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俊爸爸2009
-
2 # 嘻嘻啊啊
如何讓孩子主動放下手機和遊戲?父母應該怎麼辦?父母要以身作則
小孩迷上手機、平板的原因,大部分是父母的縱容和不良的榜樣。
所以,想要孩子少玩電子產品,父母的榜樣作用尤為重要。
下班回家後,爸爸媽媽們請將手機和平板等放一邊,好好地陪伴孩子游戲和玩耍,這是幫孩子戒掉這種癮的最理想途徑。
(試想下父母自己手裡還玩著手機,一邊卻要求孩子別玩,這有說服力嗎?就更別提那些處於叛逆期的孩子了。)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孩子之所以沉迷玩電子產品,很大的原因是由於沒人陪同玩,甚至是父母主動給孩子提供“電子保姆”所致。
當孩子沉迷於電子產品“根本停不下來”時,可以試著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用玩具吸引孩子、給孩子講有趣的故事、教孩子畫畫或者帶孩子外出去散步逛公園等,都是轉移孩子注意力的不錯方法。
不過不是所有的電子產品都不能用,可以給孩子使用適合他的軟體。比如幼兒識字軟體【貓小帥學漢字】,孩子可以透過這款軟體來學漢字。這個軟體的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不僅可以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讓孩子開心地學習漢字。擔心寶寶眼睛的家長也可在設定中設定學習休息時間。
規定時間與違規懲罰
對於已經學會玩電子產品的孩子來說,極度嚴格地禁止使用或是放縱孩子隨便玩其實都是不理性的。
父母要做的是幫孩子掌握好“度”
可以給孩子規定玩的時間,比如每次玩不能超過10分鐘,如果不按時歸還,下次就沒得玩,慢慢地讓孩子習慣於遵守規矩。再逐漸過渡和他講道理,多陪伴,讓親子時光完全取代手機。
在日常生活中,小孩該如何保護眼睛?① 注意休息:看課外書時間30到40分鐘,要起來休息,看5米以外的物體,讓眼睛徹底放鬆。
②用眼姿勢:寫字、看書姿勢要端正,不要蹲或趴著在角落看書。
④作息時間要規律:早睡早起,多增加戶外活動。
近視的發病率能否降低與每個人息息相關,讓我們攜手並肩一起呵護孩子的視覺健康。
-
3 # 阿拉啦啦啦
手機與網際網路是當今數字時代最不可或缺的事物,尤其是孩子們在學習生活上,與手機的聯絡比以往任何一個年代都更加密切,而隨之而來的家庭教育矛盾也愈發增多。
事實上,孩子們已經從過去網路生活的旁觀者,成為現在最積極的參與者,他們與手機、網際網路、遊戲捆綁在一起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面對種種手機與學習的矛盾,家長首先需要從孩子的角度、聲音和觀點出發,理解孩子的需求才能“對症下藥”。
是什麼讓孩子放不下手機?
手機是時代產物,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手機和網路,對於如何平衡孩子學習和玩手機,很多家長都會利用一些方法來限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其中有成功的例子,同時也有效果不佳的方法。
孩子們“放不下”手機的主要誘因:
1、看短影片
2、玩遊戲時間長了,孩子們越發的離不開手機。
很多家長認為堵不如疏認為孩子使用手機的合適時長是30分鐘以下,但孩子們實際玩手機和希望在假期中每天玩手機都要超過兩小時。
讓孩子放下手機,家長們怎麼做?
