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土朝聖者

    大禹二妃子,多妻尊卑周朝就有,春秋戰國時期君王開始大規模納妾,這不正是儒家反對的”禮崩樂壞”時期嗎?儒家反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反的不就是君臣互弒,背信棄盟,納妾嫡庶,要不然”禮崩樂壞”是崩的什麼呢?

    儒家是中華文化的核心,但卻並不是全部。有很多不該給儒家的鍋儒家都在背。日本是儒釋道貫徹比較好的。(雖然也有些不妥,但是比中國好多了),看看日本仁義禮智信是什麼樣子吧

  • 2 # 管理者洞察

    因為儒教的本質是厚黑。它實際上是告訴嫡子要“仁”,告訴庶子要“義”,以維持“禮”的秩序和尊卑。它告訴嫡子要“仁”,其實是表演給庶子看的,讓庶子安心地放棄繼承;它告訴庶子要“義”,其實是向嫡子這一權力的掌控者邀功:你看,我已經幫你給庶子洗了腦。

    儒教就是一種固定的尊卑禮儀和人格等級秩序,它從來都不講真正意義上的平等、公平和正義。

  • 3 # 帝國烽火

    儒家思想不僅僅包括仁愛,還有“禮”,這也就是儒家為什麼要在意嫡庶之分的原因。儒家思想十分豐富,就個體講,有仁、義、禮、智、聖(信)、恕、忠、孝、悌等思想。

    仁:仁愛。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

    禮: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範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培養起了重要作用。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創始人,生活在春秋亂世,他認為天下大亂的根源就是“周禮不興”,而“周禮”很重要的一個思想內容就是出身分貴賤、出身分嫡庶,現在看來這種思想是比較落後,但是在當時的確有穩定國家的作用。

    春秋時期很多諸侯國相繼的因為繼承人問題而慘遭內亂,帝王依照自己 喜好訂立接班人,勢必造成各公子相互攻擊的局面,從而引起國家內亂。而西周王朝是講究有嫡立嫡,無嫡立長,雖然可能選擇昏庸的帝王,但是對國家的長治久安而言更為有利,所以孔子主張恢復周禮。

    嫡庶之分可以更有利的維護國家傳承,減少國家動亂,後來在歷史的長河中冶逐步固化、僵化,而且嫡庶之分並非是儒家思想造就,只是歷史發展的產物。

  • 4 # 亦有所思

    必須在意啊!

    而且更正一下題主的說法

    不是有的人在意嫡庶之分,而是所有人都在意嫡庶之分,哪怕是現代社會,依然是所有人都必須在意嫡庶之分,哪怕這種在意是表面上的。

    什麼庶?非正妻嫡配所生的後代,或者繁衍出來的旁支。

    什麼是非正妻嫡配。

    就是媵,妾,情婦所生的孩子。

    媵,是陪嫁之人,是附屬品。

    妾,是女奴,請記住,妾不是人,是奴。後來媵和妾就漸漸地合為一體了。

    情婦,是指不被家庭所承認的女人。

    即只有正妻是人,其它的是物,是可以送,可以買,可以賣,可以贈,甚至是可以打殺的奴隸。

    中國傳統,一個男人只能有一個妻子。其餘的女人都是妾。只是性工具,連繁殖的渠道都配不上。

    女奴生的孩子,血脈是不純的。而血脈不純,自然得不到名份。尤其是以禮教為主的中國(好像外國也是如此,繼承人特別講究血統的純正或高貴,如果你一個王子娶了灰姑娘,恐怕離皇位就很遠了)

    按現代社會而論,名正言順的只能是妻子所生的孩子,外面女人生的那叫私生子,叫雜種,難聽一點的叫野種。這在主流社會也是被認可的,從未聽說哪一個豪門辦宴會,老婆情人同時出面,親生子私生子同臺競技,而且在家族中擁有同樣的話語權。(除非舉辦正式認祖歸宗的儀式。)

    規矩是不能亂的,因為根本沒有可以替換品。

    一方面是妻子生的孩子,一方面是奴隸生的孩子,換做任何人選,都不會選第二種,也不敢選。

    劉邦,沒選成

    薄太后,沒選成

    連天子都不得不遵守這樣的規則,何況凡人?

