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守真學堂
-
2 # 涅槃狼王
永樂大典要好,滿清入關毀了多少東西,尤其是文華,日本到現在還喊著涯山只後無中國,日本的中醫到現在都叫漢方館
-
3 # 折緣
這兩套都是中國古代比較有名的綜合類書籍,對於中國文明傳承都有著巨大意義,畢竟很多古籍,因為沒有進行過系統的編纂,而最終導致流失,那麼,兩者之間有什麼差距嗎?
《不列顛百科全書》在“百科全書”條目中稱《永樂大典》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事實也確實如此,在15世紀,歐洲文明剛剛從黑暗中掙脫出來,希望的日光剛剛升起時,東方世界的明朝已經開始大規模的修書活動了。
“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為一書,毋厭浩繁!”
這是《永樂大典》編纂的宗旨,雖然說,修這部書有著極其明顯的政治意義,但整個編纂的過程,卻並不是為了迎合政治。最初編纂的時候,由解縉為首的編纂隊伍147人,用了一年就編成了。
但是這部修成的《文獻大成》內容大多是儒家的,這令朱棣很是不滿,於是推到重修,讓姚廣孝監修,編纂隊伍擴大2196人,最多時達到了3000人,由此可見朱棣的重視,以及在文化傳承上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全書於永樂5年修成,一共22877卷、11095冊,約為3.7億字,彙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其價值難以估量,對我們更加深刻了解中國古代燦爛輝煌的文化知識,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
然而這顆中國文化史上的明珠,到了今天館藏約莫只剩下了730卷,只佔了全書的3%,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清乾隆時期編纂的《四庫全書》,一定程度上而言,就是因為《永樂大典》的缺失,乾隆三十七年時,安徽學政朱筠提出《永樂大典》的輯佚問題,得到了乾隆的認可,接著便詔令將所輯佚書與“各省所採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諸書”,彙編在一起,名曰《四庫全書》。
然而這部書,參與的高官、學者360人,3800人抄寫,耗時十三年編成,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收錄3462種圖書,共計79338卷,36000餘冊,約八億字。
乍一看,似乎《四庫全書》在內容上要比《永樂大典》豐富得多,起碼字數上就是其2倍之多,修的時間也接近3倍有餘,按道理說應該成就更高。
《四庫全書》的編纂,在歷史上是一件譭譽參半的事情。首先它確實拯救了不少幾乎要遺失的古書,比如《舊五代史》、《九國志》、記載南宋初年史實的重要著作《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西晉杜預的《春秋釋例》等。
但實際上這一次修書活動,充滿了強烈的政治目的。一般而言,修書修史這類事情,最多就是帝王歌功頌德,表達一下自己在文治上面的作為,然而《四庫全書》的編纂,還承接著清王朝統治者賦予的另外一個重要政治任務。
這個任務就是對當時民間流傳的所有書籍以修書的名義徵集後,然後再系統性進行分篩,將不符合統治思想的書籍銷燬,據統計修書過程中,毀掉了不利於大清的文獻,為一萬三千六百卷,焚書總數在15萬冊,銷燬版片綜素170種,8萬多塊。
除此之外,大清還系統地對明代檔案進行了銷燬,使得明代檔案如今只留下了3000多件。據估計,明代的官方文書,總計不會少於1000萬份檔案,但如今已經不復存在。
同時,《四庫全書》的編纂,所涉及的比《永樂大典》要廣泛,是對全國圖書的檢查工作,對大清不利的被禁燬了,甚至連千人涉及到契丹、女真、蒙古、遼金元的文字都要進行篡改,查徼禁書達到了3000多種,15萬冊。
