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果農阿寬

    大家好我是小崔,很榮幸能回答關於馬鈴薯地膜覆蓋的種植技術和如何管理這個問題。

    一說到馬鈴薯,大家就再熟悉不過了。因為它是很多農村的主產。同時呢它也會被做成各式各樣的產品出現在我們面前,薯條、薯片之類的特別多。當然現在要說的是馬鈴薯地膜覆蓋的種植技術以及管理問題,先說地膜覆蓋的種植技術就有以下幾點。

    一.深耕整地 深耕可使土壤疏鬆,透氣性好,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和抗旱的能力,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狀,為馬鈴薯的根系生長和薯塊膨大創造好條件。深耕是保證馬鈴薯高產的基礎。耕深一般在18~20cm,做到土地平整細碎。

    二.選用良種 良種是增產的內因,覆膜是高產的關鍵。覆膜要與良種結合,良種要與脫毒品種結合,才能達到穩產高產的效果。

    三.適時播種 這個各地的播種時間不同,播種量因種薯大小而定,一般每畝200公斤左右。

    四.起壟覆膜 馬鈴薯地膜覆蓋種植一般採取寬壟雙行密植,壟寬60~80cm、壟高20~25cm、壟距15~20cm是為標準距離。壟面要平整細緻。鋪膜時要將膜拉緊、鋪平、蓋嚴,使薄膜緊貼土壤,這樣才能達到土壤最佳增溫效果。

    莊家是種上了,接下來的管理分為以下兩點,一.田間管理 馬鈴薯地膜覆蓋栽培最重要的是放苗。出苗期要隨時檢查,及時放苗,避免幼苗接觸地膜而燒傷或是被燙死;並對缺苗穴孔及時補種,確保苗齊。

    二.病蟲害防治。各地的氣候條件不同,治蟲藥物大致相同,用量按藥物的說明。

    最後的當然是收穫和貯藏的問題了,收穫:當植株達到生理成熟期即可收穫。生理成熟期的標誌是大部分莖葉由綠轉黃,達到枯萎,塊莖停止膨大容易與植株脫離。早熟品種在正常年份可達到生理成熟,中、晚熟品種直到霜期莖葉仍保持綠色,可在莖葉被霜打後收穫。

  • 2 # 農資十萬個為什麼

    馬鈴薯地膜覆蓋種植包括以下幾個步驟,詳細給大家講解一下。

    1.選種,使用的馬鈴薯品種應具有較強的抗病性,馬鈴薯的形狀應完整,表皮細嫩光滑、無病蟲害、無機械性損傷。

    2.種子處理。將種薯在Sunny下放置2~3d,每天3~4h,選出壞土豆和病馬鈴薯。應該使用完整的種薯。

    如果種薯很大,則需要切塊,地膜覆蓋種植的馬鈴薯塊大小25-30g,上面帶1-2個芽眼。

    為防治馬鈴薯晚疫病、早疫病、黑莖病等種子帶菌病害,可選用25%甲霜靈或50%多菌靈、70%代森錳鋅、80%託布津,畝用量50-100克,拌種。也可以用微生物拌種劑拌種,預防病害,殺死蟲卵,改善土壤環境。

    3.選地。馬鈴薯適合在鬆散的土壤中生長,特別是在塊莖膨大期,土壤滲透性較高,土壤p H值優選在6-8的範圍內。

    馬鈴薯病蟲害非常嚴重,輪作是減輕病蟲害有效途徑,馬鈴薯適合與小麥、玉米、穀子茬輪作,不適合與甜菜、胡蘿蔔等喜鉀作物輪作,否則土壤鉀不足。

    種植馬鈴薯的土地,需要在上茬收穫之後進行深耕,25-30釐米深翻,秋季不深翻早春也要深翻。翻後及時進行耙、壓、耮,達到深、松、平、淨,無根碴、土石塊、雜物,並有良好的墒情的程度。