  • 5 # 朱友振

    這個問題很簡單。嫡庶之分屬於人倫次序範疇,人倫次序是社會穩定的基石。如果嫡庶少長不分,難免爭權奪位互相殘殺,那不就天下大亂了嗎?

  • 6 # 崑崙奴王富貴

    嫡庶之別似乎不應該由儒家背這鍋。《權力的遊戲》主角之一的雪諾就是以私生子的身份被帶回去的,雪諾是“snow”,在該劇裡但凡私生子名字上都加雪諾,以與嫡系子女區分。

    很奇怪,這些年儒家怎麼當了背鍋俠呢,人類很多共有的與現代觀念有不合的地方,就會有華人認為是儒家專利。

  • 7 # 飛行者埃裡克

    儒家精神的核心就是一個“禮”字,這可不是禮貌,禮儀的意思,是禮法,是規矩,是階級秩序的意思。“仁”什麼的就是一張皮罷了。

    老子是孔子的老師之一,是比較重要的之一。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法自然”,就是各安其位,該幹嘛就幹嘛,莫爭莫搶莫強求,人就不會太辛苦,世間也就沒了紛爭,自然是天下太平了。

    孔子發展了老子的思想,既然是各安其位,那麼“位”當然應該分清楚,這樣每個人才能對號入座,找準自己的位置。只有找準了自己的位置,才不會有非分之想,爭取自己不該追求的,老老實實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該當大王當大王,該當官的就當官,老百姓呢該種地就種地,該當兵就當兵。等等等等。每個人各就各位,各盡所能,天下豈不大同?當然必要的手段還是要的,上位者要“仁”,別把下邊人逼急了,下位者要“忠”,拱反了老闆未必是你當家,紅眼睛的一大片呢,你算老幾。行事要“智”,這樣工作才做的好嘛!同級之間要“信”,這樣工作才能順利開展。

    孔子的願望是美好的,但人性的現實又是殘酷的,而且他太高估了人的主觀能動性,沒有為他的理想社會規劃定量化指標和實施細則。所以在執行中遇到太多的現實問題無法解決,從而到了終其一生乃至到了孟子時代,他的學說理念都沒有得到推廣。於是法家誕生了,法家脫胎於儒家,其實就是給儒家的“禮”定下了具體的實施標準和獎懲制度。解決了儒家定性不定量的問題。使得理想終於照進了現實。但是,法家也有一個問題,就是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完全無視了人的主觀能動性,結果就是機制僵化,缺乏靈活性,同時,過於公開透明瞭,為上位者不喜。商鞅都給自己個兒整死了。所以,儒家太模糊,太活,法家又太細緻,太死。典型的“一放就亂,一管就死”。這一對矛盾困擾了統治者很久,秦就這麼完蛋了。直到董仲舒橫空出世,所謂“獨尊儒術”,尊的是什麼,尊的就是這“禮”字。它是統治階級最需要解決的問題:社會秩序,上下尊卑。具體的事實細節叫“外聖內法”。說白了就是玩的一手“解釋權在我”的把戲。利用儒家大而化之的特點,按統治者的要求解釋法律。這樣,法家和儒家的問題都解決了。中國今後兩千多年的紛爭,在政治思想層面說到底就是對於“司法解釋權”的爭奪。儒家要維護的道統,就是官僚地主起階層在“司法解釋權”上最高地位。誰承認他,他就承認誰。關你張王李趙,還是蒙元,野豬皮。

    那麼儒家提倡的那些美德是不是他的精華呢?從道德角度講,什麼仁愛,善良,互助,孝順父母,友愛弟兄等等一切美德,哪一種文化,哪一種思想敢說是自己獨有的。其實就是人類應該共同遵守維護的道德體系罷了,具有普世價值。道德和文化是不能劃等號的。說一個文化好不好,首先就要承認它是一種政治理想,是對於某一種社會秩序的追求。要評價它好不好,或者說先進還是落後,就需要看它是不是符合當今社會發展的要求,能不能推動社會進步。就現在來看,提倡階級固化,人分貴賤的儒家思想明顯是不適應社會發展了,他的歸宿只能是圖書館,博物院。其思想只能在具體例項上起借鑑作用,而不能在社會整體執行上起指導作用。一句話,作為一種思想文化,它已經過時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茼蒿幹拌麵的家常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