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太極的那些事
-
2 # 藝方親子英語
我曾是一名大學英語老師,並獲得大學英語教師資格證書! 目前專注英語啟蒙和雙語教育,業餘酷愛運動包括游泳和籃球,羽毛球,溜冰,乒乓球。
我想你看到這張圖片你就會明白,為什麼你蛙泳腿不能形成字母w!
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你的小腿是否外翻到位?
控制小腿外翻的關節是哪一個呢?當然很明顯的就是膝關節!
但是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膝關節和髖關節是相連的,髖關節發力和膝關節發的也是相連的,膝關節發力的同時也會受到髖關節的限制,但是膝關節是主要的發力點!
如果不信的話,你可以按上圖的位置找個人把你的小腿往外掰,你會感到膝關節受力的同時,髖關節也會受到牽制,越往外,你的髖關節就會感覺到越明顯!
不能形成字母w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關節不靈活,想要改動的話就需要提高靈活度和技巧!
方法一:池邊單腿站立蹬腿練習!自己能夠看到自己的動作!
方法二:池邊蹬腿練習!
方法三:跪地壓膝法!
這個方法需要注意,對於關節有傷的或者是有關節嚴重的,需要慎重!
有的因為個體原因,腿部比較僵硬,膝關節不靈活!想要改善的話,可以透過以上幾個動作練習,另外要遵循循序漸進的方法! 除了逐步改善身體的靈活性,另外也要多瞭解具體的動作細節,如下圖!
透過在熟練掌握技巧的情況下,改善靈活性才能夠逐漸完善蛙泳腿的動作!
對於腿部的動作改善,如果有人能夠輔導,幫助糾正將會是更不錯的方法!
-
3 # 泳樂圈
蛙泳腿收成W型,第一個動作要求就是大腿內旋,第二個動作就是小腿外翻,所以這兩個動作就牽扯到兩個重要關節,那就是髖關節和膝關節。
在蛙泳中,尤其是對於蛙泳運動員來說,髖關節,膝關節,以及踝關節的柔韌度不夠,動作無法做到位,就會非常影響蛙泳腿的效率,而且這是非常致命的。對於一些天生柔韌性較差的運動員來說就會吃很多的苦來增強自己的柔韌性,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壓腿,雙腳以及小腿外翻指向身體兩側,大腿內旋坐立。對於成人來說這個動作可能比較困難,這時我們可以減少難度,先不翻腳,小腿分開在大腿兩側坐壓,然後動作熟練後,逐漸外翻腳。在練習時儘可能扶持牆面或其他支撐物,避免腿部無法發力猛然坐下受傷。
對於多數業餘愛好者來說,不追求速度,就沒必要這麼嚴格要求,可以將雙膝分開多一些來彌補柔韌性不好的缺陷,雖然這會降低遊進速度,但是能夠有效避免膝關節內側的磨損。
-
4 # 舶來的世界TI游泳
收腿的時候沒有翻腳是造成無法收成W的型的根本原因。蛙泳腿部動作“收,翻,蹬夾”,我覺得收完腿了,然後再去翻腳,晚了!
實際遊遊蛙泳時候的收腿動作其實並不像一些做收腿翻腳動作演示的那樣,猛地一下子收腿,腳丫子外翻形成W型,就像下面動圖演示的那樣,很多陸上的也都差不多反正,這種練習只是為了讓初學者去體會收腿,翻腳的動作狀態。實際遊蛙泳的時候腿部動作是一個“慢收腿,邊收雙腳邊外翻,然後快速蹬腿”的這麼一個動作過程。需要注意的是:邊收腿邊翻腳的過程並不是說收腿的初期就要開始翻腳,而是說在收腿的過程就要帶有去翻腳的意識了,在完成收腿,準備開始蹬腿時雙腳自然形成外翻的一種狀態,並不是那種很突兀的動作,雙腳突然形成外翻。
實際遊蛙泳的時候,根本是不會是如上圖這樣去收腿的,這樣快速去收腿只會讓你遊得一頓一頓的,不信就去試試看。
這不是慢鏡頭,而是我們通常游泳蛙泳時的節奏,雖然我們從側面看不出來是W型,但這一定是W型的,而且也不難看出這是一個邊收邊翻的動作過程吧。