    4.施底肥。主要以農家肥為主。每畝施腐熟好的農家肥4000公斤以上,種化肥:磷酸二銨20公斤,尿素8-10公斤,硫酸鉀8-10公斤。馬鈴薯喜鉀,鉀肥要夠。

    5.施農藥殺地下害蟲。選用谷秕或穀糠、麥麩子、玉米碴2-3公斤,炒熟,拌50%鋅硫磷乳油(殺蟲劑)50-100克,開播種溝時均勻撒施在溝內。

    6.播種,根據選擇品種、地力水平、栽培管理條件確定適宜密度,一般株距20-25釐米,芽眼朝上,等距按芽點播。

    7.做床

    帶距:一般一床(75-80釐米)加一溝(45-40釐米)為一帶,即120釐米。

    行距:床內兩行之間為小行距40釐米,兩床之間為大行距80釐米。

    床高:一般5-10釐米,應視地勢而定,易澇則高,易旱應低。

    做床:播種後用木犁距兩苗壠外20-25釐米處開溝,覆床面土,隨後用耙子找細,使床面平、細、淨,中間稍高呈平脊型,做出床肩角。

    8.噴施除草劑:選用48%氟樂靈,畝用量150-200毫升,或72%都爾,畝用量120-130毫升,加水50-60公斤稀釋,將70-80%藥液均勻噴施在床表面和側面上。剩餘20-30%藥液待覆膜壓實後,再噴施在覆膜後的床溝內。

    9.覆膜:地膜應選擇90-100釐米寬,0.008毫米厚的超薄膜,畝用量4-5公斤,覆膜時要拉緊,壓實防止風颳壞。(先覆膜後播種法,即覆膜後選用打眼器按設計行距、株距,打眼深10-15釐米,深淺一致,播種後封土壓嚴。)

    10.破膜放苗在先播種後覆膜的地塊上,當子葉出土展開後要 及時破膜放苗,否則幼苗緊貼地膜高溫層易被灼死,失去再生能力, 造成缺苗。

    放苗時間以上午8~10時、下午4時至傍晚為好。放苗時 可用一刀在播穴上方對準苗劃“十”字口,劃口不宜太大,以放出苗 為度。

    劃好後將膜下小苗細心扒出,然後在放苗部位把破口四周的膜 展開,並用細潮土封嚴放苗孔,防止揭膜降溫和草荒。在先覆膜後播 種的地塊上,若因缺苗彎曲生長而頂到地膜上,亦應及時將苗放出, 以免燒苗。

    播後要經常到田間檢查,發現地膜破損或四周不嚴,用土 壓實壓緊,以防止草荒和確保地膜覆蓋的增溫保墒效果。

    12.查苗補苗:在缺苗處及時補苗,可在臨近多株苗的穴中選擇 生長健壯的植株,帶根掰下,在缺苗處坐水補栽。

    13.追肥在施足基肥和種肥的情況下,生育期間一般不再追 肥。如果基肥不足,可在幼苗期追施速效氮肥,結合灌水每畝施腐 熟糞肥、硫酸銨,發棵期每畝施草木灰、 糞肥,促進結薯,結薯期再施一次草木灰、過磷酸鈣等, 可噴一次1%的硫酸銅+硼酸混合液或1%的硫酸鎂+硼酸混合液作 根外追肥。

    14.灌水在出苗前結合追肥少量灌水,保持土壤疏鬆透氣,保 證土溫適宜和消滅雜草,出苗後注意澆水,保持土壤溼潤,早中耕, 發棵期至結薯期不能缺水,結薯盛期後保持土壤溼潤為宜,到收穫前 應停止澆水。如果是足墒覆膜,由於地膜的保水作用,出苗後1個多 月不會缺水,如果播後久旱不雨,有灌水條件的可在寬行間開溝 灌水。

    15.防寒春馬鈴薯出苗後如遇6°C以下低溫易凍害,可用礱糠灰 培土覆蓋幼苗,低溫過後將幼苗輕輕扒出。如幼葉受凍,天氣轉暖後及時追肥一次,每畝用化肥或人糞。

    16.中耕除草生育期間在寬行間中耕除草培土,以達到疏鬆土 壤、保墒、滅草效果。

    17.去櫱摘蕾苗高6~10釐米時,及時去除幼弱分櫱,每窩留 1~3個壯枝。對開花結果的,在現蕾時及時去除花蕾,以減少養分 消耗,改變營養分配,促進薯塊膨大。

    18.及時去膜春薯地膜覆蓋時間一般為40天左右,當地溫達 25°C時,應及時去膜。

    19.激素處理為控制秧苗徒長,促進早熟增產,花期葉面噴施 0。2%矮壯素1~2次,或於初花期葉面噴施15%多效唑可溼性粉劑 溶液。

    總結:地膜覆蓋栽培技術具有保溫、保水、保肥等特點,對促進植株生長、開花結果有著重要的作用。在馬鈴薯的種植過程中推廣地膜覆蓋栽培技術,能增產20-70%,並且使得大薯率增加25%左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帕楚利亞與活塞達成協議,網友評論“活塞總冠軍”,你怎麼看?