手機本身有“玩物喪志”和“萬能資源”兩方面的效果,關鍵是怎麼使用,目前家長最為擔心的還是孩子會長時間沉迷玩手機。
家長在監管孩子玩手機時最常用的方法:
1、是“約法三章”,定下規矩限制使用時長。
2、不少家長都會以身作則,主動放下手機為孩子樹立榜樣,尤其是對於低年級的孩子,利用“榜樣的力量”的確是一個十分奏效的方法。
3、帶孩子多參與課外活動是“一舉三得”的方法,不但有益孩子身心發展,還能增進親子關係,孩子在活動中能夠最大限度減少對手機和網路的依賴。
家長們監管孩子使用手機最有效的三種方法分別是立規矩、做榜樣以及參與課外活動。
然而,有些家長表示明明是用同樣的方法,但仍“管不住”孩子,吃飯、走路都要捧著手機,沒有一兩個小時都不會輕易放下等等。
家長們說:
經過深入的瞭解,我們發現同樣的方法背後還蘊含著不同的“訣竅”,有些家長之所以行不通,正正是忽略了一些關鍵點。
正如“立規矩”,家長要注意的是規矩必須是與孩子共同制定的,經過雙方同意的“協議”才有效,如事先約好允許孩子玩一小時,到點了也要嚴格執行;
另外規矩除了限制孩子“不能做什麼”,同時也要說明“要做什麼”,關鍵在於讓孩子放下手機之後“有事可做”。如允許孩子使用手機1小時,同時要求之後要完成某科作業等。
其次,家長們對“立榜樣”這個方法也存在著誤區,以為只要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就是做好了榜樣。真正的榜樣是給孩子傳遞熱愛學習的信念,熱愛生活的“正能量”。
平時生活中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多利用手機留意時事新聞,看課外科普讀物等,而不是表面地隔離手機。
有些家長口頭上不讓孩子在吃飯時玩手機,而自己卻在玩,這種做法對孩子來說也沒有說服力。
分享一個我家寶寶識字的經歷了,寶寶今年3歲了,開始讓他識字,認字。之前都是從淘寶購買一些帶圖的卡片和書本讓他認識,不過效果不明顯,花費大量時間,還容易損壞,而且寶寶什麼都想往嘴裡塞,有些比較小的拼圖什麼的,就怕寶寶吃了。
然後我下載了好多軟體讓寶寶學習,一開始是不錯,但是呢用到後面都要收費,價格還不便宜,頓時有種坑爹的感覺。
後來發現了一款APP【 貓小 帥學 漢 字】,真心推薦大家使用,裡面有很多的冒險故事,我家寶寶特別喜歡聽,平常特別好動的他,一看這個就安靜的聽故事。各種遊戲關卡讓寶寶重複學習漢字內容,加深記憶,讓我這個陪寶寶玩的麻麻都覺得好玩有趣。操作也很簡單,寶寶自己都能獨立操作。最最最重要的是這款軟體一次收費就能終生享受!
而且我們家鄉口音特別重,就怕寶寶跟著學以後改不了,要是上學了帶有這種濃厚的口音,肯定會被其他小朋友嘲笑。
寶寶現在特別愛學習,每天下班都纏著我給跟他互動,陪他一起玩裡面的遊戲,不僅學的快,還讓我這做麻麻的人也輕鬆了很多。
回覆列表
其實這個問題不難,只是我們有的家長缺少些思考。在我們自己的童年是否也經歷過沉迷某件事,後來也慢慢放下了。
孩子天性愛玩,帶他們走出戶外,你會發現他們有自己感興趣的運動或者愛好。然後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父母和孩子,讓孩子參與和交流。在這樣的氛圍下,你孩子的小圈子就形成了。這很重要,和什麼樣的人一起玩,一起交流對孩子影響很大。如果你孩子周邊的小夥伴都是在討論手機遊戲,他想和別人交流,他會放下手機嗎?孟母三遷,就是這個道理吧。
手機既然是這個時代的產物,家長沒必要談虎色變,一概否定。放下手機不一定是最好的結果,畢竟得和這個時代接軌,控制玩手機的時間就可以了。
記得親戚家的孩子喜歡畫畫,可以從早畫到晚,他媽媽常說這孩子可省心了,就知道畫畫。其實,這樣也不好,做父母的應該根據不同年紀的孩子,引導他們做這個年紀應該乾的事情上,併合理規劃時間,在應該做的事情上,付出更多的時間,而不是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