所以蛙泳收腿的時候無法收成W性並不是那個哪個關節有問題,基本上是由於動作脫節,缺乏動作的連續性造成的。改善的方面其實很簡單,就是在慢收腿的過程中,邊收腿邊往外翻腳就可以了。做翻腳動作時,外翻的勁兒自然就會讓小腿分開形成W型的,雙膝間距寬一些的話,形成的就是寬W型,窄一些的話就是窄W形,所以我覺有並不用把收成W想得那麼複雜,只要是翻腳做到位了,一定就是可以形成W型的。
-
5 # 阿瑞娜arena泳裝世界
看到很多人都直接說怎麼收成w型腿,其實大家都忽略了一個問題:蛙泳腿無法收成w型,其實就是腿部動作不規範,在練習w型腿之前,認識到自己以下3個可能犯的腿部姿勢錯誤,如果有立即改正,才可能幫你改善蛙泳,這時候再練出w型蛙泳腿,動作才不會走樣。
錯誤一:收腿屈膝幅度過大
很多朋友在蛙泳收腿的時候一不留神沒控制住,大腿屈膝都快頂到腹部了,還感覺這樣蹬水是在蓄力,但其實這樣的姿勢完全不利於你的前進,因為破壞了身體的流線型,向前的阻力更大。
下圖紅線標註的位置,大腿已經和腹部成直角,如果你是這樣,那怎麼能遊的快呢▼
正確的收腿角度應該是130~150度左右,這樣的阻力會比較小。如果你遊得很快,這個夾角可能還需要更大一點哦。錯誤二:下半身嚴重下沉
這個是老大難問題了,幾乎沒人的蛙泳能保持自己下半身不沉的,特別是換氣的時候。
換氣之後腿部就下沉,身體就沉到水下較深的位置,然後蹬水效率降低,很多人就只能等一段時間,讓身體接近水面再進行下一個動作迴圈,很累。
但是其實你仔細看過游泳比賽的話,甚至是連奧運選手,換氣的時候也會有輕微的下沉,但是他們換完氣馬上就能保持身體水平了,這是為什麼?奧秘就是——波動!先來看一個整體的動圖,注意看她的頭部和臀部的波動曲線▼
換氣結束後,有一瞬間她的臀部高於頭部,身體自然波動,用核心力量來保持平衡,讓身體立刻平行於水面。所以正確的姿勢就是儘量讓身體平行於水面,這樣你游泳的時候就會省力很多,全部的力量都可以用來推動你向前,而不是像上文所說的用來保持身體的平衡。
如何讓身體平行於水面?首先,可以練習飄在水面上,臉向下儘量一動不動,身體儘量放鬆,找到最佳的漂浮狀態,這個過程可以使用呼吸管輔助,也可以憋氣進行。
如果屁股和腿下沉了,你可以輕輕調整一下角度,保證身體儘量水平。如果上半身沉了也一樣。不過絕對平行於水面是很難的,我們只能靠調整胸部、臀部、腿部的位置來儘量找到最好的平衡位置。其次,游泳過程中蹬腿後迅速夾腿,這樣雙腿會很快上浮,使身體漂浮,看下圖▼
錯誤三:雙腿彎曲
你是不是像下圖中的一樣,蹬腿以後,雙腿呈彎曲狀,雙腿彎曲在滑行的時候更消耗體力,還會讓你有種“身體好重”的感覺……
再看一下上面的標準蹬腿動圖的截圖,你能看到他的雙腿是筆直的▼在看個動圖,雙腿筆直的姿勢遊起來會更流暢一些,因為下半身的阻力沒有那麼大▼好了,以上三個錯誤的腿部動作你要先看自己是否存在,注意到這些再練出W型腿才會事半功倍。
回覆列表
蛙泳標準翻腳動作,在腿部是由三個關節的活動構成的。即髖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其中髖關節和踝關節是球形關節,活動範圍比較大。而膝關節活動範圍比較小。
蛙泳腿無法收成W型,一是因為髖關節內旋能力不足,二是因為膝關節限制,小腿外旋能力不足。這就要求泳者要有比較好的柔韌性。
透過一些特殊的鍛鍊方法來加大髖關節,踝關節的活動度和柔韌性來實現。
可以透過壓腿、拉筋來改善整個腿部的柔韌性。尤其是透過壓髖關節、旋轉胯關節來增大髖關節的活動範圍和柔韌性。同時透過腳尖點地,順逆旋轉踝關節來增大踝關節的活動度和柔韌性。
髖關節、踝關節的活動度增大了,柔韌性增加了,就比較容易正確的收成w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