這意味著遷都後的周王室,雖然暫時遠離了犬戎的威脅,但自身力量進一步削弱了,另一方面,卻給本來遠在西鄙的秦人,留下了發展的空間和資糧,後者在與犬戎的對抗中不斷向周人故地擴張,逐漸崛起。

    多年以後,周大夫行經宗周故地,看見滿地的黍苗,滿懷憂傷吟詩一首,這就是著名的《黍離》之歌了: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可見這個時候,要搬家沒以前那麼瀟灑了,肥沃的良田固然搬不走,種田的人也未必都願意跟著你周王走哦。

    這第二種模式,可稱為逃亡式遷都,周王朝開了個頭,接下來的例子還不少,比如,楚國的郢都被秦軍攻克後,就遷都到壽春,五胡亂華後,晉都也從洛陽遷到了建業,金國在野狐嶺大敗後,不堪蒙古兵鋒的襲擾,從大都遷往開封。

    3、

    第三種模式,以秦人較為典型,秦都本在犬丘即現在的天水一帶,平王東遷之後,秦國便不斷東擴,先是把都城東遷到了雍,商鞅變法時,又進一步東遷到了咸陽,簡而言之,向東向東再向東。

    不過,秦國的幾個重要的宗廟和神祠,一直到秦始皇的時候,仍然保留在故都雍,並沒有都遷到咸陽。

    看來祖宗也好,神仙也好,都很有主見,不是隨便能搬得走的。然而又很重要,不能隨便放棄。

    與秦國類似的,還有魏國,魏都本來在安邑(今山西夏縣),為了爭奪中原的富庶地帶,魏惠王把都城東遷到了大梁(今河南開封),魏國的發展戰略,也是向東,重東而輕西,原本戰國初期的時候,魏國實力在秦國之上,但由於戰略方向錯誤,陷入中原的重圍,自己西邊的土地,反而被秦國所蠶食,最終成就了秦國的霸業。

    此類遷都,算是發展式遷都,當然,發展也有好有壞,成功如秦,失敗如魏。最成功的可能還不是秦,而是從瀋陽遷都北京的滿清。

    4、

    第四種模式,和第三種有點象,但又有所不同。

    最典型的,就是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了。

    中國的經濟中心,到明代已經完全轉移到長江以南了,明太祖本來定都的南京,正是最繁華的地帶,朱棣遷都北京,說是為了發展吧,有點南轅北轍,何況最終北部邊防不但沒有前推,反而稍稍後移了。

    事實上朱棣遷都北京,在經濟發展上是不划算的,但在軍事上,起到了天子守國門的作用,因為天子不放心讓邊軍離自己太遠,不好控制,只能讓自己去靠近軍事壓力最大的邊防、靠近邊軍,所以,把這種模式稱為戰略式遷都,似乎更合適。

    永樂遷都的準備時間很長,從永樂四年開始修建北京皇城開始,一直到永樂十八年才建成,期間還重新打通了從江南到北京的漕運,然後才正式遷都。

    這比秦國、魏國遷都的工程可浩大多了。沒法子,大公司換總部,當然要比中小公司要麻煩,因為管理龐大網路的中樞一旦換個位置,對整個系統的控制就要冒出很多新問題,遠比修房子要頭疼。

    朱棣死後,繼位的明仁宗又計劃把都城遷回南京,只不過他在位時間太短,沒來得及實施。一直到仁宗的孫子英宗一朝,才最終確定不再回遷了。大約遷延得太久,大家也就習慣了新模式,如果回遷,意味著又是一番折騰,想想還是算了。

    與朱棣遷都北京類似的,是東吳孫權遷都武昌,只不過後者最終還是放棄了,又回到了建業。孫吳政權本來是外來軍閥孫氏與江東士族的聯合體,遷都武昌,應當是因為武昌遠離江東士族的大本營,軍事上也方便以上游控制下游,但是孫權這麼搞,自然遭到江東士族的普遍抵制,“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最終,孫權還是沒能壓服江東勢力,不得不回到建業。

    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遷都,就是北魏孝文帝從平城遷到洛陽。孝文帝遷都,鮮卑貴族的阻力很大,所以玩了個南征的花招,當時北魏相對南方的劉宋並無優勢,鮮卑貴族擔心南征會重蹈前秦苻堅的覆轍,所以極力反對,最後接受了孝文帝的折衷方案——既然都走到洛陽了,不能無功而返吧,要麼繼續南征,要麼就此遷都洛陽,二選一,大家看著辦。所以孝文帝遷都洛陽,雖然有預謀,實施得卻很倉促。

    從效果看,孝文帝遷都雖然加速了胡漢的文化融合,國力上並沒有顯著的改善,還埋下了六鎮大亂的引子,向南向北,都談不上什麼發展,但無論如何,這也算孝文帝的大戰略手筆,所以歸入此類。

    5、

    除了以上幾種長距離遷都外,還有一種微移式遷都,最典型的,就是隋文帝興建大興城了。

    楊堅最初定都的所在,是漢代以來的長安城,幾百年風吹雨打,已經顯得又破又小,而且還總是鬧鬼鬧妖的,新天子住著很是不爽。

    開皇二年,隋文帝下詔修建新都:

    且殷之五遷,恐人盡死,是則以吉凶之土,制長短之命。謀新去故,如農望秋,雖暫劬勞,其究安宅。今區宇寧一,陰陽順序,安安以遷,勿懷胥怨。龍首山川原秀麗,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定鼎之基永固,無窮之業在斯。公私府宅,規模遠近,營構資費,隨事條奏。

    嗯,楊堅也特意提到殷商五遷其都,讓大家不要怕麻煩。新的首都,就在舊都的東南方向不遠,挪挪屁股就過去了。

    雖然開皇三年隋文帝就遷到了新都,但新都的外郭,一直到他兒子大業九年才基本竣工,七七八八也蓋了二十多年。

    大興城的修建,實際主持其事的是宇文愷,他正好死於大業八年,後半輩子主要都耗在修建新都這事兒上了。

    這種微移式遷都,性質最為單純,主要就是搞建築。

    總的說來,遷都是否麻煩,主要還是看國家的規模、文明的程度,國家越大、文明越成熟,遷都也就越慎重,準備工作也就越多,當然,這是就主動遷都而言,被攆得到處跑的,那是什麼準備工作都可以不必有的,能保住命就行了,看什麼看,老九,說你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康熙有24個兒子,朱元璋有26個兒子,為何只有康熙出現了九子奪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