吳晗先生曾經說過:“清人纂修《四庫全書》而古書亡矣。”
兩相對比,高下立判。
-
4 # 使用者6161899116
乾隆為什麼編撰《四庫全書》?乾隆皇帝發現《永樂大典》遺失太多。
朱棣為了永樂大典的唯一性,編撰伊始就將民間搜掠的珍本抄錄後毀掉原件。永樂大典中很多資料成了真真正正的孤本,如果任由它蟲駐蟻咬風化很多經典就真正失傳了。乾隆皇帝看到了這一點想補救中華文脈,奈何他的身份沒辦法直接刊印永樂大典。那麼唯有怎麼辦?就是再修一部大書。
網上很多膚淺的噴子舔朱棣《永樂大典》的屁眼,罵乾隆皇帝搞《四庫全書》。朱棣搞出《永樂大典》然後封鎖在內庫,明朝二百多年沒幾個人有機會翻閱。《四庫全書》編撰出來乾隆立馬印了七版分藏於全國各地;一來便於文人士子翻閱抄錄,二來如有遺失可以互相對照補全。
有噴子說,我不談那些就說這兩部書的水平,永樂大典遠高過四庫全書。
我想說,我們不題永樂大典殘缺不堪現已十不存一,現在留存下的四百多冊明本單單明顯的錯誤就有一百多處。
-
5 # 啞子開口
永樂大典與四庫全書乃分屬二個朝代的大百科全書,英皇家(大不到顛百科全書)積永樂大典為世界最偉大最全的大百科全書,四庫全書是清乾隆後世編纂,你問明永樂大典與四庫全書能不能比,永樂大典編成四庫全書還沒出世呢?若說後者與前者相較,雖二部都是皇帝欽命大臣重臣,鴻儒學士編修,親由皇上欽定,但兩者大不相同,四庫全書根本不能和永樂大典相比校,資格線都不及,明永樂大典上至先秦下至近明,經,史,子,集,道經,戲劇,文學,農藝,工枝,日月星,海域,江河,醫,卜,巫,雜耍……無所不包,無所不含,其取材務實,先人著述,全文分門別類而編纂,旨在集中華文明大成以留萬世,可惜因國弱積貧,外侮入侵,至使散失海外,僅存三百冊左右,不過據今人專家學者考究,就三百日冊也存在有近百處的錯誤,這恐與當時編纂原著有一部分類拆成幾部收錄編纂有關吧。至於四庫全書,即為後世乾隆年間,前後歷時十多年,動用大臣,鴻儒學士三百多位,那民間抄寫筆墨之手更是數以千計,逐級較對審定,分文,史,哲,理,工,農,醫……溯源續脈,全書八億餘字,同樣也是中華文明的一部大百科全書,只不過乾隆一心想超越古人,成萬世之明君,對前朝多有鄙棄,對所有取材,均以我朝我是為取捨,大搞文字獄,至使不少漢書文明,遭之拚棄,甚至產生許多冤案,史實甚有篡改……但就史實性,廣泛性,道義性等等四庫全書遠不及永樂大典,若後人要之相比較,我看大可不必,帝王想立萬世之功,也無可厚非,若不是這二朝二代的皇帝下旨編纂,後人又哪得見如此浩瀚的知識寶庫,僅憑這一點,我就由衷的給二位先皇帝磕個響頭,這是我的態度。
-
6 # 狼煙一九三一
《永樂大典》與《四庫全書》是中國史學界的兩塊瑰寶。雖然由於時代的原因各自存在很大的差距,甚至有霸凌的誤導成分,乃至於庵割了文化精粹,但存在就是合理,既然歷史我們不能改變,我們應當將被庵割的事物想辦法彌補起來,以框正前人的過失,指責與謾罵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我們不能站在前人身上指責後人,也不能站在後人身上指責前人。
正確的歷史觀是指出前人錯誤,接受前人教訓,發揮前人優秀傳承,彌補前人過失,將前人的優良傳統美德繼承下來,汰除糟粕,才是正確的辦法。
因此《永樂大典》與《四庫全書》是中國明清兩代的歷史雙雄,團結一致努力框正,彌補,挖掘才是正確的答案!
回覆列表
《四庫全書》給《永樂大典》提鞋子的資格都沒有,更遑論比較了。滿清入關後,實行了野蠻的文字獄、剃髮易服和文化閹割,目的就是為了讓漢人徹底遺忘自己的文化和歷史,服服帖帖的給滿人做奴隸!欲滅其國,先亡其史。由於滿清的野蠻統治,無數經典被篡改甚至被毀壞,漢人政權明朝也被摸黑的一塌糊塗,《四庫全書》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編纂出來的,而《永樂大典》則幾乎完整的保留了自先秦以來的文字和思想,只可惜早已沒有完整版了,兩者簡直不可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